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 | 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年会成功举办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3-11-24

导读

9月9-10日,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年会在沈阳成功举办,会议主题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


本文字数:9679字

阅读时间:28分钟

 


本次会议以“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统筹工作,总结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拓展保护工作深度与广度,展开了深入研讨。


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下称“名城分会”)主办,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承办,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名城杂志社提供了工作支持。会议议程共1.5天,主要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内部会议和学术调研四大板块,围绕区域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国土景观、工业遗产、文化线路等方面,涵盖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活化利用、数字化等重要领域,共13个主题报告。


会议现场


年会合影


本次年会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名城分会主任委员张兵、沈阳建筑大学校长严文复致辞,名城分会委员、特邀专家、专业人员和沈建大师生共300余人现场参会。年会还邀请到中国建设报、《中国名城》等媒体记者参加并报道,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视频号、规划V站、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网络直播,全天直播观看近1.9万人次,反响热烈。


会议开幕


 

开幕式主持人:鞠德东

名城分会秘书长


致辞视频


会议开幕环节由名城分会秘书长鞠德东主持。阮仪三教授、王瑞珠院士和郭旃研究员通过视频发表致辞。阮仪三教授表示,自己时时心系各地名城保护的新动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还要在心里传承好。王瑞珠院士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更新和完善保护理念及价值分析体系,探讨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适宜方法,充分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为名城保护与传承工作而努力。郭旃研究员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如何通过产业或政策调整,振兴历史文化街区、乡村、城镇,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挑战。希望名城分会未来能够继续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一步探索。


 

伍  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在致辞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里最重要的分会之一,它伴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设计而产生,在这40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代代委员多年努力和坚守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前景,但我们也要看到面临的问题:一是还缺少全社会更加完整、更系统的制度设计,缺少系统化的法律制度体系的保证。二是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加强,谨防为了某些经济的利益,打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旗号做“保护”的行为。三是还需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例如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利用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当下和未来的历史文化的保护,让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负担。只有制度设计、思想观念、保障机制形成之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城保护工作才会真正的走上一个新高度。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一些价值趋向,不仅是对于文化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看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希望借此会议,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乃至公众参与讨论,真正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成为一项全国人民共同推动的事业。


 

张 兵

名城分会主任委员


名城分会主任委员张兵在发言中表示,回顾名城制度建立40年,首先致敬所有为名城保护规划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名城保护取得的一切成就,与分会前辈专家坚忍不拔、不断创新的专业精神密不可分。


张兵主任委员和参会者一起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影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进程中的重要会议和事件,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国家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项要求。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同时,“五个统筹”要求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2022年7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我国文物保护新的工作要求,即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要求构建国家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遗产保护的各类空间需求,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名城分会需要担负起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学术发展的使命,以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导向,推动学术工作的进展。


本次年会的报告突出这几个方向的选题:第一,如何以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为工作目标,做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全域全要素的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第二,如何按照吴良镛先生提出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观念,将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和城乡建设融合起来;第三,探索活化利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新路径和新机制;第四,加强文化遗产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的应用,拓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遗产保护的实践。


 

严文复

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建筑大学校长


沈阳建筑大学校长严文复在致辞中指出,沈阳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今年正好是建校75周年。学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历史,热爱历史文化。


新校区开始建设于2022年,建设时传承老校区文脉,考虑老校友情怀,利用原校址内的构筑物、建筑材料等塑造校园文化,并且使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里还充满着许多沈阳的老故事,也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培养一种意识,埋下一颗种子,就是要怀着温情和敬意,重视并融入历史。


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环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赵中枢、周俭、张广汉主持并作总结。


 

主题报告第一阶段主持人:赵中枢

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


毛兵:沈阳名城保护40年

 

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报告回顾了沈阳自1986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近四十年在文脉的挖掘和研究、名城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三个方面的工作情况。


文脉的挖掘和研究部分梳理了沈阳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两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为沈阳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传承了清晰的城市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沈阳名城保护和传承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探索并实施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初步构建名城保护体系的探索实践阶段(1982—2009年),保护类型逐步丰富、数量大幅增加、规划体系日益健全的整体保护阶段(2010—2019年)、管理机制体制逐步健全、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发展的传承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现已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名城保护体系;


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功能转型,如将沈阳方城地区由传统商业居住转向沈阳历史文化传承中心;以文化建设织补社区服务功能,将历史建筑融入社区;结合文化建设带动环境品质提升,通过挖掘新开河沿线历史资源,建设公里历史文化漫道等。


