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爆火→疑破产→重启 天涯社区能否见当年?

华龙网 2024-04-16


“久闻大名,注册签到,

2024年3月1日。”

3月1日凌晨

不少网友蹲守在天涯社区的网站


3月1日,网友在天涯社区留言。天涯社区截图。


3月1日,网友在天涯社区祝贺“天涯重启”。天涯社区截图。


据天眼查App显示,2月26日,天涯社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据天涯社区创始人邢明透露,此次被申请破产是因为一位员工的欠薪诉讼。近日,邢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天涯社区将会于 2024年3月1日重启。


天涯社区论坛巅峰时期卧虎藏龙,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分子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顶级神帖”。既然天涯社区曾有那么多高质量内容,为什么还是没能逃过“自救之路”?


兴起:
找准用户需求 先发优势明显



据了解,天涯社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初代互联网内容社区之一,拥有大量高忠诚度、高质量用户群,生产了诸多超强人气和互动的原创内容,形成了独具天涯特色的网民文化。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但是直到1998年,中国的门户网站兴起,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正式进入网络时代。此时网民们有强烈的交流、分享和表达的需求,相较于百度贴吧(2003年底)、微博(2009年)、知乎(2011年),天涯社区是最早起步的综合性大型社区,先发优势非常明显。


此外,天涯社区还有丰富的版块和话题,吸引了一大批用户驻足在此。如天涯社区的“天涯问答”版块,使用户能够就各种问题在线提问并互相解答。这种交流形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爆火:
内容高质量 用户粘性高



天涯论坛曾存在过许多“高阶用户”。其中“当年明月”以写人文历史出名,2006年起他在天涯论坛创作大型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系列文章至2009年连载完毕后集结出版,截至2014年《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


大批量高质量内容又吸引来一大批用户,当年的天涯社区称得上是话题的制造中心。有人上天涯社区是为看连载小说,有人奔着“八卦娱乐”版块而来,平台用户的粘性很高。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8月,天涯社区注册用户数达8500万,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


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才6亿多,也就是说,当年平均每7个中国网民中就有1个是天涯用户。


天涯社区对这批人的影响有多大?为此,记者采访到两位曾经的天涯“老粉”。


“我是在2008年参加工作,从事的是媒体行业。当时没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获取文化、娱乐方面的资讯大多是通过主流媒体和一些商业网站,信息获取落后。”传媒业者张女士告诉记者,当年天涯社区里“藏”着很多一手线索,所以天涯社区是张女士获取线索的重要平台,也是她娱乐、放松的场所。


“天涯社区承载了我的很多回忆”,摄影店主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是我的青春集散地”。


“我很喜欢在天涯论坛上面逛历史、游戏类版块,也会在论坛上追一些连载小说。”林女士总结道,在她高中、大学时期,天涯社区都是她搜集信息的地方。林女士还告诉记者,自己曾做过“斑竹”(注:天涯社区每个论坛的版主被称为“斑竹”),也认识了好几位“斑竹”。她曾和一位“斑竹”相约去北京看音乐节,还认识了一位学摄影的“斑竹”,这位“斑竹”还帮林女士免费拍过几部课程短片。


式微:
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后知后觉”



天涯社区生于PC时代,“隐退”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世界快速更迭,缺乏敏锐的商业嗅觉,盈利短板难弥补,导致天涯社区在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方面几次错失良机,直到慢慢式微。


学者刘佳慧在《“天涯”沦落》一文中提到,“在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分众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天涯社区的运营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依然保持着大而臃肿的综合社区模式。”


早年天涯社区以弱中心模式发展,崇尚自由、多元,这个阶段的天涯社区藏龙卧虎,成就了一番社区繁荣。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革新,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今,人们期望能够使用更加方便、更加高效的社交媒体。2000年代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迅猛增长。移动互联网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上网,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社交媒体也迅速发展起来,推出了许多图像和视频分享平台。


尽管天涯曾经是非常受欢迎的社区之一,但是在这一时期,面对着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的冲击,以及网民的消费升级,天涯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大。


2011年微信正式发布,在功能扩展上下足功夫。不仅可以在线聊天,还推出了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而此时的天涯社区没有及时地适应市场变化,亦没有进行技术上的更新,很快就落伍了。


此外,社区的管理和维护成本也不断增加,加上在商业模式上存在问题,也让天涯陷入了经营困境。邢明曾在采访中说:“天涯的短板很明显,比如商业敏感性偏弱,赚钱的东西想得太少。”


天涯社区始终没有开辟出良性的盈利模式,平台自己不赚钱,内容创作者也没有变现模式。而且长期以来,对内容的版权问题也不够重视。


因为没得到回报,一些天涯论坛的原创者逐渐流失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平台上。创作者流失了,自然就没有优质内容了,没有内容,就没有用户了。


回归:
天涯的“自救计划”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曾经天涯论坛为大众提供了很好的传播交流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各种媒体平台异军突起,观众更愿意选择能直接带来感官刺激的短视频。”重庆工商大学传媒实训中心副主任朱洁在采访时告诉记者。相较于现在的社交平台,天涯社区的产品体验与功能改进缓慢,界面老化,与快速迭代的新社区相比显得陈旧。


2023年4月,由于资金流动性困难、累计拖欠电信IDC费用、平台自身技术问题等原因,天涯社区宣布暂停访问服务。


为了“重启天涯”,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辑宋铮等前员工及部分资深天涯网友自发组织了“七天七夜,重启天涯”活动,他们通过抖音“重启天涯”账号,自5月28日起进行七天七夜不间断的直播,直播所筹集的款项全部用于为天涯社区支付网络开通所需的相关费用。数据显示,6月3日晚重启天涯直播活动结束时,这帮义务为天涯服务的前员工和用户,只完成了300万元筹款目标额的6.8%。


2023年12月,天涯社区创始人邢明在一次专访报道间接公开了天涯的“自救计划”,其中包括直播带货、建立会员制电商平台、通过AI将内容转化为视频短剧等策略。邢明承诺,天涯社区将于2024年3月1日重启,这个日子,也是天涯的25周年庆。


2024年3月1日,天涯社区重启,登录发现,内容版块与之前大致相同。重启后的天涯社区没有设置版主,也没有帖子修改编辑功能,但是可以删除自己3分钟内发布的主题和回复。此外,“新天涯”将会推出一个官方的“神贴”服务,并实行“电商会员制”。


天涯社区版块分类。天涯社区截图。


不知道这一番“回归”是否能带来涅槃重生,是否正如邢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此次“新天涯”重启,不仅能让天涯社区恢复访问,帮大家把数据都保存住,还让天涯能够在商业化上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未来的商业模式。


来源 | 华龙网(文/记者 林楠 实习生 常涵笑)封面图来源 | 视觉中国编辑 | 刘彦君


推荐阅读


注意!涉及多个区县,下周重庆这些区域将停气!
夜间出行更方便!重庆3条公交线路延长收班时间
成都↔重庆北将缩短至约50分钟 成渝中线高铁新进展!






近期热门视频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改变了规则阅读后请点击“在看”“赞”并加星标这样才能及时收到华龙网的推送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