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非悲剧,真的是曼德拉搞出来的吗?

古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4-16

彻底批判秦晖的南非观。

摘要:

南非问题绝不仅是看他国热闹这么简单

南非问题的归因,其实是中国当代理论界的最最重大的争论问题之一。

最近这段时间,南非骚乱引发全世界关注,自媒体上又一次复习了曼德拉搞死南非的传言,无外乎都是南非以前是发达国家,曼德拉搞去工业化,引进外资,提升黑人地位,然后把南非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些个传言是不是真的呢,应该说真真假假,但大部分其实是错误归因。

南非现在的状况,绝不能仅仅归结于曼德拉,实际上,南非是代表着极左极右的两种政治观念的历史进程。

只挑选一段历史来看南非,是有失偏颇的。对南非问题的看法,其实也关系到如何看待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中国公知的精神领袖秦晖先生的诸多观点,就源自其对南非的研究。

把曼德拉之前的南非比作当前的中国,并创造了一套低人权优势的理论,而这一套理论,是中国当代社会诸多错误思潮的总根源,没有之一。

我之前说过,要批判中国当代影响最坏的理论家,而排在首位的,秦晖当之无愧。

理论是什么?就是对现象的归因,对南非当下现象的归因的对错,就是理论的对错。对南非的归因问题,其实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归因问题,也是中国这四十年来为什么高速发展的归因问题。

不同的理论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然后传播到社会,在中国形成泾渭分明的几大派

南非问题,绝非我们看个热闹这么简单,对南非的历史和当下现状的归因,是中国理论界的重大问题。要批判秦晖先生,那就先从南非问题开始吧。 

第一个谬误

南非以前真的是发达国家吗?

这是坊间最大的一个谎言,你看一下这个数据就知道了。

南非的过往离发达国家还远着呢,只能说,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期,算是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和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类似,经历过高速增长期,但很快就陷入停滞了。

南非虽然堪称非洲大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但它的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对象只不过是更为落后的非洲大陆各国,其主要竞争对手也只是另一个非洲国家——埃及,可见其技术含量并不像如今被一些人宣称的一样高大上。

从根本上说,南非的经济基础仍然是靠天吃饭的矿业。其国内著名的矿床有黄金和金刚石矿、铀矿、石棉矿和锑矿、铬铁矿和锰矿,尤其是南非的黄金储量雄踞世界第一。

长期以来,矿产都是南非财政最大、最稳定的来源,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七成,其中黄金占出口总值的四成。

如果按这种标准,伊拉克、伊朗也是发达国家了,伊朗、(海湾战争前的)伊拉克等国都曾经搞过依靠丰厚的“石油美元”进口机器发展工业的做法,其实殊途同归。

把过往的南非定位为发达国家还只是小问题,不管如何,南非确实是在上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那这段历史的总结才是问题的重点。

第二个问题,种族隔离制度是南非经济发展的原因吗 

种族隔离(“分别发展”)的南非一度出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经济奇迹”——在从1932年到1972年的四十年时间里,平均每七点四年国内生产总值就翻一番。尤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南非的经济增长速度竟可与当时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日本相匹敌。

一时间,在约翰内斯堡、开普敦、比勒陀利亚、德班等南非大城市都可以见到绝不逊色于同时期的西欧、北美大城市的市容:高耸豪华的写字楼大厦、四通八达的整洁的街道、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广告牌、美丽的街心公园、新式的双层电车;大多数南非白人拥有自己的独栋住宅,有的还带有游泳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南非白人的汽车拥有量为每千人三百八十六辆,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大致相当,与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的差距也并不悬殊(每千人拥有五百零七辆汽车)。

这或许就是彼时的南非被现在一些人吹嘘成“发达国家”的原因。可这只是一个幻象,建立在“黑人不算人”基础之上的幻象。

假如以按照欧洲居民人口来计算国民收入水平,南非确实可以列入发达国家。但在劳动力市场的种族隔离制度下,南非全国99%的工程师、78%的自然科学家、91%的技术人员、72%的技工都由白人充任;其结果是,要是按非洲居民人口来计算的话,南非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属于最落后国家之列。

1983年,亚裔(主要是印度人,日本人算“荣誉白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南非白人的37%,有色人种是26%,居住在城镇内的黑人是22%,居住乡村的黑人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只有6%!