报告最后指出了当前沈阳名城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内涵与价值挖掘阐释有待提升,格局与风貌特色有待强化,资源保护与活化有待加强。因此未来沈阳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将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前进,探索创新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


王向荣:城中之园,园中之城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介绍了园林和城市的同构现象和共生现象,通过揭示农耕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来阐明中国城市传承与发展的自然与文化特征,并指出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发展体系。


中国多山多水的特点使人们在早期对环境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山水的认知上,长期与山水伴生使人们产生了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和寄居山水的理想,人们将这种理想带到园林之中,也带到城市建设之中。使得城市的结构与园林的结构非常接近。宅院相依,城景互融,这就是中国人最早形成的生活原型和生活理想。


历经千百年来,中国人依据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来劳作和经营土地,中国国土建成区域的自然系统都经历了人文化的过程,形成了特有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这种人文自然生态系统既是中国农耕的支持系统,也是中国国土的环境支撑系统,支撑着城市的环境健康,重新塑造了国土景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山水相依,人工与自然交织,山、河、渠、湖、田、林、城融为一体的国土景观风貌。


报告最后指出,中国特有的国土景观和城市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启示着在面对人工建造范围越来越广,对自然影响和干预越来越强的现实情况下,中国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环境支撑系统,来协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护国土与城市的安全,同时将这一系统转变为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意风景。


贺艳:数字遗产,助力城乡文化传承发展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报告首先梳理了数字遗产(Digital Heritage)的概念和理念的发展并介绍了其工作框架、准则和具体流程。其次介绍了国际上数字遗产行业发展情况和研究趋势。在探讨“中国名城内的数字活化实践”中,展开介绍了数字遗产在国家名城中的多元应用场景,通过“文化+科技”的全新创意展示,焕活古老文化遗产,激活工业遗产,体现了数字化作为科学解读文物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手段的重要性。


报告最后指出当前数字遗产在应用中存在的三点不足之处:一是数据为了采集而采集,需要提升有效管理、质检和利用。二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不足,高质量的数字展示阐释产品严重短缺。三是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尚未形成规模企业和清晰产业链条。


基于上述不足,报告也对数字遗产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大用数字科技保存和阐述文化遗产丰富信息的力度,加强公众理解、代代相传,并形成人类文明的当代新形态、新成果;二是加大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和传播的力度,使各国文化瑰宝能够为世界各地人民更直观、更便捷地体验和分享;三是加大全球数字科技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力度,打通数字内容+智能装备+数字消费产业链,构建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董卫:从“大遗址”视角探索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

 

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下阐述了“大遗址”的概念,将其聚焦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保护与利用。报告认为,应在国家、区域空间范围内根据不同地理板块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关联起来,以城乡集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整体性的历史文脉,更好地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


报告认为,名城保护需应对两大方向的挑战:一是空间广度,即如何跳出以前的名城尺度看待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另一个是工作深度,即如何形成一种多层级、多类型、多要素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形成一种上下连贯的遗产保护-城乡发展“区块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报告最后指出,应建立一种宏观的人居环境区域性理论来展现中国城市和建筑复杂多元的历史进程,并由此提出“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概念。它集名城集群、城乡历史环境、自然山水、保护与发展等多种要素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有行政区划边界,从地方和区域“大历史”的角度梳理、整合和保护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从国家和地方历史的角度重新理解其多元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它也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遗产保护的挑战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在新型全球化过程中做出中国贡献。


 

主题报告第二阶段主持人:周俭

学会常务理事、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


阳建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

 

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整体性地探讨了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报告首先从困扰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和利用的两大难题引入,指出了一些城市只进行单一的保护控制或盲目粗暴地开展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呼吁要全面思考历史城市的价值、发展和变化。其次从多维价值、复杂系统、生命周期和生活属性四个方面,重新认识了历史城市的特殊性,引用了国内外的理论和案例,强调了历史城市是一个活态的遗产范畴,需要动态地保护和利用,提出历史城市特征属性的再理解。再次建议要遵循历史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基于核心价值建立保护与更新的协同融合,开展循序渐进和针灸激活式的精细化城市更新,建立综合评估和动态监管机制,推进历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的整体关联。最后介绍了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的相关案例。从青岛市北区、南通唐闸、苏州古城等地区的规划实践中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和情况进行多目标导向、精细化处理、容量综合调控、功能植入等策略,探索了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等在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


报告强调历史城市已进入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相结合的历史新阶段,需务必遵循历史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基于历史城市的核心价值,拓展保护的思路,加强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科技攻关。


