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CASer,一起沐浴春风“谷雨”

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04-30


编者按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六个节气,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国科大谷雨计划·人文社科宣教公益行动是国科大在2019年创立的校级文化品牌,旨在通过人文社科类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担当。依托院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优质平台,结合国科大办学特点,国科大人文学院和公管学院分别承担实施谷雨计划品牌子项目: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谷雨计划·普法专项行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滋润国科大学生成长成才。本期,跟随国晓薇一起走进“谷雨计划”吧。




文化育人

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


民间在谷雨节气

有摘谷雨茶、走谷雨

祭海、吃春、赏花等习俗


自2020年起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以传统节日、节气为载体

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秋日

开展“金桂沁果壳,玉兔颂秋歌”

中秋节游园会、“清酒话中秋”主题活动


在冬季

举办“二十四节气之小雪花宴体验活动”等


这些活动展示着

考古系的专业特色与师生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受到国科大师生们喜爱


节日、节气专题活动掠影


以公众科学节、国际博物馆日等

为重要时间节点与契机

考古系师生们开展了

“考古中的微观世界”实验室开放活动等工作

充分利用科技考古教学实验平台

向公众展示考古样品与科研仪器

并安排系列室外体验活动


实验室开放与室外体验活动掠影


此外

在雁栖湖校区举办的

“模拟考古发掘”活动

通过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田野考古发掘

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学的魅力


专心发掘的同学们


在“谷雨计划”项目的支持下

考古系充分立足本系科技考古特色

每学期都会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名家学者

开展考古学前沿讲座


往期讲座海报


从我国上万年的遗址

到域外中世纪的王陵

从石灰、金属等材料的认知与保护

到精美掐丝珐琅的收藏与研究

……

一场场知识盛宴开拓着师生们的视野

也推动着多学科的融合


认真听讲、踊跃提问的师生们

讲座合照


系列文化活动

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也增强着师生们的

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部分项目成员合影



答疑解惑

丰富多彩的法律宣讲活动


为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国科大公管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自2019年起

每年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和“12·4”国家宪法日为依托

开展校园宣讲、主题访谈、法律咨询服务等

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


谷雨院长茶座



2023年4月26日晚,谷雨院长茶座系列交流活动在雁栖湖校区启动,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副院长阎文军、副院长宋河发分别以“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问题”等为题进行专题分享。



谷雨院长茶座第一期合影


法律咨询服务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法学专业的师生们在雁栖湖校区、中关村校区设置的知识产权咨询展台前为同学们提供法律咨询相关服务。 



为同学们解答法律问题


知识产权主题夜跑



在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主题夜跑活动在雁栖湖校区运动场拉开帷幕,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踊跃参加。参与者以答题和跑步相结合的形式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务知识。 



知识产权主题夜跑


模拟法庭



在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学社还会组织知识产权主题模拟法庭。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按照真实的法庭设置了审判长、原被告等角色,围绕“侵害商标纠纷”等主题展开激烈辩论。 



知识产权主题模拟法庭


校园新媒体普法


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知识产权学院的同学们采访国科大不同专业的师生,了解他们对知识产权的疑问和相关政策的认知。



知识产权宣传横幅


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

知识产权学院围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主题

开展宪法晨读、法律咨询服务等

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宪法晨读活动



每年12月4日清晨,在朗朗的宪法晨读声中,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随之拉开序幕。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宪法的理解和感悟,大声朗读宪法条文。



宪法晨读活动


法律咨询服务



在雁栖湖校区、中关村校区设置的法律咨询服务台前,法学专业的师生们在宪法日当天实时解答大家关注的法律问题。 



宪法知识竞答活动


宪法专题讲座



知识产权学院的老师们每年面向法学与非法学专业的同学们作国家宪法日专题讲座,向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地位和宪法精神等知识。



国家宪法日主题讲座


线上普法宣传



除了线下活动,知识产权学院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在学校法律事务室支持下设置专用邮箱开展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咨询法律难题。



同学们在学习宪法宣传材料



美美与共

妙趣横生的校外科普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公管学院的同学们依托谷雨计划·普法专项行动,积极进行校外的普法宣传活动,组织“送法进校园”活动,为怀北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同学们普及宪法知识、分发宪法册子并进行宪法宣讲。


与怀北学校的同学们答题互动并颁发奖品


“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也多次走出校园,并联合“春分工程”,共同助力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校外科技节活动合照


考古系师生们先后走进海淀区锦秋学校、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展示了五谷、钱币、陶瓷器、石器等文物,开展了香囊制作、岩画绘制、拓片投壶等趣味活动。


充满好奇的小朋友们


此外,考古系也注重与兄弟高校的合作,如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助力中国人民大学科技文化周活动,考古系师生们以考古学和科技的交叉合作为亮点,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


