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稻盛和夫点亮了我的心灯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3-01-21



稻盛和夫点亮我的心灯
稻盛和夫点亮了我的心灯,一直在照耀着我推进地头力研究。希望中国企业,在巨大不确定性之中,从未来大画面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塑造通往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育琨先生,我们以后不干别的了,我们就端着钵拄着拐,走遍中国城市乡村去传道。”
——稻盛和夫

第一次见稻盛和夫先生
有些际遇,不是人们可以计划来的。但是,只要你安心做你喜欢的事,说不准哪一天幸福的际遇就会光顾你。人,通过接触有判断力的人来提高判断力。

2009年6月,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来北京访问,专门约见我。稻盛和夫是我一直敬仰的经营之圣,他坚实的哲学一直沁润着我的血肉和心神。能够有机会当面请益,自然开心。6月10日下午1点半,在稻盛和夫下榻的文津国际酒店,我依约去咖啡厅拜见大师。

从上午开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老人依然精神矍铄。他没有多少客套,拉我靠近他坐下来。感谢我为他的新书《人为什么活着》(2009年3月出版)写序。接着就直接问:“你为什么那样给我写序?”

我一听这个问题有点懵。脑子一片空白。双眼一接触稻盛和夫先生慈爱期待的眼神,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旋即静了下来。十几年来,稻盛先生的书陆续在中国出版,给他的书写的序、评论文章很多。可能,我的序对他有点触动。他在问我,是如何理解稻盛哲学的。

我很快回忆了一下年初那篇序言的写法。就直接告诉稻盛和夫先生,我1994年1月1号加盟北京四方实业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1996年,我的老板邓质方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的《日本制造》,另一本就是《稻盛和夫——在逆境中奋进的企业家》。后来,我们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学着把他坚实的哲学血肉化,感觉很有效果。2007年,京瓷驻京办事处主任山田正腈还专门在北京办公室约见我,对我研究稻盛和夫表示感谢。基于我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心得,稻盛哲学有几个点特别有效。就像在跟自己敬仰的老师汇报,我看着稻盛和夫先生的眼睛,就说起了对稻盛哲学的理解。

第一,谦虚,敬畏,感恩和包容

给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写序,如何开头,还是费了我一点心思。我引用了先生的一句话,“对企业家真正的挑战,不是拍死你的压力,而是一个人的成功”。确实,甚至外在的“灭顶之灾”,都不是一个人的死局,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真正企业家的生死劫,可能是一个人的一路成功春风得意。这个时候一个人往往会自以为是,会自矝、自傲、自闭,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丢掉了应该有的谦虚和敬畏,进入一种自负的状态,能量聚不起来。因为,能量往低处流。我感觉,这是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家要格外警惕的。而稻盛哲学中,一直讲敬畏、谦虚、感恩和包容,“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感觉稻盛哲学充满了破除自负的案例和钥匙。

稻盛和夫点点头回应:人要自省,人要感恩,人要有敬,人要有敬畏。你可以从自己的身心出发,去体会每个人面临的真正挑战,说明你也是有觉性的人。

第二,“答案永远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会议,不迷信上级指示,而是把根扎在现场,聚精会神把当下的事做成最好,答案永远在现场,现场有神灵。稻盛哲学的这一基本点,在实践中特别有效。而且当年邓小平打仗,无论是大小战疫,他们都习惯去一线踩一踩。只有现地现时现物,知行合一在事上磨,才会有真正的收获。我们山东的土话“头拱地,出绝活”,“头拱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答案永远在现场”,跟我们世世代代的血肉和精神承传,是完全契合的。

稻盛和夫笑着回应:育琨先生,你抓住了核心。我所以走到今天,就是跟员工一起在一个一个现场用血肉和心神磨砺出来的。无论什么时候,一旦离开现场的磨砺,人就被掏空了。好多大企业家,每天沉浸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中,这是在残害他们做企业的生命啊!

