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妈发话!你的银行存款有危险...房子股票与黄金,哪个更有投资价值?

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bp@pelist.com。

来源:财经之家(ID:icaiba)

央妈发话:允许负利率!银行又要成为最大的“背锅侠”了...

存钱跑不赢通胀,如何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升值?

01央妈发话:允许负利率!

最近,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提到:负利率应成为正常货币政策工具!


从长期看,由于较低的自然利率货币当局可以将负利率政策纳入正常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采用大幅度的负利率政策应对通缩型衰退。而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负利率政策的实施。

这要首先和大伙普及一下,我们常说的利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名义利率,一种是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就是咱们买理财产品时所看到的年化利率,而实际利率指的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部分,也就是说存一年钱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实际利率就是负的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最能反映物价变化、衡量通胀的一个指标。约等于菜市场的风向标。

别说今年中国的CPI目标是3%了,因为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0%,只要CPI将近2%,这都是负利率了。

所以,央妈下调名义利率为负,其实是和实际利率相匹配,对应通货膨胀。

但是,我们要搞清楚,负利率是针对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央妈那里的存款,这和居民部门没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银行到央妈那存钱可以收取利息,但实行负利率后,银行存入央妈的钱反而还缩水了,等于变相上交一笔“管理费”,目的是什么?

02、出口受阻!该是时候变相放水了?

大伙都知道,拉动GDP的三架马车分别为:出口、投资和消费。

首先,在未来几年内,金融业的首要任务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因为目前中国的债务问题还很严峻。

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国人喜欢了低利率,疯狂借债。现在美弟要来剪羊毛,基于内外部压力,央妈放水越来越少,银行也在收紧资产端,抑制造了融资需求。

一些高债筑台的地方ZF和企业,钱非但不好借,还款的压力还增大了,这势必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导致通缩紧缩。

所以国家一直在强调去杠杆,因为去杠杆的速度直接决定能不能摆脱通缩的阴影。

央妈的论文里也提到了:“采用大幅度的负利率政策应对通缩型衰退。”

其次,如今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出口被美帝摁住了,只能往消费和投资上着力了

有了负利率这个工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投放在央行的存款,倒逼多余的资金投放市场,来刺激经济

一来,银行压力变大-下调存款利率-个人和家庭会增加消费支出-用消费拉动经济。

二来,企业贷款成本更低-从银行借更多的钱进行投资-用投资拉动经济。

今年两会上,破天荒地没有提及M2的增速目标,为什么?

因为全球货币政策风向标大转变,央妈再也不能向以前那样通过漫水大灌的方式来给市场投放货币了。

现在我们也看到,央妈玩起了各种花样加息来调节公开市场的利率,从而来控制市场货币增速,这种价格型控制手段更加精准。

而制定负利率这个工具,也是央妈调节M2增速的手段之一

03、负利率时代,别再到银行存钱了

不管名义利率会不会下调,但从实际利率出发,目前已经是负利率时代,是信用货币时代,从更长的时间来看,纸币的价值将无限趋近于零。

在负利率时代下,你存到银行的钱还没有物价涨得多,举个例子:

按照银行一年存款利率为1.5%,假设存款10万元,存款到期本息为101500元,根据现金价值,以3%的通胀率对到期本息进行折现:101500÷1.03=98543.68,即一年后的101500元仅相当于现在的98543.68元。

也就是说,10万块存银行,一年要亏约1457元。

这样只会越存越穷,并不能让我们守住财富。

但相反,你把这笔钱存到余额宝,假设利率(名义利率)是4%,CPI是3%,那么你还能赚个970块。

当然,除了宝宝类产品,资产保值和升值的理财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固定收益P2P,银行理财,基金定投等,你可以多元化配置,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升值。

有句话妞觉得很有道理,在负利率时代下,你存钱到银行,就是补贴给富人。

妞之前常提醒大家,在这种经济形式下,要保证现金流,不要过度负债。

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增加良性负债才能致富

因为债也分良和不良。量力而行地借贷,理性地提前消费,负债金额在还款能力范围内的就是良性负债。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房贷来说,不仅可以解决你买房的资金困难,还抵消了部分的通货膨胀,幸运的话还能帮你赚进房产升值的利润,可以说是在帮你省钱和赚钱。

那么房贷利率还在涨,房贷还没还清的朋友要提前还吗?

如果你有靠谱的投资渠道,或者是有优先级较高的花费需求,即提前还贷的钱并不是闲钱,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提前还贷了

因为你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有这种低息的负债,实质上是更健康的配置。

问题来了,房子股票与黄金,哪个更有投资价值?

来源:路财主N(imoneya)作者:路财主

著名的金融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Jeremy Siegel,对美国自1802年到2016年的每一种资产的长期表现进行了研究,最终结论:

在所有大类资产中,黄金的长期收益率仅高于现金,接近于0。

那,收益最好的大类资产是什么呢?

当然是股票了!

从美国200多年的历史看,这个结论没有任何问题,我也极其崇拜西格尔教授的财经数据处理能力和钻研精神。

股票背后的公司,代表了人类的所有野心和欲望,代表着人类技术的飞速进步,1802年你投资于股市1美元,到214年之后的2016年将变为113.6万美元!

如果你投资于长期债券,你的收益为1649倍;

如果你投资于短期债券,你的收益为268倍;

如果你投资于黄金,你的收益为2.97倍;

如果你一直持有美元现金,OK,你的资产将连原来的1/20都不到。

我们假定自己的未来不会遭遇战争、瘟疫、饥荒和货币崩溃,也不再考虑什么214年的长度,就从1971年人类彻底进入信用纸币时代开始算起。

不妨来看1975年迄今美国主要大类资产的投资收益。

这次发现,主要资产都能跑赢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但黄金依然是回报率最低的资产,折算下来,股市、房地产、投资级债券和黄金的年化收益率见下表(最受不了的是,黄金表现不咋地,波动率居然还那么高!)。

显然,把投资周期从200年缩短到最近40年,把不同货币金融体系下大类资产表现变成了统一货币金融体系下的资产表现——最好的资产并不是股票,而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那意味着房地产是最好的投资品?

