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语法学习的5点心得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0-01-25

最近在和一群小伙伴共读语法书《赖氏经典与语法》,在共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思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认为语法该如何学习。


来自《跃迁》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说: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什么”、“学什么”、“如何学”比“学就好了”更重要。 这个学习的思路也可以放在学语法这件小事上。对大部分人说我想学语法的目的无非就是“读得懂句子,写出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句子”,那学什么呢?我认为要学习“语法框架,有关语法的必要知识”,那怎么学呢?“用!在使用中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后哪里不会学哪里”。


1. 先见森林,再琢磨树木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框架。就语法的学习来说,什么叫掌握语法的框架呢?拿出一张白纸,英语语言的特点和主要规则列出来?能用初中生能听懂的语言把语法规则描述出来?如果不能的话,说明还没用掌握这个框架。


掌握了语法框架不意味着就弄懂了了所有语法知识,学无止境,你还是会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还有看不懂的句子。但是因为已经掌握了语法框架,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不慌了,你知道这个“知识盲点”是在整个体系的哪个位置,然后哪里不会去学哪里就好了。


例如有位朋友在饭团上向我提问:下面这个图中的“That is it easy to find convincing demolitions of climate-change myths, for example, has not curbed misinformation on the topic.”是什么意思?和上一句是什么关系?



英语语法中最先需要了解的一点我想就是“什么是句子”,简单来说有“主语+谓语动词”才能构成句子(祈使句除外),那什么可以做主语呢?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话都可以做主语。了解这点之后这个句子就看懂了"That it is easy to find convincing demolitions of climate-change myths"这么一长串是这个句子的主语。那这里的That是啥呢?翻看语法书查一查“主语”,或者上网搜一搜“句子做主语”,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来自《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这个语法点在绝大多数语法书中都会讲到。


那这句话和上句话什么关系呢?很明显这句话是上一句话的一个例子,因为这里有“for example”。我们平时喜欢吧for example放在句首,在这里我们观察到也可以放到句中,因为本质上它是一个副词,位置比较灵活。


我们总说“我语法不好”,那到底是语法哪一块知识没有掌握呢?“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不好”,那怎么个不好呢?如我之前所说:我们语法不好,事实可能只是我们从没有认真地学习过语法罢了。或者只是一直在做题,在学语法,没有能跳出来掌握语法框架,所以一提到语法自己就打怵。


我整理的有关“如何写句子”的语法框架


掌握基本套路,先写出一个正确的句子

试试这四招,告别“小学一年级作文水平”


2. 抓大放小,不要纠结


那怎么掌握语法的基本框架呢?找一本语法书(什么都行),认真的读过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抓大放小,不要纠结”。抓大放小是说要注意掌握框架,而不是恨不得把书中的每个字都记下来。


对于书中的细节部分,我们只需了解一下混个眼熟即可,因为我们是记不住的。翻看一本语法书,有关“冠词”这一个内容就有10多页,看得心急火燎头昏脑胀的,记了一堆笔记,结果过两天就不记得了。这不是我们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在我们学习的初期,在我们还没有见过许多语法现象之前,是很难死记硬背下来的。莫不如先了解有关冠词的一些必要知识(例如a/an和the什么区别?),然后遇到了有关冠词的问题就再查就好了。别怕自己忘,忘了就查呗,见多了查多了印象就深刻了。


你可能会说:可是考试的时候不让查啊!如果你学语法是为了考试的话,我建议多做做题,把不懂得题都弄懂,在考试来临之前多见见语法现象,多查查。养成有疑问就动手查的好习惯。


不要纠结是说语言中很多时候讲的是习惯,不是逻辑。有些用法你觉得别扭,那是正常,因为中文和英文本来就是两种语言,它不是一一对应的。语法不是死规则。大多数规则都是“一般情况下”的规则,它不是非白即黑的,而是有许多灰色地带,我们要带着开放的态度去学语法。先一般再特殊,我们先了解基本情况,然后再通过阅读、听力等材料让自己接触更多的语法现象。


You can’t predict good grammar or correct usage by logic or general rule. You have to learn the rules one-by-one and accept the fact that some of them, probably most of them, are arbitrary and idiosyncratic.


3. 看到术语的本质


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限定性非限定性从句虚拟语气真实条件句非谓语动词... 这些术语大家一定都听过,但是自己能说清楚它们都是什么吗?如果不能的话,问题出在哪里?


