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策略】当前市场两个关键推动因素以及后续风格演变——A股投资策略周报(1225)

张夏团队 招商策略研究 2022-12-27

预期短期风格特征可能迎来一定轮动,一方面,随着国内多地疫情快速“达峰”,后续出行数据等恢复的过程中,交易消费和出行复苏是合理逻辑,但在此前交易过程中,博弈的存在带来提前交易,中观数据好转的验证则需要等待一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预期交易的波动可能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近期成长股相关的催化并不少,受制于成长风格整体受到压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弹性,典型如“数据要素”等数字经济板块的机会,一旦风格轮动,此类板块交易弹性可能不小。

核心观点


【观策·论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预计明年增量政策最多的三个领域为“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养老”。另外,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强调补链强链,科技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这与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应的表述是对应的。12月初以来2023年A股盈利预期迎来快速提升,地产政策频出和防疫措施优化促使强预期的形成,上调幅度远超往年同期也显示市场对于明年的复苏抱有较高期待。采用行业盈利能力和收入情况来模拟2023年各个行业的反弹空间,修复空间较大的领域分别是:1.出行链(酒店餐饮/商贸零售/航空机场)。2.地产链(地产/装修建材/家居用品)。3.医药类。4. TMT部分行业(计算机、传媒)。展望明年而言,我们延续我们此前年度策略报告的观点,偏中小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年度关注指数科创50、北证50、创业板综。


【复盘·内观】本周A股市场指数全部下跌,主要原因在于,1)相对抗跌的方向来源于对疫情后复苏的预期;2)短期市场又受到国内疫情政策放松后对经济短期影响的不确定性担忧;3)成长股板块一方面受到市场风格轮动的影响,另一方面,近期海外衰退的趋势较为明显,对成长股构成明显压力。


【中观·景气】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同比增幅明显缩小,商品房销售承压。11月份智能手机产量同比由正转负,集成电路产量同比降幅收窄。1-11月TMT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幅均缩小。10月新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累计值同比降幅均缩窄。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同比增幅明显缩小,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扩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当月同比降幅扩大。1-11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值同比降幅扩大。


【资金·众寡】外资集中加仓食品饮料,ETF逆势申购。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入43.5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97.9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148.3亿份,较前期上升98.6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210.5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集中买入食品饮料;融资资金净买入房地产、煤炭、通信等;信息技术ETF申购较多,医药ETF赎回较多。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下降。


【主题·风向】本周产业观察——“数据二十条”出台,数据要素价值确立。“数据二十条”重塑了数据要素的价值,有望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建议关注数据要素市场相关投资机会,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生态保障等环节。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PE(TTM)下行0.5至13.1,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2.5%分位数。板块估值均下跌,其中,农林牧渔板块估值下跌最多,国防军工板块次之。


【风险提示】美联储政策收紧超预期;国内经济不及预期。


01

观策·论市——当前市场两个关键推动因素以及后续风格演变


今年8月21日,我们发布报告《为什么四季度容易发生风格切换,如何预判和跟踪》,明确预期今年四季度会发生上证50和大盘价值逆袭可能。8月28日,我们发布报告《均衡结构,以待其变》,9月5日,我们发布报告《银房家超额收益决定因素探讨》,10月9日,我们发布《风险将息,绝地反击》,11月策略报告《晨曦微露,反击将至》,12月17日我们发布报告《2022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指引A股》,均提示了以“银房家”为代表的大盘价值风格行业的投资机会。

此前我们描述了A股有明显的春节效应,A股经常演绎春节前上证50占优,春节后中小成长占优的局面。而今年春节前,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稳增长预期升温;同时市场对于疫情后复苏预期逐渐打满,市场演绎大盘蓝筹风格,上证50相对占优。而今年春节前后都是业绩预告披露的高峰期,此前过高的预期在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往往会低于预期,导致中小成长的压力更大。

春节后,政策预期落地进入复苏观察期,而疫后复苏进入兑现期,上证50阶段性占优局面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进入业绩真空期和下一年的新预期形成阶段,又开始重新憧憬新一年的高增长,调整的中小成长利空落地而反弹。而春节后,流动性往往相对较为充裕,也有利于中小成长的表现。春节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成长性板块也可能会迎来更多的政策预期。因此,中小成长风格在春节后有望回归。我们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


