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上广深和三四线,正在割裂为两个世界

文琳资讯 2024-04-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不易 Author 城不易


对大多数国人来讲,“北漂”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群体。他们有的是在北京高校毕业后,选择留下的学子;有的则是从原单位辞职,前来寻找机会的外地青年。虽然群体各式各样,但大多没有固定居住场所,隔一段时间便要搬来搬去。,他们的梦想通常是要留在北京。


早在2011年,日本的NHK便针对这类北漂的一部分人,拍摄了一部名为《北京鼠族》的纪录片。名字中的“鼠族”,则有着另一层意思,意味着收入不高的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像老鼠一样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下群租房。


这类群租房,往往生存在一些小区的地下。从一个简单的小门进入,再通过深邃的楼梯往下,便可以看到一个窄小昏暗的通道。在通道的两侧,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租屋,狭小、阴暗,有着发霉异味,此外厕所和洗漱池则是公用的,卫生条件极其糟糕。


但即便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也让很多收入不高的北漂族趋之若鹜,原因无他,只是便宜。租一个月的费用,只用800到1000之间,是很多外来务工者和寒门子弟唯一可以支付得起的住宅。这样的群租房,也成为了北漂圈子里独特的一环。


但拥挤的住宅,往往也意味着极大的安全隐患。2017年7月,北京暴雨,72人因此死亡,诸多地下群租房更是成为了一片汪洋。同年11月,大兴区的群租房大火,19人更是丧生在火海之中。


为了避免悲剧,北京市历年一直在清理这样的地下群租房。但不能忽视的是,只要有需求,便有市场。在北京这座人口过2千万的城市,正常小区的房租往往是群租房的几倍不止。所以扫荡地下群租房的行动,往往是这边按下了葫芦,那边浮起瓢。


当然,群租房的问题不止是北京,在上海深圳广州以及新一线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这一个个用隔断板隔开的小房间,是这些年轻人在这些城市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然而除了居住环境的拥挤狭隘,他们还不得不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长时间的通勤。


大城市的通勤难,早已经是一个见怪不怪的话题了,比如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魔都上海,就是一个旗帜鲜明的案例。


在上海,有着现在有16条地铁和一条磁悬浮,里程高达673公里,可谓是世界第一。然而即便如此,面对每日千万次的出行需求,公共交通仍是不堪重负。每天的上下班旅程都像是一场战争。有不少的上海上班族曾这样的调侃:“8小时的上班,有3小时是在路上,更可怕的是,还有可能会被挤怀孕。


搭乘公交和开车上下班的上海上班族,也不见得有多轻松。由于私家车的保有量高,上海很多路段每天都会面临堵车的境地。比如今年5月,因为一起交通事故,上海的徐浦大桥出现大面积拥堵,排队的车辆超过了10公里之长。


租房贵、上班远。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无疑活的非常不容易。但有多少人想过,为什么活的如此艰辛,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将自己生育长大的家乡呢?


1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或许可以从《北京鼠族》这部纪录片里找到一些答案。这部纪录片除了记录群租房,还采访了这样的两个年轻人——出生河北的小杨以及他的女友小王。


小杨毕业于河北某工业大学计算机,是根苗正红的“北漂”。原本在毕业时,他便已经拿到了当地大型国企的offer,但是他不喜欢被这样的国企生活“束缚”,所以毅然辞去工作,和女友一同来到了北京。


他辞职去北京的举动无疑不被父母支持,他的爸妈希望他能回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进编制当一名稳定的公务员。但对小杨来讲,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在北京开办一家投资公司。他肯定地认为:“北京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这里的机会大于其他的任何地方。”


在纪录片的画面里,为了生存的小杨只能找了一个证券公司的编外工作,负责客户开拓。每天清晨开始,他便身着一身蓝色的廉价衬衫,游走在银行各类客户之中,面带笑容地机械问答:“您好,现在可以免费开户做股票,请问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他的女朋友小王,则在一个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她对现在的生活又爱又恨:“有时候下班真的特别累,也想过这么拼死拼活干嘛呀,自己又不在爸妈身边,挺难过的。不过后来想一想吧,如果不在这里闯一闯就回去,也挺遗憾的。”


虽然两个人都在努力地工作生活,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收入也仅仅只能租得起地下群租房。当小王和男友表示地下潮湿对身体不适,需要搬到地上时。小杨一度沉默不语。


像小王和小杨这样的年轻人,在北上广深任意一座城市都不缺少。所以也有人说“北上广最不缺的就是梦想。这里侍奉的是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能留下的自然会留下,留不下的只能离开。”


