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慧日 佛教慧日 2021-11-04

浮生若梦




电影是一场戏,奥斯卡是一场戏,人生百年,也是一场戏!



当人们羡慕赞叹那些名利双收的获奖者时,可曾想到,人生如戏,自己何尝不是影帝呢?


迎接新生儿时的大喜,送别亲人时的大悲;得意时的狂欢,失意时的落寞;人生中经历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无不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当我们的人生落幕时,面对这场大戏,不得不道别,心中却依依难舍。深情地迷恋这个舞台布景,那些戏服道具,执著于还没玩够的剧情,还有又爱又恨的各种角色。


在人生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帝般精湛的演技。这演技太过真实,以至于我们时常会忘记自己戴了一个面具,忘记面具下面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因为演技太精湛,演得太投入、太真实,成败得失,大悲大喜,一生都沉浸在剧情的跌宕起伏之中,无法自拔。却忘了,戏终有结束的那一天,输不起,看不破又何必?到那时,我们会沦落何处?下一场戏,又如何开演?



   人         生   




憨山大师《醒世歌》云:

休得争强来斗胜,

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

不知何处是家乡。



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建设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是我们每个人或深或浅都考虑过的问题。尤其年轻时,我们豪情满怀,对自己有信心,对人生有规划,对未来有期待。但生活好像并不可控,活着活着我们就与当初的理想分道扬镳了。


碰壁,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的糟糕体验,无论你是什么身份。碰壁后带来的迷茫、无措、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总会让我们陷入难言的痛苦。人生的路,似乎越走越狭隘,越走越灰暗,尤其中年以后,连你自己都认了,再走下去,走到底了,不就是一条“死”路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何从不如意事中解脱出来,确实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过去有一位老先生,每天都特别开心,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能这么开心啊?”他说:“我过日子不看那不如意的'八九',只看那如意的'一二'。”到了晚年,他干脆给自己取了个号,叫“一二老人”。


不念“八九”,只念“一二”,不在“八九”里烦恼,只珍惜得来不易的“一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心打开得多宽广,日子就有多明亮。晴天、雨天、刮风、下雪,对于心量开阔情志乐观的人来说——晴天,有蓝天白云的美;雨天,有滋润清凉的美;刮风,有舒爽峻烈的美;下雪,那就更美了,苍山素岩,瑶庭银树。


   境         界   


但一味只靠自己想得开,似乎也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中国古代的士人阶层还是习惯于往精神领域探寻生命更好的安住方式。“调素琴,阅金经”,这就是刘禹锡认为的人生最高端的享受。调弄琴弦,诵读佛经,住简室陋屋,吃粗茶淡饭,因为“惟吾德馨”,所以“何陋之有”!


每个人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生命的境界会截然不同。在物质与精神面前,当你偏向于精神的养育时,你会收获由衷的愉悦和安定。因为高尚的精神境界它是干净的,是纯阳的,既可利益自己也可造福他人。


我的师父以前常跟我说:“外在的东西,五家常有。”你外在的一切,“五家”都有份:水、火、盗贼、官府、败家子。所以外在的是变化无常的,只有生命内在的境界才是完全属于你的。


但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活在现象中,被财、色、名、食、睡重重包围,醒不过来,走不出去。前面也提到,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作调整和修正,结局无非就是“死亡”。死后也并不是一了百了,而是进入再一次也许更糟糕的轮回。



那事情真的只能如此吗?当然不是,我们是可以在生灭的现象里找到不生不灭的本质的。佛教徒念的“阿弥陀佛”,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而无量光无量寿就是万法的本质。一句佛号,功德有多大?我师父说,唯有念佛人,阎王管不得。


天下是有真理的,真理是可以人格化的,真理的人格化就是佛。当真理用文字来表述,就形成了法。法是可以去实践的,这就有了僧。佛、法、僧,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三宝,可以带领我们找到人生真正的标准答案。


   



人类的古代文明中,无论是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还是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几乎都已失落,成为遗迹。只有我们中华文明直至今日依然活力四射,尤其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两千多年来,代代相传,面貌如新。对于我们的人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希望和依靠吗?


佛陀说,在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里,有我们种下的所有业的种子,它们会在我们的生命里一段一段地展现出来。所以,我们的今天其实是由昨天创造的;我们的明天又会是今天带去的礼物。


关于人生和命运,佛教的观点始终就是,没有谁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我们的人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品尝佛法的甘甜,改变业力的种子,我们的人生路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人生就是一场戏。不管你是演小偷还是警察,总统还是大臣,都只不过一个角色而已。不管属于你的剧情有多精彩,剧中的情感有多逼真,佛陀说它的实质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在人生的剧场落幕之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找到角色背后那个真实的自己,找到生死之外那个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家园。




往期精选: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请注意,你已深陷在一段关系中——人和手机,谁玩谁?

【父亲节】如山的父爱,深厚宽广,如何来报答您——我亲爱的父亲?

神秘的心灵感应是真的吗?(点开看更多精彩案例)

【毕业季】给毕业生的一些建议——关于学习、找工作和人生规划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去五台圣地打卡,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五月初五「端午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清明专题】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佛经里的女转男身是怎么回事?佛弟子为什么互称师兄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