第三,“带着爱去工作”

稻盛和夫先生在每个当下,都是带着爱去工作。而且善于激发团队每个人都“带着爱去工作”。这一点让我们感受特别深。一个人不带着爱去工作,就是磨洋工,劳动生产率就特比低。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其后的毒牛奶事件,我从稻盛和夫的哲学和中国企业人的实践中,概括出“带着爱去做人、做事、做企业”。这个已经成为我对企业观察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当时写了一篇稻盛和夫带着爱做企业的博客,在网易,一天就突破30万点击量。这不是我的文章写得好,而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时空,稻盛先生的哲学极其被需要啊。

稻盛和夫回应:育琨先生,带着爱去工作很重要。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如何激发员工激发团队“带着爱去工作”,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京瓷公司有一点小成绩,就是在如何激发团队“带着爱去工作”方面,做得有点成效。

第四,平静如常,心静天地归。

这也是那篇序言结尾的点。1997年,医院例行检查说他得了胃癌。他平静地说“胃癌。我知道了。”然后他就把检查报告放进公文包里,乘坐火车到一个城市去给塾生分享哲学。完后又在吃饭时,喝得微醺,开了个“空巴”(任何人有问必答)。结束后,他坐着火车回家。到家快10点了,他跟夫人每天10点钟按照常例睡觉了。得胃癌这件事,没有打扰他一点日程安排。我最后一句话说:

“稻盛和夫知道,他的人格、精神、心智和意识体,已经成形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他,死亡也不能”。

当时,我告诉稻盛和夫先生,我对他的这个境界,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是一种“天崩地裂”平静如常的状态,那是一种“心静天地悉皆归”的大自在境界。一般人无法企及。让我敬佩的是,稻盛和夫不是躲起来打坐习得了心静。而是一刹那接一刹那的变化,一刹那接一刹那的创造,一刹那接一刹那的宁静。随着创造,随着心静。诚可谓“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这一点太珍贵了。

稻盛和夫回应:育琨先生夸奖了,我还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我还常常发火。但我发火的同时,常常就开始反省了。这是我现在还能活着的原因。

后来,我简单地介绍了我正在研究地头力。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稻盛和夫的理念“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有了别样的意义。我根据稻盛和夫的哲学和中国企业人的实践,概括提炼出“地头力”理论。

稻盛和夫对我的研究有兴趣。他感慨,他所秉持的经营哲学就是以心经营,这是从中国文化里汲取的营养。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可是一点也不过时。好多日本人想不到这一层。稻盛客气,实际上好多中国人也想不到这一层。稻盛和夫说日本人懂,是给中国人留面子。日本人把中国国学搬过去,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安心,承当,追求一刻接一刻的改进。日本30年经济高速增长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和家喻户晓的好产品。中国公司的差距,恰恰表现在缺乏一种做人做事的常清静。

与大师在一起时间飞快流失。30分钟的面谈就结束了。

请稻盛和夫先生写序

跟稻盛和夫先生见面后,有一股很大的能量在我胸中涌动。我正在写作的《答案永远在现场》,很快完稿了。当时我想,这个主题跟稻盛先生交流过,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和鼓励。这本“地头力“学的第一本书,是不是可以请稻盛先生写个序呢?

于是,马上给稻盛先生的秘书鬼头今日子写了一封恳请信。顺便附带上了目录。邮件发走以后,我正好已经提前约好的一个闭关9天。等闭关9天出来以后,发现邮箱有很多不知名的邮件,其中也包括鬼头今日子的邮件,一冲动就全部删掉了。

又过了一周后,鬼头今日子又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我们十多天前给你发了邮件,稻盛先生答应给你的书写序。你要把其中的相关内容,发给我们。那本书里,有写稻盛和夫的2章,有3章写“华为建立在地头力之上”。鬼头今日子把稻盛和夫的部分与华为的部分要过去了。

