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出圈的《羊了个羊》,到底做了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子牧UXD Author 子牧先生

我不知道《羊了个羊》具体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不过今天是我第一次体验这个款游戏,这篇文章就来说下我的一点点思考。
背景
昨天下班时候,看到同事拿着手机边走路边玩游戏,没来得及问是什么游戏,当时也没想到游戏会如此火爆。
今天早上起床,翻微信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有人发了张照片,并配文说“一夜也没有通过第二关”。上了地铁后,瞥了一眼旁边小姐姐的手机,发现在玩一个游戏,跟昨晚同事玩的游戏很像。
中午刷网站时,接连看到了好几篇文章都是关于《羊了个羊》这款游戏的。下午微信群里,还时不时有人分享小程序。后来刷视频,看到了有博主在分析这款游戏。

几轮信息传播下来,我的好奇心就这么被激起来了。于是到小程序里找到游戏,玩了几把。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确实难度很高”,而且与之前的玩过的游戏还真有点不一样。

#01 产品玩法

1、门槛低
本质上来说,《羊了个羊》是一款消消乐游戏。消消乐的特点就是门槛低,没有复杂的操作,用户只要点几下就可以了。第一关太简单了,更多的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也正是因为简单,我不知道“卡槽里的3个相同的卡牌,即使不相邻也是可以消除的”,不过玩了几局后我就明白了。


2、单局时间短
微信小游戏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用户可以随进随出,单局不会占用太多的用户时间,但是玩起来后也容易上瘾。这似乎与短视频非常相似,本想着只看一个视频,也就3-5分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一旦开始了,根本停不下来。
前几天,在我儿子的引导下,玩了一个赛车游戏。刚开始想就玩一局,结果是一局接一局,中秋放假2个晚上都玩到了深夜。

3、难度高
《羊了个羊》与传统的消消乐游戏又有些不同,增加了叠牌设计、卡槽消除玩法。看起来简单,玩起来实际上非常烧脑。
叠牌的玩法就是用户必须要消除上层的卡牌,才能激活下层卡牌。有了消除的先后顺序,就要求用户必须有一定的策略,才可能通关。
卡槽用来放置用户选择的卡牌,卡槽中出现了3个一样图案的卡牌则可以消除,当卡槽满了,也就意味游戏失败。即使卡池上存在3个一样图案的卡牌,但是卡槽中没有了空位,游戏仍然失败。

所以用户不仅要关注卡池中的卡牌层级,还要关注卡槽中卡牌情况。
因此,游戏在宣传方面打出了“通关率只有0.1%”的口号。为什么搞这么高的游戏难度呢?
#02 第二关都过不去的难度
任何游戏都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用户玩几局就会觉得“缺乏挑战性,没意思”。但是只到第二关的难度,我也是第一次见。这种难度给游戏带了什么呢?

1、话题性带来流量
虽然很多游戏会有获得成就引导分享,或者分享朋友圈、好友圈复活玩法等等,但是用户要么不做分享,或者都是非常被动的分享。而这次用户发朋友圈,或许都是主动而为。
最大的引爆点就是游戏难度,有难度才会有话题性,用户才有分享和互动的欲望,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朋友圈、分析文章、短视频各种渠道掀起的话题,肯定为游戏带来相当大的用户流量。

2、用户挑战欲望
如果有人对你说,“有款消消乐游戏挺好玩的,要不要试试?”,你也许只会微微一笑,甚至嗤之以鼻。
但是如果有人对你说,“有款消消乐游戏,你第二关都过不去”。你会怎样?
大概率想“怎么可能呢?我要挑战一下”。用户尝试的欲望就起来了。结果,用户越是挑战不成功,越想挑战。

3、方便广告植入
游戏难度最终是商业化服务的,用户多次尝试后不成功,就会求助道具或者启用一次复活机会。特别是单局已经投入了较多的时间成本,眼看快要成功通关的关键时刻,沉没成本促使大多数用户牺牲30秒的广告时间,换取一次复活的机会。

只要看广告的人越多,钱也就赚得越多,游戏的难度也是为了“如何让玩家看更多广告”而服务的。



4、减少游戏投入
对于游戏这种产品来说,真正的热度应当来自于游戏内容,以及其带给玩家精神层次的愉悦体验、世界观、价值观构筑等方面;而游戏公司通过制作优质内容的游戏,获取商业利益,再持续开发更多游戏吸引更多关注。
所以传统的关卡游戏可能是几十上百关,甚至更多,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随着关卡增加,游戏会慢慢加入新的玩法,吸引用户不断地玩下去,最终让用户长期上瘾。希望像挤奶牛一样,持续性地挖掘用户的价值。
《羊了个羊》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似乎是考虑到当下小程序游戏非常容易相互模仿。一旦一款游戏火了,之后就会冒出各种相似的游戏,就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所以《羊了个羊》改变了游戏策略,通过拉高关卡难度,让用户一直停留在第二关(也许有更多关,因为我没有玩过第二关),从而减少游戏的开发成本。
这种更像是快餐模式,不用过多地担心游戏风潮会过去,也不用担心用户流失,毕竟游戏的投入并不高。
而一些当时风靡一时的小游戏,例如“跳一跳”、“打纸飞机”、“旅行青蛙”等,确实在大火之后迅速降温。想想自己这几年也曾经玩过一些小游戏,不过基本上都是“3分钟热度”,玩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或许这也是《羊了个羊》拔高游戏难度的一个原因吧。

#03 关于激励机制

当然,在《羊了个羊》游戏中也有传统游戏必备的激励机制。例如有省区代表队排名,“最强王者”等荣誉勋章称号。但这些激励机制在目前的阶段,似乎并不重要,通关成为了用户最大的目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就更加合理了,温饱还没解决,谈什么个人荣誉呢?
用户当前最大的需求就是“该如何冲过第二关”。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

推荐阅读


上亿月活产品的全链路设计改版总结

2022 元宇宙项目作品集

让你瞬间觉得产品很「智能」的小交互



在看是最好的肯定与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