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是气候行动落地的生力军

保护地球🌍 联合国 2024-05-04

© COP28 | 在迪拜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许望(右一)为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关键行动”主持了一场媒体发布会


近日在迪拜落幕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认为是自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最重要的一届会议。大会不仅完成了对气候行动的首次全球盘点,并且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了一致。对于来自中国的青年气候倡导者许望来说,此次会议同样意义非凡,因为这标志着他与气候变化大会共同走过十载。


对于气候变化这个议题,青年人有着表达自己声音的天然权力!正是带着这一信念,许望从北京一路求学到巴黎,又在学成之后往能源转型的“前线”搭建自己的职业通道,目前在中国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供职


他想用实践来证明,在气候行动中,青年人能够成为加速政策与产业对接的“助推器”



你全程参与了这一次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作为这样一个年度场合的“常客”,你是怎么跟气候变化这个关键词结下不解之缘的?这是不是跟你的工作和学习的经历都有很大关系?

许望:我第一次参与气候变化大会是在(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期间参与了一个社团,当时我们社团的目标是鼓励青年人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一开始,我们的定位更多偏向校园或者社区层面,并没有到联合国这样的高度。


在2010年左右,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还是相当小众。但是在联合国层面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并且希望能有来自中国民间或者青年的声音。因此我们也很幸运,有机会参与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一些行动和议程中。


我自己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实践经历以后,在之后巴黎政治学院研究生学习中选择了公共政策专业,同时把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作为细分的领域。我之前在法国最大的能源公司——法国电力集团实习,现在在国内的光伏企业工作,这两段经历都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气候变化的视野。因为最终所有的气候目标都需要落地执行,而这些落地执行离不开私营部门的参与,离不开企业的推动。这个工作就使我与气候大会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 许望 | 从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左)到2023年迪拜气候大会(右),许望没有错过十年间的任何一届会议。


那现在算起来,你总共到现场参加了几届气候变化大会?

许望:2013年波兰华沙气候大会是我第一次参与,算下来我将近连续十年参与气候大会了。


所以你见证了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

许望:是的。《巴黎协定》通过的时候,我就在会议现场,我也见证了敲槌通过气候决议的历史性时刻。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秘书长与青年气候活动家


那你觉得气候变化大会对于青年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青年在大会当中现在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许望:我觉得气候变化这个议题本身对青年人来说非常重要。直白地说,现在部分掌握决策权的所谓的“成年人”,他们做的任何决定都让现在的年轻人在未来去承担后果。所以,我觉得在气候变化领域,青年人其实应该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捍卫和表达自己的立场


这也是在可持续发展当中所谓的“世代公平”的概念,因为现在任何的决策都必须要为子孙后代的未来考虑,不能在一切都无可挽回之后才去追悔或者反思。


我有幸参与了将近十年的气候变化谈判。我也看到当初一起参与气候大会的青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开始真正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担起大梁。甚至有很多青年代表进入到自己所在国家的政府代表团,成为气候谈判的一个中坚力量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闭幕


包括这一次和你以前参与的气候变化大会当中,你觉得有没有这样一个很好的机制,就是说让青年人的声音可以被其他的人听到,尤其是世界领导人?

许望:我觉得情况在不断变好。联合国和大会组委会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机制和渠道。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都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包括但不限于边会和媒体发布会。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秘书长与青年气候活动家


在历届的气候大会中,联合国秘书长、每一届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秘书,都会抽出一个时间段来跟参与本次会议的青年人进行会谈。这个会谈并不是形式性的,或者礼节性的。青年人都会在见面中自由地、直率地提出大家的顾虑,以及对气候谈判的观点和态度。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和组委会执秘也会将青年人的声音传达给其他参与气候谈判的政府代表和媒体,告诉他们青年人的心声。


前几年,大家都在关注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青年参与,也确实认为青年的声音是一种力量,所以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只不过说,当青年参与不再是个新闻点的时候,才会被认真地对待;而不是之前被一些媒体作为气候谈判当中的花边、背景板,而是成为主流叙事当中的一部分

© COP28/Anthony Fleyhan | 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国际青年气候代表 合影留念。


那么更广泛的青年团体是以怎样一种机制更好地融入到气候变化大会的议程当中?比如说像你的话,真正的主业是给光伏企业工作,那参加气候大会的话,是不是在另外一种机制当中?比如说你是代表某一个非政府组织,还是怎样一个青年团体?

