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就是想谈个恋爱,咋这么难|6个“难以恋爱”的心理原因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本文字数3200+|阅读预计需要9min 


咨询师聊热点
嗨~这里是简单心理Uni「咨询师聊热点」栏目。
心理咨询师会怎么看时事热点?来这里,听他们畅所欲言,陪你唠嗑~

爱情的发生没有固定的脚本可以参考,恋爱关系的确定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流程。正因如此,大多数单身的人对于如何开始一段恋爱充满困惑。

图/《modern love》


据媒体报道,国内已经有多所知名大学开设了“爱情心理学”之类的课程。如果有一门恋爱课摆在大学生们的面前,近九成学生可能都会选择“抢它”。

图/长江日报微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难以恋爱”的人?我们邀请了简单心理平台的六位咨询师们一起聊聊自己的看法。

害怕花落就避免一切花开


点击图片找ta咨询

 吃过“爱情的苦”,没勇气再开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因素”理论,这三个因素也被认为是爱情的三个基本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

当两个人被彼此吸引,无论是互相了解、形成依恋的关系,还是彼此承诺,共同规划未来,都需要共同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当我们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一场恋爱,到最后可能无疾而终。我们会因此渐渐没有了开始一段恋爱的勇气。


维系恋爱关系的过程考验双方依恋的稳定性,以及彼此对待关系的互动模式是否契合。这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

恋爱中的双方在相处时,就是将彼此的人际互动模式进行磨合,形成稳定安全的关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这一切但凡出现了难以修复的裂痕,关系就可能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点击图片找ta咨询
 害怕新的发生也就错过了爱的发生 

事物常常在它的惯常背景外开启无限可能性。
——哲学家 伊莱恩·斯凯瑞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稳定,稳定带来连续感和认知自我的固有模式,使得持续的稳定感、自我同一性,成为内心安宁的基石。

因此,人们留恋已知的、可预测的环境,愿意驻扎在这个熟悉、安宁的空间里,享受庇护,把一切不可测、不可控的威胁拒之门外,包括新奇、刺激的爱情。

浪漫爱情发生在未经安排的感受世界里,是内心自发性表达,是高度个人化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随心所欲的。


浓烈的激情像是一种源于自我之外的力量,超越了自我控制、理性的力量,这股力量会动摇日常的自我状态

为此,在熟悉的、稳定的角色中,被视为危险的激情、欲望受到抑制披上厚实的铠甲,活在一贯的自我形象中,铸造一层又一层防护墙。

虽不易受伤,却难以感受到丰沛的生命力,也很难对别人或对自己诚实。

经济现实叠加理性心理


点击图片找ta咨询

 年龄越大心动越难,唯有事业不负自己 

谁也不愿意面对“大龄单身”这一称号,都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突然间发现自己很难对别人心动。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找对象上,宁可花时间挣钱搞事业。

年龄越大,越难谈恋爱说到底无非是因为经济原因(现实原因)以及人更加理性了(心理原因)。

首先,现实原因。有一些人,因为自身经济原因更想努力奋斗;有一些人,面对长辈有房有车的要求,经济条件也成为找对象谈恋爱的一大阻力。

其次,心理原因。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想要什么样品质的另一半也越来越明确,自己也变得更理性,能够严格控制自己冲动的荷尔蒙了。


大龄青年的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或许已经或正在完成,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挺好。同时,周围人中符合自己现阶段要求的异性或已婚或没有。

但实际上在某个时刻,比如感到内心脆弱、一人独处时,内心还是会有强烈的孤独寂寞感,同样也需要有另外一个人可以倾听、包容、理解、陪伴自己。

盲目追求物质忽略了真实渴望

点击图片找ta咨询

 不知道内在的需求未被满足 

很多人找对象,非常看重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学历等外在条件,甚至有人觉得这是亲密关系甚至是婚姻中最值得依靠的东西。

但这是否成为开展一段恋爱关系的第一要素,甚至变成了唯一要素?我并不想在此有任何评判,只想从心理学的视角去探讨对这个现象的理解。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我们知道,情感需要、亲密需要,是人一出生就会有的天然需要。孩童渴望母亲的照料、互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否是好的、是否受欢迎。