▶ 推动因素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产业投资机会


扩大内需在明年的五大经济工作中是第一要务,面对“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2022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探。2023年,扩大内需成为第一要务。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扩大内需”提到三次,加上一次“扩大国内需求”,四次提到扩大内需。一般情况,扩大内需也会提,但是提的次数如此之多,位置如此之靠前,这在过去十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是较为罕见的。历史上,扩大内需作为排名靠前的产业政策出现在2006、2009、2011年。本次扩大内需的策略,“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从这个表述来看,预计明年增量政策最多的三个领域为“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养老”。预期未来一段时间,“银房家”,“新能源汽车”和养老等板块将会有所表现。

另外,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强调补链强链,科技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这与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应的表述是对应的。这就意味着,一旦明年扩大内需的政策逐渐落地见效,下一个重点工作就变成上述目标。


新能源:重点关注“0到1”的低渗透率品种

重点推荐具有细分技术变化或新产业趋势变化的品种,包括

动力电池:复合集流体

储能:大型储能、钠离子电池、便携式储能、类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

光伏:钙钛矿电池、POE胶膜

风电:大尺寸风机主轴轴承


数字经济:重点关注数据要素投资机会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意见》提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数据治理、生态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意见,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数据要素供给相关产业链:云计算

云计算是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2020 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 2091 亿元,增速 56.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 1277 亿元,相比 2019 年增长 85.2%;私有云市场规模达 814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26.1%。

全球云计算市场CAGR有望达到20%,中国公有云市场CAGR有望达到22%。根据中国通信研究院测算,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在2023年有望达到3597亿美元元,2021-2023年期间CAGR有望达到20%;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2023年有望达到2307.4亿美元,2021-2023年期间CAGR有望达到22%。


企业级SaaS渗透率仅为5%,未来CAGR有望达到34%。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年鉴,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约2100万家,《2021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国内SaaS用户数已达到915万家,SaaS付费企业用户数达到102万家,按上述数据测算, SaaS付费用户渗透率仅约5%,有极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达538亿元,同比增长48.7%。现阶段资本市场对SaaS的态度更加理性,各细分赛道发展也逐渐成熟,预计未来三年市场将维持34%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


工业云带动云计算laaS需求增长。根据IDC数据, 2020年中国工业云市场规模达到39.1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市场规模11.9亿美元,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7.2亿美元, 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云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79.1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市场规模71.8亿元,解决方案市场规模106.3亿美元, 2020-2025年期间中国工业云市场CAGR有望达到35.6%。


数据要素价值创新相关产业链:智慧城市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4万亿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需求量激增,成为智慧城市投资建设的重点领域,分别占比15%和10.2%,在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总投资额中位居前列。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中国市场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依次为弹性能源管理与基础设施、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智能交通。在预测期间内(2018-2023年),三者支出总额将持续超出整体智慧城市投资的一半。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中国市场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依次为弹性能源管理与基础设施、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智能交通。在预测期间内(2018-2023年),三者支出总额将持续超出整体智慧城市投资的一半。


人工智能:关注机器学习新增长点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2021年3月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建设方针并强调了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在提高国家竞争力上的重要价值。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技术环境;同时,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也被视为拉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新基础设施计划的实施、消费互联网的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开始步入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和产业底层支撑能力,是激活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由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度,计算机视觉是最核心技术产业。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对话式AI、机器学习(含自动驾驶)、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和AI芯片等,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各技术赛道中贡献最大的市场,除AI芯片外的其他细分技术产业均已跨过高速增长期,步入了稳步增长阶段。

人工智能从泛C端向传统行业辐射。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在企业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销售多个环节中均有渗透且成熟度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新技术模型出现、各行业应用场景价值打磨与海量数据积累下的产品效果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已从消费、互联网等泛C端领域向制造、能源、电力等传统行业辐射。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主导的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商品识别、医学影像识别和以对话式AI技术主导的对话机器人、智能外呼等产品的商业价值已得到市场充分认可;除感知智能技术外,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主导的决策智能类产品也在客户触达、管理调度、决策支持等企业业务核心环节体现价值。

AI芯片是拉动整体产业规模增速的重要拉力,机器学习是新的增长点。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分别为1585亿元和5687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6050亿元和21077亿元,期间CAGR有望达到25.0%和24.4%。AI芯片作为底层算力资源的关键硬件,在2021年-2026年的CAGR有望维持在40%以上,是拉动整体产业规模增速的重要力量;随着人工智能下游数字化发展的意识不断加强,对数据这一AI模型生产要素的要求在不断变高,对机器学习技术数据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暴露与凸显,机器学习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新的增长点。