生活在南非当局圈定的“黑人家园”中的黑人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赤贫中。秦晖怎么看这段历史呢,他说,种族隔离制度是南非经济发展的原因。

很反人类吧!很反常识吧!

但是,这种反人类、反常识的理论,却成为过去数十年来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理论。

这就是著名的低人权优势理论。

“种族主义制度为南非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主要表现在:种族隔离制度为南非经济发展提供了带有强制性的廉价劳动力,并保证了白人农场主和企业主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辽阔土地资源。”反过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实力使种族隔离制度得以存在和维持。”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种族隔离制度所保证的优裕条件吸引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移民,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对南非经济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这个理论,放到中国,那就是中国近四十年来为什么经济发展?秦晖先生给出的解释就是低人权。

这个理论,影响了中国的大部分民众的观念,哪怕是站在秦晖们反面的民众,也部分接受了这种理论的影响。

我认识的一个自媒体人,叫涂颂华,是个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他在归因中国经济发展时,也认为,允许强拆,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这个观点,哪怕在所谓小粉红中,也是有广泛的市场的。

而从低人权优势延伸出来的血汗工厂理论,也被无数人接受,虽然他们嘴上骂着公知,但其实思维底层逻辑已经被秦晖所塑造。

最近两年的反资本风潮,也是低人权优势理论影响的结果之一。

这些人认为美团外卖小哥被压榨,滴滴司机被压榨,其实都是认为互联网巨头的发展是建立在低人权优势的基础上,都是血汗工厂的翻版理论。

有趣的是,势不两立的民主公知和小粉红们在这个问题上是高度一致的,并在这两年完成了民意合流,共同打造了这几年的反资本舆论风暴。

回到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真的帮助南非经济快速发展了吗?

这个问题另几个问题:强拆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吗?血汗工厂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吗?压迫外卖旗手和商家是美团的发展原因吗?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我们就来先看看南非的所谓低人权的种族隔离模式到底做了什么? 这得讲一段历史。 客观地说,荷兰白人,也就是南非的布尔人来到南非时,当地的黑人还是原始部落,只会渔猎,不事农耕,大部分时候布尔人并不是把黑人耕作的土地抢走,而是开发了南非。 

布尔人经营单纯农牧经济达数百年之久,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金矿的发现及其矿业经济的发展使南非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1880 年起,资本迅速积累加剧了布尔农场主的社会阶层分化,许多布尔小农场主破产沦为垦户。

为节省开支,大农场主往往以廉价黑人取代白人垦户,勤劳的班图小农在经营水平上很快就超过了早已丧失劳动习惯的布尔人(荷兰殖民者自视优等民族,养成了典型的奴隶主意识,鄙夷一切体力劳动)。

残酷的布尔战争毁灭了大量布尔人的财产,失去土地、无家可归的贫穷布尔人比比皆是,这些被迫到城市谋生的白人既无现代生产技能又缺乏投资资本。

1932年由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资助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几乎五分之一的布尔人可以归为“穷白人”之列。这些穷白人“目光短浅、不负责任、无信用、自卑、不自重、无知、轻信以及缺乏进取心……绝大多数穷白人确信自己比非欧洲人身份更优越”。

别看这些白人穷,可是他们种族优越感爆棚。

怀有种族优越感的“穷白人”在就业市场上面对廉价黑人劳动力强有力的竞争。

对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主而言,假如以黑人工人取代从事同一工种的白人工人无疑可以降低开支,扩大利润。

随着黑人越来越多的离开部落,进入现代南非社会,白人工人(布尔人占四分之三)越来越感到其经济地位摇摇欲坠,不满情绪日益膨胀。

1922 年,南非爆发一万八千名白人工人参加的兰德大罢工,阻挠矿业主以黑人替代白人。

理应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但排除了黑人参加的白人共产党率领着游行队伍与政府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他们高举的标语旗号竟是:“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为一个白人南非而斗争!”

