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得了便宜,就不要卖乖了!

古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4-17

教师这个群体一直有意见,一直认为自己的薪酬低。

政府一直有承诺: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

一个职位的收入,到底要怎么计算才合理呢?

他们的意见是,老师很辛苦,要早到,现在还要晚走。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身上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教师还是一份需要知识的职业,一般人干不了。教师的工资,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其实这些理由都不成立。

如果讲辛苦,农民更辛苦,烈日下要暴晒,寒风中要下水,有几个职业比农民辛苦的?

如果讲工作时长,富士康的工人往往需要加班,一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谁有他们工作时间长?

如果有知识就一定工资要高,那一年毕业九百万大学生,他们都可以说,我们要拿到高收入,否则我不是白学了吗?那些去美国留学回来的大学生,在国内都会找到四千块一个月的低新。

薪酬,从来都不是根据这些来定的。

你应该拿多少薪水,正常来说,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的。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存在市场吧?当然也存在,虽然他是公办的。

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考试录取的,这就是一个自愿选择的过程。那这些人去考公办学校教师时,知道教师的工资吗?当然知道。

那,这也是一个市场的过程,是老师自愿选择的结果。

不但是自愿选择,而且是争着抢着去选择,因为考上公办教师,可是需要打败无数竞争者的。

在一线城市你要当老师,至少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

是一线城市的学生需要更高的学历吗?不,是因为竞争的人数太多了,用学历可以直接淘汰一部分人,学校可以选择更好的。

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公立学校的老师们不是被强行绑着去工作的,是他们自愿去参与激烈竞争获得的职位。

接下来,我们来判断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收入是高还是低呢?

看数字,毫无意义。

一个职位的收入高还是低,你得看这个职位上的人,他们在干什么?

比如,现在很多制造业根本招不到人,富士康为招人,甚至开出了上万元的奖励,这说明,电子厂流水线的工人收入不够高,所以不好招人,或者说人们认为他们的辛苦程度与收入不成正比,所以去的人少,企业才开出高价来招人。

那现在出现了公办教师的离职潮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既然你的脚是如此的忠诚于这个职位,那你怎么能说他的收入低呢?

你不辞职,不离开,不就是代表你认同这个职业的收入吗?否则,你为什么不离开?

之所以收入低,老师们还不离开,因为这份工作的收入中,除了工资以外,还包含有不会被开除导致失业,不会倒闭,是终身职,稳定,可以上班摸鱼等等其他的非工资性的收入。

一个城市里的公办学校的女教师,从来都是婚恋市场当中的抢手货。对,这份职业还能为他们在婚恋选择上加分。

好处这么多,这也是收入,这就让公办教师这份职业一直都是抢手货。

如果学校实行淘汰制,每年末位淘汰20%,也许才会让这份职业的好处减少,让他不再成为铁饭碗,这时,公办学校可能也会面临招聘招不到人的情况,那就需要提升工资了。

当然现在也不行了,双减下,这么多校外教培老师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公立校要是搞末位淘汰制,没过几年,公立校的老师可能要换掉大半,这些人在教学上和如何哄孩子学习上,比校外教培老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公立校不可能搞这种残酷的末位淘汰制,因为现在连评价标准都失去了。

什么才是不好的老师,现在都没有标准了,因为不考试了嘛。

那公立校的老师压力就变的更小了,就更好摸鱼了,反正教学不评价结果,多花点时间而已。

总结一下,只要公立学校的老师,依然是市场当中抢手的职业,老师们没有出现离职潮,那就说明,这份工作的收入不低。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判断,公务员收入与教师收入的区别在哪里?

其实基层公务员工资也不高,大把中西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月收入就是3000左右,他们大部分毕业于985、211。他们其实也经常996,老是加班,他们的同学,走到一线城市去,月薪上万,只是普通收入,甚至叫混的不好。

那是基层公务员收入低,所以也要调整吗?

同样根据对供需市场的分析,我们依然可以认定,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是很高的。

否则你无法解释,考碗为什么这么难?这么多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抢着当公务员,哪怕去乡镇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实际收入高。

工资只是表象,他一样的拥有公办老师一样的终身职待遇、职业稳定、工资稳定上升,社会地位高等等一系列工资外的隐形收入。

当然,公务员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着职位上升带来的权力增加后的权力寻租空间。

这个权力寻租空间,我倒不是一定指少数的腐败(肯定是极少数的啊哈),而是指广泛存在于中国现实的公务员的额外收入,比如,作为一个有点级别的公务员,抽烟要自己买单,可能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抽几包烟,喝几口酒,享受点各领域的特殊待遇,包括看病去插个队,搞点免费的加油卡,那都是一个算的上廉洁的公务员的基本作为。

这些,都是权力的衍生物,也是公务员预期收入的一部分。

如果老师要和公务员去比收入,这一块是永远比不上的。

政府还有可能给到有权力的公务员更多的津贴,用以换来减少权力寻租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薪养廉,那教师又没有权力,这两种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你怎么去比呢?

当然,我们还看到有大量的基层公务员也在叫苦,收入低,任务重。

说实话,在我看来,这都叫矫情。

因为公职单位收入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递增,只要你去参加各种考试,提升级别,不管是行政级别还是技术级别,最后你的收入是不断增长的。

他们呈现的表象,不过是35岁以前的明面工资看上去比较少。

人生很长,公职单位的人活的也很长,我看平均八十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再看他们35岁到80岁的收入,你就会发现,一点也不少,甚至是很多很多的。

前15年收入少一点,后四十五年收入很高很稳定,当然要去考碗,考老师编。

在中国的公立单位和国有企业,还有一种发薪的方法,那就是五险一金上交的比例很高,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每月到手的工资不高,但每月可以用来还房贷的公积金却很高。

与普通人申请公积金很难相比,公立单位的人申请公积金一般是很容易的,很多单位人,他们还房贷是轻轻松松的,因为公积金高,且易申请。

说到底,用最简单的经济学的供求分析,就可以判断清楚了。公立单位的收入高与低,市场已经用考编考碗热潮告诉你了。

真的待遇不好,有本事离开公职,到市场上找饭吃,那我就承认你说的待遇不好。否则,我只能说,身体比语言诚实一百倍。

当然现在更困难了,校外教培团灭了,你出来市场,都不知道吃什么。而校外教培老师不少正在摩拳擦掌,准备考编。

你得感谢公办校不是企业,如果是企业,这种情况下,得降工资,供大于求了,反正有的是人来当老师,嫌工资低,你滚蛋就是了。

不要怪我诛心,不少公办教师不过是羡慕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有更多的各种收入,心生不满,同样是全额财政供养人员,凭什么你就收入更高?这和某些所谓清水衙门的政府部门对另一些满是油水的部门羡慕嫉妒恨是一回事。

而真正在市场中,用服务和能力获取消费者信任而创造收入的校外教培老师,却成了丧家之犬,满街喊打,你们就知足吧,同样是教人知识,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么多年,游走江湖,但凡碰到公职人员和我抱怨收入太低,我都笑一笑,但心里都想一脚把他踢到门外去。

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还是太矫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