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让人大受冲击、差点就要绝版,这套书终于结集上市了

靳振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是的,2022年,苏力的代表作一一再版了。


其中《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更新至第四版,《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迎来第三版,《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也首次修订。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苏力曾经顾虑重重,犹疑不定。


尤其是《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他在“第四版序”中说感到“汗颜”,甚至悔其中年的“少作”,连用了两个“糟糕”。


事实上他在跟编辑的沟通中措辞更厉,甚至一度打算放弃修订:


“这本书就到此为止了。”“真的很差,不是我矫情。那也就是1990年代还能看看,现在应该让它寿终正寝了。之前我也一直不愿看它。文字也很粗糙,啰嗦!实在没有任何再版的必要了。”


他说他“实在没法忍受了”。


2021年的春节前夕,苏力陷入自我否定中。


编辑不这么看,作为苏力思想的物质再现者,但也是苏力的读者,是他的未注册的学生;编辑珍视这本书的价值,也为苏力的苦恼而苦恼,不知道怎么说服苏力,也担心被苏力说服。


毕竟《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几代法律学人的共同记忆,在中国法学学术史上始终是绕不过的;包括《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在内,作为社科法学的代表性作品,它们也理应在新的语境下被反复阅读,并适时以新的面目再度示人。


编辑们说服自己:作者应该把自己的学术历程和成果完整地交给读者,就算现在认为旧作妍媸互现,甚至一无是处,对于已经成为法学史上的文献,不应轻易丢弃。


如果一定要丢弃,或许可以以一种学术的方式,比如通过写一篇长文(作为再版序言)对这本著作或这种方法作一次比较彻底的清算,这样再版不但有新内容,也能让读者看到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连续性的思考,尤其是其中反思、否定的勇气,以及不竭的学术创造力、学术生命力。


编辑们笃定:否定自己难能可贵,涅槃以后有新的思考更加珍贵,对读者也是更加负责的态度。


“密谋”的“策略”还有很多。


带着这样的“阳谋”,策划编辑忐忑登门,苦苦劝说,对一位法学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后来正如苏力在序言中所说,“除备课、上课或其他临时安排外,花费了近3个月时间”,“删了三篇时过境迁已没啥意思的文字”,重写、改写超过三分之一内容。


他说:“想来想去,‘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最好的道歉或弥补,莫过于改版。”


“与研究的结论无关,这些1/4多世纪前分析过的中国法律、司法实践的问题,以及隐含其中的法学问题是真实的,还在或还会以其他方式伴随我们,这就使这些陈旧文字仍有些许现实意义。”“愿意改,这就是好同志。”苏力说服了自己。


这部1978—2014年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这部改变当代中国法学视野的现象级著作的第四版终于出炉。


它承载了苏力“反省自我,检点昨天”的心力,试图再次回答或提醒你回答——“什么是你的贡献”。



01

传承者:有一种话题叫作苏力


苏力致力于一种区别于诠释法学和政治法学、与法教义学相对的社科法学(尤陈俊语),这几本书是他为此所做的重要探索。


社科法学或者说法社科(侯猛语)方法或学派为众多青年法理学者和法科生青睐,在法教义学占主流的法学研究领域展示着别样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第五届社科法学研习营即将开营。授课老师中不乏苏力衣钵的传承者,他们长期受到社科法学的滋养,得到苏力本人的“真传”——尽管他们的观点可能大相径庭。


这个成长中的共同体的一个共同话题是——苏力,或者说,有一种话题叫——苏力。


杨锦程做学员时是北大元培的本科生,他深情回忆道:“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首先倒不是课程,而是我的舍友。他来自人大。初见时,感觉他话并不多,好像不太容易聊得开。客气了不久,不知怎么的谈到了苏力,他立马像换了个人似的,两眼放光,滔滔不绝,说到激动之处,更是‘捶胸顿足’。整个晚上,我们聊了苏力的学术思想,聊了他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后来有一段发表在《法律和社会科学》上),还聊了各自的学术抱负。平日里虽然常见各类学术大神,像他那样对学术有如此纯真追求的人,毕竟少见。光是这一点,实在是令人钦佩。”


那是2013年第一届研习营,“教师阵容已经非常强大,国内外从事法律跨学科研究的学者,有相当一部分都来到了这里”,他见到了苏力:“头发比照片上白了许多,但精神极佳,讲起课来仍然激情充沛。”


