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医学等你来!

北京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北大“强基计划”正式启动

涵盖十大北大“A+”强势基础学科


从浪漫文学到严谨数理

从文物之美到哲学思辩

从逻辑推演到缜密实验

从科技攻关到医者仁术


选择北大“强基计划”

就是选择广阔未来与无限可能

以“强基计划”,育“博雅人才”

你的精彩,北大与你共同见证


北大强基计划学科直播中北大医学闪亮登场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北大医学人逆行冲锋驰援湖北用精湛医术和敬业精神完成了阻击疫情的使命展现了北大医学的担当与厚道选择北大就是选择梦想
选择医学就等于选择了值得

点击观看北大强基学科(基础医学)直播视频



主讲人介绍






王韵,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院长、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亚大生理联合会(FAOPS)执委、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亚洲区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痛与痛觉调制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神经发育和损伤修复机制。




印象·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Basic Medical Sciences)

作为现代医学重要分支

探索疾病规律

阐释人体功能

研究防治理论

寻生命本质

筑健康航船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

基础医学发挥重要作用——

从确定突发传染病致病原、开发新型病毒检测方法

到揭示病毒致病机制、研发疫苗

再到寻找有效药物……

基础医学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为人民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抗击新冠疫情的中流砥柱之一——基础医学


她是医学发展的原动力

在人类数千年文明进程中

推动着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从五千年前的神道医学、两千五百年前的经验医学

到三百五十年前的生物医学

七十年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再到近二十年的“医学+X”交叉发展医学

她始终做着医学发展的探路者、领航灯



她是医学教育的基石和核心

现代医学分支众多

人才培养却都始于通识教育而必经基础医学教育

而后进入专业教育,再至毕业后教育阶段



新时代大健康背景下

医学关注全面健康

从精神、心理、生理、社会、

环境、道德等全方位考量

而基础医学作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桥梁

在全面健康保障体系中举足轻重



当新的挑战袭来——

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导致疾病谱相应变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知识更新迅速

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期望值高……

基础医学化挑战为动力

推动诊疗技术进步

培养一流医学人才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优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01

历史悠久,师资雄厚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始于1954年9月14日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1960年2月改称基础医学系;1985年5月成立北京医科大学后,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至今。


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64人次,包括6位两院院士、7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9位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02

学科齐全,专业一流



2017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位列第一;


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以“A+”成绩再次位列全国高校之首。


学院现设15个学系或教研室、16个学科方向。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16个二级学科、拥有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03

前沿科学,研究领先



学院聚焦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在肿瘤、心血管疾病、脑重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前沿劈波斩浪,成绩斐然。


1数据统计


第一/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数超过200篇/年


2代表性研究成果


细胞生物学系邓宏魁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在体外产生成熟的、有功能的肝细胞,实现了功能细胞在体外的长期维持,为大量制备功能成熟细胞及其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在《科学》(Science)主刊上发表。


生理学系姜长涛研究团队解析了二甲双胍对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重塑作用,深入探究了肠道菌群作用于宿主的靶点及其功能,提示了胆汁酸与肠FXR可以作为治疗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







3临床转化


放射医学系王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是我国第一个一类放射性药物,是中国核医学对世界核医学的贡献。



04

优质的教学资源



学院作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众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学资源优质。




特色·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强基计划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国际视野、深厚医学基础、引领医学发展的卓越医学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为目标,通过增强学生使命责任,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应对人类未来重大挑战,探索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的青年英才。



以“优质选才、精心培育、动态遴选、打造卓越”为核心,充分发挥北大教学和科研优势,厚植人才培养沃土,探索书院建设;深入实施导师制,注重大师引领,教育教学一体化;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作为拔尖人才培养重要途径,进一步与本部、各学院(部)、临床医院交叉合作,逐步实现各阶段纵向贯通与交叉融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注重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精心培育基础医学专业拔尖人才。



1

厚植人才培养沃土,探索书院建设


汇聚热爱医学教育的大师、名师以及专家,与学生深入探讨学术、交流心得、分享感悟,积极营造学术研究和拔尖人才培养的优质沃土,探索特色的管理模式,提供优质资源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潜心育人和学生健康成才。




