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开学季,我们为2000万人准备了“公开课大礼包”

一场场令人受益匪浅的讲座,伴随着人气高涨的热情参与,还有不绝于耳的惊叹和认可,这就是刚刚结束的“你好开学季:北大21堂公开课”活动。



从8月29日到9月4日,北京大学出版社抖音直播间持续播出这一活动,由24位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的名师学者组成“名师天团”,围绕21本优质好书和相关专业领域,带来21堂高质量公开课,为求知若渴的朋友们奉上一份“硬核知识大礼包”。


这其中,周一经济学、周二历史、周三社会科学、周四文学理论、周五文学作品研究、周六和周日分别是艺术和哲学。“北大21堂公开课”每天围绕一个学科推出三场公开课,一周七天持续播出,旨在传播文化通识,引领阅读风向。


截至活动结束,公开课观看量已超过1000万,同时收获了广大网友的点赞,“希望这样的内容在网上多一些”“感觉实现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目标”“终于当了回北大人”……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阅读、学习机会,这无疑有利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以及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不仅能够增强国家和文化的软实力,而且还促使人们多思考、多学习,洞悉社会发展变化、丰富自我精神生活。


这次由高等学府教师、著名学者开设的公开课作为一次丰富的文化盛宴,让更多的人不用“蹭课”,就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远离“碎片化”、“低营养”的阅读模式和内容,进而广泛阅读经典、深入思考问题。


听名校网络公开课已成为学习新流行,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也在不断打破知识的壁垒,无限扩展着文化的边界。北京大学出版社及旗下全民阅读平台“北大博雅讲坛”与抖音深度合作,推出“名家通识系列”直播活动,旨在结合相关学科领域图书,普及各学科的基础概念和知识,精选名校名牌课程,还原名家名师课堂。


“北大博雅讲坛”作为北大社“弘扬传统文化和推广全民阅读的高端文化平台”,自2015年启动以后迅速从校园和书店走向社会,推广到全国各地,至今已举办了四百七十多期精品活动,共邀请到《解读中国经济》的作者林毅夫、《西方那一块土》的作者钱乘旦、《伟大也要有人懂》的作者韩毓海、《南画十六观》的作者朱良志、《家人父子》的作者赵园、《选举社会》的作者何怀宏、《庄子哲学研究》的作者杨立华、《浮出历史地表》的作者戴锦华等500余位嘉宾步上讲坛,线上参与的读者更是突破了3千万人次;通过与微信、新浪微博、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的深入合作,实现多渠道曝光,深层次覆盖。


众多曾参与直播的观众希望能够重温此次的“北大21堂公开课”,而遗憾未能参与讲座的观众更是呼吁活动再次上线。因此,为了不让宝贵又精彩的知识“雁过无痕”,北京大学出版社专门将公开课内容制作成合集,目前正在官方抖音号上持续更新,以便想要温习和补课的朋友随时随地“云学习”!目前已上线10场视频锦集,播放量总计超过630万。



那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活动的精彩知识点和不容错过的高光片段吧!

01

经济学



首先登场的是经济学主题课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南开大学英才教授贺京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寇宗来,分别围绕经济学、金融学和互联网背后的经济逻辑带来三场公开课,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深入探讨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


【精彩时刻】林毅夫教授:什么样的人适合学经济学?


【精彩时刻】经济学课:如何看待“比特币”?

贺京同教授指出,如果把比特币形象地比喻,它更像游戏里的代币。这种代币由观念制成或情绪制成,它的涨幅完全是一种情绪,新的游戏出了后,代币的价值马上就会发生变化或归零,或者是这个游戏公司倒闭了,比特币与其也有相似性。


【精彩时刻】《五分钟经济学》互联网时代的“马太效应”

寇宗来教授指出,互联网形成的这种平台必然具有一种“强者恒强、弱者约弱”“赢者通吃”的结构,也称马太效应。互联网时代造成了我们注意力稀缺,将更多的关注力聚集在少数的稀缺的好资源上,而这种要素和禀赋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的。正如《五分钟经济学》中所说,这个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平坦,在很多地方似乎变得更崎岖。


02

历史课



历史课上,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此外,北大英语系教授高峰枫、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倪世光也分别揭秘拉丁文学经典中“红颜薄命的女王”与中世纪骑士的真实面貌。


【精彩时刻】《中西文化关系通史》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

张国刚教授解读了敦煌“飞天”中的文化交融,他指出飞天原始的造型与犍陀罗文明息息相关。犍陀罗文明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以佛教、希腊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其艺术样式包括雕塑、绘画等等。中国的“飞天”形象就是中国道教里的女性、希腊的天使的翅膀和印度音乐神的飞行形象共同构成的,这也是一带一路上文化交流的典型范例。


03

社会科学课



社会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高度相关的一门学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带领大家从社会学视角穿过迷雾,看见生活的暗面;面对“元宇宙”这个热门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永谋教授认为一定不能忽略对技术的反思,与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运用和控制技术的发展。83岁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洪子诚为大家介绍北大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听完这场直播,不少有意从事文学史或文学研究的年轻后辈在前辈的宝贵思想和学术财富中获得了鼓舞。


【精彩时刻】《生活的暗面》是谁偷窥了我的生活?这些社会学家说得太真实了吧

严飞老师指出,社会学家很早就洞察到,金钱成为贵贱尊卑的标志,货币也给现代生活装上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狂热不安。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我们会有很多宏大的社会变迁,同时在社会变迁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个体他们自我的追求,同时也有挣扎、迷茫、彷徨与不解,以及对于身份认同的追求,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精彩时刻】《技术的反叛》元宇宙将会带来一个怎样的世界?