“谷雨计划”助力中国人民大学科技文化周活动


师生谈

谷雨


杨益民

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系主任


科技考古使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考古学和历史学问题,研究成果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通过谷雨计划面向全校同学们开展科技考古研究成果的科普,既可以普及理工科知识,也可以同时普及人文学科知识。今后建议加强和鼓励科技考古研究成果的普及工作,提高大众对前沿科学应用的认知,活化历史场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罗武干

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


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文物考古工作在传承中华文明、教育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有着深远作用。为响应党和政府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提高国科大师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科学院为数不多的文化遗产研究单位,在国科大和人文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历任系主任的领导下,我系曾经连续开展了七次“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2007-2013年),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仅给国科大师生传播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师生研究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国科大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自2020年获得学校资助以来,备受国科大校领导、宣传部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已连续4年成功组织了系列文化活动。在我系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品文物、过佳节”、“公众考古”日和“科技考古平实验平台”开放周等,全方位、多维度深入打造了国科大“文化遗产宣传”主题活动,建设成了国科大常态化的文化建设宣教活动,在校内外的知晓度和感染力大力提升。相关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国科大研究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国科大本科生带来了一场融挑战性、教育性、创意性及娱乐性为一体,且妙趣横生的文化之旅,助力提高未来科学家的人文素养,影响较大,意义深远。

韩宾

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国科大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自开展活动以来,成为国科大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校园实践。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体验及科普活动,让在校学生近距离参与、体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对于学生构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尚雪

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支柱,更是祖国的建设者、捍卫者、见证者。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国家才能有光明未来。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的重任,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明至关重要。


国科大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自2020年开展以来,在校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师生的欢迎。在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过程中,来自考古系、科技史系以及古脊椎所的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展示才华,服务社会。在活动中,志愿者同学们为参与的同学老师耐心解释、说明、展示传统文化体验的内容。这些过程我都参与并仔细观察,经常感动于同学们的才华和青春热情中。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们的项目支持,为同学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吕晨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国科大谷雨计划·普法专项行动的成效感到非常自豪。通过结合国家宪法日和世界知识产权日,我们不仅增强了师生的法治意识,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个项目不仅提升了校园的法治氛围,还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精神的优秀人才。

肖尤丹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国科大岗位教授、法律系副主任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法治保障,科技创新也是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保护、高效能管理和全方面服务,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对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理论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国科大师生,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机制支撑服务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依托谷雨计划系列活动,加深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与知识产权同行,共同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陈清乐

2024级科技考古专业博士生


谷雨计划活动形式多样,通过线下体验活动、开办讲座等形式科普文化遗产知识。线下系列活动在科普专业知识的同时兼具趣味性。通过参与实验室开放、中秋文化体验等有趣的活动,我了解了许多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深刻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科普讲座让我对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科技手段的应用在考古研究中的必要性,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考古学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左添

2023级科技考古专业硕士生


自入学后我们2023级硕士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结合考古学科特点,面向国科大校内并走进北京市几所小学,在不同时节举办了多次谷雨计划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增进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二十四节气、扎染、画扇、插花、香囊、版画等,并以亲身实践、宣传讲解、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将它们推广出去。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的知识技能有了很大增长,视野也更加开阔了,同时也提高了考古学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寇鑫淼

2021级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生


作为国科大的学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专业,未来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知识。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我们都需要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谷雨计划为我们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依托谷雨计划开展的活动,我结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大家相互交流不仅丰富认知、开阔视野,而且活动结束后大家也保持了良好的友谊。2024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即将到来,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谷雨计划相关普法活动,增进对法律的了解,提高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康可依

2023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


谷雨计划给了我们深入了解宪法和知识产权法的机会,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解读与学习,它更能培养我们的法律意识,加深我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在谷雨计划中我结识了来自各个专业的小伙伴们,和他们的交流让我从从法律、政治、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了我的综合素养和跨界能力。谷雨计划不仅是知识传递和学习的机会,更能让我们更全面、更有担当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于卓浩

2023级软件工程专业博士生


还记得在宪法日活动时,我拿着同学们发放的宪法小册子第一次认真阅读了这部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集中、全面地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和重大问题,学习它也就建立了对国家的全面了解。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更多是和代码和电脑打交道,很少关注法律问题、更不用提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因此在宪法日中学到的这些知识显得格外宝贵。马上将迎来谷雨计划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对于即将成为科研工作者的我们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期待能在这次活动中继续学习到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谷雨时节,水声淅沥

作为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已至暮春时令

花草繁茂,是为荣华


在“谷雨”的滋养中

国科大师生体味传统文化佳韵

感受现代法律智慧

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

沐浴春风“谷雨”

茁壮成长


从国科大学生到国科大老师

粉了!国科大的四月天

典赞·2023科普中国,国科大入选!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

国科大人文学院 国科大公管学院

素材整理/许天雄 陆紫琪

图片/吴昊哲 王立坤

国科大人文学院 国科大公管学院

美编/蒋轶凡 陆紫琪

责编/张雪雅 王千予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