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光中的矗立,古建长青!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3-06-18



文物,是凝固的时间建筑,是活着的历史古建长青它们与古今相连亦通达未来



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让我们一起走进

浙江大学的历史文物建筑群

翻开这一部部

由砖石写成的史诗


一座历史文物建筑

往往蕴含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

背靠老和山,东南望西湖

其中建造于20世纪50、60年代的

10幢建筑和毛主席像

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

最早的一批文物建筑由何鸣岐先生等人设计

只见那一至六号教学楼中西合璧

依山取势,由西向东,依次排开

传统式的宫殿大屋顶

配着西式房屋主体

四角是江南民族形式的飞檐翘角

教一两翼的垂花门精致典雅

老屋顶上的白鸽,姿态各异

教三门厅回廊式的二层八角厅上

“开满”着隋唐时期盛行的宝相花



在这里诞生了

一批又一批服务家国的科研创新成果

时光回到1966年

中国首台250万幅/秒高速摄影机

就在玉泉校区第三教学大楼里研发

该摄影机成功记录了

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记录下遥远年代里

关于“两弹一星”的传奇



再走进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坡屋顶搭配中西式青砖的一幢幢历史建筑

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

和阳光细语从前

砖墙大屋顶

檐角高高起翘

仍在履行着时光的使命


西溪路56号

一个述说年代记忆的地址

走进杭大新村历史文化街区

或许你能听闻

姜亮夫、夏承焘等一批人文大家

曾在此居住的故事



一砖一瓦

一石一木

当时光雕刻它的同时

亦是在不断地丰盈着它

“三山、一岛、六亭、一长廊”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

一池秀水伴着

13幢建造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文物建筑

尽显四季风华

这里不仅是杭城农耕文化的代表

也是浙江省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

十步芳草,人才辈出

其中

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吴耕民

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朱祖祥等

都先后在此任教



华家池校区的小二楼别墅群(华池精舍)

是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

建成的专家教授住宅

骄傲与繁荣

磨砺和沧桑

赞许或诤言

都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



隐藏在月轮山中的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幢文物建筑也是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之江校区钟楼

由《申报》创始人爱国人士史量才家属捐助兴建

它红砖色彩依旧

前后拱形门贯通

顶部巨大的罗马字时钟

庄重典雅

伴随着光阴轮转



1912年

孙中山与师生在主楼前合影

在这里孕育了

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

1914年,陈望道在此入学

1929年,拿到全额奖学金的朱生豪

也成为之江校区的学子之一

在校内文采斐然

故得名“之江才子”

……



行至杭州绸业会馆旧址

这是始建成于清宣统三年的石库门建筑

俯仰观之,巍峨大气

廊枋上挂着盏盏宫灯

深处望去古色古香

这是浙大一院发祥地“田家园”遗存之一

同样的

书香气里的小八千卷楼风采依旧

浙江大学机电系旧址作为

浙江大学原大学路校址遗存建筑

青砖叠瓦,韵味犹存

他们与现代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和谐而立


















老楼新生

古建长青

建筑

在岁月的不断变迁中

历久弥新



古建

和一代代赓续旧好的新筑

正挺拔引领时代的灯塔

照亮未来的路


那些值得被珍视保护的

不仅仅是建筑本身

更是通过一代代浙大人守正创新

传承着让一所大学持续焕发异彩的基因

延续着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

文化命脉
























* 缤纷浙大 *

建筑承载往事
传承求是精神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进入文旅浙大
寻访历史印记






文案:杨金

制图: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李佳玉

鸣谢:浙江大学总务处历史文物建筑管理办公室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傅航颖 | 郭航宇

责任编辑:马宇丹


推荐阅读

1.那些“第一名”们,这样炼成!

2.浙大团队创造出新物质,成果登上《自然》

3.今天,勇敢冲刺!

4.国宝重光 赓续文脉——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感悟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

5.少年加油,浙大等你!

6.这份考卷,同题共答!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