我太惭愧了!说了无心之过,请求原谅。依照要求把有10万字的部分发给了鬼头今日子。

大约1个月后,稻盛和夫给我写序的邮件,也同时发给了京瓷驻京代表处主任山田正腈。山田正腈还给我安排了翻译。

稻盛和夫先生的序言,不到900个字,其中提到9次“现场”,内容极其全面到位。尤其是其中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和阿米巴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这是我在其它稻盛和夫的书中,没有看到如此明确的概括。我不多说了,请读者一起读稻盛先生的序言。据统计,这是迄今为止,稻盛和夫先生唯一给一本中国管理专著写的序言。他通常只给他自己的书写序。现在他走了,这个序也成了绝唱。

稻盛和夫:现场有神灵 

——《答案永远在现场》序言


从1959年创业开始,我从事企业经营工作已历经半个世纪。在此期间我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先后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个企业集团,并使这两者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这两家企业集团的合并销售额达到4.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85亿元),利润达到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7亿元)。
如此惊人的业绩,只在社长室和会议室开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给公司带来如此业绩的,恰恰是我在“现场”培育出来的、独有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管理体系。

我的经营哲学,也称“京瓷哲学”。它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原理原则为基础,囊括了企业经营的要诀、经营者与干部以及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人生的活法等内容,是一套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思想。
我的经营管理体系,也称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独特的管理会计体系。它将公司组织分为一个个“阿米巴”小集体,而各个小集体,就像是一个一个的中小企业,在保持活力的同时,以“单位时间核算”这种独特的经营指标为基础,彻底追求附加价值的最大化。

不论是经营哲学还是阿米巴经营,它们都是我在制造或销售“现场”与员工一起流血流汗、拼命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孕育于“现场”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管理体系。
创业以来,我所做的不过就是无时无刻地贯彻和执行这种“现场”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管理体系。就像我前面所述,虽然我是赤手空拳,白手起家,但是我所经营的企业却得到了持续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正说明了经营中“现场”是何等的重要。

王育琨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企业经营中“现场”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答案永远在现场》这一力作。据我所知,王育琨先生不仅做过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还从事过企业的具体实际管理工作,同时也对佛教和中国古典思想颇有研究。

王育琨先生独具慧眼,令我十分钦佩。同时,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家读一读这本完美诠释了企业经营要诀的力作,从中受益,进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2009年7月31日
稻盛和夫
京瓷公司名誉会长

根据稻盛和夫的序言,我把稻盛和夫的经营学,做了简单的概括。

稻盛和夫点亮心灯照亮地头力


“地头力”中的“地头”,就是一个个现场。地头力也就是“当下现场创造力”。在稻盛和夫先生的鼓励下,我一直在研究地头力。地头力的第一本专著是《答案永远在现场》,第二部专著是《地头力:中国人的活法》,结果被改成了《带着爱去工作》(凤凰),第三部地头力专著是《解放企业人的心灵》(商务),第四部是《发现一流企业的本真》,第五部是《地头力》。

在当下“逆全球化”正盛,中美对拔,疫情及其次生从灾害严重,中国企业人该怎样“活下去”?

稻盛和夫点亮了我的心灯,一直在照耀着我推进地头力。希望中国企业,从未来大画面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塑造通往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我用几张图简单概括一下“地头力”:



精选阅读:

任正非是稻盛和夫的知音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任正非是稻盛和夫的知音

任正非:首先要活下来!

罗红|此心如野马 奔向少年时

罗红|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余惠勇“爱与信”的审美力

余惠勇| 只卖“好吃的”水果

孙宏斌:从来就没有死局!

俞敏洪与董宇辉箴言,送给迷茫中的你

俞敏洪:做事业的最好方法
为什么俞敏洪牛气冲天?
曹德旺:做好你自己!
任正非最看重的7个品质!
至暗时刻|任正非用痛苦创造欢乐
工匠精神:接近美 接近神
庖丁心流|如何功夫到家?
魅力无限的哀骀它
他们用痛苦创造生命大美
罗红: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2022年跨年演讲:
任正非|至暗时刻 我心光明 用痛苦创造欢乐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