刘永谋教授指出,我们经常说元宇宙更高级,是讲“全身沉浸的状态”,甚至比真实更真实。如果没有这种沉浸,元宇宙就会烟消云散,它就完全是一个物理元件。而所谓的“虚实融合”,就是一种持续的幻觉状态,比如《黑客帝国》电影中的Matrix,就是元宇宙的这一种幻想,在其中区分真假并没有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真假?只要让我们舒服,是真是假又何妨。当真假都混淆了,探索真理就更谈不上了。这令我们反思元宇宙将会带来一个怎样的世界?


04

文学理论课



文学公开课上,南开大学文学院导师教师姚孟泽讨论的是“文学为什么重要?”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意蕴深长的问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与大家漫谈东方民间文学,介绍自己多年研究心得;清华大学外语系陈永国教授相信大家可以在文学经典中遇到更好的自己,更清晰地认识世界,丰富我们的内心。


【精彩时刻】《如何阅读世界文学》

陈永国教授指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从古至今流传下来,靠的是少数人的热忱。这些少数人凭着对文学的兴趣,保持一股顽强的立行其志的精神,并在阅读时感到一种不知何来的愉悦,这些少数人都是热情的,都是无私的,他们不想独享这份乐趣和愉悦,于是忍不住和众人分享他们。正如《如何阅读世界文学》中提到的,一部经典并非由于任何伦理的原因才长久存在,也并非因为符合某种教规和教义,而是因为它源源不断地为人提供乐趣。


05

文学作品研究课



深受读者喜爱的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葛晓音,从熟悉的唐诗宋词入手,以文学研究的方式做不一样的解读,你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学研究的乐趣了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从美学眼光谈《红楼梦》,在他看来,曹雪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归结起来就是追求“有情之天下”;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许子东,多年潜心研究张爱玲作品,他此次深入解读了张爱玲笔下的上海。


【精彩时刻】《唐诗宋词十五讲》读中文系,一定要很会背书吗?

葛晓音教授指出,学习古代文学,当然是要求比较好的背功,但是不一定要求记忆力超群。读书要熟记于心,大量地、反复地阅读。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说,要读懂作品,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大量地阅读作品,在作品读得太少,就不会有两只知音的耳朵。反反复复地阅读诗是最笨而又最聪明的办法。


【精彩时刻】《许子东细读张爱玲》二十几岁成名的大作家们

许子东教授指出,张爱玲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人生的千疮百孔,这是很惊奇的,甚至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她的处女作是《第一炉香》,那是1943年,她才二十三岁,就能写出这样的爱情故事。


06

艺术课



艺术课上,影评人、枪稿公号主编徐元、第一导演公众号主编法兰西胶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涛共聚抖音直播间,和大家一起走进时间的作者——王家卫的花样电影世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镇、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从世界动画电影的百年变迁,讲解世界的动画与中国的动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贺询带大家深入了解艺术史的传统,并探索其未来趋势。

07

哲学课



为什么我们对爽文、爽剧、电子游戏欲罢不能?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为大家讲解其背后的重要概念——“剩余快感”;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徐英瑾,在公开课中教我们“做自己的哲学家”,为普通人如何利用哲学过上更好的生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而在“为什么人工智能不智能?”讲座中,徐老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精彩时刻】《寓言论批评》剩余快感成为一种财产

周志强教授指出,快感已经成为我们身体欲望和心理现实,从经济学原理角度来说,快感已经成为一种财产。未来的虚拟现实的发展,越来越让文学、艺术,让我们的生活,趋于以快感为中心,只要在人的身体中,制造相应的提供快感的场景,故事、文本、自我的感觉都有可能被它所支配。快感是否可以用理智克制?快感是否必须用理性克制?值得我们思考。


【精彩时刻】《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为什么人工智能不智能?

徐英瑾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人工智能不智能?很多机器在单项的能力上肯定超过人类,比如下棋的软件,或者说人工智能产品,它只能够用来下棋,别的事都干不了,所以说它只是专用人工智能。因此,我们无需过度担心。


今年6月,“名家通识活动”已成功举办第一季“你好,大学——北大名师聊专业”高考季活动,林毅夫单场活动参与人数高达6397万人,整个活动触达用户1.3亿,打造了多个出圈热门话题;此次“开学季”活动为“名家通识活动”第二季,通过“短视频+直播+主题合集”三种形式,结构化地呈现泛知识内容。不仅如此,围绕“开学季”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北大社除了为各位读者献上公开课大礼包,还策划了开学书单、大咖直播等系列品牌活动,希望能生动、高效地传播知识文化,广泛激发学习兴趣,助力学生读者在知识的海洋乘风破浪。



不论地域、不论年龄、不论职业,只要热爱阅读,热爱知识,就有机会共赴人文精神盛宴;而北大社也希望通过这些讲座活动,鼓励读者们思考和求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扩展全民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聊一聊哪门课给了你最深的印象和启发?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主题图书一本


-End-

编辑:妍书、王钰莹、黄泓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2022北京大学出版社秋季招聘启动

北京大学张一南: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什么写得好?

中秋节×教师节丨满地都是六便士,他让我抬头看见了月亮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收藏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