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J#41 看懂最底层的财富模型

达叔一 达叔经济学 2021-08-12

这是达叔经济学的第330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最近一直在忙,好长时间没有写深度一些的经济底层逻辑系列文章,今天带着同事见了三波人,忙完之后,达叔回到房间,吃了个橘子,站在酒店窗边,望着繁华的城市,一片大工地。


突然感觉很悲凉。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权力与秩序


下午,送走最后两位潜在合作公司老板,达叔一脸疲惫,后仰在酒店的座椅上,喝口水,久久没有说话,转过头问同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么艰难的路?


为什么要和对方说那么多,为什么把风险和收益,讲的那么明白?


为什么不选择和其他厂家一样,喝个酒、泡个妞,什么条件都答应,稀里糊涂的把对方弄进来?然后再收割?


同事看着达叔,不说话。


达叔说,我们这批厂家的人,本质上,能帮助经销商赚多少钱,不知道,因为你只是给了对方机会,只是扶上马送一程。


最早期的一千万营收,你可能有点功劳,但后期对方能做大,大概率是对方本来就很牛逼,恰巧和你合作而已。


但是,我们手里拥有一个伤害权,这是所有人都害怕的,绝大部分和你合作的人,其实并不打算占你多少便宜,只要公平,不被伤害,就已经满意了。


而如何证明,你不会伤害对方?


这是最难的,也是信任前置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同事说,你之前文章中写过,真正的善良,是有能力伤害对方,而不伤害


聊完,达叔就回房间了。


路上达叔想,权力的本质是暴力,暴力的目的是获取收益


哪怕在电影《追龙》中,华人探长雷洛都懂一个道理:


没有秩序,生意就做不大,生意做不大,权力就无法攫取更多的财富

对警匪片如此,对公司如此,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一个人,手里有权力,是用来制定良好规则的,是维护秩序的,而不是行使伤害权的。


谁想清楚了这个,谁才能把自己的地盘,经营的繁荣昌盛,充满活力,蒸蒸日上。


在一个国家,有些地方,办任何事,底层的办事人员都吃拿卡要,不给红包,就不给你办事。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每一步都是在行使伤害权,这种地方在经济竞争中,能发展好,能赢才有鬼了。


越牛逼的人才,越受不了,跑的越早,跑的越快,陷入逆淘汰、恶性循环,所以有一些地方,喊了好多年振兴,不仅没有振兴,反而人跑的越来越多了。


如果我们把宏观经济、权力、秩序、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研究清楚了,我们就知道该如何经营自己的品牌,如何经营自己的那一块区域。


我们活在一个无限次多重博弈的游戏里,不要把任何人,当傻子


中午,拜访某西南制药公司的工厂,吃完饭下楼,走楼梯,达叔看到墙上的挂了一些标语,写着:“接听客户电话,要说:您好。”


达叔咧着嘴,咯咯笑。


同事是在国产工厂待过的,很严肃的说,你不觉得,这么基本正常的礼貌,能做到,就已经超越很多人了么?


有道理的。


痛骂某地腐败、经济衰退,很多人嫉恶如仇,目光如炬,但手里有一丁点权力,就恨不得耀武扬威了。


良好的秩序,是有成本的,执行起来太累了,是自断一臂,舍不得而已。


而忘记了,向上攀爬,从来都是很累的。


2


技术与效率


技术创造财富,金融分配财富,房产贮存财富


这个道理,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一以贯之的,只是我们的媒体小编没文化,没几个人能说出来而已。


你想变得有钱,说到底,就看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技术、金融、房产这三个大类,有没有关系?


如果没有,那你赚钱的唯一可能性,就是第一条,你是体制内,你手里有权力。


但是,请记住,权力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权力攫取财富,如何快速的攫取财富?


看似是税收,其实更大块是金融手段,绕来绕去,就是货币手段和财政手段。


印钞和发债


所有国家,都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财富积累,再进行金融分配、掠夺,完成原始积累,继续推动技术进步和迭代。


一步步,向上攀爬。


在这个过程中,对外或偷、或抢、或盗版、或逆向研发,无论换哪个名字,都是对技术的追求,对效率的敬重。


有现成的答案,不去抄,那是脑子有问题,政客和商人没有道德洁癖,任何道德表率,都带有表演性质,是给外人看的。


作为个人,我们能不能发现强者,向强者学习,抄强者的答案,心甘情愿的去模仿,去一步步积累,去进步?


