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人的“回家路”要走几步?看完破防了

海南发布 2024-03-25


春节将至

这个蓝色星球上

一年一度的“人类大迁徙”已上演

背井离乡的人儿

你到家了吗?


海南人的“回家路”

可以有各种方式


正在回家的人大海就是家的方向‍‍‍‍‍‍‍‍‍‍‍远在他乡的人吃一口“海味”解思乡情谊‍‍‍‍‍已经到家的人说一句久违的家乡话让藏着的思念得以释放‍‍‍‍‍




🌊


海南岛四面环海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世世代代与海洋打交道

早已将大海视为故乡的一部分


千百年来

海南人向海而生、依海而居

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家乡


万泉河入海口

蒙钟德 摄


海南人的乡愁

是回到蔚蓝“乡土”


船只在海上航行

图源于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微信公众号


是吃一口特色“海货”


盐焗蟹

封烁 摄


是看一场渔家“歌舞”


儋州水井村调声队在表演‍‍

吴文生 摄


海南与海

我们的故乡

有着怎样的故事?


01

海南人从哪里来


将时间的维度拉长

历史视野中的海南岛

是一个移民岛


来自四面八方的族群

迁徙至海南岛

带来了文明曙光

也促进了文化交融


出海归来的渔船,与水面形成美丽的画卷

王程龙 摄


据学者研究

目前在海南岛上生活的各民族中

最早迁入海南岛的是黎族先民

为利用海洋丰富的资源

他们在海边建起了村落


昌江王下乡洪水村黎族船型屋

陈元才 摄


约从秦汉时期开始

今天被称为临高人的族群

开始从大陆的两广地区迁入海南岛

并在琼岛北部沿海地区居住


宋元之际

迁入海南岛的汉族移民中

来自闽南的族群逐渐占据优势

他们后来形成了讲海南话的

(语言学上称为海南闽语)

海南汉族主体族群


与此同时,讲粤语的人群

开始在儋州一带形成聚落

海南岛多处河口地带出现了

疍家人的身影


陵水新村港连片的疍家渔排

杨威胜 摄


这些族群,除疍家外

都是先在沿海地区建立居民点

然后逐步向海南岛腹地发展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临高县龙豪村段

陈元才 摄


初迁海南岛的各类族群

通过耕海牧渔获取生活所需

又向市场供应鱼虾、贝壳

珍珠、海盐等海货


渔民将捕捞到的大鱼摆在渔港售卖

蒙钟德 摄


早在宋代

临高新盈一带的村庄

就已从事渔业生产

男人捕捞,管海上的事

女人当家,管陆上的事


陵水新村疍家渔港,新鲜的渔获堆满码头

王程 摄


港口里停靠着大大小小的渔船

渔家汉子忙着搬运渔获

渔家女子在码头上售卖鱼虾

……

走进海南的渔村

你总能轻易找到海南的“渔”印记


儋州市白马井中心渔港,渔民们在销售海鲜

陈元才 摄


1685年

清廷在广东设立了粤海关

粤海关在海口设税馆,即海口总口

又在海口总口下,环海南岛分设

乐会口(今属琼海)、陵水口、

铺前口、万州口(今属万宁)、

崖州口(今属三亚)、清澜口、

儋州口、沙荖口(今属琼海)、

北黎口9个正税之口


作为对外贸易的“桥头堡”

这些税关所在地后来大都发展成了

海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市镇


三亚地区古时以渔盐闻名于世

每年鱼汛时节

来自闽、粤的渔民在这里停留补给

图为如今的三亚港

沙晓峰 摄


背靠蓝色大海

海南的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海吃海”

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海味美食


香煎马鲛鱼、蟹粥

清炒沙虫、海鲜面

……

海南人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

都对这些来自海洋的味道

念念不忘


02

大海的N种味道


海南人的家乡味

就藏在那片海里


这片土地上

人们耕海牧渔


渔民和他们的渔获

王程龙 摄


渔民在装运海鱼

蒙钟德 摄


渔民驾驶牛车在海边运输渔获

杨威胜 摄


村民在晒盐槽上刮盐

羚羊 摄


一名赶海的妇女满载而归

陈元才 摄


创造美食


说到“年菜”