哈静:辽宁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沈阳建筑大学地域建筑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从辽宁省的工业发展历史、工业体系和布局、工业遗产名录、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四个方面介绍了辽宁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情况。


报告首先简述了辽宁省的工业发展历史。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和灿烂的工业文明。辽宁的工业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860年以前是古代传统手工业发展时期;1860年至1949年是近代工业发展时期,1949年至今是现代工业发展时期。二是辽宁省的工业体系和布局,辽宁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石油、化学、煤炭等重工业为主,纺织、食品、造纸等轻工业为辅的工业结构。辽宁的工业布局是以辽中南城市群为核心,涵盖九个工业城市,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工业遗产区域。三是辽宁省的工业遗产名录,截至目前,辽宁省有12处国家级工业遗产,15处省级工业遗产,42处市级工业遗产。这些遗产涵盖了各个行业和历史时期,反映了辽宁的工业发展历程和特色。四是辽宁省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辽宁省在保护工业遗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活化利用,如建设博物馆、展示馆、创意园、旅游景区等。同时,辽宁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认识不足、规划缺失、资金不足等。


最后报告总结,辽宁省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时,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己的工业遗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全建彪: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创新路径——以西安老钢厂、老菜场为例

 

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西安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创始人,西安市规划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实施顾问


报告介绍了西安老钢厂和老菜场两个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案例,从项目背景、设计理念、运营成效、使命和愿景四个角度进行了汇报。


首先对于项目背景,西安老钢厂是一个废弃的钢铁厂,通过拍卖取得了900多亩地的使用权,进行了整体的更新与再利用。老菜厂是一个位于西安老城墙内的街区,周边曾经是西北局和早期省委所在地,通过统一的规划和改造,成为西安老城区唯一一个以菜市场为市井文化基底的创意街区。


第二,在设计理念上,两个项目都遵循了“留改拆”的原则,保留了工业建筑的历史特征和文化记忆,因地制宜地改造了空间功能和形态,拆除不适合再利用的部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意空间和文化街区。


第三,从运营成效上看,两个项目都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商户、消费者和游客,形成了设计创意产业园和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品牌。同时,两个项目也举办了许多的活动和展览,展示了艺术、文化、创新与城市融合的氛围。


第四,对于使命与愿景,两个项目都肩负起了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使命,既保留了一代人的乡愁,又激活了工业遗存的价值,还促进了城市融合的发展。两个项目都成了西安人们回望历史、感受现代的地标和精神领地。


徐苏斌:天津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介绍了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发展特点和重要地位,并对天津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和调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报告指出,天津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具有种类丰富的工业遗存。因此,天津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全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工业遗产调查研究方面,天津以滨海新区作为起点,展开全域工业遗产调查。从2012年开始进行普查,普查的成果也反映在了2013年制定的《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中。2016年修订后压缩了保护对象和范围。但是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因此没有起到有效地保护工业遗产的目的。


报告选取了天津的一级工业遗产和二级工业遗产案例说明了积累典型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从总体考察近年来工业遗产保护经历了房地产开发等风暴,目前逐步强化了保护,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的保护范围被认可。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其他遗产已经被拆除或者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


最后报告强调了对于工业遗产应该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使之受到法律保护,并提出应该从整体上进行保护,要保护工业遗产本体和周围的环境。


钱川:北京东城区街区保护与更新实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副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


报告首先提出,北京老城保护过程中有很多积极地探索,背街小巷的面貌得到一定提升。但是,面对深层次的保护更新需求,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的传承、功能业态的活化利用等方面还有待从体系、方法、机制等层面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探索。


报告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介绍了从顶层设计、规划示范、实施验证三个方面搭建街区更新工作体系的方法。报告以崇雍大街地区为例,介绍了多视角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的路径,包括景观节点的文化元素、建筑风貌的多元层积性表达方法。最后报告从保护更新实施机制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包括如何建立高位统筹、多方合作的系统施治机制,建立统规自建、凝聚共识的有序实施机制,建立众筹智慧、以民为本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合法依规、动态适应的功能活力提升机制等几方面内容。


最后,报告介绍了项目具体建设过程和实施成效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与思考:如建筑修缮后如何鼓励活化、院落提升政策瓶颈如何突破、实施成效如何持续精细维护监督等。报告最后提出了构建全流程、多维度、可持续的街区保护更新的体系的建议。


 

