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醒“真叫卢俊”,洗稿这事儿不长久

今纶 抱朴财经 2022-05-16


4月30日,我刷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广州放开落户,粤港澳正式开启虹吸模式》(以下简称“卢文”),来自于公众号“真叫卢俊”,署名“真叫卢俊团队”。


我就点进去看了一下,因为我在媒体工作了较长时间,而且长期身处广州,自己又在进行财经写作,所以对于这类题材很关心。看了之后,感觉很多词语、段落以及结构很熟悉,然后我就调出我自己4月27日发在公众号“功夫财经”的文章《房价七折抢人?我们都被这座城市给骗了!》。


然后,我就开始震惊了!


两篇文章在大部分的结构上太像了,还有观点,以至于我怀疑我是不是抄袭了“卢文”。我把两篇文章丢给同事看,同事说:“你先发还是他先发?”意思是我洗稿,可是我是4月27日发出的,而“卢文“的文章是4月30日发出的。


我的TXT文件和WORD文件还躺在我的电脑里,上面可以清晰显示创建时间。


好吧,我们一一做个对比,不废话。


“卢文”前面有较长一段关于广州的新闻,这是当天“卢文”推送的新闻由头(做新闻的都知道,按下不表),“精彩”从关于苏州某政策的解读开始。


对比一:


关键词:热力图  孔雀东南飞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


对比二:


关键词:长三角、老龄化、大湾区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把大湾区换成了粤港澳)



对比三:


提示:全句高度相似,但是这一句并不是来自于《房价七折抢人?我们都被这座城市给骗了!》,而是来自于我于4月12日在功夫财经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章《中国正迎来头部时代,聪明人该何去何从?》。看来,作者是我的铁粉,不,是功夫财经的铁粉。


我的表达是这样: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



对比四:


关键词:优惠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关于可以享受优惠的人“没几个”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99%的人被排除在外、蛮难



对比五:


关键词:呼和浩特  饱和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


注意“饱和”这个词语在这里。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


“卢文”在这里没有用“饱和”这个词语,但是在下文“对比六”用了,用心良苦。


对比六:


关键词:苏州  淡定 1000多万 800万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


对比七:


关键句:有人说“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当然不完全准确,却也有一定道理。(全句直接拷贝,洗稿不专业!哈哈哈)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



对比八:


关键词:高端


我的表达是这样的:

“卢文”的表达是这样的:


文章末尾我想说几句,对一篇不过两三千字的文章,作者有八处和我的文章高度雷同,有的句子甚至是直接拷贝,甚至不惜跨越式学习,从一篇文章学习到另一篇文章,然后标上原创,我觉得这是不妥的。


而且除去开头的广州新闻由头之外,后面诸多观点和结构都是类似的。


无非是我提到某城市,作者去查询资料补充几句话,把那里扩写一点,但是结构上、观点上大致脉络就是那样。


我是一名从事过十几年新闻工作的人士,也做过多年评论编辑和评论员,这些“技巧”我能看不出来?


我不认识“真叫卢俊”这个团队的任何人,也不认识卢俊,网上查了一下资料:真叫卢俊和他的朋友们(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沈砖公路3129弄7号351室,卢俊,真叫卢俊创始人。曾任鹏欣地产营销中心市场研发部经理,喜马拉雅、分答、新浪乐居、凤凰网等多家平台签约讲师/作家;2014年至今诞生了近50篇10万+热文。


这都是公开资料,在天眼查里人人免费可查,不涉及隐私。


因为作者署名“真叫卢俊团队”,我就想问,团队产生了多少篇这样的稿子?


事情出来之后,我发微信给后台,整整十天过去了编辑没有回复,我的意思很明确:这是我发在功夫财经的稿子。


然后我又上微博@真叫卢俊,20万粉丝的大V,没有反应


有点意思。


其实,你们团队的编辑只要和我说一声:“不好意思,我们确实参考了您的文章”。我也就哈哈一笑,过去了,因为真的很忙。但是十天过去了,没有任何人表示歉意,我觉得这是不妥的。


我能想象一个自媒体创业公司的老板雇了一些年轻人天天为选题发愁,又要考虑客户需求、流量,难免要干点拼拼凑凑的事儿,可是,被侵犯权益的作者都找上门来了,居然一声不吭,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准备继续这么干啊,这怎么能行?


其实呢,这个圈子就这么大,写稿的不会超过二百人,真正能在头部账号发稿的无非几十人,这么小的圈子,你们瞄准功夫财经这种账号来“洗稿”,胆子太大了!


当然,不止是你们,还有某财经号的手法是:把我的连续多篇稿子串起来洗,我比较忙,有时候还脸皮薄,他们的一个负责人是我的熟人,我就没吱声。是啊,低头不见抬头见,万一哪天开会碰到了,是我尴尬,还是他尴尬呢?不过,卢俊团队,咱们并不熟啊。


卢俊同学,你的手下某些人不适合这份工作,就让他换岗,署名团队就不算“洗稿”了?人家会把你们当成洗稿团队。


另外,你们欠我一句道歉。


如果你们觉得某篇稿子还行,就去开白吧,我最近一篇稿子在功夫财经也有不少转载,他们一般都会同意,这样,你们也省钱,不是挺好吗。


洗稿这事儿不长久,别干了。


写这种稿子挺浪费时间的,因为没有稿费,我不希望写第二篇。


拜托被洗稿困扰的朋友们转一转,谢谢。


5月12日,我们会在广州举办财鲸读书会第三期的活动,主题为《不要看空中国,强烈看多广东广州》,点击“阅读原文”,欢迎参加。

往期推荐02

评论回应 | 香港经济是否被房地产绑架?是!

02

上海老了,香港颓了,未来就看这些地方了!

03

联想为什么这么招黑?因为恨得深沉


有温度的财经阅读分享社群

财鲸读书会由财经专业人士、传媒资深人士、学者共同打造的财鲸读书会项目,专注于为一群不断追求提升的经济学爱好者、理财爱好者,提供一个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财者,财富;鲸者,庞大也。大湾区的财鲸希望与同行者遨游于有趣有用的财经知识海洋里,最终收获财富。


欢迎各种合作

扫小鲸的个人微信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