2

深入实施导师制,注重大师引领


在早期导论课中,邀请国内外、大学本部、医学部及临床医院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对基础医学的内涵和外延、交叉学科对医学发展及人类健康的推动作用进行介绍,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认识基础医学专业学科现状及未来发展,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和远大志向。




院士进课堂


名师讲专业



探索书院式管理,实施全程导师制,从本科早期开始优先给强基计划学生或者强基班学生配备一对一的培养团队,教育教学一体化,耳濡目染间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引领、指导和帮助。



3

夯实医学基础

实施“新时代”交叉融合课程体系


依据学科发展态势及国家发展需求,实施“新时代”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在“基础医学+人文+X阶段”重构课程体系,促进多学科深度融合,即信息、人文、工学、理学和医学深度融合,从初级交叉应用到高级整合应用,从理论课程到组学大数据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新时代基础医学融合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课程群组成:人体形态与功能、医学分子细胞遗传基础、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及医学中的理工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全面优化,基础与临床、课程群内、课程群间和不同教学方式全方位交叉融合,实现基础知识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大体到微观的推进。通过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的实施实现知识从记忆到理解到应用,再到批判和创新,螺旋式提升,不断丰富技能和能力,在基础医学课程融合的同时,融入基础医学前沿拓展和医学中理工信中的组学大数据解读、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以及工程基础和信号处理等方向,促进基础医学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多层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卓越医学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奠定基础。



4

打破常规,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专家和导师团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给予全程指导。在学习交叉融合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基础上,以“注重能力、突出创新、加强实践”为原则,结合拔尖学生培养需求,汇集最优质师资精心打造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制订特殊政策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阶段选修和跨学校选修。



5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在继续开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小组讨论式教学与基础医学课程群互为支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翻转课堂、自主研讨课、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促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




6

促进科教融合,营造学术氛围

打造系统、规范、全程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促进科教融合,早期由专业导师通过学习交流,引导和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对强基学生进行基本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申请本科生科研课题,深入科研实践,接受完整的科研全过程的培养和训练。



开设科研思维训练课程,以专题为引导,在首席科学家、知名学者的指导下,进行课内外的小组讨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


临床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加强基础与临床的交叉融合,进行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科研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转化医学思维。


积极营造学术氛围,支持学术交流和活动平台的建设,例如学术沙龙、文献报告会、课题申请、校内外创新论坛等,逐步形成系统、规范、全程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为更好地进行本博融通衔接和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7

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双向国际交流平台


引入国际学术大师参与拔尖人才培养,邀请大师、名师进行讲座、讲课和学术交流。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拔尖项目学生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及暑期短期访学,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让学生接触国际学术前沿,感受国际学术氛围,为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



实施卓越博士后培养项目,与国内外深度合作,强基学生进行3年的博士后培养项目,建立合作共赢的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科研和创新能力强基础医学师资和学科精英。


未来·全面发展


基础医学培养的是兼具生物和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基础医学人才是医学教师队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稀缺资源。



毕业后选择丰富、出口多样、方向多元。


就业单位如北京大学及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等。


留学学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等。



我眼中的基础医学


北大学子谈基础医学



1


吴励


1977级(首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高中毕业于北京第六十四中学,现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教授。





吴励谈到了选择基础医学的原因,一是对医学的兴趣,二是对科学研究的梦想,基础医学专业恰好完美结合了这两方面,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基础医学包括很多不同学科,吴励选择了免疫学方向。一方面,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疾病时最关键的系统,现在所知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与免疫系统异常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对诊断、治疗方法创新和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如今,吴励已从事免疫学研究工作三十多年,她回顾了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求学的八年:前五年是基础医学学习,后三年是进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她认为,基础医学专业的学习为后来免疫学研究、医学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你对医学感兴趣,又具有创新、探索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基础医学专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祝你们成功!”