所有想飞跃式发展的,最后都被经济规律爆锤了。


作为个人,如果手里没有权力,就要掌握技术,掌握提高效率的技能,以此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在达叔的读者里,搞研发的、搞业务的、搞运营的,本质上都是在技术和效率层面上进行财富变现。


这是你的劳动价值。


请记住,如果一个国家,只停留在劳动价值阶段,全民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小的,比如新中国前三十年,就是如此。


在一个公司里,也是如此,大家都赚工资和奖金,最牛逼的员工和最底层的员工,收入差距也不大,最多十倍数量级,不会出现千倍、万倍、百万倍的差距。


因为没有金融工具,单凭劳动,贫富不会分化很大。


3


金融改变命运


一旦国家市场经济启动,开启上升通道,债务化和金融杠杆化,贫富差距立马迅速扩大。


债务化


国家层面有国债,地方政府层面有地方债,企业层面有企业债,本质都是借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儿。


绝大多数淳朴的老百姓,骨子里是农民的基因,是以债务为耻的,哪怕舵手级领导人,曾经也一度沾沾自喜的宣布:


中国是一个既没有外债,也没有内债的国家。


刚好那些年,也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前几批国债发售,都是很不好意思的,偷偷的发,生怕引起老百姓反感。


后来,就是经济迅速起飞,一直到现在,到底发了多少债,已经是个天大的数字,甚至是一个秘密了。


虽然对于这个数字,谁都搞不清楚,但是谁都停不下来,这就是债务的力量。


欠债要不要还?


谁能把这个问题回答正确,谁就能发财,必然是亿万富翁级别的。


债务分为本币债、外币债。


本币债,不用还,外币债才要还


因为本币本身就是信用的一部分,我拥有货币印刷权,有多少债务,我都能还清,甚至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只还利息,不还本金的。


嗯,达叔说的是美国政府,其他政府,是不是这样,达叔不方便讨论,但凡有强势暴力信用背书的纸币,本币债都是不用还的。


作为个人,都是在公司打工,有的收入高一点,有的收入低一点,谁敢大额超前负债,购买资产,谁就能在财富上碾压同事。


一个底层员工,早买房子、多买房子,在财富上就可以吊打他的领导,甚至可以吊打他领导的领导。


这就是普通人,在劳动价值上输了,在技术和效率上输了,但是利用金融债务,利用货币的力量,实现了财富的反超


很多人对此,愤愤不平,你之所以不赚钱、不开心、不服气,只是因为自身的愚昧,没有认识到财富的底层逻辑。


劳动价值是拉不开贫富的,金融可以,而债务本身是最简单的金融手段,没有金融的介入,无论你做什么,财富积累都很慢


而在普通人的债务叠加上,能给你大金额、长周期、低利息的,有且只有房贷。


所以当热点城市,限购、限贷的时候,就是对早醒、早慧者的打压,就是对聪明人的欺负,就是在限制一批人继续变富,人为尝试缩小贫富差距。


达叔经济学知识星球的嘉宾Lina姑娘,有一次和王马丁做直播,有个小朋友问,你们在分享贷款技术,只要贷到了,就无比开心、相互庆祝,请问你们的贷款,是不用还的吗?


是。


本币债,从经济逻辑推导上,把时间拉的足够长,就是不用还的


达叔有个客户,某大主任,和达叔聊天很感慨,我早年在徐家汇买的房子,现在过千万了,现在房贷一个月是2000,怎么回事?


达叔笑着说,你和国家站在一起,国家对你的奖励。


既然债务化,这么好,可不可以多玩?


有能力发债,有能力借债,背后都有权力的影子,国家知道这个玩意好,会上瘾,所以严格控制,现在各个部门的债务,已经加的差不多了。


国家不让你搞债务化,要你搞金融债券化,这个收益更大,风险更高,不像债务那样安全,不用给你兜底。


证券化


如果说,债务化是拉开人财富差距的第一步,那证券化,是地球上所有有钱人的终极武器。


一个营收几百亿的公司,可以估值数千亿,营收十几个亿的公司,可以估值上百亿。


达叔读者里,那些开公司的、搞投资的,本质上都在完成三级跳:


产品赚钱——>授权赚钱——>资本赚钱


产品赚钱:就是搞代理,卖货,做经销商,规模可以从零起步,做到千万级别、一个亿左右,就是上限了,这条路很少有人能做的更大。


授权赚钱:就是搞一个产品出来,发展渠道,让别人帮你卖,做厂家,这个规模可以上十亿、百亿规模,再大也很难。


资本赚钱:一旦完成证券化,拥抱了资本市场,起步就是数十亿,百亿、千亿。


如何人生证券化、杠杆化,才是每个人想发大财,需要思考的终极手段。


综上,期待各位从劳动价值、到债务价值,最终拥抱证券价值


这就是所有金融、财富,最底层的逻辑,如何增加债务、如何增加证券杠杆,如何防范风险,如果搞崩了,就去债务、去杠杆,死一批,再重头来过


这就是经济周期。

财富模型,就是这样,没有其他的了,这就是“道”


关注 达叔经济学,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文末打赏,留下邮箱,可领《达叔经济学2020合集》,198篇原创,59万字。

广告位。空。规则:如果是读者,广告费自己报,简介200字内,自己写。不接金融类,不接不合适的产品。


达叔经济学知识星球,目前人数2500多人,有医疗、房圈、金融投资、律师、公务员等,欢迎来链接资源;也欢迎来报自己的项目,赢达叔微天使投资,每月一个项目,给你钱,给你流量,和你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本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