许望:我在大会期间参与的机构名为“可持续发展关键行动”(Actions Vital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urable),简称AVD。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目标是鼓励全球范围的青年人能够参与到可持续发展行动当中


我们在大会期间主要是做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我们会召集并且培训优秀的青年人,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气候行动,包括低碳减排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希望把他们优秀的案例和行动,在气候大会的现场进行分享,去感召和影响更多感同身受的年轻人,或者是去影响其他的社会各界。


第二方面,我们会积极参与类似YOUNGO(《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方青年代表网络)这样的全球性青年网络,与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参会者一起,作为青年群体代表在气候谈判当中去捍卫和表达青年的立场。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与会人员集体合影


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包括与全球各地青年的交流,你觉得青年群体对于这一届大会最主要的诉求有哪些?最终这个谈判结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阿联酋共识”有没有真正地去满足这些诉求?

许望:首先,不是所有的青年人,他们的目标和要求完全一样。本质上,大家都希望整个大会更有雄心地去实现《巴黎协定》当中提出的1.5度温控的目标。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秘书长与青年气候活动家


这次大会的谈判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所有参会者的心情也是有起有伏。这次大会也经历了加时谈判,在最后阶段还是有许多争议和矛盾,需要去协调和解决。我觉得,最终谈判结果里提到的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首次在大会决议当中明确提到了脱离化石燃料的这个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符合了青年群体对于大会的期待


大会确立的目标一方面会激励广大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减排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能源转型终将实现。我相信,这会加速特别是私人资本和私营部门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而不是化石燃料的生产。这样也会为广大的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能够参与到能源转型的行动当中。

© CCAFS/Prashanth Vishwanathan | 在印度贾加德里,农民们使用太阳能驱动的抽水机


那像对于你现在正在工作的这个行业,就是光伏产业来说的话,对它的意义有多大?

许望: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因为我们每天的日常都是在践行能源转型,我们也知道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并且有更多的社会各界力量来投入和参与到我们的奋斗事业当中,感到有更强的信心。


真正在能源行业工作过的人会更深刻地了解这些气候目标和数字背后代表的意义,它代表了一个个项目,代表了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我相信我在新能源行业的工作经历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真正地从产业的角度去了解气候行动和能源转型,而不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停留在政策。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在迪拜世博城举行


我也觉得,只有在气候大会这样一个偏政府层面的会议当中,才能够接触到其他国家的决策层,从而在这个国家更好地推进光伏事业的发展。否则,如果只是跟我们的客户和商业上的伙伴合作,那永远不可能涉及到政策层面。


像在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光伏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制约。比如说,印度一些地方面临政府的保护主义,或者关税上的壁垒和限制。那么,我们也会与印度政府的可再生能源部的官员进行会谈,了解他们对于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划,以及对于未来贸易壁垒方面的态度。


我加入这个光伏企业才一年的时间,所以还有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我也在思考,在未来的气候大会当中,或者在平常的工作当中,如何去把两者结合。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外的气候行动


你也经历了那么多次大会的闭幕了,每次闭幕给你怎么样的一种感受?下一届气候变化大会,你是不是会继续参与?

许望:虽然经历了28届大会,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谈判的进展非常缓慢,不够有效率。这其实也是多边外交,包括联合国这种机制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如何让将近200个国家和缔约方都一致同意一系列的决议,是一个非常考验智慧和协调能力的。


我相信,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联合国目前推进多边外交的一个亮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青年人也能观察到谈判和协调的艺术。如果有机会,我自己还是希望能继续参与到气候变化大会当中。


具体的计划也在规划当中,但是初步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地打造一个青年人的活动场所;在大会期间凝聚青年人的力量,以一个共同的青年声音和形象,去向其他的社会各界表达我们的呼声和我们的愿景。

© 许望 | 2017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许望与世界各地的参会者一道,考察鲁尔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实践。


像你这样的来自中国的青年,在这些全球性的青年团体或者非政府组织当中所占的比重大不大?你有没有一种想法,就是说去激励更多的中国青年加入到气候行动,或者说更多与全球挑战相关的议题当中?

许望:我觉得中国青年的参与是一个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因为我们国内对于“3060”双碳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也有社会各界的参与,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高校科研的力量。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专门的环境学院,或气候相关的专业。年轻人就是参与气候谈判、能源转型的生力军。所以我觉得中国有大量的青年人关注气候变化的议题。只不过在参与的渠道中,需要有更多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

© UNFCCC | 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


我也可以分享一个小的例子。大概在2016年,我曾组织的一个青年代表团当中的一个年轻人,他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所以他最初参与气候变化大会更多是冲着联合国、国际关系、多边外交这些标签。但实际上,等他真正参与到气候大会中,他真的被气候变化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所吸引。所以,他研究生就是学习的能源环境政策,并且在毕业以后也进入到一家环境非政府组织去从事环境教育和气候变化推广的工作。 


所以我也非常高兴和荣幸,感到自己的一些行动能够真正地影响到一些年轻人。我们也希望持续地推动中国的青年人,参与到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去



敬请关注

联合国官方微信视频号

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责任编辑:程浩

专访记者:邹合义

实习编辑:刘佳艺

资料来源:联合国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