2


吴虹

1978级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高中毕业于北京十一学校。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大清华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





大学时光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能够在北医学习,有幸承蒙各位名师指点,学到的做人之道、打下的坚实的医学基础、培养的科研思维,受用至今,而且收获了爱情和友谊。北医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一种情结刻进骨子里。

对于北医人的“厚道”,我的体会是:第一是北医人扎实学习,不张扬;第二是北医人肩负的是生命重责,不管走到哪,做事都严谨、认真;第三是北医情结,北医人彼此相互照应,永远不会忘记北医。


“能在北医读书是幸运的,希望每位同学珍惜机会,同时也祝福学弟学妹们能同我一样,在北医学到知识,收获梦想、爱情和友情,以北医为傲,也让自己成为北医的骄傲。”




3


姜长涛

基础医学2009届博士毕业生,高中毕业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获得者。





据姜长涛回忆,取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后,他面临一个岔路口——是继续留在临床救死扶伤,还是转向基础医学专业探索新的事物。最终他选择了投身基础医学。


临床与基础的关系类似于大树的树叶与根基,想要大树枝繁叶茂,必须把根扎稳扎深。基础研究看似漫长而枯燥,但总能从中发现乐趣、发现未知,拥有无限的可能。基础医学的工作正是临床医学的根基,也是临床医学的未来。怀着这样的初心,2014年姜长涛回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再次出发。


“基础研究是生命的基础,是未来的基础。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等你来!”




4


艾玎

2001级首届基础医学八年制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现为天津医科大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





艾玎分享了对基础医学专业的理解: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专业,是临床实践的基石。基础医学探讨人体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生命过程,研究发病机制,解决医学问题。接着她讲述了选择基础医学的同学们应具备的三点。


第一,热爱基础医学。热爱是一种态度,基础研究相对冷门,要耐得住和细胞、动物、繁杂数据打交道的寂寞,才能开出绚烂之花。


第二,勤奋努力,不断创新。这是一种后天的智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做出优质科研需要不断创新。


第三,团队协作,不忘初心。青年要在团队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也要学会融入团队之中。


“祝愿同学们在医学学习中,收获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青春谱写新时代的荣光。”




5


夏佳霖

基础医学2014级本科生

高中毕业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夏佳霖说,她总能在基础医学的世界里找到心之所向。


在这里,你会好奇生命的来源与去向、机体运转的规则、细胞工作的机制,你会好奇人与环境共生、与微生物交流的方式;经过不断学习与研究,你将知晓数不胜数的化合物如何提供能量,揭开医学生理学的秘密,找到人与自然对话的途径。当你选择了基础医学,你就是这生命大探索中的一员。


你将用严谨的科学设计验证天马行空的科学创想,用有理有据的分析拨开生命运行机制的蛛丝马迹,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九百九十九次的失败,你发现的一点一滴将打开大千世界、拯救更多生命。你将与同学们一起在讨论探索和合作中成长,在一次次思考中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世界。




6


佘坚祺

基础医学2015级本科生

高中毕业于广东潮阳实验学校





佘坚祺认为,基础医学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侧重于探究生命发展规律和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有效的诊治手段。


他接着谈到了五年对科研的体会。大一时,他对科研也感到些许畏惧,但五年的学习生活打消了他的所有疑虑。北京大学医学部有着全国顶尖的教学资源和科研环境。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让他在本科早期阶段就能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接触各个领域的大牛,不断激发科研兴趣,从而找到了科研方向。


今年大五的佘坚祺正处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对接阶段,已经正式进入实验室并有了自己的课题、去探索人类基因组的奥秘——这是他五年前无法想象的,但现在他做到了。在导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不断深入学习,不断挑战自己,虽然在科研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困难,但是在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他非常享受。


“北医让我知道了科研是一种幸福。”




7


陈玟君

基础医学2016级本科生

高中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玟君说,基础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其他分支的基础偏向于科研医学、幕后工作,间接研究疾病、直接研究人体,从微观上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解读,有利于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成果的转化,推动医学的发展。


有人疑惑,为什么基础医学的学生要用大四半年时间到临床医院实习?陈玟君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些年基础医学的成就硕果累累,但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实践上未得到应用。而她和同学们来到临床医院,能获取临床的需求、临床的思维,从而指导研究向更实际的方向发展。在医院,她们会学习到很多富有基础医学特色的临床知识,会去不同科室与医生和患者交流,会发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等待科研上的突破。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对未来更卓越的技术、更先进的医学抱有期待。


她表示,作为基础医学的一员,不应仅仅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要树立走进临床的意识,这样科研才不会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脚踏实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




8


金岳圻

基础医学2017级本科生

高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什么是基础医学?在金岳圻的理解里,基础医学是所有医学专业的基础。基础医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与异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转化。而只有当理解了这些内容后,才知道在临床上如何诊断、治疗病人。