2014年第二届苏力再次到场,山东大学的杨馨馨借来了朱自清的笔法:“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在西南政法,第一次现场体会到了教授现场讲座的风采。待到苏力教授站定在台前,一眼看过去:中等身高,一袭黑色马甲,黑裤,白衬衣,清瘦的身材,传说中一直微风造型的斑白头发,今日规规矩矩。一刹那,‘学术神父’的感觉油然而生。”


西政的郝世鹏也沉浸其中:“苏力老师讲演的最动人之处还在于他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无论是观点的建立,还是案例的阐释,他都在朝理论推进的方向不懈努力。”他欣赏苏力说的“要发现所谓的美好命题中的一些不美好的东西”,认为“这也正是我们把学术进行下去的理由”。后面还加了小贴士:“ps:苏力老师做讲演喜欢举例子,各种形象比拟啊,丰富得让大家招架不住!”


那次苏力讲授的主题是“理解个案”,同为西政的范卫国回忆:“苏力说,他嗓子不好,唱不了高调。所以,他选择通过个案研究探讨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志在通过微观叙事破除主流判断和宏达理论。苏力是成功的,他通过自己的独特分析,让案件在大众吹响终场哨后重新满血复活,也为法学界乃至知识界提供了别样的智识冲击。也因为研究方式的反常规,身在学术圈的苏力树敌颇多,也刷粉无数。”


杨馨馨的“表白”更为直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永葆一颗赤子之心,拥有一双发现个案的慧眼,从而在生活的大书中享受到研究乐趣。好想像他一样做一名学术的乐知者:生命不息,反思不止。”


……


02

造风者:朴素而不失高贵


微风在绛朱色的大地上盘旋,在宝蓝色的天幕下游荡,在墨绿色的山间蜿蜒,在金黄色的林间穿行……



这当然是编辑附会的漂亮话,然而为了几张封面,“造风者”愁断了肠,没有微风拂面,倒像淋了几场凄风冷雨。


前几版作品初版、再版时间不一,封面、开本、版式等各行其是,苏力呈现出多变而略显混乱的面目。此番苏力依然可以多变,但应该服从于一个整体的风格。


苏力坚持不出精装本,认为那样会增加读者的经济成本,他宁可让“己出”素朴一些,让更多的读者能拥有它们。


策划编辑遵从了苏力,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平装的苏力也可以是斑斓的、高贵的。她找到了新锐的设计者,做了四套外封、内封和腰封。


正因为是苏力,封面出世之日就是苏力“再生”之时,需要心思挖空去做形象“再造”,要让人们看了就会说“对,这就是苏力”。



现在我们看到了,它们的外封满张放置纹理丰富的底图,在纹理的边缘勾画不同笔触的轮廓线,提取与图案或有关联或有反差的元素,然后赋予编辑钟爱的潘通色——红、绿、蓝、黄;它们以统一的开本和版式出现,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一字排开,就像是在“阅读秩序”。


平装书也配得上匠心的工艺,她为线条、元素和外文字母做了烫金,书在手里任意摆弄,都会现出低调的金色光泽。


内封只有黑白两色,白地黑字,简洁明快;封面的线条和元素在此处再现,像歌里反复吟唱某段旋律的副歌部分。


腰封则用了潘通银,浓缩三句五句推荐语,写上我们对苏力的理解,也表达我们对他的喜爱;加上苏力的手书签名,就是苏力的地理认证标志。


是的,斑斓,高贵,视觉界面非常友好,如有微风吹拂。


这还不算完,印厂一天发印4本,还没有那么多机器同时开印,只能确认一本印制一本,文字、底纹、色号、色泽、条码等需要反复比对,你得练就绣花的眼和绣花的心。


更难的是烫金,承制的是家小厂,车间位于一间四面无窗的地下室,这里生产金色,固定美丽,也盛产汗水,窒息呼吸。



03

写作者:老妪能解的中国问题研究


在一部重视文体和文字的作品里,追索思想和逻辑是必要的,寻章摘句也是必要的。


苏力的作品是在改造“规范”然而晦涩的论文文体和文风中生成的一种新文体。


郑戈多次评价《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说:“一个堂堂的北大教授,说出的话怎么和我不识字的奶奶讲的道理差不多。”他说“这是一种极高的赞美,而不是批评”。


他总结苏力提出的“说法”“私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等人们耳熟能详又别有法治深意的概念,认为苏力试图“从中国本土经验中提炼出一般化的概念或命题”,它们“最好用中国普通人自己常用的语言来表述,从而一方面确立中国学术自身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能够与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学术进行平等的、互有贡献的对话”,“苏力在这个方向上作出了可见的贡献”。