主题报告第三阶段主持人:张广汉

名城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军:省域文化系统保护传承的新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报告讲述了省域文化系统保护传承的新探索。首先介绍了“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单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包括治理视角下的特征和空间视角下的特征。总的来看,“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报告提出,省级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应侧重两个层面的目标:治理视角上,应承上启下、统筹协调,强化省级整体管控和引领作用;技术视角上,应依托各自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和人文价值,精准施策,增强省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独特性。报告以安徽省为例,基于安徽省地理格局多样、文化差异明显、与周边区域密切关联等特征,探索安徽省域保护传承的体系化构建,建立历史文化价值体系、保护传承空间体系、保护实施管理的体系。报告分别对三大体系的内涵外延进行了阐述。


最后,报告认为,“省”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政治,依托于生态,发展于经济,认同于文化。省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应当围绕国家任务承接和体系支撑、省域特色彰显和工作统筹、为市县管理政策项目提供指引等方面具体研究,为强化省域整体文化的认同提供重要保障。


周筱芳:绍兴古道

 

绍兴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高级规划师


报告介绍了2010—2023年期间汇报人对绍兴乡村进行的连续的田野调查,并利用GIS作为规划工具记录了遍布绍兴乡村的400多条徒步线路,发现近200条具有古道实体存在。详细介绍了最早被修缮利用的全长超过2000米的日铸岭古道的修缮工作,2014年在周筱芳等古道爱好者的倡议下,政府出资修缮了已经荒废的日铸岭古道、老旧的平王线盘山公路和周边的陶宴岭古道、万寿山古道、舜驾山古道,形成了日铸岭古道步道区,增加了停车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开展宋家店、王化、合心、溪上、上祝、梅园等村落的5星3A的创建,促进了日铸岭乡村休闲区的形成,带动了乡村旅游。


报告总结,绍兴古道可分为三类,一是满足聚落日常交通性需求的古道,二是为农业生产而修筑的古道,三是自古以来山水景观特别优秀区域的古道。并归纳了绍兴古道在过去的10年中,形成规模化的修缮与利用,所采用过的五种方法是:进入单项政府实事工程、进入乡村五星三A创建内容、进入乡镇政府日常工作、进入美丽乡村风情线和进入休闲旅游规划内容。


杨开: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保护实践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报告简要介绍了我国传统村落在保护发展过程中由单体保护步入集中连片保护的全新阶段,强调集中连片是乡村遗产保护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乡村遗产保护经历了从乡土建筑到传统村落,由乡村遗产到文化景观保护的过程。其中,文化景观可以较好地诠释集中连片保护的概念。文化景观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论述了人与自然、人地关系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报告指出,集中连片保护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生态价值、空间环境价值以及社会网络价值三方面。文化生态价值体现区域性文化的完整脉络,注重内在的关联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空间环境价值提出多要素同构的特征体现空间的完整与多样性。社会网络价值强调村民与村落的关系,指出集中连片保护是串联社会网络的空间场所,是集中连片保护的价值所在。


报告强调,在关于集中连片保护路径的探索中,应当呼应其价值内涵,在文化方面注重文化与生态的关联性保护,在空间方面加强集中连片空间格局与环境整体性保护,社会层面突出社会网络延续性保护。在此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强化机制治理模式。


最后,集中连片保护是非常系统的工作,对中国完整文化生态保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还需要大量的本土实践才能总结完善经验。


杜凡丁:万里红路,千村串联——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探讨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五所所长


报告首先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保护概况、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趋势做了简要介绍,进而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保护理念出发,论述其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最后通过哈达铺红军街历史环境整治提升和小金县红一、红四方面军长征会师历史步道及红军长征村等案例,介绍其实施情况及完成效果。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唯一一个以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公园,范围涉及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包含长征文物超过2100余处,此外还涵盖1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上百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超过1800处中国传统村落等文化资源。当前,很大一部分长征文物位于乡村环境中,因此,加强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系统保护和有效利用,对于激发各类资源活力、促进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万里红路串千村带动振兴”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重要策略之一。依托红军路建设长征历史步道,串联沿线红军长征村等相关村镇,大力推广以“重走长征路”为代表的步行体验方式,协同推进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提升、文化赋能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发展红色教育等红色文旅新业态,是这一策略的主要实施途径。


会议总结


在总结年会学术交流成果时,张兵主任委员指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正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相互融合,城市保护和乡村保护相互融合,这意味着遗产保护专业技术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保护工作者应该相互支持形成新的合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完成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者的新任务。


供稿: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聚焦“新时期古都保护传承的创新路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2022西安论坛”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