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遨游九天凯旋,点亮未来火炬

青春川大 2022-10-07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也标志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神舟十三号三明航天员成功返航

(从左向右: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在离开地球的这半年时间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中国人在太空中一次次迈出的一小步,汇聚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步。

回家之路

 在太空中半年的生活转瞬即逝,回家的日子如约而至。神舟十三号逐渐进入到准备返航阶段,航天员们也收拾起行囊。他们逐一整理舱内的器材和设备,对舱内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和维护。4月15日晚,他们面向空间站和核心舱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便恋恋不舍地回到了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返回舱内。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飞船正式踏上了回家之路。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返航前敬了一个军礼

 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神舟飞船化作一颗流星再入大气层。位于戈壁沙漠的东风着陆场已准备就绪,等待航天员们凯旋归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预定区域准确着陆,落点几乎完美。时隔183天,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

 打开舱门,面带微笑,开舱手苏黎明热情地对他们说:“神舟十三号乘组,欢迎你们回家。”

 欢迎回家,想必这也是14亿国民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


开舱手苏黎明


播种之路

 透明的液球飘在半空中,王亚平用一根小棍点在液球上,球体瞬间开始“结冰”,几秒钟就变成通体雪白的“冰球”。这一幕并非发生在“魔法世界”,而是在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的课堂。

 在太空驻留期间,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化身“太空教师”,为远在地面上的中小学生带来了两次精彩的太空授课。


 早在2013年,王亚平就在天宫一号里为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成功进行了一堂长达40分钟的太空授课,激发了众多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好奇心。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带来的太空授课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同一时刻看到了一幕幕不可思议的景象:把折好的纸花放在水膜中,纸花会自顾自绽放;用手画一个圈圈,就能在太空舱内凌空转身……太空授课让无数拥有航空梦想的孩子们意识到,原来课本上的物理知识真的能与航天产生关联,只要努力坚持,就有机会接近那片星辰大海。

 2022年1月1日,在太空舱迎来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三位航天员录下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遥寄祝福。下午,三名航天员与京、港、澳三地青年学生共话“太空梦”。“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学生们踊跃举手提问。在一一回答提问后,航天员们还向全国青少年送出了来自太空的新年寄语:“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球。”


三名航天员与青年学生对话

 中国空间站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乘组通过“天宫课堂”等方式持续不断为广大青少年播种科学梦想,点燃他们的青春梦想。


未来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近年来,“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悟空号”、祝融号”等陆续发射,无不证明了中国人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中国人实现梦想的实力与担当。中国人以令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与毅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梦想不灭,希望长明。神舟十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但中国人探索浩渺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当前,中国航天已正式步入“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未来,又将有包括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布局“巡天”空间望远镜以及与其他国家在中国的空间站内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等更多任务。中国人永远都会做那个不知疲倦的“赶路人”,为了那一个闪光的目标,带上“夸父逐日”的激情,带上“愚公移山”的决心,带上“精卫填海”的信心,逐梦而行,永不止步。




by/

文案 | 赵天浪

编辑 | 刘格格

责编 | 李韵佳 林子涵



热文速递|

青年 | 钟翰明:红星与航模齐飞,繁梦共蓝天一色

成绩单 | 青年大学习2022年第9期成绩单新鲜出炉!

青研|SCUer职业生涯规划面面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