这种文体和文风在苏力的作品中一以贯之,同时灌注了鲜明的中国意识。



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苏力指出:“之所以关注中国或本土,是因为,既然法治从来都是在特定时空地域中展开的,那么总体而言,就一定不存在普适的法治模式。当然,你可以抽象出几条法治的原则或标准,但法治实践永远是也必须是具体的,在于如何做,而不是懂得如何。也因此,法律职业共同体和法学共同体的形成极为重要。关注这些问题,研究具体问题,实践中或努力重构,或微观调适,就是促进法学的发展,法治的形成。众多此类的努力,就是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


他说:“结论并不重要,结论只是人们为退出某一具体研究时一个比较有效又体面的战术或策略。不会有最后的结论,许多问题都可以继续争论。如同多年前我写春天的一首诗:‘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都是初次相逢;一切都理解过了,一切又都在重新理解之中。’”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是“本土资源”之后,苏力深情回望中国本土司法的世纪之变的另一部力作。他对中国基层法官的知识和智慧抱有一种“冷静又热烈”的“同情的理解”,为此对现实中国社会的法律实践资源进行了一场系统开掘,在20世纪中国背景下对当代基层司法制度进行了一次具体考察。


他说,这本书“包容和体现并推进了我先前的那些思考,是我比较系统地开掘‘本土资源’后的一个产品。它来自一个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对中国司法中一些常见现象的探讨和思考,来自对中国基层普通法官之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但它又不是对中国现象的罗列或枚举,它有理论追求。”


他强调:“重要的是研究中国的问题,回答中国的问题,提出一个个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这是《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苏力对现实中国制度背景的一个极具包裹性的描述。


在这部书中,苏力用普通人的常识、法学家的冷酷眼光关注社会现实,强调“任何强烈实践性的理论,都不能忘记常识。常识是我们生存的,然后是学术的出发点”;又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社会变迁中反思法学自身,认为“法治是一个民族的事业,法学家的工作大致只是对这一事业的正当化和理解”;还从域外经验和本土经验的透视和对照中阅读法律秩序,称自己“精神分裂似地不断同自我论战,……在同假想的读者诉说、对话、辩论中展开和开发自己”。


对制度的形成,他的洞见是:“制度在发生学上的伟大意义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构建的,在后来者总体历史观的观照下和理性塑造下才有了神圣的光环。……制度的形成,并不如同后来学者构建的那样是共时的,而更多是历时的,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都在时间流逝中完成,在无数人的争斗历史中形成。”


因而,“评价一个制度无论如何不能仅以个别事件的实质性对错为标准,而要作出总体上的利害权衡,而这种权衡是公众在历史中进行的。这也表明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依赖某一个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制度”。



在《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中,苏力自称是“一个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并且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我只是在谈修辞吗? 我是一个法律人!”


这本书勾连修辞学与法学,沟通文本与实践,在修辞的“风气”中感受修辞家的“风格”,兼容“小情”与“大气”,并包社会与天下,是法学院院长的修辞术,也是法学家的抒情美文。


关于他的言说和对他的评价无法穷尽,再次认识苏力,只有面对写作者苏力,面对苏力的文本。


04

阅读者:在人生路上遇见苏力


这套“苏力作品集”除了编辑的文字加工和装帧设计,其实已经不是一套“纯然”“苏力”的作品,它们已经附加了苏力自身以外的阐释,我们请侯猛、江溯翻译了四本书的英文书名。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译为The Rule of Law and Its Local Resources;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第三版)译为Sending the Law to Countryside;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版)译为How Institutions Evolve;

《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第二版)译为Youth Deserved。


你最中意哪个?小北选择Youth Deserved:从自己口中说出“青春当之无愧”,该有多自豪;从旁人嘴里说出“活该你个年轻人”,该有多羡慕;它还无意中回了李诞一句,“年轻值得”。


随你怎么阐释,二度阐释,三度阐释,过度阐释,苏力还是苏力。



在作品面前,苏力做回作者,我们演好读者,开卷那一刻,阐释开始,意义生成。


你是否读过苏力老师的书

在留言区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新书一本

一个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

苏力作品集

作者:苏力

苏力代表作全新再版,传承者、造风者、写作者、阅读者,我们在这里相遇。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书


-End-

作者:靳振国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收藏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