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狮子吼 | 体会有情都想「离苦得乐」,是大爱的源头

得无量福 2023-06-28






佛教中谈及的慈爱,和世间的爱有所不同。佛教认为给予众生「慈爱」的原因,是从一个非常根本,也就是生命共同的一个基础上来论——之所以要慈爱众生,是因为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这就是慈心、悲心生起的主要原因。
我们先从自己思维起,体会到我们自己想要离开痛苦得到快乐之后,去放眼四周,所有生命亦复如此,和我没有任何差别,这就是我们应当关爱其他生命的原因。
有时想想我们为了要避免痛苦,常因此处于恐惧中,或有些人缺乏关爱或怕失去感情等等,而活在这种担忧之中。同理,其他生命也遭受同样的痛苦,因此这「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的基础,就是佛教中教导我们生起悲心的原因。
从「所有生命都想要离苦得乐」的基础上来看,我们的关爱之心应当是无亲疏之分的,即使是敌人也想要离苦得乐,因此我们要以共同、普遍的大爱,去对待所有众生。但同时你也会发现,有些人、有些生命就是和你较为亲密,例如父母、师长等,因此如何恰当拿捏对众生的大爱与对各自亲友的关爱,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就是修行的关键。
否则一般人会觉得这彼此矛盾:同时要修持平等无私的大爱,又要对某些人给予特别的关注,两者难以平衡。但对于一个有修持的人而言,这两者不仅没有矛盾,甚至会发现,对于特定众生的关爱之情,其实会帮助你更加深对众生的大爱,因此重点在于是否抓到修持的要点。


往期回顾

狮子吼 |  修所成慧:养成习惯,能调伏自心的智能

狮子吼 |  思所成慧:依自力思维,因辨析所生智

狮子吼 |   2023「谶摩春季课程:第八世法王传记」/第5天开示记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