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这套B端营销设计方法,把用户心智拿捏得死死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体验进阶 Author 设计师ZoeYZ

不同的产品,用户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以饿了么这种点外卖 app 来说,很多用户对价格是很敏感的。


而偏偏外卖商家大多是收入不稳定的个体户,想让他们主动参加运营活动,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近看到一个阿里本地生活团队的饿了么营销工具体验设计,让我感触很深:复杂业务的设计方法:以外卖商家营销为例


原文信息量有点大,可能不太好理解,所以我帮大家梳理了 6 个知识点


🎯 明确重点

💡 智能推荐

📈 数据可视化

🌟 效果预估

❤️ 情感维系

🧩 组件化




🎯 明确重点


想让外卖商家参与运营活动,第一步就是要把活动内容介绍给他们。


不但要让他们理解这是个什么事情,还有感知到价值,激发出参与意愿,最后还有引导他们付诸行动



页面的布局则可以按照用户的心理路径自上而下划分成三个区块感知层认知层行动层



如果只是单调的文字描述,阅读门槛会很高

所以做视觉设计时,最重要的是突出用户最关心的关键信息:标题、价值、时间、参与人数、报名要求……


可以看到,设计后的方案效果比设计前好了很多,基本上一眼就知道个大概,能够帮用户快速做出决策


💡 智能推荐

即便用户按下「立即报名」的按钮,也不能算作报名完成了。

很多用户可能是第一次参与活动,面对接下来的选品策略的各种设置,中途放弃也完全可能。

这里通过算法封装几种设置好的方案打包给用户,能够大大降低新手用户的学习门槛。


对比上图左侧的复杂表单,右侧打包好的选项是不是看起来清晰多了?



📈 数据可视化

因为每个商家的情况各不相同,经常需要各自设置参数,例如:优惠力度、数量限制和每日库存等。

而这个步骤往往需要用户费心估算决策难度高

这里设计师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决策和操作成本


对比上图两边的方案,右侧明显更直观

可见数据可视化不只是在数据展示时有用,数据设置的可视化也是非常有意义。



🌟 效果预估

这种营销活动,经常是需要让商家让利或掏钱的。

所以即便用户前面把设置都完成了,到了后面的确认环节,也可能放弃。

为了增强用户信心,可以在确认环节增加效果预估,让用户可以简单判断一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右图价格下的文字「当前可享8个曝光位(共3亿流量)」就是效果预估参考。

这样新用户也愿意试一试,老用户则可以自行根据经验判断一下这个效果预估的靠谱程度。



❤️ 情感维系

先把理性的事情都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往感性上发一发力了。

其实设计一款小助手/机器人难度很高,很难找到真正做的好的案例。

但如果做得好,可以增强和用户的情感维系,突破光靠理性交流无法突破的屏障。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机器人,设计过程也不简单,从各种人格模型中,选出了最适合业务场景的形式。




🧩 组件化

一路看下来,你是不是觉得为了设计这套营销工具,得花不少心思?

其实饿了么的运营活动很多,根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劳心劳力地做一遍。所以他们制定了一套组件,来应对各种各样的运营活动需求

下图可以看到,每一个区块都有好几种形式可以灵活选择。


这套组件不光可以帮设计师提升效率,对运营工作来说,也减轻了很多工作量


原先需要 5.5 天完成的一个运营页,组件化后缩短到了 0.5 天,效率有了十倍提升


而且这套模板拿去其他业务也可以使用




总结

其实大厂对运营页设计的需求很大,基本上都会走这套流程。

但是饿了么针对商家的运营活动,相比其它促销、娱乐性质的普通运营页,难度更高。

没想到阿里本地生活团队在面对这么一个高难度需求时,依然处理得这么细致。

可见大厂的设计团队,果然还是有自己的优势。


推荐阅读


花费10个亿,抖音是如何设计世界杯专题的?

第四大运营商的APP来了~

分析五种消息通知!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看是最好的肯定与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