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私募巨头“爆雷”警告,投资者们的不眠之夜!

私募督都 行家基募 2024-03-22


“我们逮到他了”


12月18日投资人蹲守了四天三夜,最终在“钜派投资”董事长倪建达驾驶着迈巴赫,出现在家门口附近时围堵到了当事人!他们的情绪为何会如此激动?随着深入的了解的同时也为投资者们捏了把“冷汗”。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一落千丈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钜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钜派投资)成立于2010年3月,于2015年7月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第二家上市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范围涵盖房地产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等领域。


图片来源:天眼查


钜派投资赴美上市仅3年左右,就开始露出狰狞面目。2016年以后,钜派投资开始盲目扩张,频频爆雷,业绩也一落千丈。随着深入的了解,发现旗下的钜洲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钜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被牵连。




百亿私募的跌落




在2022年7月券业行家发布的《“异常经营”“失信被执行”…钜派旗下百亿私募钜洲资管的“落寞”》一文中彼时的钜洲资产还处在百亿私募的列表中,但是时隔一年之后中基协查看,钜洲资产已经跌出百亿阵营。目前管理规模在50亿—100亿之间。


图片来源:中基协


更吸引督都注意的是,中基协对于钜洲资产多达7条的诚信和提示信息。作为曾经的百亿私募,其中的成长艰辛可想而知,按理来说本应该会更加珍惜自身的“羽毛”,为何会落到如此地步?


图片来源:中基协


随着深入了解,不仅投资者的心“凉了”,连督都的心情也沉了下去。企查查显示今年11月,钜洲资产被限制高消费,从案件前情来看是因为钜洲资产因未支付周某4,717,800元而被限告。不论是从规模还是执行的金额来看,作为曾经的百亿私募,因此原因被限制高消费,其中的深意让多数投资者的内心不得不感到惶恐。


图片来源:企查查




早有端倪


追溯时间线来看,钜洲资产不爱惜“羽毛”的情况早已有了端倪。


据媒体报道,2016年6月钜派投资旗下的钜洲资产发行了一款名为“钜洲智能制造2018”的私募基金,托管人为招商证券。根据《私募基金合同》约定,基金产品将主要投资于合伙企业明安万斛,并由明安万斛对卓郎智能进行股权投资。发行初始,钜洲资产委托钜派投资进行产品推广,材料中载明:明安万斛有国投明安和汇垠澳丰双GP保障等信息,最终该产品募资2.3亿元并划付至明安万斛账户。


但在2019年10月28日,钜洲资产突然发布公告,称明安万斛管理人国投明安及其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周明伪造交易文件,恶意挪用基金资产,已于8天前失联。实际上,这笔资金从最开始就并未流入卓郎智能,国投明安向钜洲资产提交的明安万斛账户余额为3.4亿元的截图,未显示交易时间、未记载银行名称,无法证明相应的回款事实。最终,法院认定钜洲资产在基金募集、投资、管理阶段均存在严重违反监管规定及管理人职责行为,判决由钜洲资产赔偿投资者本息损失;基金销售方钜派投资承担全额连带赔偿责任。


时代周报曾经援引了多位投资者起诉钜洲投资的判决书。上海金融法院(2021)沪74民终1478号判决显示,钜洲资产赔偿投资人曹某某损失101万元、利息15.38万元;(2021)沪74民终1250号判决中,赔偿投资人李某某损失101万元、利息13.85万元。


法院的判决虽然站在了投资者一边,但是在经过2年之久,赔偿款项迟迟未能到位,这其中追款过程中的心酸,估计只有投资者们本人才更有发言权!




激起群愤




2022年5月,钜洲资产因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投资者的怒火,达到了顶点。



图片来源:企查查


到今天为止,企查查显示钜洲资产高风险消息中频繁的出现:限制消费令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多达90多条。是否从2022年开始第一次被限制高消费时,钜洲资产就已经秉持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了呢?是否是因为其无所谓的态度惹怒了投资者,才会出现其股东倪建达被投资者围堵的现象呢?


图片来源:企查查


一次又一次的失信行为和信任的背叛。如何不让投资者感到愤怒和无奈?




一个警示


这一系列事件给投资者和整个私募行业敲响了警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私募机构更应该珍惜投资者的信任,不仅追求财务上的成功,更要在合规性、透明度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作出表率。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健康、透明的投资生态圈,避免再次上演这样的悲剧。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扫码了解更多私募详情

行家基募,私募从业者们的聚集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