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被逼吃粪便!为什么校园欺凌屡禁不止?


据上游新闻报道,10月30日,网曝福建龙岩永定区侨育中学一名男生在厕所被逼迫吃粪便。10月31日,龙岩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教育局已经介入,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如有结果会第一时间公布。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已经了解到此事,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视频中的男生进行了心理疏导,目前正与相关执法部门积极处理,事件还在调查当中。


网传视频中,在厕所里,男生用手指蘸了排泄物,被一旁同学要求吃下。随后男生以其他同学路过为由,拒绝这一要求。待其他同学离开后,男生被迫吃下。


公开资料显示,永定侨育中学创办于1939年,是一所公立中学。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第九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等荣誉。


微博上曾有人发起投票“你有遭遇过校园欺凌吗?”该投票共计1.3万人参与投票,其中选择“有,亲身参与”的有5350人,“没有,但有见过身边同学被欺凌”的有3986人,“可能遭遇过,对欺凌的概念不是很清晰”的有2743人。


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1.3万个网友参与的投票中,有近半的人投票参与过校园欺凌,这样的数字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很难揣测每一个参与投票的人如何评判自己的少年时光。现实数据与投票概率似乎也相差无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46亿学生遭受校园霸凌。


就在不久之前,山西大同小学生遭欺凌事件曾在网络上掀起广泛讨论,遗憾的是,仅仅两月,又一起触目惊心的欺凌事件被曝光。为什么校园欺凌屡禁不止?我们除了在事发之后依法依规处理相关责任人、为受害者做心理辅导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做什么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出现一起处理一起,永续循环…… 对于施暴者的动机、心理、家庭情况,我们是否做了足够的调查、分析和干预?


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他的著作《孩子与恶:生活在当下的孩子们》一书中,这样写到:“青春期是一个把人兜底朝天重新制作一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体验过某种意义上的恶。”他认为,孩子们常常会通过暴力来表达他们的无助和痛苦。就像多年前那部著名的影片《少年的你》所讲述的故事一样,大多数施暴者的人生,都已是残壁断瓦,他们的心里,早已一片狼藉。暴力行为,是他们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在呼救或者自救,虽然结果可能更为惨痛。实际上,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受害者,都是需要被关注、被帮助的孩子,真正该承担责任的是谁呢?



  相关拓展  


什么是校园欺凌?

01

校园欺凌不是说很凶的同学打骂自己才是校园欺凌,也不是说和同学有一些语言、行为上的冲突就是校园欺凌。在法律上“校园欺凌”的定义是:“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这里我们要注意,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蓄意”、“恶意”的欺负和侮辱,对自己造成伤害和损失的,就是校园欺凌。


以下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

02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出现这些情况,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

03


✔ 突然不想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 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 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 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遭遇校园欺凌,该怎么办?

04

 自己遇到校园欺凌时怎么办?


如果自己受到了校园欺凌,一定要冷静,不要表现得很害怕,不要让对方觉得他们的目的很容易就能得到了满足。不要告诉他你会举报他们,以免对方紧张而采取现场的报复行为。你可以考虑以下方法脱身。


1.要让对方看到或感觉你比较平静,没有威胁性,麻痹对方,放松对你的警惕。不要采取刺激对方的举动,牢记“回避”原则,先脱身,再考虑后续问题。


2.对方索要财物时,要相信我们现在是法治社会,任何违法行为都可以被追诉,只要身体不受到伤害,就算被他拿去了一切都会回来,这就是理智。


3.当受到多人围攻时,因为你是弱势一方,不要当场反击,不要表现出愤怒,这样可能让别人找到了攻击你的借口。暗暗记下对方的行为以便后面举报。


4.观察周围环境,冷静思考逃离计划,可以假装服从,借势不知不觉地往可能逃脱的位置移动,不要选择危险逃脱路线,一旦有机会,立即选择逃离。


5.脱离过程中,如果对方阻拦了通道,你要判断已经是逃脱的最后一关了,你可以当机立断选择自卫,攻击对方的鼻子、下裆部等要害部位,然后迅速距离。


6.脱离后要选择向有老师、保安、警察和人群的方向跑,不要直接回教室、寝室或跑到没人的地方。要向周围的人求助,大声简明地说出自己受到的伤害。


7.如果你感觉受到身体伤害的威胁时,可能会在身边打到防身的物品,可以威胁对方防止对方靠近,但是,不要想主动攻击对方与对方纠缠,要选择快速逃离。


8.一旦逃脱成功,立即选择报告老师、报警或告诉父母,如果你感到危险没有解除,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你就选择留在家里,等事情处理完且安全后再回学校。


 身边发生了校园欺凌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身边发生了校园欺凌的事件时,首先是要观察周围情况,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要轻易选择参与其中一方,先把情况搞清楚,再决定怎么做。


1.如果是一对一的校园欺凌,且危险性不大,你可以选择动员周围的人一起隔离双方,隔离时选择保护弱小一方,不要和强的一方对抗。隔离后及时通知老师。


2.如果校园欺凌发生时可能危及自己的安全,一定要选择脱离现场,不要去阻挡,不要去围观,还要唤起同伴一起离开危险区域,然后立即通知老师或报警。


3.如果现场你和你的同学有足够的能力阻止校园欺凌的发生,你们应当立即站出来制止,指出这是违法行为,隔离但不要攻击任何一方,及时通知老师来处理。


4.一旦知道或看到身边发生校园欺凌,要第一时间通知老师,把你了解的情况详细给老师说,不能隐瞒,因为有可能同样的事还会发生,必要时告诉老师给你保密。


5.如果欺负别人的人是你的朋友,你一定不能参与其中,一定要冷静地告诉你的朋友,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自己违法,以及可能给家庭带来的后果,想办法让受害者走。


6.发现身边有人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造谣、传播别人的隐私及取笑别人的生理缺陷时,自己不但不能参与其中,还应该及时告诉班主任,这也是校园欺凌。


孩子遭遇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05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3.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5.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6.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7.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06

1.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3.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4.低调弥补: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


热点视频推荐




中国教育在线

百家号

中国教育在线

学习强国

中国教育在线

央视频号


中国教育在线

企鹅号

中国教育在线

微博

中国教育在线

微信服务号


中国教育在线

头条号

中国教育在线

抖音

中国教育在线

快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