▶ 推动因素二:疫后行业修复空间测算及近期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目前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预计明年二者仍有小幅提升空间;低基数背景下地产投资增速也有一定的修复空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相比疫情之前有较大的差距,预计未来消费有较大的反弹空间,如果地产竣工继续修复,那么2023年地产链消费向上修复的弹性较大。不排除明年二季度后多项高频指标以及企业盈利增长会出现明显反弹,以2015-2019年(取中位数)为基准,采用行业盈利能力和收入情况来模拟2023年各个行业的反弹空间(用基准情形减去最新财报结果)。修复空间较大的领域分别是:1.出行链(酒店餐饮/商贸零售/航空机场)。2.地产链(地产/装修建材/家居用品)。3.医药类。4. TMT部分行业(计算机、传媒)。

12月以来23年盈利预期持续上调,市场对于明年普遍乐观岁末年初企业盈利预期往往较为乐观,持续上调对于新一年的盈利预测。过去5年(除2019年)A股盈利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这可能与年末经济工作会议提振经济增长预期信心有关。

12月初以来,2023年A股盈利预期迎来快速提升,地产政策频出和防疫措施优化促使强预期的形成。上调幅度远超往年同期也显示市场对于明年的复苏抱有较高期待。


行业基本面修复空间测算

不排除明年二季度后多项高频指标以及企业盈利增长会出现明显反弹。以2015-2019年(取中位数)为基准,采用行业盈利能力和收入情况来模拟2023年各个行业的反弹空间(用基准情形减去最新财报结果)。

从理论上讲,下图右上方的行业与疫情之前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基本面修复空间较大,集中在地产、消费者服务、计算机、传媒、建材、汽车、商贸零售、农业等。


修复空间较大领域1:出行链(酒店餐饮/商贸零售/航空机场)

防疫措施优化之后机票酒店等搜索量明显增长,防疫严格指数随时回落。供给端收缩之后,居民出行需求释放将会驱动酒店餐饮收入和盈利出现反转的可能性,国外酒店龙头恢复情况已经与疫情之前相当。商贸零售板块则是会受益于线下客流回暖,免税三季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疫情的冲击。未来出行需求的修复情况将会主导航空机场基本面复苏,叠加汇率和油价压力减轻,航空机场收入和盈利也可能会迎来拐点。


修复空间较大的行业2:地产链(地产/装修建材/家居用品)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7月以来地产竣工端已经出现修复,相应支持政策(信贷、债券和股权)逐一落地,预计2023年地产竣工和销售将会好于今年,地产市场有望从今年的底部中走出来,盈利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地产链消费如装修建材、家居用品以及家电等基本面修复也会随时得到提振。


修复空间较大的行业3:医药类

医药板块利润出现底部回暖迹象;防疫政策优化之后,新冠疫苗和药物需求将继续扩大,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造等多个板块利润均有较大修复空间。

从海外股票市场来看,美国、日本、越南等宣布放开后医疗保健行业超额收益较为领先,这可能与医疗资源需求提升有较大的关系。


修复空间较大的行业4:TMT部分领域(计算机、传媒)

计算机、传媒等行业盈利指标也落入较低区间内。游戏、影视院线等领域景气度已出现底部修复的迹象,政策端利好频出,如《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未来数据要素产业有望加速。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大力发展数据经济。


▶ 两种推动因素在定价权重中切换时机


近四周市场风格走势显示,消费龙头、上证50、大盘价值、中证100等大盘指数连续走强,而中证1000、小盘成长、中证500、科技龙头指数等小盘和成长指数持续跑输沪深300指数,可以看到临近年底,市场风格轮动出现了成长股、小盘股走弱,消费股、大盘股走强的特征。对于这样的风格轮动特征,我们认为主要跟以下因素有关,第一,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放松,投资者对于后续消费和出行复苏的预期逐步一致(至少短期无法证伪);第二,随着近期海外经济高频数据走弱趋势逐步明显,市场对于明年上半年全球需求下行的预期逐步一致,成长股因全球需求担忧继续走弱;第三,部分赛道板块的过剩预期对各个环节价格内卷的担忧,构成了成长股下跌的另一个因素;第四,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笔墨强调扩大内需,构成内需板块重要交易逻辑。展望后市,预期短期风格特征可能迎来一定轮动,一方面,随着国内多地疫情快速“达峰”,后续出行数据等恢复的过程中,交易消费和出行复苏是合理逻辑,但在此前交易过程中,博弈的存在带来提前交易,中观数据好转的验证则需要等待一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预期交易的波动可能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近期成长股相关的催化并不少,受制于成长风格整体受到压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弹性,典型如“数据要素”等数字经济板块的机会,一旦风格轮动,此类板块交易弹性可能不小。展望明年而言,我们延续我们此前年度策略报告的观点,偏中小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年度关注指数科创50、北证50、创业板综。


