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为什么需要“归属感”?| 孪生需要,不可忽视的生命体验

刘改 简单心理Uni 2024-04-24

本文字数3900+|阅读预计需要10min 

文|刘改(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遗愿清单》,讲述的是两位罹患癌症的老爷爷——Edwarsd和Carter,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故事。


这部电影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思考:在面临死亡时,一位陌生人真的可能成为对自己影响最重要的人吗?


Edward是个性张扬、尊重个人感受和自由的亿万富翁,虽然外表奔放洒脱,并且情人无数,但内心中却是无尽的孤独,以及对亲情深深的渴望。


Carter是一位博学内敛、家庭责任高于个人意愿的汽车修理工,一生对工作兢兢业业,将三个子女都培养成才,但依然难忘成为一位历史教授的梦想,以及对自由和激情的向往。




在他们意外成为了病友和室友后,改变发生了…


他们不仅共同面对了死亡带给自己的不安和恐惧,以及各自被化疗折磨的囧样,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对方的生命中找到了压抑的自我,最终完成了生命体验的整合…


我想,在他们共同面对生命终点的时刻,孪生体验正在发生在他们的关系中…


并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孪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需要。




那些与“孪生”有关的体验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当你到达一个陌生城市,或加入一个新的团体时,会感到疏离和格格不入,特别想融入其中,这时如果有人走近你,你会感到非常安心,长舒一口气…


你也会感觉,如果有一个人,一个团体,或者一个城市,让你非常有归属感,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如果长时间无法融入,甚至感到被排斥,你就会想离开这里。


当你做一件事情获得了一些成就感,或者产生了一些感悟,你特别想跟一个“懂”的人分享,这个“懂”的人必然是你认为他可以认同你、并有过类似体验的人。


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人十分在意友情,对朋友特别控制和排他,但最终对方也会因此而远离,自己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



这些,可能都是缘自于你对孪生体验的需要。


孪生体验最常见的,是发生在友情和兄弟姐妹中,有时也会是很多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强调要找一个兴趣爱好一致、能谈得来的伴侣…


孪生体验其实也会发生在亲子关系互动中,也这正是孪生体验的基础。


所以,我们需要对“孪生体验”有一些认识和心理学层面的理解,才不会被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困扰。



孪生需要,同样是人体本质需要


心理学家Kohut在孪生体验方面研究颇深,随其研究的深入对孪生体验的重要性愈加明确,并将其命名为“孪生(Twinship)自体客体需要”(以下简称“孪生需要”)。


Kohu强调说,在个人核心自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孪生需要”有着与“镜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同等重要的位置,尽管它稍晚于后两者出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Kohut提出的三极自体的概念,本文不作赘述)


根据Kohut的孪生需要理论,可以看出,孪生需要是一种人类本质上的需要。


Kohut将孪生需要描述为:从出生直至死亡,我们都需要体验到基本的相似性,比如说一种归属感和参与感……


这些感觉来自于一个人参与某些活动时,能够确切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同属一个人类社会,这会让我们确切感受到自我存在及价值。



Kohut也强调,在他人中发现自我”是孪生体验的标志之一。


事实上,孪生体验是一种非言语的交流和体验。


如两个陌生的音乐爱好者可以静静坐在一起听音乐,孪生需要会让我们在没有语言或认知确认的情况下,就可以感受到彼此的相似之处(也可能是不同之处),感觉到彼此正在进行着情感连接。


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对归属感的体验,更常发生。


比如我们常常感受到熟悉的香味、食物、声音和身体气味的存在;我们常常说“那个‘对的人’,就是没有言语,你和他待在一起也很舒服…


当代自体心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孪生需要的概念。


White和Weiner认为“孪生移情的本质是兴趣和才能的相似性,以及自己发自内心觉得被这样的人理解的感觉”。


Basch则将孪生需要定义为:


“一种归属感,能感觉到自己在群体中”,明确了两种内在需要——需要感到和团体成员是一样的,以及需觉得是团体中的一员。



正常的孪生需要:接纳和尊重差异


前文Kohut学说中提到,孪生需要是晚于镜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出现的,但它的开始也是产生于与家人的互动中。


Kohut描述的早期的孪生体验的例子是小男孩在卫生间紧靠着父亲,模仿父亲刮胡子,小女孩在厨房和妈妈一起揉面…我也记得小时候常常拿着两根针笨拙地跟着妈妈一起织毛衣。