但即便这些大城市对年轻人来说极不友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毕业后留在当地,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58同城数据研究院在在前年就做过统计,得到有7成的大学生,愿意在毕业后漂在北上广,哪怕是找父母借钱租房。


也有人认为,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因为房价过高已经倒逼人口外流。但事实上,非沪籍毕业生选择留沪的比重仍连续上升,比如2019年就比2015高了7.2个百分点。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原因便是:个人发展机会多(90.9%)、城市资源配置好(57.9%)和收入水平高(50.0%)。


除了毕业生外,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和诸多新一线,也正如同缺水的海绵一般,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三四线和乡镇的人口。在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里,这些人口数以百万来计算。


大量的年轻人流入了大城市,为这一座座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在博取这能够改变自身的机会。但在这些年轻人的身后,他们的家乡却正在变成回不去的故乡。在一片默然中,同样在发生着转变。


2


2019年年尾,一座叫做鹤岗的城市,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这座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边境小城,有着1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一年中有一大半时间都处在冬季,温度在零度以下。但让这座城市声名鹊起的,却是一篇来自百度贴吧的文章——《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


在这篇文章中,一名叫做李海的宁波海员,直播了自己买房的全过程。因为大半年都在海上,所以他只需要一个便宜点的房子,于是来到了鹤岗。一开始,他看了套64平方米的房子,总价四万五千元,但未等他入手便被售出。随后他又发现了一套77平米的住宅,总价五万八千元。于是他很快付了钱,办了房产证。过程之简单,房价之便宜,震惊了一众网友。


其实在国内,有着不少比鹤岗房价更为便宜的城市,比如甘肃的玉门,因为石油资源枯竭,人口大量流失,导致当地的一套80平米的房子不过数千元。另外还有宁夏的石嘴山、黑龙江的双鸭山、山西的朔州,因为产业衰竭,人口外流,整个城市的房价如同白菜价一般。


而在当下,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正因为产业的衰竭和人口的外流,走向上述城市的这些道路。今天的鹤岗,可能是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的未来。在人口加速外流的情况下,想让这个进程逆转,无疑是痴人说梦。


比如作为广西省第三大人口大市的贵港,人口的流出情况便让人触目惊心。在统计局的数据里,贵港户籍人口达554.89万,常住人口却只有433.20万,这意味着流出人口高达百万。这些外流人口,除了流向本省的南宁,还有的去了广州、深圳等诸多珠三角城市。在这些城市打工,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更高的收入。


除了贵港,河南的信阳也是一个例子。比起前者来,流失人口更为惊人,高达230万之巨,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信阳人外出的原因也是相差无几,虽然本地城市适宜生活,但缺少能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机会,为了就业,不得不外出务工。


在诸多三四线人口大量流失的同时,一线和新一线却开始了人口争夺战:不但纷纷降低落户门槛,还就业送补贴、优惠租房买房、扶持创业政策。以成都为例,更是拿出了上亿的财政资金来吸引人才。在这密集出炉的各项利好政策里,三四线的人口开始加速外流。


三四线的未来,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在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文件里,更是提到了收缩型城市这个概念。如果单纯以人口流失这一项数据统计,那么,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密度正在下降,有180个城市正在人口流失,成为所谓的收缩型城市。人口从三四线流入一线新一线,正成为我们经历的历史。


3


其实,若将视线投放到全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在世界上任意一个发达国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出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劳动人口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优化。


比如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作为全日本经济重心的东京,在二战之后人口一直稳步增。在20世纪5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来自日本各地的人口大量涌入,更是使得东京成为了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到了今天,以东京为核心的首都圈便有4000万的人口,占据全日本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这也使得东京一度出现了严重的“大城市病”:严重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不足。随着后期的建设,这些问题正被一一被改善。但东京上班族的通勤长和租房贵,却仍是无法解决。


除了日本,最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老牌国家美国,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是全美人口最多也最发达的三个城市,大约相当于我国的北上广深。在之前的发展中,大量美国企业将制造业外移到东亚,使得以五大湖为代表的美国工业衰落,曾被誉为“美国巴黎”的底特律更是沦落到了破产和鬼城的境地。为了寻找工作机会,这些地区的劳动人口不得不离开,动身前往纽约,洛杉矶或芝加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出于趋利动机的刺激,势必会从收入低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迁移,这是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也有利于整体经济的效率提升。


而中国今天所面对的一切,也不过是在走这些国家的老路子。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的趋势,便已经如同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了。在那个年代,为了寻找工作,大量的年轻人提着蛇皮袋搭着绿皮车,前往着大城市。而现在的年轻人,不过只是比当初多了一条读书的路子罢了。大城市的崛起和小城市的没落,在几十年以前便已经注定。