此前我们描述了A股有明显的春节效应,A股经常演绎春节前上证50占优,春节后中小成长占优的局面。而今年春节前,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稳增长预期升温;同时市场对于疫情后复苏预期 打满,市场演绎大盘蓝筹风格,上证50相对占优。而今年春节前后都是业绩预告披露的高峰期,此前过高的预期在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往往会低于预期,导致中小成长的压力更大。

春节后,政策预期落地进入复苏观察期,而疫后复苏进入兑现期,上证50阶段性占优局面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进入业绩真空期和下一年的新预期形成阶段,又开始重新憧憬新一年的高增长,调整的中小成长利空落地而反弹。而春节后,流动性往往相对较为充裕,也有利于中小成长的表现。春节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成长性板块也可能会迎来更多的政策预期。因此,中小成长风格在春节后有望回归。我们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


02

复盘·内观——市场普跌,疫情后复苏方向相对抗跌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下跌,主要指数中消费龙头、上证50、大盘价值相对抗跌跌幅不足3%,中证500、小盘成长、科技龙头、中证1000指数跌幅较大超过5%,本周日均成交6432亿元,较上周相比明显缩量。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港股7亿港币,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A股43.5亿人民币。风格方面,必选消费跌幅较小,周期、医药生物、TMT风格大幅下跌。

本周A股市场指数全部下跌,主要原因在于,1)近期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一般,市场担忧Q4业绩承压;2)相对抗跌的方向来源于对疫情后复苏的预期;3)短期市场又受到国内疫情政策放松后对经济短期影响的不确定性担忧;4)成长股板块一方面受到市场风格轮动的影响,另一方面,近期海外衰退的趋势较为明显,对成长股构成明显压力。

从行业上来看,本周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下跌,10个一级行业跌幅超过5%,美容护理、传媒、社会服务跌幅较小不足1%,电力设备、电子、建筑装饰跌幅居前。从涨跌原因来看,本周跌幅较小的行业原因主要为,美容护理、传媒、社会服务(疫情后消费复苏态势明确),跌幅居前的行业原因主要为,电力设备(过剩担忧、海外需求担忧)、电子(全球需求担忧、库存高)。


03

中观·景气——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同比增幅明显缩小,商品房销售承压


11月份智能手机产量同比由正转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我国智能手机产量当月值为1.00亿台,当月同比由正转负至-19.80 %(前值4.30%);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扩大至-5.9%。

11月集成电路产量同比降幅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60亿块,当月同比下行15.20  %(前值-26.70 %),同比降幅较前值缩小11.5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收窄至-19.43%。


11月移动5G用户数同比继续增长。11月移动5G用户数为595.40 百万户,月同比增长59.03%,环比增长4.18%。


1-11月TMT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幅均缩小。1-11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30%,相比1-10月份累计同比增幅缩小1.20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9.90 %,相比1-10月份累计同比增幅缩小0.90个百分点


10月新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累计值同比降幅均缩窄。10月新接船舶订单量累计值为3740.0万载重吨,累计同比下行39.18 %,较前值降幅缩窄了0.9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缩窄至-28.21%。10月手持船舶订单量累计值为10444.0万载重吨,累计同比上升6.46 %,较上月增幅缩窄了4.49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缩窄至9.58%。


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同比增幅明显缩小,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扩大。11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为40113.0台/套,当月同比上行0.30%(前值14.40%),同比增幅缩小14.1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扩大至9.93%。2022年1-11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02638.0台/套,同比下行2.60 %(前值-3.20%),降幅较上月收窄0.60个百分点。

11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当月同比降幅扩大。11月金属切削机床当月产量为5.0万台,当月同比下行13.20%(前值为-8.50%),降幅较上月扩大4.7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收窄至-11.23%。1-11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2.0万台,累计同比减速与上月持平,维持在-12.5%。


1-11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值同比降幅扩大。1-11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值为11.16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行38.90%,较1-10月份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43.85%(前值-42.13%)。1-11月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值为5.57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行19.00%,较前值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14.39%(前值-6.26%)。


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值为11.86万亿元,累计同比下行26.60%,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收窄至-23.09%(前值-18.86%);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值为12.13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行23.30%,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24.08%(前值-20.27%);1-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为12.39万亿元,累计同比下行9.80%,降幅较前值扩大1.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15.79%(前值-13.88%)。


11月份房地产开发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23.82%,1-11月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合计累计值为13.63万亿元,累计同比下行25.70%,降幅较前值扩大1.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27.56%(前值-22.92%)。