这次抗议最终以失败告终,七十六名白人工人被白人政府杀害。

实际上,真正改变“穷白人”命运的是南非特殊的政治生态。南非是一个民主制国家,但在南非联邦成立时,将近六百万的总人口中,欧洲白人只占21%,“南非联邦实质上是两派欧洲人为了更加牢靠地剥削非洲人民而成立的联盟”。

而在南非的一百二十七万欧洲人中,荷兰裔的布尔人则对英裔居民占有超过二比一的优势。这就产生了一个必然的逻辑:全南非范围的“一人一票”将立即使白人(无论荷兰裔还是英裔)丧失政权,而赢得拥有选举权的大量“穷白人(大多数是布尔人)”的支持却能够使布尔人的政党在仅限于白人的“一人一票”选举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部白人组成的第一届南非内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欧洲白人决定在南非建立事实上的两个国家。不给黑人投票权不就行了吗?通过把黑人归属于某些偏远的自治区(可能这些黑人一辈子没去过),进行种族隔离,白人事实上成功的阻止了黑人投票参与政治。

而在新成立的南非联邦核心权力区中,布尔人占比高,那通过民主选举,就能轻轻松松地将革命达不到的目标达成。

黑人和我抢工作?我有选票权力在手,这就好办了。

1922年出台的《土著事务法》开始从法律上实行白人和黑人“分别发展”的做法(越来越多的黑人居民被赶入仅占全国土地面积13%的所谓“黑人家园”,成为南非国内的“外国人”)。

1923年颁布《市区法》,规定黑人只许住在离城十到十五公里的特定郊区,由政府官员管辖。此后黑人不得居住于隔离区之外(除受白人雇佣的黑人佣工以外)。

1924年通过《工业调停法》,黑人工人在法律上不被视为“从业者”,不享受劳动者权利,也不许罢工。

凡此种种,可以用两句话总结:第一,除非是需要非洲人的劳动,否则不准他们进城;第二,“可以让他们为我们(白人)干活,但不能让他们和我们住在一处”。

特别是1924年颁布的《文明劳工通令》,更是明确责成南非的国家机关并“建议”一切私营企业公司,以白人代替非洲人来担任所有需要专门技术的工作(skilled work)。

实际上这就是把待遇好的“文明劳动”保留给白人,而把待遇不好的“非文明劳动”扔给黑人。

布尔人通过选举制度成功的为白人确保了几乎所有的技术工种,避免了白人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黑人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白人占据劳动力市场的优势地位,

1946年时,多达四成的布尔人仍是蓝领工人,但1977年从事白领工种的布尔人人数已上升到65%……可以说,“穷白人”作为一个群体,神奇地消失了。

南非的种族隔离本质上是一种极度不自由的经济,核心国策在于防止黑人劳工与白人劳工进行竞争,农村的黑人被限制进入城市,劳动流动性被遏制。 

这种作为,其实就是一种在劳动力市场对某一部分人进行保护的做法,这是世界上右翼政治势力最喜欢干的事。

川普搞边境墙、停止工作签证,对着红脖子大喊,我会保护你们的工作,其实就是同一性质的行为。

南非这些底层白人还用选票推出了各种奇葩种族隔离法案,比如原住民土地法,要求黑人移居到南非13%的边陲地区,并给予自治权,目的是什么呢,最好脱离南非,南非是白人的,不是黑人的,黑人脱离最好。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些自治区,还规定白人拥有政治和经济上的高人一等的地位。

