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经济学人》亚太办公室

2017-08-03 Justin 孟庆伟英文写作

去年年底《经济学人》圣诞双周特别版(Christmas double issue)中有一篇长文,讲的是《经济学人》即将告别的位于伦敦圣詹姆士街 25 号的办公室。

其中几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hose spectacular views from the upper floors are not just a pretty sight. Out of our windows we see a vibrant metropolis, full of cranes, which reassures us (as, in a nostalgic, populist era, we need reassuring) that the free flow of capital and people are wonderful, enriching things. Perhaps our height also gives us greater confidence in handing down Olympian judgments on world affairs. And whereas other buildings treat views as status symbols, in the tower everybody gets one, be she editor or assistant. This is deliberate; the Smithsons built as egalitarians. 


在《经济学人》的伦敦办公室,能拥有窗外壮观的城市景观不是地位标识,而是每个《经济学人》员工都享有的福利,从编辑到助理都不例外。这个细节体现了《经济学人》的平等主义价值观,也让我对《经济学人》办公室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上周我终于有机会圆了这桩心愿,在朋友 Viki 的邀请下,参观了位于香港的《经济学人》亚太办公室。

天好的时候在《经济学人》办公室看到的维多利亚港


Viki 还安排引见了《经济学人》的发展中市场编辑(Emerging Markets Editor)Simon Cox. 见到他我是这样自我介绍的,“I am a 10-year Economist reader and an unofficial Economist ambassador and evangelist.” 


《经济学人》官网 Media Directory 页面的 Simon Cox 照片和介绍


我简单分享了自己坚持阅读、赏析和模仿《经济学人》文风练习英文写作并从中得到很多意外收获的经历。然后我们聊起了《经济学人》的语言和文风、Leaders 板块的选题流程、《经济学人》记者的写作过程和习惯。有三点值得跟大家分享


1. 关于《经济学人》的语言和文风,Simon 提到,一项针对《经济学人》文章难度所做的研究表明,不考虑文章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母语是英语的读者来说,《经济学人》一般来说难度不大,但对母语非英语的读者来说会有一定的挑战。


这里面说的母语非英语读者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英文水平良好的读者,比如能够基本不借助字典阅读《经济学人》的读者。虽然《经济学人》记者和编辑人手一册的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中强调写作风格要尽可能接近日常口语,使用简单的词汇,但为了保证表达的精准性,语言多样性和表达的效果,《经济学人》记者免不了会使用一些不太常用的小词、习语和多用于英国英语中的表达,母语人士对这些非常熟悉,但非母语人士往往会比较费解,不查字典很难理解其中的微妙意思。


2. 关于 Leaders 板块的选题流程,《经济学人》死忠粉应该会有兴趣。每周一上午《经济学人》的记者和编辑会在伦敦办公室展开 Leaders topics pitching, 所有记者可以提出自己这周想写的 Leaders 主题、立场和理由。由于每篇 Leaders 文章都需要有明确的立场,每个记者都需要说服在场的记者同事和资深编辑,她的选题有极强的时效性或很大的价值,自己的立场坚定,理由充分。同时,Leaders 文章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其他版块有至少一篇文章来加强它的论证。因此,写 Leaders 部分的记者的压力往往会很大,因为他需要在2-3天的时间里面写好至少两篇文章。


这和我的印象是一致的:很多时候读 Leaders 文章和其他版块中同样主题的文章会感觉到语言和用词像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Leaders 板块的文章可能更值得阅读,因为《经济学人》 记者在这上面花费的心血更多。


3. 关于《经济学人》记者的写作过程和习惯,Simon 做了很有意思的分享。他说自己写作时一方面要打开自己,和世界同步,对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信息做及时灵敏的反应,另一方面又必须将自己和世界隔绝,进入孤独的写作的状态,因为这样才能很好地聚焦在思考和写作中,不受外界的干扰。他必须娴熟灵活地在这两种状态中做切换。这种看似矛盾的写作过程已然是 Simon 的写作习惯了。


我觉得这种切换可能是记者独有的吧,因为如果是创意性写作,只要进入到自己的世界就足够了。我之前提到过《经济学人》讣告编辑 Ann Wroe 的写作习惯,Simon 补充道,Ann Wroe 每周在写讣告时,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和外界隔绝 48 小时,专注于笔下的人物。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经济学人》讣告经常能够感觉到 Ann Wroe 对人物表情、形态、动作、语言、心理和个性有细腻把握的原因。Ann Wroe 在写作时一定把自己放在了写作对象所经历的那些场景中,试着回到她不熟悉但对写作对象来说至关重要的时刻。


最后我问了 Simon 这样一个问题:写作对你来说难吗?如果在写作中遇到了瓶颈你会怎么应对?


他的回答和 William Zinsser 对写作的体会很像:写作是孤独的,也是艰难的,得慢慢来。将艰涩的经济学写得让普通读者都能轻松理解并非易事,每一句都要反复推敲,不断改写。关于如何应对写作屏障(writer's block),Simon 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当写不下去的时候要试着将具体中断的原因写出来,这样才能够帮助自己聚焦到具体的问题上,着眼于解决,而不至于只是焦虑却毫无进展。他大概是这样说的:our emotions react before our mind, so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causes of block can help. 


下面分享一些照片。


一进入《经济学人》办公室右手边就有一个展示架,架子上摆放的是最近十多期《经济学人》杂志,还有特别版刊物 The World in 20161843 杂志(《经济学人》下属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双月刊,原 Intelligent Life 杂志)。



展示架对面有个一人高的架子,上面放着若干本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方便员工和访客取阅。"Upgrade yourself"—给自己充充电吧。



在一个会议室的一角放着一幅由《经济学人》当家漫画家 KAL 创作的漫画。



来一张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市场副总监 Fiona, Viki, 我和媒体营销副总监 Michelle. 



最后友情推荐一下 Viki 业余运营的艺术鉴赏公众号“撞艺术”。


“撞艺术”(Accidental Art)是一个成立于香港、年轻又充满活力的艺术推广和咨询平台,致力于将艺术带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向大众开放,在香港带领艺术导赏步行团、组织艺术沙龙活动,并且以非传统的形式策划充满趣味性的艺术展览。


如果你在香港学习、工作或旅行,对艺术和交友感兴趣,欢迎扫码关注:


 


题图:Viki 摄于香港《经济学人》亚太办公室。


推荐阅读:


我是如何阅读《经济学人》的?

我读《经济学人》讣告

怎样才能去《经济学人》当记者?

谈《经济学人》的“读者来信”板块

如何通过在《经济学人》留言练习写作?


iOS 用户请在备注中留下名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