04

资金·众寡——外资集中加仓食品饮料,ETF逆势申购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融资资金净流出,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上升,ETF净申购。具体来看,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入43.5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97.9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148.3亿份,较前期上升98.6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210.5亿元。


从ETF净申购来看,ETF净申购,宽指ETF均为净申购,其中沪深300ETF申购最多;行业ETF申赎参半,其中信息技术ETF申购较多,医药ETF赎回较多。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申购83.1亿份。其中,沪深300、创业板ETF、中证500ETF、上证50ETF和双创50ETF分别净申购18.8亿份、净申购3.7亿份、净申购12.5亿份、净申购2.3亿份、净申购13.6亿份。行业方面,信息技术ETF净申购7.4亿份;消费ETF净赎回5.7亿份;医药ETF净赎回23.9亿份;券商ETF净申购6.7亿份;金融地产ETF净赎回0.2亿份;军工ETF净赎回0.9亿份;原材料ETF净申购0.4亿份;新能源&智能汽车ETF净申购1.9亿份。

本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规模较前期回升,新成立偏股类基金148.3亿份。


本周(12月19日-12月23日)北向资金净流入43.5亿元,净买入额缩小13.1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贸零售等,分别净买入60.7亿元、14.7亿元、6.7亿元;集中卖出电子、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净卖出规模达-20.9亿元、-11.0亿元、-8.1亿元。

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五粮液、贵州茅台、水井坊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宁德时代、歌尔股份、比亚迪等。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出97.9亿元。从行业偏好来看,本周融资资金集中买入房地产,净买入额达3.4亿元,其他净买入规模最高的行业主要包括煤炭、通信、钢铁等;净卖出的主要是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从个股来看,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包括万华化学、格力地产、招商蛇口等,净卖出较多的主要包括拓普集团、福莱特、天齐锂业等。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下降。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15.3亿元,减持80.6亿元,净减持65.2亿元,净减持规模缩小。其中,净增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建筑装饰、有色金属、环保等;净减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本周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为63.7亿元,较前期下降。


05

主题·风向——“数据二十条”顶层政策出台,数据要素价值确立


本周市场普跌,Wind全A指数周度下跌4.27%,创业板指下跌3.69%,沪深300下跌3.19%。本周涨幅居前的主要为水产、音乐产业、啤酒、K-12教育、供销社等相关主题。


