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因为热爱,无需坚持”?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这周我们用 5 天读完了 Learn Like a Pro

书很好读,是一些有关学习的常识,推荐你也读一读。学习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也有一些对「自学」的尝试和思考,把这些零散的思考碎片也记在这里分享给你🧩

1. 📖阅读速度慢?

首先我们先确定这个问题是什么。阅读速度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忍不住一字一句读?读不进去?......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去找可能的原因。我会这样分析一些常见问题:

1)阅读的少,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不是阅读的问题,是注意力的问题;2)词汇和语言不熟悉,没有读过大段的英文——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经验也不多,自然会吃力,这是必经的过程;3)单词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不懂了——这是理解力的问题,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需要练习;4)感觉自己读懂了,但读完无法用自己的话解释——那就是没读懂,这是fluency fallacy。


以上的分析是一个思路。

我们最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速度取决于阅读习惯、理解能力和相关经验。你读的越多,就读的越快越好,反之亦然。我们把追求阅读速度改成提升理解能力,就找到了更具体的练习方向。


比如语言上我推荐「读两遍」,第一遍专注内容,遇到没有完全读懂的地方先做标记,等读完了一章再回头专注解决这些标记。内容上,要养成「用自己的话总结」「把阅读内容变成思维导图」「把阅读心得写出来说出来」,读的数量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有多少主动思考。

最后推荐3本对我阅读能力提升最有帮助的3本「学习如何读书」的书。当初我想学习读书,读了几十本相关书籍,核心理念都一样。How to Read a Book?要读英文原版,确实不好读,我前后读过3遍,只是消化了一些核心思路就学会了读书。后面两本是中文,很好读,读起来吧。

2. 🧠什么是「模仿能力」?

模仿能力最浅的一层是模仿具体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发现做法背后的 patterns,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抄作业的时候先别看答案,先想一想自己会怎么想、会怎么解决?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对比参考答案,这样抄才能最省力也最有效。

那如何想自己会怎样解决问题呢?我会问自己这一系列问题:💡我会怎么做?为什么?💡我还能怎么做?为什么?💡如果我是___?我会怎么做?💡thinking backwards会怎么做?💡核心目的是什么?别人普遍会怎么做?为什么?


3. 如何翻译这段话?

学习上面提到的思路,如何翻译 XX 的 workflow 可以拆解为这样几个动作:

1) 翻译的前提是理解。2)理解需要了解语境,熟悉词汇和语法。3)语境不充分怎么办?4)词汇和语法有盲点怎么办?5)有没有现成的翻译可参考?6)有什么人/工具可以利用?7)我理解了吗?如何用我的话 paraphraze?8)需要什么样的翻译版本?目标读者是谁?

4. 我现在怎么学单词?

根据自己的需求,巧方法和笨方法双管齐下。

巧是利用工具,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笨是做好当下每一步,用必要的费时费力让自己吸收消化知识,把内化的知识变成点滴思考。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现在没有背单词的需求,主要是读书顺便学英语。偶尔会碰到一些觉得「哎呦还不错哦」的词,那就特别记一下。查词典,找例句,也把它做成文档记录。在记录中可以有一些工具、代码让它更省事,但学语言还是要故意笨一点。有复制粘贴,也有自己动手,日积月累把笔记串联在一起,一词就变成了一世界。


5. 毫不费力来自持续用力

Nobody needs willpower not to eat a chocolate bar when there isn’t one around. And nobody needs willpower to do something they wanted to do anyway. Every task that is interesting, meaningful and well-defined will be done, because there is no conflict between long- and short-term interests. Having a meaningful and well-defined task beats willpower every time. Not having willpower, but not having to use willpower indicates that you set yourself up for success. This is where the organisation of writing and note-taking comes into play. From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即兴能力,来自大量的刻意练习。要想总有话说,言之有物,靠的不是一时的灵感,而是持续的积累。

厚积薄发,如何厚积?写作和笔记就是最好的方式。短期是记录,长期是洞察,大量的输入和思考会碰撞出用之不竭的素材。

6.什么是「因为热爱,无需坚持」?

Let’s return to President Roosevelt. Averaging about a book per day, he might have been the best-read man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time. But when it came to reading, Roosevelt didn’t need self-discipline to get it done. Why? Roosevelt loved to read! You only truly need self-discipline to do the tasks that you’re not that motivated to do. If you can increase your motivation for studying, that might be the best remedy of all. That’s why we’ll next turn our focus to the crucial role of motivation. From Learn Like a Pro

几年前我悟到「因为热爱,无需坚持」,乍一听有些反直觉——不是应该「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吗?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给你带来了各种「好处」,你根本就不需要什么 self-discipline/willpower 去苦苦坚持。这和爱一个人一样,没有谁会自豪地说「我坚持爱 TA 了 XX 年吧?」

拿我来说,学英语本身就很有趣还可以让我养家糊口,能让我实现成就感、幸福感、自我价值,自然就无需坚持。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没那么喜欢但又必须 bite the bullet 去做它,我们可以1)减少可能阻力,让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别把意志力都浪费在「启动」上;2)让自己喜欢上这件事,换一个 perception 找到足够的价值让自己爱上它,如稻盛和夫说「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为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7. 科技与狠活皆是身外之物‍‍‍‍‍‍‍‍‍‍‍‍‍‍‍


最近玩了一些市面上流行的工具,目的就是「试一试」。比如用 ChatGPT 插件和 Poe 载入 PDF,让它帮我一起英文学习素材。我这样做不是为了图省事,是想用英语学英语,用玩的方式探索一种可能的英语学习方式。

这星期的实验感触是:我们一定要持续提升英语能力、学习能力,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先照顾好自己的第一大脑。自己还不是一个系统,没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工具的帮助也有限,最终可能动动手指就解决了问题,但长期来看,还是提升自己的人脑是最重要的练习


猜你还想读:

· 十有八九,是我们低估了自己‍

· 昨晚上完课我是这样复习的

· 一位英语博主的Obsidian学习心得

· 我日常学英语教英语的一些习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