这恐怕也是幻觉!

因为,美国房价的持续上涨,只不过是2000年以来的新现象,如果有人记得,我曾经在2017年底的“美股涨到丧心病狂了么”一文中提到,《非理性繁荣》一书作者罗伯特-席勒认为:

无论是美国住房价格还是欧洲的住房价格,长期看并未呈现上涨趋势,大家认为的住房价格上涨无非是货币通胀所造成的数字幻觉(见下图)!

没错,全世界主流国家所谓的投资房地产收益最高,只不过是最近10多年来的特殊现象,其到底还能不能持续,谁也说不好。

说到底,还是股票好——股票当然好,但股票也要看你什么时候买入,美国股票价格最主要的两个增长时期是在1981-2000年(见下图)和2009年迄今。

如果我们找到最近半个世纪金融体系最混乱的那个10年里(1971-1980年),你会发现黄金可能是最好的投资品种(见下图)。

黄金也并非只是在混乱的时候会有较高的收益,在通胀高企、经济火热的21世纪最初的10年,黄金也是表现最好的大类资产(见下图)。

如果你要看最近这10年收益最好的美国大类资产,那当然是美国股票了!

从2008年迄今,标普500指数至少上涨了2倍以上!

如果你非要找出来收益把美国股市甩开几条街的大类资产,关门放狗,只能是中国大城市的房地产了——因为,就在过去15年间,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至少上涨了10倍!

用英语谚语来说:

每条狗都有自己得意那一天(Every dog has its day)。

观察美帝国主义过去半个世纪大类资产的表现情况,你应该这样做:

1971-1980年,买入黄金并持有,实现20倍的收益;

1980-2000年,卖出黄金,买入股票,实现13倍的收益;

2000-2006,卖出股票,买入房产,实现2倍的收益;

2006-2011,卖出房产,买入黄金,实现3倍的收益;

2011迄今,卖出黄金,买入股票,实现2倍以上的收益。

这样一来,不到50年时间里,你1万美元投资收益将高达3000倍以上!你想多了吧!

但至少从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大类资产表现来看,任何一类资产,价格太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即便在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黄金在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花了28年时间才得以超越;最被看好的、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市,2000年所创下的5000点高点,直到2016年底才得以再次超越。

你的人生有几个16年?又有几个28年?任何一样资产,只要价格被高估了,就不是好的资产!

总结美国200年大类资产变动历史,要想做到好的资产配置,我总结两个原则:

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买过于高估的资产!

第二条原则:尽量找到大类资产里最便宜的那种资产,然后买入并持有,耐心的等待老天爷给你的价值回归!

对投资的见解有很多,但是小编这里还是想重复一下巴菲特的一句话: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2018 年 4 月 3 日晚,摩拜就美团收购案举办股东会议,最终确定美团以 35% 美团点评股权(11亿美元)、65% 的现金(16 亿美元),共计 27 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

A、B 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共计套现 7.5 亿美元现金。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即便套现没有市场传言的15亿、9亿之多,数亿现金也是有的,毕竟她占股权比例超过 8%。

不管这样的结局,是不是胡玮炜内心想要的,她都已经一夜暴富,实现财务自由了。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表示:从企业来讲的话,很多创业公司,可能 3 年刚刚把商业模式想清楚,团队第一轮淘汰完成,刚开始跑,但对摩拜来说,好像 3 年走完了一辈子的路。

普通人喜欢在一个点上勤勤恳恳,聪明人知道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来源:粥左罗(ID:fangdushe520)

2004年——2014年,十年月薪破万。

2015年——2018年,三年套现数亿。

这背后其实是一条人生潜规则——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对这个时代点、线、面、体的机会判断和选择。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摩拜单车收购新闻曝出后,吴晓波放出了他在2018年春节前对胡玮炜的采访。

我认真看了,发现了一些细节。

吴晓波问她喜欢北京么,

结果胡玮炜说:非常喜欢!

吴晓波有点惊讶,胡玮炜解释说:

我觉得它特别庞杂又无序,

就是什么可能性都有,

而且各种各样的人都很有意思。

2004 年,胡玮玮一个人拖着一个拉杆箱就来北京了,记者一做就是 10 年。

吴晓波问她喜欢做记者么,

胡玮玮又说:非常喜欢!

她觉得做记者非常好玩,在初高中的时候就想做记者。那时候她想做一个主持正义的记者,后来长大后发现,寻求真相比主持正义更重要,但不管怎样,她喜欢做记者,也一直在做记者。

再后来,她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旁观者,“我好想去试一试,如果我自己去做的话会是什么样。”

胡玮炜说:“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和企图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种——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这件事情。”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二条人生潜规则——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商业逻辑是现实的、冰冷的、功力的,如果你的人生每一步都要去算计点线面体的机会,你的人生会怎样?或许你会赚到钱,也许你会成为没有情感的机器。

商业是以利润、财富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价值为中心。商业并非人生的全部,你死的时候大概不会拿出一个小本本算一下你这辈子赚取了多少利润。

最后强烈推荐你看下,胡玮炜这个演讲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57ld217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精彩推荐:

企业并购重组,扩大规模、协同优化,还是两败俱伤?

中美强硬试探对方底牌:沙盘推演未来战况及影响

CDR新政:研发货币化将开启三十年来历史性财富变局!

年薪百万投行MD的五年财务尽职调查经验总结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21-6162967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