本周和下周值得关注的主题事件有:(1) 数字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做大做强数据要素型企业 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做大做强数据要素型企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数据要素型企业的投入力度,鼓励征信机构提供基于企业运营数据等多种数据要素的多样化征信服务,支持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开展信用融资。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加强数据交易场所体系设计,统筹优化数据交易场所的规划布局,严控交易场所数量。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围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和交易需要,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数据商,为数据交易双方提供数据产品开发、发布、承销和数据资产的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服务,促进提高数据交易效率。在智能制造、节能降碳、绿色建造、新能源、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贴近业务需求的行业性、产业化数据商,鼓励多种所有制数据商共同发展、平等竞争。(2) 储能——内蒙古:加快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1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5年)印发,政策提到,支持锂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飞轮等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布局,对其他形式储能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开展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示范项目,原则上单个储能电站规模不小于10万千瓦、时长不低于2小时。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纳入自治区示范项目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享受容量补偿,补偿上限为0.35元/千瓦时,补偿期不超过10年。新能源项目开发应按要求配建储能设施,可采用自建、租赁或购买储能服务等方式。新建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的15%,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电站配建的储能也可通过合建或改建方式整合为电源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并由电网直接调度,提高储能利用效率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新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4小时以上。(3) 储能——青海:力争到2025年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600万千瓦,建成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12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提升多能互补储能调峰能力。积极推动水储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太阳能光热发电等储能技术示范,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叠加多重应用场景的储能多元发展格局。按照国家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积极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设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充分挖掘水电调节潜力,实现水电二次开发利用。挖掘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储能潜力,推动常规水电、可逆式机组、储能工厂协同开发模式,实现电力系统长周期储能调节。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参与系统调峰的联调运行示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发挥燃气电站深度应急调峰和快速启停等优势,结合天然气供应能力和电力系统发展需求,以气定改、以供定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定规模的燃气电站。围绕海南州、海西州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电化学储能合理布局。积极推广“新能源+储能”模式,探索建立共享储能运行模式,推进商业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600万千瓦,建成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4) 元宇宙——韩国最大游戏商与腾讯共建元宇宙平台12月19日,据媒体报道,韩国最大游戏开发商Nexon宣布与腾讯云达成合作,基于腾讯云的实时音视频(TRTC)技术,共同搭建元宇宙平台Nexontown。据了解,Nexontown设有开放式大厅、露营地、教室与会议室,用户可使用Nexon网游中的道具和角色在Nexontown元宇宙内进行互动。玩家可通过腾讯TRTC在游戏内进行实时视频聊天与游戏道具交易。据悉,Nexon是韩国游戏行业巨头,曾经红极一时的《风之国度》《冒险岛》《洛奇》《地下城与勇士》《泡泡堂》《跑跑卡丁车》等知名游戏均出自该公司。(5) 虚拟电厂——国内首个以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电站为主体的虚拟电厂开工12月20日,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建的国能浙江温州梅屿新型储能电站工程B标开工。梅屿新型储能电站位于温州市瓯海区郭溪镇电南路,利用原梅屿电厂关停闲置用地建设规模为100兆瓦/200兆瓦时(并网点交流侧额定容量)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规划两期工程,一期100兆瓦/200兆瓦时,二期100兆瓦/200兆瓦时,本项目为一期工程。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高清洁能源消纳4.8亿度电,减少碳排放38万吨。该工程是国内首个以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电站为主体的虚拟电厂、首个以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全要素的商业运营示范工程、首个以大容量储能电站为主体的虚拟电厂运行评价平台、首个全流程合规的高标准大型储能电站标杆示范工程。(6) 新能源汽车——四川: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12月20日,四川省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四川省电能替代推进方案(2022—2025年)》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新增和更换的车辆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交、出租、环卫、物流、景区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逐步电动化替代。在城乡公共区域、高速公路、景区、居民小区等领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突破20万根,建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安全稳定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7) 数字经济——2022中国无线电大会在深圳召开12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无线电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召开。本次大会会期3天,以“无线赋能数字经济,频谱筑基产业创新”为主题,聚焦前沿无线电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汇聚了无线电管理、科研、技术、应用、制造等全产业链的专家和学者。除主论坛外,大会设有10场分论坛和1场产业峰会,主题涵盖金砖国家频谱合作、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卫星应用与发展、数字集群通信、5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民用无人机通信、智慧交通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无线电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国无线电管理系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开放与合作,不断提高频谱资源供给的集约性、精准性和可持续性,着力构建集开发、利用、保护于一体的现代化频谱治理体系。(8) 风电——浙江省最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开工12月20日,浙江省重点项目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施工建设,第一阶段先行实施6台风电机组基础试沉桩施工。据了解,二期项目位于象山县石浦镇东南海域,总投资金额60亿元,设计安装56台9兆瓦海上风力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4兆瓦,规模刷新浙江省最大海上风电场记录。二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6亿千瓦时,与传统燃煤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53.25万吨,节约淡水426.5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17万吨,减少灰渣25.1万吨,并相应减少工业废水和温排水排放,对推动浙江省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 新能源——白鹤滩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12月20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为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随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6座巨型电站联合调度、协同运行,年均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可有效缓解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的用电紧张局面,为“西电东送”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40万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10) 工业互联网——湖南:3年建设100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2月20日,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进行安排部署,交流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根据建设方案,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生态体系全面构建;建设100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至5家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每年推动1万户以上企业深度“上云”、5000户以上企业“上平台”。