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的最后一件事:清理记忆,不留遗憾

家传研究员 家传编辑部v 2024-01-08
书信、照片等装载着浓厚情感寄托的纪念品
整理浓缩为一本书、一个视频作品


去年,一篇《父亲留下一屋子奖状,儿子说扔了吧。世上从此没了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让多少人黯然神伤。

最近,我读了一篇讲述《瑞典式死亡清理的优雅艺术》的文章,又让多少老人感同身受:与其批评子女对父辈贡献和记忆的无视甚至毁灭,不如多替子女考虑下,自己整理完毕,给子女留下一个干净而有意义的世界。


三年整不完的记录

这本书的作者MargaretaMagnusson在母亲去世、婆婆去世,以及相伴近50年的丈夫去世仅花在整理有形遗物上的时间,就超过一整年。

而人一生才八九十年!

关键是,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身外之物,也没有多少情感寄托,说不定早就想扔掉了,只是舍不得而已。

实际上,对作者而言,这些有形的东西还不是最可怕的。箱子和袋子里装满了照片和纪念品,书柜上是一堆堆文件。
仅仅读这些文件,可能要花掉她几年时间。但不读,难道就这样扔掉吗?如果继续保留,难道让自己的子女去读吗?
自己完不成的事,怎么可能留给子女?「一切都很令人感到绝望。」作者说。
正如那位在北京买了二手房的小伙子,面对已经故去的老房东一屋子书信和奖章等精神遗产,既不敢轻易销毁,又无力处理。问老房东的儿子,也已经五六十岁,只能让他当废品扔掉。
因此,作者建议,人应该在自己身体健康时,将书信、相片等装载着浓厚情感寄托的纪念品,全部存放在一个箱子之中。
但更多的人则根本完不成,因为随着电子记录手段的普及,电脑、手机、网络平台上,到处都是人们留下的记录,这些可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的内容,一个子女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整理完毕。

同床共枕50年的夫妻,未必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所有世界。何况,父母与子女只有一二十年的同居相处,让已经步入老年的子女整理父辈一生积攒的资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可怜他用力记录,却还是不留下一丝痕迹
杭州有位姓王的山东南下老干部,在杭州图书馆的推荐下找到家传编辑部,希望能够协助整理他的一屋子书稿。
编辑上门时,发现他的房间就像毛主席的卧室,就连半边床也是书稿。
他说,自己整理了几年,已近绝望。找孙女帮助打了万把字,就不愿意再整理了。
至于子女辈,正当工作风生水起,只能口惠而实不至。
他希望官方帮助整理,但级别不够,无人理会。

他向家传编辑部求助,但不愿付作者费用。

那间房子位于延安路,离西湖很近。走出他家的时候,阳光很好,但我知道,一旦老人离世,这一屋子东西,根本没人看得懂,只能付之一炬。

你最为珍惜的,积攒了一辈子的,到时一切归零。

也有例外。杭州知青杜平趁身体还可以,不但整理了父母、自己的所有文件资料,在家传编辑部的协助下完成了家传《老杜家纪事》,还协助侄女整理了兄长的遗物,形成了一部《杜中传》。大功告成的那天,可谓人生圆满,从此了无遗憾。

这个世界如此纷繁复杂,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被放弃的一行李箱书稿
前段时间,一位退休的南京处级干部找到家传编辑部,委托写作家传。她家是南洋归国的华侨,祖辈经历非常丰富,现在一个大家族分散在美国和国内的南京、上海、杭州等地。
他们家的优势在于,留下的书稿和图片资料很完整,时间跨度长达百年,但问题同时来了:非专业人士,根本无力整理。他们集家族之力努力了几年时间,眼看着晚辈都步入老年,最终选择了专业机构。
家传编辑上门时,除了看到大批已经精心整理过的用于家传写作的宝贵资料,还有一大箱他们决定放弃的书稿。
朱子一老师翻了翻,问能不能送给家传博物馆收藏、展出,家属一口答应:有个好的去处,总好过被送进垃圾回收站。
回来后,家传组织了三位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将老先生一生的论文、专著、手稿全部整理出来写成节略,并补充时代背景,形成了从1950年代以来,到2000年间,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完整记录,以及半个世纪间经济管理思路的深化过程。
「是一部完整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史!」完稿后,三位研究生也惊叹不已。
有些东西,在有心人眼里宝贵,在外行面前就是废品。因此,在世时请人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正如旅行时要提前打包行李一样。
也有人就这么做了。叶小静父亲是民国期间杭州城里的少爷,新中国成立后将家产全部交公。逝世很多年后,子女才发现他留下了一叠自传手稿和相关历史事件的记录,借助于一箱日记,他们也完成了父亲的家传。
昨日,我读到《21世纪经济报道》原发行人沈灏老师的一篇文章,讲其妻子姨父去世前,经常在一本黑色笔记本上写东西,但一见到别人靠近就收起来了。
老人去世后,儿子从美国赶回来处理后事,在殡仪馆得知了这个本子,便停下来翻找这本神秘的笔记本。

找到后,人们倒吸了一口气:老人用工整的钢笔字,详详细细地写下了自己葬礼的各项要求,各项细节。包括用什么遗照,穿什么衣服,用什么样的灵车,灵车上怎么布置,车头上贴什么,左右车身上贴什么,白纸或黑纱上面写什么文字——就是部「葬礼指南」。

还有,灵车应该怎么走,先去哪儿,再去哪儿,在那儿停留多久,再沿着什么路线,一定要经过哪些地方,哪条街,哪条河,哪些是他小时候出生玩耍的地方,哪些是他工作后引以自豪的地方,等等,一一都有规划,都必须让灵车经过。

还有,他的告别仪式应该怎么办,请什么人,讲什么话,家人要怎么办,以及他的墓地怎么弄,他留下的东西怎么处理。

满篇文字,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对家人的留恋,对自我的认可,对故土的乡愁。


凡留下的,都是珍贵的

除了黑色的本子,旧木盒子里还有一本红色笔记本,更厚。

这既是一本笔记本,也是剪贴本。详细记录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以及孩子各自成家立业后的状况。剪贴了这个过程中的各类照片以及来往信件,甚至跟自己孩子周游世界的机票、明信片等等,而且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这是一个充满了幸福感的本子,身为一个伟大父亲的证明。以前老人散步时说过,他很遗憾,一辈子普普通通,没做过特别成功的事业。

完全不是的。

忽然想起了一句话:告别要趁早。老人的预感是准确的,尽管最后度过了一个无法自理的短暂阶段,但他如自己所愿,拥有了一个体面而完整的人生。

Margareta因此总结出了一套独到的整理哲学——人应当在离开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避免给家人留下一堆烂摊子

这不仅能够让儿女或者亲友尽快走出丧亲之痛,不必再体会翻阅旧物时的难过与心碎。也会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处理后事:你已经把不需要的大部分东西都提前清理了,他们就知道留下的东西对你而言,都是珍贵的,而无需再纠结如何处理父母一生收藏和积攒的剪报、线团等物品。

「请不要这样对待你的孩子,我今年61岁,已经开始着手清理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了。」

整理一生积攒下的物品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个过程,相当于帮子女提前整理了自己的遗物,也是一个可贵的经历。因此,「清理工作」的开始宜早不宜迟,所保留的东西也就被赋予了更深、更永久的意义。

家传系列,请点击关注我 




◆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