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BER有多惨

古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4-13
在国内,UBER就是滴滴,因为二者合并了。
滴滴在国内受到了很多的管制,但在国外Uber经历的,可比滴滴惨多了。

从美国政府可以随意阻断华为与美国企业的交易、随意决定抖音与微信在美国的命运,就可以看出来,欧美国家其实是世界反市场经济的龙头老大。

中国民众最大的误解就是,欧美等民主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是自由开放的地方,是无比尊重企业家,尊重创新的地方。

狗屁!

看看UBER的惨状吧。

我们先从中国周边说起,先说台湾吧。

中国运输管理部门几年前罚网约车司机引发民众公愤,但在台湾,这点罚款算什么。

2016年,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公路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新规规定,对于违法经营汽车或电车运输业者,可处10万元(新台币,下同)以上、250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勒令歇业。这将是Uber在全球面临到的最高罚款。

最高可以罚到500万人民币。司机现行也罚5至15万,但修正后司机则面临吊销驾照,且2年内不得重考,牌照也会被吊扣4个月到1年。

这么残酷的法规,干的下去么?

2017年11月,台湾地区所谓的“交通部”表示,将责令谷歌和苹果公司将Uber打车应用从其应用商店内下架。

根据台湾地区“交通部”公路总局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6日,已经对Uber开出481张罚单,罚款6845万元新台币。对接受派遣司机开出463张罚单,罚款金额2082万元新台币。总计罚款8927.8万元新台币,Uber已缴6825.6万元新台币。

UBER罚的受不了啦,乖乖地滚出台湾了。

大笔金额投资台湾市场,摸摸鼻子算了,认亏认栽,实在是惹不起,咱不干行不行!

台湾人到大陆觉得好方便,手机上随便可以叫车,而在台湾,滴滴和Uber都被赶出来了。

最后,UBER只有和出租车合作,才算在台湾重新落地了。
2017年遭交通部重罰8.31億,只好轉向與租賃業者合作。然而2019年12月上路、俗稱「Uber條款」的「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1條修正案,要求與Uber合作的駕駛必須考取計程車執業登記證,促使Uber再改與計程車隊合作,並輔導Uber駕駛轉為多元化計程車,才終於合法。

Uber在日本也是命运多舛。

2015年2月,Uber正式宣布在日本福冈市正式宣布Uber日本游开始。

和中国的滴滴出行一样,一时间风靡福冈,总是瞬间成为明星项目。

可是好景不长,Uber很快就受到打压。

同年3月日本交通省以私家车不得参与交通运输为由,强行停止了uber的共享汽车服务。

Uber日本业务瞬间猝死。

UBER为了绕开日本的法律管制,甚至开启了UBER外卖活动,你不让我送人,我送货可以么?

要知道,没有哪国人比日本人更需要打车软件了。

日本人想打个车可不容易,如果你看日本电影的话,你会看到日本人总是一路小跑,为什么,打车太贵了。

当时日本做过一个调查,比较世界各个城市的出租车,看 1000 日元,也就是 60 块钱人民币,大概可以跑多远?

结果呢,在印度,能跑 87 公里,在泰国,能跑 55 公里,在墨西哥,能跑 46 公里,在北京,能跑 24 公里,在纽约可以跑 8 公里,但东京呢,只能跑 2.9 公里。

也就是如果你从成田机场到东京新宿,大概需要 3 万多日元的打车费,也就是人民币 2000 块钱。

2000 块钱,够我买一张到日本的机票了。

为什么贵,供给不够!为什么供给不够,出租车牌照是被管制的。同时还不允许UBER这种公司参与市场增加供给。

大部分日本人是打不起车的,这是狗屁的自由市场。

再来看欧洲。

欧洲人就更狠了,下架算什么。

2015年9月30日,彭博社报道称,由于Uber持续在荷兰开展UberPop服务,荷兰警方在29日搜查了Uber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办公室。

而这是2015年Uber在荷兰面临的第三次搜查。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荷兰、比利时,目前欧洲至少有六个国家对Uber私人拼车服务UberPop进行了封杀。

