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次获评“示范”!看长征这里的文化服务何以“花样出圈”

上海普陀 2024-06-07
















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18年获评“上海市示范文化中心”,在近日揭晓的评审结果中,再获最高等级评定。


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何以连续两次蝉联示范?提供的文化服务为何在众多社区中“花样出圈”?如何实现与居民“双向奔赴”?文化品牌活动为何经久不衰并不断提升知名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栋位于梅川路1255号的橙色建筑。


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外部)


一份内容丰富的“文化菜单”


这栋橙色大楼便是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使用面积约10171平方米,其中公益性服务面积约10011平方米,占总面积的98.43%,中心内设有成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百姓健身房、0—3岁亲子早教活动中心、录音棚、剧场、科普馆、心声朗诵艺术工作室等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平均每日开放时长10余小时,一年365天不打烊,是社区居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最优选”。


内部一角


与其他文化服务中心不同的地方在于,自2019年以来,中心启动“美遇767工程”,搭建四级配送平台,将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至社区居委,开展活动200余场。此外,借用“文化菜品点单”形式,每月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菜单。无论是常规的文艺展览、培训讲座、或是为特殊人群独家定制的学龄前儿童亲子互动项目、白领休闲驿站、残障人士专场文艺演出,居民都可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再由文化服务中心实施精准配送。


一众“菜品”之中,“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项目颇受大家喜爱。在构建该空间的过程中,中心以“从一米高度看世界”为主题,通过藏书检索的高度设定、馆内图书的归纳分类、椅子坐垫的材质和布局,为社区儿童打造一个贴心的阅读场所。


少儿图书馆


为进一步推广少儿阅读的概念,中心还依托“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称号,计划推出“少儿阅读推广大使”品牌,挖掘一批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家长,通过“家校社”联动,将社区内的一众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大文化”的概念,最终将成果辐射到整个社区。“我们一方面把资源请进来,一方面我们也会走出去,我们会主动把资源送到学校,将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资源带到我们的学生和家长身边。”长征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截至目前,长征镇已经形成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个片区中心文化服务点、29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及多个园区及楼宇文化站的“1+5+29+X”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片区、社区、园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套不断细化的管理机制


社区服务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管。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前沿阵地,长征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始终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提升服务标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长期服务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长效管理机制,成为社区服务工作的“范本”之一。


中心持续探索更新文化资源,与上海歌舞团合作孵化了轻影舞蹈艺术工作室,与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合作孵化了心声朗诵艺术工作室,引进工艺美术大师汤兆基牡丹文化创作中心,开设汤兆基艺术馆,丰富精品展览展示资源;引进多家专业的第三方文化教育机构,参与“美遇767”配送工程和承办朗诵大赛、舞蹈大赛等品牌活动,在亲子早教中心开设公益早教课程、亲子活动。



为了满足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需求,如今的中心已经实现免费wifi服务全覆盖;东方信息苑(数字苑)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文化云取票机可供方便取票;成人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内还配有平板电脑和专属频道,为居民提供有声图书馆服务。中心还借助数字化信息平台和科技手段,将各类文化活动、场馆预约、文艺演出、活动配送等信息都通过文化云和随申办普陀长征旗舰店进行发布。同时开辟网上预约和服务反馈专栏,广开言路,听取居民意见,精准更新文化活动菜单,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治理能级。


“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群众受益群体, 在综合考虑长征镇实际情况下,我们兼顾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让不同的群众主体共同享受到社区文化中心带来的文化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人图书馆


N张为梦搭建的“金字招牌”


在多元文化融合推进过程中,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金色名片”,长征镇也巧借这趟“东风”,将多项文化活动打造成具有鲜明长征特色的文化品牌。


今年是上海市“长征杯”朗诵大赛和舞蹈大赛两项赛事的第十年。


对于许多舞蹈爱好者而言,长征杯“谁是舞林高手”舞蹈大赛为舞者们扎根绽放追光逐梦搭建了平台。在普陀深耕艺术教育多年的王丽娟老师表示:“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舞者,奔赴着各自的梦想和目标。而每年的长征杯舞蹈大赛,恰好为舞者们提供了向梦想‘奔赴’的机会。”


在今年刚刚举办的舞蹈大赛十周年特别展演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26余万观众。对于长征居民而言,舞蹈展演成为一个文化的节日,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舞蹈艺术带来的滋养和快乐。在社会美育开展得蓬勃有力的时代,以美育赋能生活,成为长征文化人的自觉追求。


长征杯舞蹈大赛


十年磨剑,“长征杯”朗诵大赛已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参赛选手们的声音早已响遍上海的每个角落。


今年长征杯朗诵大赛将与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合作,以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为载体进行项目合作提升,在全市层面进行遴选与推荐,进行原创作品赛道的比拼,相信会更有亮点更有看点。


长征杯朗诵大赛


“艺术种子工作坊”是文化品牌中的“后起之秀”,2022年戏剧课程进入长征,2023年“艺术种子工作坊”(戏剧)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聚焦教师可持续发展,将戏剧教育作为“以美育人”的重要载体,让长征教师们在戏剧文化的浸润中打开工作新格局、新理念,助力种子教师带动学生“五育融合”多元化发展。2024年,文化中心正式引进上艺剧社,系统性进行社区戏剧项目孵化,直接间接受益师生一万多人,彰显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美育功能。


“未来,长征还将陆续推出AI科普漫画大赛、社区戏剧节等活动,为社区居民们提供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持续擦亮‘长征杯’文化品牌。”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推动科教文体融合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是长征一直以来在追求的目标。



记者:蔡剑飞

编辑:杨军慧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区人民政府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区领导与科技工作者代表共话发展

 普陀区召开2024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推进会

 普陀区召开区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

 普陀区召开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在沪明查暗访发现问题隐患整改工作会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