如果这个过程受挫,那么就仿佛像是情感接收装置坏了一样,再难从情感互动中得到满足。转而从一些物质的层面,他们会渴望得到更多的照料和满足,比如金钱、声望等等。

我们可以理解到,以外在物质条件为准绳去寻找亲密关系,本身就可能是因为在亲密情感方面有着太多尚待厘清的议题了。

图/《华尔街之狼》

他们中的一些可能对亲密关系会有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很快“上头”一段关系,但也很容易被一些现实的、不够好的事情啪啪打脸,马上“下头”。

一些人可能会把人生中最早的依赖和亲密体验——与父母,主要是母亲的关系直接套到新关系上。

在关系的建立之初,一旦现实中出现过往相似的负面因素,他们会很容易的回到早年已经认定的体验中——“关系和情感本来就不可靠、不值得信任”,“我也可能还不够好”,从而对自己甚至产生怀疑和攻击。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由此寻求心理咨询的开始,但这也是正视自己除了“适应性自我”之外,真实情感需要的开始。也是心理体验中,自我存在和活着的开始。


没有从分手中得到成长

点击图片找ta咨询

 总是陷入失恋的痛苦感受中 

都说痛苦是成长的礼物,那么失恋之后的痛苦是不是一定会帮助我们成长?

当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如果感到痛苦是正常的,给自己一段时间,让自己的遗憾哀伤痛苦,有机会被看见。

当这些负面感受慢慢流淌,也就有了空间去回顾这段感情,去看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还有一种痛苦,我们在一段感情结束后,变得越来越怀疑自己,评判自己……这种痛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我很糟糕”的痛苦感受可能会被新的事件重新触发。

有的人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感受重现,宁愿逃避情感,不愿意相信他人,不愿意相信自己,甚至不愿意再去恋爱。


一段关系的结束,有很多原因,不要对自己苛责太多。

如果一段关系中你没有得到对方的肯定,甚至最后得到对方的很多否定指责,但是你能否看到自己的付出?看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珍贵和美好?

愿更多人不因为一段感情结束就带着“我很糟糕”的印记前行,而是在梳理之后带着“我很珍贵,我值得被爱”的信念前行。

点击图片找ta咨询
 “聊不到一块儿”其实是想要“被关注” 

从我的精神动力取向受训背景来看,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真实自己的碰撞。

亲密关系却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形成了我们无意识跟恋人相处的模式。

有人会说爱情中只有倾诉没有倾听,那恋爱中的“分享欲”在分享什么呢?我在咨询工作中常常遇到其中⼀种——“倾诉是想让恋人关注我”。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表面上是在倾诉,内心是在渴望恋人能满足“关注我”的愿望。当恋人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由此激发出的负向情绪,不停告诉我们这段关系多么糟糕:恋人不关注我。


图/《婚姻生活》


如果愿望偶尔没被满足,虽然自己受了点小伤都还可以承受,两人还能继续聊。未被满足的次数多了后,累积的情绪无法排解,分手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带着这么多情绪更“聊不到⼀块儿”了,最后完全绝望而分手。

这个相处模式是:我不说恋人也知道,甚至期待恋人了解我不知道的自己。

很简单的陈述“爱情里只有倾诉没有倾听”,却经历了⼀系列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是恋爱后出现的独有现象,同样是深入了解自己关系模式的好机会。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专业心理咨询保驾护航,帮助我们调节情绪,抚平伤口,共同努力之下的放心爱、尽情爱、享受爱 。

图/《恋恋笔记本》

图片来源:Pexels&Unsplash&《爱在黎明破晓前》
排版:H3
责编:Alwaysfifi

 今日话题 
谈恋爱对你来说是一件难事吗?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聊聊~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如何面对“不确定”的生活|11位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充满“性暗示”的教材插图,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
作为心理咨询师,如何回答「心理咨询有什么用」?
心理咨询师怎么看全网刷屏的“二舅”?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点亮“在看勇敢去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