所有的公共场所,什么公车,公共场所,黑人不允许到白人的地方来,黑人不能侵犯高贵的白人的视觉,最好不让我看见你。

用英语与南非荷兰语书写的“白人专用”标牌

黑人要离开自己的地方去城市打工,得有通行证,白人当局规定黑人可以去哪不可以去哪,其实也就是某一种我们熟悉的介绍信。

即使允许黑人进城工作,但工作完后,你必须出城,回到你的垃圾堆去,不允许在城市居住。

白人和黑人做爱都是非法的,结婚更是不允许的。而在教育上,一个白人小孩的教育经费是黑人小孩的十几倍,反正你也干不了什么好工作,学这些东西干什么?在白人统治南非期间,黑人学生只有2%能高中毕业。

这是什么狗屁发达国家?明明是一个由法西斯右翼统治的极权社会。 

那这些政策下,南非为什么还能发展呢?

二战后的全球化,让南非的矿业需求大增,是南非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在欧美制造业大转移的背景下,也有大量企业跑到南非来投资,同时间段,不光是南非速度发展快,日本,东亚四小龙,四小虎一大堆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这种种族隔离制度,在那个阶段主要是让黑人生活的没有尊严,对技术岗位进行了保护,但并没有禁止黑人进入最低端的劳动市场。

换句话来说,黑人即使有钱也不会投资教育,又不让黑人干更高级的技术工种,进办公室,那只干最简单不需要文化的体力活就可以了。

很多人说,曼德拉之后,南非就变成了垃圾,但在很多黑人看来,曼德拉之前,他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低端制造业转移时,劳动者的素质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再往上发展,南非就遇到瓶颈了。

什么瓶颈呢?

没有人才,不管是技术工人,还是管理岗,都大量缺乏人才。而黑人却有着超高的失业率,在种族隔离制度下面,他们无法成为人才供给者。这让南非的经济增长只能是昙花一现。

而白人们,则可以享受强行减少供给后的劳动力价格上涨。

南非所谓发展,只是白人的发展,如果把黑人单独拎出来看南非,那南非属于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因为有大量的黑人依然处于赤贫中。 

这与中国的发展完全不同,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改革开放,是让所有人全部的生活变的更好,赤贫率在这四十年中迅速下降。

与秦晖的结论相反,南非白人实际上是在南非实施了城乡二元结构,也叫黑白二元结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一个是侵犯人权,一个是释放人权。

那秦晖到底错在哪?

第一,他对多因一果的社会现象没有科学的归因方式

他拿到一组历史发展数据,加上他看到的种族歧视的事实,就进行了天然的归因,你这个地方搞种族隔离,同时经济发展快速,所以种族隔离制度导致经济发展。

如果让他回到奴隶制时代的美国,那时的美国也在快速发展,估计秦晖还得下一个结论,奴隶制也可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人权越低,发展越快。

这是面对多因一果的现象,缺乏思维工具,胡乱归因的表现。

就好象你看到一个小孩长的很高,同时得知他天天喝可乐,然后就说可乐可以增高一样,傻到没边了。

第二,他错在不能看见看不见的

西欧国家的移民,在同时间段,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非,他们有和欧美发达国家有相同的语言,同属英联邦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而在英联邦国家中,南非也就比印度强一点点罢了。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西欧移民国家远远超过南非,南非如果没有矿业,在这种残酷对待黑人的情况下,能有多大发展?