没落的小城市,在失去大量的年轻人口后,还要面对的是愈发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由于一些我们都知道的历史原因,许多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而且相当比例是晚婚晚育的产子。这就导致年轻人大量外流后,本地会留下大量无人看护的老人。而这样的老年群体,成为了所有三四线一颗潜伏的“定时炸弹”。


目前的国内,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高达2.49亿之巨,是日本全部人口的2倍,韩国全部人口的5倍。而从国内的人口比重来看,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17.9%之高。其中,绝大多数老人处在三四线城市及更下面的乡县。


这样的人口比例,自然也对社会的公共服务秩序产生了严重的挑战,比如大量的医生、护士以及病房床位,这也等同巨额的财政支出。但在三四线城市,除了土地财政,往往缺乏相应的产业税收,也就意味着难以拿出这部分钱。此消彼长,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财政正走在钢丝上。


所以在很多三四线城市,死气沉沉成为了城市的主体氛围,这与一二线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画面。在商场和商业街,坐满了乘凉休息的老人,许多商店一到天黑便已打烊。许多年轻人渴望离开家乡,也有不少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


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留下。这些留下的年轻人,被贴上了“小镇青年”的标签。


4


“小镇青年”这一词汇,来自于媒体被定义为自于三四线城市以下,甚至县级城市里小镇中的年轻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要么在家乡工作,要么在其他中小城市。其中有的人自开始就未曾出去过,有的则是闯荡后回流。


今年,腾讯就这一群体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小镇青年回乡的原因主要为三者:父母是最主要的牵挂(35%);成家的规划(30%);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落脚难(17%)。


从收入的绝对值来看,小镇青年的收入与“北漂上漂”们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同时,他们的生活成本也更低。在国内的诸多一线新一线城市,不少年轻人月支出平均为6230元,可以说是“入不敷出”。但小镇青年因为在父母旁,往往有车有房,省下了不少支出。


根据统计,70%的小镇新青年与父母子女同住,其中67%有车,83%有房。有车有房又有娃,正成为着这一批青年的标配。同时在生活和工作上,他们也过着更为“舒适”。


在大城市盛行996是福报的同时,居住在三四线的小镇青年们的生活却是955,其中64%的人日均工作时长低于8小时。剩下的时间,则被用于休闲娱乐。在调研中,大量的描述主要是啤酒烧烤、唱K麻将。当然更多的人,将娱乐放在了线上,比如抖音快手。


而一线和新一线的年轻人,则更多的是将时间给予了工作。在每天9点后,在陆家嘴、珠江新城或是福田商务区CBD,仍能看到一栋栋摩天高楼灯火通明。在这其中,有无数人正勤勤恳恳地加班奋斗。他们中有的人是为了房贷,有的是为了职场攀升,有的则是为了理想。比起小镇青年来说,他们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过代价可能是自己的健康与时间。


总而言之,在中国这片庞大辽阔的土地上,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新一线,正在和以三四线为代表的其他城市,产生一道严重的鸿沟。在这道鸿沟的两边,有着不同的城市面貌,不同的人口结构,已经年龄相同但生活状态却截然不同的年轻人。


在我们可见的未来,一线新一线的城市规模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拥挤,在充斥着各种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加忙碌的生活。而三四线的城市,虽然注定在人口流失中走向没落,却有着更加休闲舒适的人生。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人们来到城市 ,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是为了理想而打拼奋斗,还是为了舒适回乡,所有的中国年轻人,只能在这其中二选一。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高善文: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比较

  2. 10年内,19个关键技术将改变世界

  3. 2019年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出炉 你的家乡排第几?

  4. 娃哈哈“抛弃”王力宏,会成为下一个汇源吗?

  5. 两个月贷款从1500元变50万,这App已致数十人自杀!央视深度曝光:别再被骗了…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

  2. 2019年中国企业出行服务白皮书

  3. 2019航空行业深度报告:普华永道: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

  4. 普华永道: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

  5. 2019年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测

  6. 通用汽车战略规划深度报告

  7. 2019年中国驾培市场大数据报告

  8. 走进法拉利工厂,这个工作环境比你们公司好太多了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放下情绪

  2. 经典小小说:《又上当了》

  3. 比贫富差距更可怕的,是中国的“教育贫富差距”

  4. 澳大利亚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富二代!!!

  5. 150张违章漫画,比培训更有效。。。

  6. 音乐欣赏:俄罗斯名曲《往日时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