培育超过5万个工业APP,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超过2000家。培育2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11) 风电——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12月20日,中广核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也标志着中广核汕尾近海浅水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中广核汕尾甲子海上风电场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5km,水深30m到37m之间,布置78台6.45MW和50台8.0MW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座220kV海上升压站及一座500kV陆上升压站。汕尾甲子二项目于今年6月海上主体开工,用时半年即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创造了新的行业纪录。在汕尾海域,中广核已于2021年11月25日建成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随着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建成投运,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正式建成,共计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该基地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能超45亿千瓦时,可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12) 人工智能——百度与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码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创新力度12月20日,在2022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百度与中国联通签署全新的五年期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五年,百度与中国联通将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高品质生活、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智慧运营、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加大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创新力度。据了解,中国联通作为混改试点企业,在2017年开启混改时就引入百度作为战略投资者。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在前期合作成果之上,深入数字经济领域,共同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13) 氢能——福建: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将建成40座以上加氢站12月21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培育2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覆盖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燃料电池和应用等领域,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到4000辆,覆盖全省主要氢能示范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力争建成40座以上各种类型加氢站。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支持央企充分利用江阴港化工园区、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副产氢资源,开展副产氢提纯应用;利用福建省核电资源优势,开展核电“谷电”制氢;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解水制氢;发挥氨氢能源转换的技术优势,引入氨供应渠道保障氢源供应,开展面向终端用氢的液氨制氢应用。强化全省及周边地区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核电制氢、氨制氢的联动协调,保障氢源充分供应。(14) 储能——湖南: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 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12月21日,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鼓励以园区为核心开发建设冷热电三联供、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站和区域智能微电网以及能源梯级高效利用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先进储能材料、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等绿色产业布局,推进氢能产业化。(15) 新能源——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实现首批并网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简称“阜阳基地项目”)首批机组顺利并网。阜阳基地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塌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项目主要包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本次实现并网的是阜阳基地项目一期古城2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三峡集团数据显示,阜阳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16) 元宇宙——中国联通发布元宇宙战略 打造从底座到应用的一体化平台12月21日,在2022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数智生活论坛上,中国联通发布元宇宙战略,成立元宇宙创新产业联盟。中国联通表示,将扎牢驻好网络、算力、AI、数据、数字身份、3D、XR七大引擎底座,打造从底座到应用的一体化平台,全面实现云网能力、平台能力、X应用能力的深度耦合,驱动产业全面发展。在论坛上,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志强表示,中国联通元宇宙发展策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中国联通新定位、新战略、新主业,构建元宇宙新生态体系。贾志强称,中国联通将扎牢驻好网络、算力、AI、数据、数字身份、3D、XR七大引擎底座,打造从底座到应用的一体化平台,全面实现云网能力、平台能力、X应用能力的深度耦合,驱动产业全面发展。基于平台能力和产业联盟提供智算中心、智能OS、智能影像、智能创作、内容众创五大开放能力,助力元宇宙产业快速发展。基于平台和引擎技术能力,推出全真3D、数字分身、XR交互、数字空间的全场景元宇宙产品和服务。(17) AIGC——百度营销发布新一代AIGC营销内容生产工具12月21日,“热AI”2022百度营销峰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以“创新驱动增长”为主题,解读百度如何用AI驱动营销创新,提供从场景、内容到经营的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帮助品牌注入“新流量”、实现“新增长”、助力市场重燃“引擎”。为更好助力AIGC在营销领域的落地,在大会上,百度营销发布新一代AIGC营销内容生产工具——营销内容AI助理团,它的能力既覆盖了传统营销场景,也延伸到了数字空间场景。“营销内容AI助理团”,让单条创意制作耗时从30分钟降至4分钟,每天生产14亿条“AIGC文本创意”。在数字空间场景,AIGC让企业创新提效更简单。通过强大的AIGC能力,营销内容AI助理团让Web3.0“人、货、场”的构建效率大幅提升。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市场部总经理尹英利表示,AIGC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为品牌营销提效百倍千倍。文心大模型为AIGC能力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催生出面向各行各业的营销解决方案,从而让强大的AI技术产品化落地,人人可用。(18) 绿电——两部门: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企业签订年度及以上绿电交易合同 锁定较长周期且稳定价格水平1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完善绿电价格形成机制。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企业签订年度及以上的绿电交易合同,为新能源企业锁定较长周期并且稳定的价格水平。绿色电力交易价格根据绿电供需形成,应在对标当地燃煤市场化均价基础上,进一步体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在成交价格中分别明确绿色电力的电能量价格和绿色环境价值。落实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交易结算等环节的优先定位,加强绿电交易与绿证交易衔接。(19) 储能——宁德时代与GreshamHouse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10GWh储能应用落地12月22日,据宁德时代官微消息,近日,宁德时代与英国新能源投资商Gresham House储能基金公司达成近7.5GWh长期供货意向协议。双方将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将合作规模扩大至10GWh,共同推动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的应用落地。此次战略合作是宁德时代首次与运营储能项目的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合作,开创了行业合作新模式。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双方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加速电池储能这一关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绿色力量。Gresham House plc是一家专业的另类资产管理集团,致力于以ESG为核心的多行业实物投资。其子公司Gresham House储能基金公司聚焦可再生能源转型,是英国最大的投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的基金。