2016年,4月5日,Uber希腊公司宣布称,最近希腊通过了新的监管制度,将会暂停停止雅典等城市的服务。

2011年,Uber开始进入欧洲市场,随后遭到了许多城市监管部门和出租车公司的抗议,许多国家发生了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反对者认为,网约车公司并未遵守类似出租车公司的规定,并未支付费用获得牌照,缺乏商业保险,另外制造了价格混乱。

UBER在欧洲面临的是其实是强大的传统出租车势力。这帮孙子动不动就上街要求政府把UBER禁了

这就叫作利用权力来阻止竞争,这帮人天天骂国企,其实这也是国企,用权力来构建管制,让自己可以独享市场。

2011年,伦敦决定不再许可Uber在该城市运营,声称该公司“缺乏企业责任感”。其实就是因为出现了Uber司机性骚扰事件,不过欧洲性骚扰的标准可低,讲个黄段子,客户下车就举报你性骚扰了。

2012年,Uber在英国取得合法经营的地位,但不超过5年的时间,英国有可能成了另一个将Uber拒于门外的国家!

因为就在2017年的9月22日,伦敦交通局宣布将停止更新Uber在伦敦的运营执照!!UBER在英国的遭遇就是一会禁,一会开,一会再禁。

妈的,我真的佩服UBER老板心理之强大,反复被各种虐,还在坚持做。

2014年5月,由于监管问题和出租车司机的抗议,巴塞罗那地方政府关闭了Uber在当地的服务,直到2016年Uber才重新启动西班牙的业务,但是依然不包含巴塞罗那地区。

2015年6月,法国取缔了UberPop汽车共享应用,并且将其定性为非法。而导致法国政府作出该项决定的诱因则是多起Uber司机与出租车司机的暴力冲突事件。

2016年2月,由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决定暂不修改法律使Uber服务合法化,Uber在澳大利亚当地的业务一度被禁止。

2017年年初,Uber公司退出了丹麦市场,原因在于丹麦要求Uber这样的公司在车内安装计程仪。

同年,意大利也以防止不正当竞争为由禁止了这款打车服务应用,不允许该公司做广告。

在德国,Uber同样举步维艰,自2015年以来,德国的一些城市如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汉堡,先后对Uber说,请你滚。

在法国,Uber更是直接吃上了官司,打官司的对象则是法国管制当局。双方的争议是:Uber提供的是否是非法出租车服务?

Uber认为,它提供的只是信息服务,并不是交通运输公司,因此不能与出租车公司一样接受同样的法律监管。

我就是一个软件,和淘宝没有区别,对接出行的供需罢了,我就是58同城,只不过只做一个业务,就是出行服务,怎么变成出租车公司了?

我怎么可以雇佣几十万公司,光劳资纠纷就得把我搞死。

这个争议,到现在依然在欧洲存在。

印度也不甘示弱,也曾经一度完全禁止UBER的运营,好在印度还是处于市场化改革中,不久UBER恢复了在印度的运营。当然,UBER也是将业务卖给了当地的出行公司。

甚至在UBER的大本营,美国加州,去年都遭遇了生死劫。

去年美国大选期间,加州同时举行全民公投,投票决定要不要把UBER当作一家出租车公司,这意味着UBER必须把所有的司机当作UBER的员工。

如果投票通过,UBER死定了。

还好,加州人们还是暂时没有失去理智,UBER逃过一劫。

现在中国也有这种声浪,要将美团外卖小哥当作美团的员工,要求要用劳动法管制他们。
UBER其实运营水平很高,技术水平也很高,如果没有传统出租车行业对他们的阻击,全世界人现在都应该主要用UBER为主。
但是,这些企业在全球都是被各国政府的打击对象。
究其原因,不过是出租车司机这个团体,谋求自己的垄断利益,再通过政治打压对方,就这么个事。
这个世界上的政治,就是某一群人打压另一群人的工具,如此而已。没有例外。
我写无数篇文章都在论证这一道理,希望读者们放弃对政治美好的想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