这种体验非常宝贵,因为孩子除了在其中感受与父母的亲密感,也会在与同性父母的孪生/相似性体验中巩固他们的性别认同。


之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发展与小伙伴的友情,孩子在家庭之外寻求与他人的相似感,对于他们与家庭分化、稳固自我同一性、形成社会身份认同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自体心理学中,孪生需要也被称作“密友需要”,这也意味着孪生需要是一个变化谱系,从更具融合特性的孪生体验,发展到能够容忍差异和个体化的密友体验。


而当下更需要一致性,还是可以容纳差异,是与自体的成熟度和稳定性是十分相关的。但是无论如何,某方面的一致性永远是差异容纳的前提。



我们在青春期和前青春期都非常在意是不是被一些团体接纳,或者需要有一个特别亲密的好朋友,在其中大家无条件地遵守着同样的品味与爱好。


这时对相似性的要求几乎是强制性的,差异通常被体验为威胁,并且被排斥和攻击。


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却是青春期所需要的,因为青少年需要“一致性”巩固自体感和身份认同。但如果发展到了霸凌的程度,那么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


到了成年期,我们也需要孪生体验:


成为组织和社会的一员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拥有一种“有归属”的体验。不过一个成熟的人,此时是能享受这些孪生体验,并且也能容纳、尊重和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


容纳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电影中的Edward和Carter,正是因为接纳和尊重差异,才能看到另一面的自己,从而促进自体的发展整合。



孪生需要和心理创伤


自体心理学家认为,早年父母镜映和理想化的失败及心理创伤(早年的养育失败也正是一种关系创伤)会放大一个人对孪生需要的渴求。


Kohut本人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创伤:


父亲在他16个月大时离家,参加战争并从此未归;母亲是一个非常焦虑和控制的人,与他的关系过度紧密和窒息,他时常感受到疏离和空虚。


25岁时,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他在医学院的学习受到了限制;在他26岁时逃离了纳粹,离开了他心爱的维也纳,在英国的难民营呆了一年,27岁时来到了芝加哥。晚年一直与淋巴瘤进行着抗争…


在他的生命过程里,两位密友Morawetz和Wadsworth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10岁时认识了比他年长十岁的Morawetz,Kohut说,Morawetz“从心理上拯救了他的生命”,与他相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在异国他乡,Kohut迫切需要找到归属感,而Wadsworth正是他的一份归属感来源。


他几乎陪伴了Kohut整个后半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的沟通,如果没办法在一起,他们就通过电话和书信保持联系。


Kohut认为,心理创伤并不总是一个人被孤立或疏远于他人或社会的结果,而往往是他作为一个非人类的事物来被对待和体验,就像纳粹对待犹太人那样…


因此,心理创伤中的人感觉不到自己像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与他人连接的“存在”,他的体验就像是生活在一个非人类的世界,被虚无或非人类的事物所包围…



当代自体/主体间心理学家也很关注孪生需要与心理创伤的关系。


Stolorow认为,对孪生或情感连接的渴望就是对情感创伤的反应,当一个人经历自体被创伤粉碎或摧毁时,对友谊的渴望就会出现。


他说:“当我受到创伤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和一个知道这样至暗时刻的兄弟或姐妹建立连接…”


Brothers认为,一个受过创伤的人不再觉得这个世界是熟悉的,或是有意义的,他会用二元论/二分法去体验环境带给他的感觉


所有的人和事都被归类到一边或者另一边。这个人不能容忍和他处于相同位置的人,却产生了和他不一样的感觉,也无法容忍他认为与自己不同的人,却和自己有相似之处。


因此,受过心理创伤的人对于关系和团体的一致性要求几乎是强制性的和残忍的,无法容纳任何差异和非己。


许多校园霸凌的悲剧事件也因此产生,就像电影《少年的你》中的施暴者魏莱一样,正是因为她没有在一个有温度的家庭被当作“人”被对待,所以她也很难共情和同情他人,也根本无法有活力、有意义地生活。


图片来源:《遗愿清单》& Pexels & Unsplash
编辑:Alwaysfifi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专业内容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Amanda, K. (2015), Feeling at Home, Belonging, and Being Human: Kohut, Self Psychology, Twinship, and Alienation. Int. J. Psychoanal. Self Psychol., 10:378–389

Koichi, T. & Amanda, K. (2012), The Many Faces of Twinship: From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to the Psychology of Being Human. Int. J. Psychoanal. Self Psychol., 7:331–351

自体心理学导论/(美)彼得 · A. 莱塞姆(Peter A. Lessem)著;王静华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107.10


56名心理专家进行两轮预测:心理治疗行业六大趋势

我们能否打破原生家庭这个「魔咒」?

万字长文科普:心理咨询师如何做自杀评估?

总躲不开桃色幻想的“性治疗师”,究竟能治什么?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