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目!被证实:又发现两名女性!

天府发布 2024-06-04

本篇文章约1372字,阅读需要4分钟


据报道,近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完成首批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误和增补工作。


“陈乃安 浙江温岭”“方兆骧 广西凌云”……

近日,记者来到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发现纪念碑上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已经完成相关的勘误和增补。如陈乃安原来籍贯为空白,此次加上了“浙江温岭”;方兆骧原来籍贯写成“广东凌云”,此次修改为“广西凌云”。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第一批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图源:南京日报

01

  

新发现两名22岁女性抗日航空英烈


其中,郭彩玲和侯子勤两位英烈被证实为女性,这也是英烈碑上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发现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女抗日航空英烈。


“郭彩玲 学员(女)福建同安 1921年—1943.4.20”


“侯子勤 学员(女)天津 1921年—1943.5.18”……

两位英烈的名字后面都加上了“(女)”,十分醒目。“此前我们只知道烈士的名字,不能确认他们的性别。”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英烈碑上的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舍己救人的空乘英雄鲁美音为此前发现的唯一一位女抗日航空英烈。


今年4月份,在厦门市媒体和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又有两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其中一位是越南归国华侨郭彩玲,另一位是重庆大学体育专业学生侯子勤。


02

  

皆在参加滑翔训练时失事牺牲


郭彩玲,福建同安人,是滑翔训练班的学生,1943年4月20日在成都凤凰山练习滑翔失事牺牲,年仅22岁。

厦门文史工作者找到了1943年1月8日的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的《访问滑翔班》文章中这样写着:“一位长(高)个子是中越混血女儿郭采(彩)玲。她留恋祖国,也想念在越南的父母兄弟……”

此外还有一份1946年第1期《滑翔》杂志上的配图,上面刊登了一名意气风发的年轻女子的照片,图片说明为“女指导员郭彩玲”。


《滑翔》(1946年第1期)杂志上的配图,图片说明为“女指导员郭彩玲”。


和郭彩玲一样,女学员侯子勤同样在参加滑翔训练时失事牺牲。在1944年3月1日《大公报》(桂林版)刊登的《尧山表演失事》一文中写着:“1943年4月20日,滑翔训练班学员郭彩玲女士及同年5月18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于成都凤凰山。

03

壮志凌云: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

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只有约300架战斗机,性能较为落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没有生产战斗机的能力,损失一架,就少一架。而日军拥有战机数千架、性能优异且仍在源源不断地生产。



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击落或击伤日机一千余架,自己损失军机一千多架,4000多位空军将士以身殉国。


他们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家境优渥。



他们曾经的梦想,有的是做电影明星,有的是做商人,而在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生命就已不属于自己。他们牺牲的时候,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培养他们的飞行学校门口立了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他们在风华正茂时就写下的遗嘱。



不能挂念过去,不能思索未来,他们只有现在,只有当下。如果有可以称之为计划的东西,那大概就是为国牺牲吧。


照片中的“墓碑”
向他们致敬!

▸兴隆湖边,听了一场落日音乐会


▸新生


▸华阳“夏嬢嬢”,引领潮流

来源:广州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编辑:周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