探索基础医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探明疾病中的未知。每探明一点未知,都有可能创造一种新的诊疗方法或预防策略。虽然基础专业的同学将来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一个实实在在的病人,但他们所做的工作总是服务于千万人民。


金岳圻继续分享了几年科研的感受。他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大一参与创新人才计划,到课题组听组会、文献报告、观摩实验、参与实验。当时的他感到科研是一件神圣的事情,甚至有点遥不可及。但在项目中不断学习、进步,他发现自己渐渐能听懂一些内容并参与讨论了。大二开设了PBL课程(基于问题的学习),需要检索相关疾病最前沿的一些最新进展。


而现在大三的他,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课题、执行课题。这时候回首一看,发现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都是两年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学院提供的课程、培养项目把同学们与科研的距离拉近,老师们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无限可能。




9


肖雨欣

基础医学2018级本科生

高中毕业于襄阳市第五中学





肖雨欣说,化不可能为可能,这就是基础医学。在这里你的探索欲和创造欲将得到最好的平台,你将为前沿知识更新速度惊叹、为奇迹的缔造而震撼。如果选择了基础医学,可能面对面和患者交流的机会不多,但他们的憧憬与希望会牵引着你去寻找妙药良方;你不会是手术室里的主刀者,却是患者希望的守护者,因为不管是临床更有效的检测方法,还是新特效药,都在这里生根发芽。


医学专业课很硬核,但学起来非常有意思,实用价值也很高。肖雨欣明显感到,大二从本部到医学部后获得单位学分的任务变重了。“八年一贯,本博通融”,必须用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投入才能不负医学生的使命。但即使如此也不妨碍她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殿堂,会有人陪伴你清晨自习、深夜点灯;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你可能会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并进行着重讲解;几乎每门课都有动手操作的实习,帮助加深理解记忆。虽然课程量很大,但教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能借助的电子学习工具也越来越多,理解知识比起过去更容易。


医学贴近生活,专业知识非常容易应用。医学生有个习惯,学到什么病都习惯往自己身上套,这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不少趣事。其实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也是加深对人体理解的过程。每个医学生都有能力为自己和家人做健康管理,这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有价值。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永远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希望与可能。基础医学作为整个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更是一盏长明不灭的灯,释放光明,照亮人类前行的路。


历经60余年的发展历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已成为国家基础医学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基地之一,为每位热爱医学、护佑生命的基础医学学子保驾护航。期待着你的到来,同寻健康渡轮,共济生命汪洋!








5月12日起

北京大学开启强基计划学科直播

10个学科轮番登场

带你来感受基础学科的魅力

欢迎关注!





直播时间表

时间
专业
院系
5月12日19:00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系
哲学类

哲学系(宗教学系)

5月14日19:00

考古学

考古文博学院

历史学类
历史学系
5月16日16:00

数学类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类
物理学院
5月17日16:00

生物科学类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类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5月19日19:00

力学类

工学院

基础医学
医学部





直播平台

本系列学科直播将通过抖音、快手、B站、央视频和百度APP教育频道等平台上的北京大学官方账号同步直播,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与老师进行线上互动!

直播结束后,北京大学B站快手平台也会放出回看视频,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应信息。




北京大学官方抖音账号


此二维码需要打开抖音app扫描



北京大学官方快手账号





北京大学官方B站账号





北京大学官方央视频账号





想了解更多内容
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访问北京大学招生网






相关链接





全科A+!4分钟动画,读懂北京大学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首选北大!

北京大学今日开启强基计划学科直播!


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号外!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开始报名


权威发布 | 北京大学2020年“筑梦计划”招生简章


北大哲学,让你的独立绝不孤独


北大中文,足够描绘你的全部梦想!


北大历史,在卷帙浩繁间与你相遇


北大考古,与你赴一场千年之约


北大数学,“第一系”的极致之美


北大物理,邀你在巨人的肩膀上接力


北大化学,创造奇迹的阶梯近在咫尺


北大生科,神奇生命在这里


北大力学,全国培养院士最多的力学学科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北大医学部

编辑:袁晓秋

美编:杨圆、童祎璐

审校:戎子艺、李馥先

封面:黄政翔

排版:赵雅楠

责编:以栖、昭花花、谭诗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