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子刺辱母者,与“安提戈涅之怨”

水晶 爱丁堡前沿剧展 2023-06-04

坐在剧场当中,我们看着千丝万缕的剧情与故事在此起彼伏上演,我们内心的天平不断地倒向某一边...不顾一切地争取和捍卫手中的权利,又何常不是人类的天性呢?

子刺辱母者,与“安提戈涅之怨” 

水  晶 / 文

整个周末,舆论都在因山东聊城22岁男青年于欢在激愤中反抗、刺死辱母者一案而发酵。 

媒体与更高层司法机关的相继介入,或已令大家对事件的后续发展抱有更多乐观期待。毕竟当一切细节曝光之后,过程中的不公或不义,各方的问题,都可以被更充分地检验与衡量。相信有司也会慎重地在民意与法律裁量上,小心地拿捏分寸。

 

但引人思考的,是在这一大众围观、舆情发酵的过程中,公众的情绪与关注焦点,是如何形成压倒性的涛天巨浪的。这样的“怨”声,与戏剧史上的经典悲剧《安提戈涅》所引发的千年“审判”或有异曲同工之处。 

《安提戈涅》插画,自网络

创作于公元前442年的《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被公认为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安提戈涅,不顾刚刚上位的新国王克瑞翁的禁令,独自去埋葬了负有“判国”罪名的哥哥,并因此而被处死。一意孤行的国王克瑞翁,最后也处于众判亲离的孤境。 

“忒拜三部曲”可以说是对西方文明进化史中“神权、王权、人权”的演化大串讲,这方面的最佳呈现戏剧版本,是德意志柏林剧院的《俄狄浦斯城》,四剧连演,一气呵成,通透淋漓。而安提戈涅在对抗克瑞翁时,有一段常常被法学家所引用的台词: 

“天神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并不认为你的命令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你,一个凡人,竟敢僭越诸神不成文的且永恒不衰的法。不是今天,也非昨天,它们永远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时间上的起源!” 

这两段台词,成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之间论战的经典。在西方,安提戈涅对城邦法的控诉也被称为”安提戈涅之怨”,这种悲剧性的怨恨也成为当代宪政、民主和法治的源头之一。在政治学和法学中,安提戈涅这一形象,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它象征着运用高级法批判国家的实证法的态度和精神。 

德意志柏林剧院版《安提戈涅》剧照

当然,今天的戏剧观众,对这一冲突的解读角度远远不止于此。你可以从爱与正义的角度解读,从人道主义与人的基本权利去解读,从地缘政治冲突的政治背景解读,这些多元化的角度,都帮助《安提戈涅》在现代剧场和当代生活中走得更远,并成为国际戏剧舞台上不断被重新演绎的经典源文本。 

中国导演李六乙版《安提戈涅》剧照(自网络)

事实上,回到于欢案,人们的愤怒,大抵来源于对一个儿子在亲眼目睹他人对自己母亲的过度侮辱行为之后愤起反击的同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在大街上一句“X你妈”都可能引发大打出手的语境之下,真正面对母亲受到极端侮辱时,其愤怒和可能产生的强烈反应,对于“观众”而言,是有巨大想像空间的——也就是说,“观众”在这个舆论围观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将自己代入其中,想像如果是自己在那样的场景之下,可能做出的举动。这种代入与想像,引发了巨大的同情与共鸣,使得有“百善孝为先”这一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更容易同情于欢在当时当刻所做的任何反抗。 

《安提戈涅》中,也是如此。女主人公同时失去了两个哥哥,一个被作为英雄赐以国葬,一个被定为判国暴尸田野,手足情深的兄妹之情,使她希望另一个哥哥也可以同样在土中安眠。这样的要求,事实上是“人道主义”的最基本诉求,在一千多年前的希腊城邦,或许被视为“违反了王的法律”,但在已然进化的现代文明中,战俘公约或是对罪犯的基本人权保障,都已经成为公民所接纳的常态。正因为她当年以“抗命”的姿态,作出了今人视为当然的举动,安提戈涅才成为人性的先声,成为女性的骄傲。 

然而,历史的进步是缓慢而曲折的,《安提戈涅》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性的符号一再在戏剧舞台上被重新演绎,绝非因为她所面对的问题仍在上演,而是她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同样性质或类型的问题仍然不断在人类社会上演。每一次,我们都需要在关键的转折点上,有一个勇敢的声音站出来大声喊道:“不!” 

每一次,这种转折,这种呐喊,都将人类在文明的进化之路上向前推进了小小的一步。 

朱丽叶·比诺什版《安提戈涅》剧照

坐在剧场当中,我们看着千丝万缕的剧情与故事在此起彼伏上演,我们内心的天平不断地倒向某一边,甚至最后也会对一败涂地的克瑞翁有所同情——不顾一切地争取和捍卫手中的权利,又何常不是人类的天性呢?或许这也算一个提醒,在下一次面对此境时,对他人多一些同情与理解,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与生机。 

坐在手机屏幕前,我们不断刷新着关于案件的最新进展,当然也不断被其他的新闻所打断,我们关心一个陌生人的命运,是因为我们担心有一天自己也将面临此境,或许我们还没有他那样的勇气奋起挥刀,或许我们也将同样无力自保,或许更惨烈的一切将默默发生、大众根本都无法知晓……我们在此刻为这个陌生人的呼号,亦是为未来的自己增添一份信心。 

有些审判,将在法庭的审判槌落下之后,归于结束。 

而有些审判,将在人心与舞台上长久地进行。 

这个过程,戏剧不应缺席,也从未缺席。 

—作者:水晶(金融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艺术节策展人)

“不是我们让剧场存在,而是应该感谢剧场让我们存在。剧场的生命力无比强大,它抵抗了一切,

在战争、审查、贫穷中继续生存至今。”

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世界戏剧日献辞

从1962年开始,设立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剧协将3月27日被定为世界戏剧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剧院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纪念和庆祝。 2457年前,舞台上的《安提戈涅》以戏剧向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今天的我们如何以戏剧和现实世界对话呢...

法国纯真剧团的最新力作,为你展现2457年前的文学巨著,深刻揭示超越女性的人性!

《安提戈涅》将于2017年6月、9月赴中国巡演! 

2457年前,舞台上的《安提戈涅》 

文学史上第一个女性叛逆者

 为我们召示了超越女性的人性! 

延伸阅读:我们有权力说不!

我们是·文艺连萌·成员 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阅读原文 | 更多了解法国纯真剧团《安提戈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