在二战后全球化的浪潮中,南非只能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其实是非常差的表现。

第三、秦晖的关注点搞错了

秦晖其实是一个工会主义的支持者,他比较南非与中国时,他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南非的黑人不许罢工,而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中国的工会也几乎是不允许罢工的。

不让罢工,他就认为是低人权,他完全搞错了方向,恰恰是不让罢工,才让南非还能发展发展,如果允许罢工,那南非那一点点虚假的光环都得消灭掉。

现在的南非黑人有罢工权了,结果呢?谁敢去南非办大企业?不被搞死才怪。好了,再回到曼德拉时期。 无数人说曼德拉是南非的罪人,这非常不公平。

南非白人用这种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迫害了黑人几十年,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白人们没有被清算,没有被大规模屠杀,没有被赶出南非,没有发生内战,我觉得挺不容易的。

试想一下,一个黑人占总人口的86%的地方,黑人长期基本上是二等公民,白人近似于殖民者,有一天黑人翻了身,会发生什么?

曼德拉最大的功劳就是阻止了种族仇杀,消灭了内战的可能,这是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才可能做到。

还有什么谣言说曼德拉引进了外资,让南非被人割了韭菜。

这更是无稽之谈。南非在七十年代之前的高速发展,正是因为外资高速涌入,大量投资南非的结果。

1957-1972年间南非经济增长的40%得益于外资。而南非在八九十年代受到国际制裁,外资大幅减少,经济长期低迷。白人政府是在经济压力在被迫放弃种族隔离政策。 

曼德拉支持自由贸易,全方位开放南非,在他上任仅仅一年后,南非的经济就恢复了增长。

曾经为了保护人口居少数的白人群体利益,白人政府建立了大量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的员工,清一色的白人。曼德拉上台之后,将这些旨在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国有企业解散,在南非建立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

当然,这些人下岗也制造了大量的适应不了市场的的白人。

在我心里,曼德拉在政治上当然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他避免了南非陷入内战中和种族仇杀中,还是算有贡献的。

他长期致力于推翻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前期采取了甘地的非暴力合作模式,后期采取的武装反抗,有人说他是恐怖份子,我表示强烈反对,面对如此的不公平,黑人武装反抗哪错了?

有人要问了,既然曼德拉这么好,为什么南非今天会成为这个鬼样子?其实南非今天的样子,和当年被实施种族隔离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民主制度。

新南非成立后,占南非总人口比例近九成的黑人终于获得了完整的政治权力,也就是人人都有选票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人可以使用权力侵犯他人。

民主制度的本质是人人拥有权力,布尔人获取了权力后,为了减少黑人在劳动力市场对他们构成的冲击,用选票搞出了种族隔离法案。而黑人在获得选票权力后,又开始对白人进行了剥夺。

而民主选举的模式就决定了,政客只有迎合民众,才能获得选票,才能当选。曼德拉任上时,还致力于种族和解,致力于化解一触即发的种族大冲突,而他的继任祖玛,则开始了疯狂迎合选票的行动。

没收白人土地,要求黑人持有土地比例达到30%等,要求股份公司中黑人所占比例达到25%,要求黑人在政府在岗位中的比例,甚至政府派出黑人进驻白人私有企业、允许大规模罢工,要黑人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等等。

有意思的是,华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2008年被南非当局认定为黑人,从而避免了财产被随意剥夺的命运。

南非过去的种族隔离悲惨状况和今天南非白人的悲惨现状,其实都来自于一个原因,那就是民主制度,是普通人在获得权力后,利用权力在侵犯他人谋取个人私利的恶果而已。

区别不过是由底层白人发动,还是由底层黑人发动。

南非的历史与现在,不过是美国去年与今年的区别。

共和党搞禁止堕胎,民主党上台后就搞男人可以进女人厕所;

共和党搞禁止老墨来美国,民主党上台就搞黑工全部变成有投票权的美国人,给福利发补贴;

两派拥趸通过民主制度,反复相互伤害。秦晖作为民主派人士,自然不可能得出这种结论,民主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价值,在碰到无法解释的现实时,就只能生搬硬套,搞出来一套低人权优势这种反人类的理论出来。 

但可悲的是,这套理论已经成为中国民众中最为坚定的思维逻辑,你说他是不是最坏的理论家呢? 

因为他的理论太坏,影响太过恶劣,所以,批判秦晖,这只是开了个头罢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