海南岛东部沿海地区居民

对马鲛鱼有所偏爱

文昌、琼海、万宁一带

有过年送马鲛鱼的习俗

图为香煎马鲛鱼

袁琛 摄


渔民们在海上作业十分繁忙

加之烹饪条件有限

制作方法十分简单

一群人围着一口烧沸水的锅

把鲜活的鱼虾扔进去

煮熟了就捞出来吃

没什么调料,吃的就是一个新鲜

图为万宁港北对虾

袁琛 摄


海南美食气鼓鱼粥、虾饼等

王程龙 摄


麻鱼网干

张文君 摄


陵水酸粉有沙虫干、鱼饼

小咸鱼、鱿鱼丝等海产品


这些刻在DNA里的“海”滋味

在海南人的生活中

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风俗

一种传承


渔民晾晒红鱼,准备年货

陈元才 摄


古人说近乡情更怯

当你回到家乡

或许也是高楼林立,市井喧嚣

仿佛和别的地方并无区别


但是当路人交谈的声音传入耳朵

熟悉的乡音响起

这时你才会毫无疑问感到

回到了家乡


03

瓦gāng鲁gǒng啊

(海南话:我跟你说)


海南岛有史以来

便是一座开放的岛屿

在黎族先民“捷足先登”后

以汉族为主体的移民不断迁徙上岛

于千百年间形成了

不同体系、各具特色的语言和方言


海南人讲话不可缺少的语气助词

明明都是字,怎么听到语音了

据统计

当前,海南岛上的居民

使用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有13种(不包括普通话

海南方言有

黎语、村话、那月话、海南苗语

临高话、回辉话、海南闽语

儋州话、军话、客家话

迈话、疍家话、付马话

(根据《海南闽语的语音研究》)


其中海南闽语(即“海南话”)

虽然几乎通行全岛

但也在各地衍变出了

不完全相同的腔调


图为海南少数民族姑娘在演唱传统民歌

王程龙 摄


生猛鲜活,别具一格

“海南音”为何如此特别?


除了海南是移民岛的历史原因

海洋为我们提供了

生活的物质基础

也赋予生活诗意和想象力


影响最大的儋州调声

临高哩哩美、疍家咸水歌等

或为渔歌或为船歌

多以自身习俗和海洋生活为题材


疍家人身着传统服饰唱咸水歌

资料图


海南沿海居民

长期在生产生活中与海洋打交道

善于借助歌谣表达对海洋的感情

和对生活的体悟


比如临高哩哩美

“正月过了二月来,双双渔船赶出海,

别港阿哥我不爱,单等情哥归港来”


临高哩哩美演员演出结束后合影

陈元才 摄


如今

有越来越多海南人

跨过琼州海峡

远离家乡,在外拼搏

也把“海南音”带去世界各个角落

但当一声乡音响起时

心已回到故乡


“海南音”让我们不管走多远

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乐东莺歌海,渔船归港停泊

孙清 摄


从泛舟渡海登岛

到沿海岸线而居

到发展渔业和对外贸易

再到争创

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

我们的故乡

在不断改变


故乡不只在过去

更是未来

这一路有你,有我


航拍海口清晨美景

蔡天宏 摄


海南岛、海南味、海南音‍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家乡”


过年啦

海南仔们,欢迎回家!

🌊


#今日话题家乡

瓦爱鲁 家人们,一人一句祝福语,快来表白海南吧


评论区见!


来源:海南发布综合海南日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琼崖史志微信公众号编辑:林明洋海报设计:侯昭政内容审核:林英翠值班主任:林晨音


推荐阅读



想到要回海南过年,又幸福了🤩


海南的春天,掉进你的眼睛里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