术语的出现是为了总结规律,为了使人方便交流。我建议大家在初学阶段要弄清楚这些术语的本质是什么。例如在赖世雄老师的语法书中,他提到了“副词连词”,有的朋友就不懂了?它到底是副词还是连词呢?书中就明确说明了:“在主从复合句中,because、if等连词引导的从句充当状语,类似副词的功能,所以把这类词叫做副词连词”。


读懂了这句话,就掌握了英语复杂句的写法。啥叫“复杂句”?啥叫“主从复合句”?其实他俩是一回事,英文都是complex sentence,只是翻译不一样。啥叫副词连词?英语中叫“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也叫“从属连词”... 晕了吗?我想说的是,掌握这些术语的本质比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更重要。在一个句子中,能看懂“谁做了什么事” “谁是谁” “谁修饰谁”就好了。 


4. 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就要去“用”语法


学习语法就是希望可以掌握这个工具,然后用来分析我们碰到的的语法现象。也就是说,学好语法的关键在于学语法之外做的事情,语法是用的,不是学的。那怎么去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来自The Economist Espresso的文章:



Espresso的文章以短小精悍见长,没有一句废话,那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用词外我们观察分析一下这里前两句话中出现的语法。


"Wolf Warrior 2" follows a Chinese action hero in an unnamed African country, saving natives from war-mongering Westerners with explosions and punch-ups galore.


Nicknamed the "Chinese Rambo", the film has just become the highest-grossing production in Chinese histroy, earining over $600 m since its release last month.


这两句话都有些长,不过作者就用了一招而已,通过我们学习的语法知识就知道这里是“分词结构”。那为什么要用分词结构呢?拿第二句话来说,它表达了三层意思:


  • 《战狼2》被称为中国的兰博

  • 《战狼2》创造了历史票房最高

  • 《战狼2》自上映以来赚了6亿


如果让我们写我们会怎么写?用简单句?用并列连词?用从句?通过观察和对比后我们就会发现分词结构文章内容更清楚,表达更简洁。见过了这样的表达之后以后阅读的时候就会注意“作者是如何把几个主意连接在一起的呢?” “ta用了什么语法手段?” 在实战中见见“真语法”,我们学到的语法知识才能真正的消化、内化。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了解到英语中有的动词是及物动词有的是不及物之后,我并没有去死记硬背哪些是及物哪些是不及物哪些是两者兼备,而是去阅读。当我读到Rumors abound.的时候我就知道了“abound后面没有接宾语,它是个不及物动词!” 当我听到钢琴家郎朗说到“What was happened”的时候,我顺便查了下happen这个词,了解到这个词是不可以用于被动语态的,因为它也是一个不及物动词。


在看美剧Bojack Horseman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样一句话:




I'm at a place now where I never need to grow as a person or rise to an occasion because I can constantly just surrend myself with sycophants and enablers until I die tragically young.


这里的I die tragically young.是什么语法现象?我就查了查,在张满胜老师的《英语语法新思维》中就找到了答案,系统的了解了这类的用法:



这都是用语法的表现。语法这事学无止境,因为语言是如此的丰富。我们在掌握了基本框架之后,哪里不会学哪里就好了。


5. 我是如何学好语法的


许多人问我:Eric你可不可以推荐我本语法书?Eric你觉得这本语法书怎么样?


对于书,我的态度是只要是别人提到的书,我有条件的话一定会买来。因为这本书好不好需要我自己读了才能知道,哪怕是别人说“不好”的一本书,我相信我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关于语法书我没有什么推荐的,因为我认为你只要认真地读完一本,掌握了基本框架之后,需要学什么就去买什么就好了。


例如关于语法书我手头上就有30多本,我没有觉得哪本好或者不好,因为侧重点、风格各有不同。我多读一读吸收各派功夫,持续丰富我的知识框架才是主要目的。


昨天我整理书柜发现了大学时我买的一本语法书:



记得那是新学期开学,我大声的问老师Are you miss me? 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纠正我:用Do,不用are。在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两者有啥区别,放学之后我在学校附近的书店买了这本书,一个星期翻了两遍,算是弄懂了语法的基本规则。就这样上了路。


我突然发现这本书的第一页上有当初我鼓励自己的一段话: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 (Best不该大写)。



看到这一页我有些感动,妈的,五年多了,我做到了。语法这件小事,不要再拖着了,尽快把它搞定,用起来。我都行,你一定也可以的。


每个字都懂,但是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在说什么

我们为什么读不懂这段英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