本周产业观察——“数据二十条”出台,数据要素价值确立 


“数据二十条”发布,数据要素市场正式启航

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数据的地位,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革命性关键要素,数据要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数据是新的生产力,可以产生动力并带来价值,数据的流动带动技术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2)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通过多维度、多领域数据揭示单一数据无法展示的规律,实现精准决策,增加确定性、可追溯性、可预判性,降低决策失误和风险。

数据要素价值尚未被充分利用,未来有望成为GDP增长的推动力量。根据IDC和希捷科技的调研预测,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未来两年企业数据将以42.2%的高速保持增长,与此同时,企业运营中的数据只有56%能够被及时捕获,而这其中,仅有57%的数据得到了利用,43%的采集数据并没有被激活。也就是说,仅有32%的企业数据价值能够被激活。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建设的步伐加快,数据的有效利用、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将成为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方向。根据IDC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48.6ZB(泽字节,简称ZB,1泽字节约等于10万亿亿字节),占全球的27.8%;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年均1.5至1.8个百分点。

“数据二十条”重塑数据要素价值。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意见》提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数据治理、生态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意见,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提出了20条政策举措。“数据二十条”确立了数据要素的价值。


财政部新规加速数据资产“入表”。2022年12月9日,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财政部表示,会计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制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有助于完善基础性制度供给,夯实数据要素相关业务的会计基础,切实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征求意见稿》明确现阶段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并按照会计上经济利益实现方式,进一步细分为“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资源”和“企业对外交易的数据资源”两类,明确两类数据资源在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收入确认等环节应当遵循的具体准则,同时,对实务反映的一些重点问题,结合数据资源业务模式等实际情况予以细化,加强实务指导。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据要素发展目标。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1)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2)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规范数据交易管理,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3)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对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允许加工利用的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通过数据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等方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数据融合及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城市数据运营和开发利用水平。围绕这一任务,《规划》部署了数据质量提升工程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工程。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十四五”期间有望保持25%的复合增速。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年数据要素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分别为14.7%和0.8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上升状态。市场空间方面,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并且在“十四五”期间有望保持25%的复合增速。建议关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生态保障等数据要素市场投资机会:(1)数据采集:采集设备提供商、数据采集解决方案提供商;(2)数据标注:现有的数据标注业务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新零售等领域;以人工标注为主;(3)数据分析:各领域融合发展;(4)数据存储:云数据中心、云计算。
顶层政策持续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提速顶层政策持续出台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2022年第2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强调,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 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6.3 万亿元,2005到2021年期间,数字经济规模从2.6 万亿元增长到45.5 万亿元, CAGR达到19.8%;202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9.8%, 2005年到2021年期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9.8%。


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数字化占主导地位。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19.1%,占GDP比重的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80.9%,占GDP比重的31.2%,2015到2020年期间,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74.3%提升至80.9%,产业数字化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强大引擎的同时,也缓解了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产业数字化持续深入,渗透率不断提升。2020年的新冠疫情疫情倒逼各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约为1:2:4,同比分别增长0.7、1.6和2.9个百分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20年各地政府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从规模看,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从占比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分别达到55.9%和55.1%,天津、广东、浙江、副将、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等省市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增速看,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增长仍领跑全国,2020年增速均超过15%。


十四五数字经济整体CAGR有望达到11.3%。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整体的CAGR为11.3%;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有望达到32.67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为15.5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17.15万亿元。


06

数据·估值——整体A股估值下行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截至12月23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下行0.5至13.1,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2.5%分位数。创业板本周下行,PE(TTM)下行1.6至34.4,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6.6%分位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下行0.3至10.5,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1.7%分位数。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PE(TTM)本周下行0.9至16.9,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0.1%分位数。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板块估值均下跌,其中,农林牧渔板块估值下跌最多,跌幅超过3.19,国防军工板块次之,跌幅超过2.52。其中农林牧渔板块下跌3.19至96.0,处于92.7%历史分位;国防军工板块估值下跌2.52至48.7,处于3.5%历史分位。截至12月23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社会服务、汽车、商业贸易、食品饮料。


-  END  -


相 关 报 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1月经济数据出炉后对A股影响几何——A股投资策略周报(1218)

从上证50到中小成长,春节效应为何一再上演——A股投资策略周报(1211)》

《从降准和工业企业盈利看A股后续走势——A股投资策略周报(1127)》

《债市调整对A股的影响、产业赛道的分歧与应对策略——A股投资策略周报(1120)》

《市场正在起变化,把握布局窗口——A股投资策略周报(1106)》

《二十大后A股的五年主线思路及近期边际变化——A股投资策略周报(1023)》

《如何理解当前市场关注的三大问题——A股投资策略周报(1016)》

《从估值和情绪看A股调整到什么程度了——A股投资策略周报(0925)》

《A股环境越来越像2012,如何演绎?——A股投资策略周报(0918)》

《全球宏观环境重要转折与A股战略布局机遇——A股投资策略周报(0912)》

《A股中报的积极变化与隐忧信号——A股投资策略周报(0904)》


分 析 师 承 诺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