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策展人李依佩:从“瓦集瓦籍”项目看“树”状卡塞尔文献展

阙云瑶 艺mo
2024-09-05


本文为“艺mo青年写作人计划”专栏文章,由艺mo写作人阙云瑶撰文。




引言: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于2022年6月18日开幕,一个多月以来,卡塞尔文献展引来业界不少讨论。近日,艺mo对策展人李依佩进行了专访,由她策展的“瓦集瓦籍Wagiwagi”项目在今年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和对谈过程中,我们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气质和性格,同时也注意到本届卡塞尔文献展正以“树状”的形式兀自繁茂,它的独立、争议和长久以来的研究精神,正在不断催生出新的枝丫。



如果用一个概念来形容今年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方式,树木应该是一个恰当的比喻。在许多当代艺术展览中,主策展人一般独揽大权,拟定展览主题并规定参展作品的排布,而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则呈现了大型艺术展览的另一种可能性。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主策展团队ruangrupa邀请了14组艺术家团体展出它们的作品,而这些艺术团体又可以自行邀请想要合作的艺术家进行展示。整个文献展的多元结构如同一棵不断向外延伸的树,在主干上生长出十四根树枝与新的分枝,滋养出一片片绿叶。ruangrupa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以邀请制这一看似松散的组织形式加固了不同艺术团体之间的情感联结。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14组主要艺术团体
来源: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官网
一棵大树的生长需要养分。ruangrupa形容本届文献展的理念为“米仓”(印尼语为“Lumbung”)。东南亚许多村落的米仓用木头制成,农民将收获的谷物储存于此,让村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取用。米仓象征着友谊、协作、分享。这样的理念像养分一样贯穿着本届文献展,使得展览不再仅关注静态的纯艺作品,而是重点展示不同地区正发生的、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的艺术项目,鼓励各艺术团体以研讨会、公众工作坊等活动形式来交流知识经验。树不是静态的、被加工的物,而是扎根于特定土壤,始终在生长的生命。

对于一棵大树我们难以穷尽它每一寸纹理,因此不妨先聚焦于某一部分枝叶,来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在文献展十四根主要的树枝中,其中一枝就是来自印尼西爪哇地区的贾蒂旺宜艺术工厂(Jatiwangi art Factory),主要关注贾蒂旺宜村庄的红土资源。这次他们邀请了来自台湾的策展人李依佩作为合作伙伴,来介绍一个名为“瓦集瓦籍”的合作计划。“瓦集瓦籍”的英文名为”Wagiwagi”,而“wagi”在台湾原住民西拉雅平埔族和泰雅族的语言中就是太阳的意思。“Wagiwagi”就像是在与太阳打招呼、与自然交流。台湾与印尼同样都是岛屿,无数的树木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而“瓦集瓦籍”意在聚集两地居民、自然研究者、艺术家,共同交流对于家乡自然景观的感受,思考将人与土地重新连结的方式。

“瓦集瓦籍”项目概念设想
来源:李依佩

“瓦集瓦籍”开展了许多与树相关的艺术项目。其中一位合作艺术家是来自印尼的阿里安山·卡尼亚哥(Aliansyah Caniago),他的作品大多以个人对于印尼树木的记忆为主题来展开。阿里阿山的家乡是苏门答腊岛的巴鲁斯镇(Barus),此地在历史上曾以樟树闻名。在17世纪苏门答腊与荷兰贸易盛行的时期,一公斤樟脑曾与一公斤黄金的价值不相上下。然而现在樟树在苏门答腊岛上几乎已经灭绝,当代巴鲁斯人也很少将樟树与自己的家乡联系起来。阿里阿山的家人曾从事樟脑樟油贸易,因此艺术家对于樟树的印象也仅来源于这些模糊遥远的故事。樟树成为了一种传说。

2018年阿里安山在台北植物园的作品
来源:李依佩

七年前阿里安山来到台湾苗栗县进行社会调查时,意外地看到了一棵800多岁的樟树。他从未想过故事中的主角竟然会真实地眼前呈现,深受触动。与樟树的相遇让艺术家决心启程去往不同国家,深入探寻樟树贸易路线、家族历史与殖民史。在台湾,阿里安山与李依佩开始合作,共同研究台湾樟树的历史,比较印尼与台湾两地樟树贸易的不同。2018年,艺术家在台北植物园用樟树碎木片制作了一棵假树干,放置在一棵日据时代就生存至今的老樟树旁,吸引来往的公众与其互动,思考树木生命的轮回。而在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上,阿里阿山则展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巴鲁斯远征I:邱园藏品》。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艺术家近些年对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的参访。历史上西方国家的植物研究员经常去往印尼等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他们对树木的记录成为贸易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艺术家将龙脑香树的标本重新临摹,严谨描绘树木自身的结构,追踪家乡流失的自然资源,重述被忽略的历史。

阿里阿山于本届文献展展出的作品
《巴鲁斯远征I:邱园收藏》
来源:李依佩

树木无言地以自身记述历史,每一棵树的生命也往往以沉默终结。“瓦集瓦籍”展出的另一件作品则是台湾艺术家林资芬与林业实验所研究员伍淑惠合作的《见树亦见林》,作为对树木逝去生命的纪念。台湾垦丁有一片由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形成的森林保护区,其中以黃心柿与白榕居多。每一棵树都有一个编号,像姓名一样成为它们的存在的证据。伍淑惠经常搜集保护区内因树木死亡而掉落的编号牌。科研人员可藉由回溯每棵树木的生长历程,再现珊瑚礁森林漫长的演化过程。艺术家林资芬则试图通过这些编号牌想象出一个由树木生命构成的网络,她相信这也一定是树状的结构,因此利用旧电线和编号牌制作成了一棵拥有白榕树般根茎、黄心柿般枝叶的树。文献展现场的观众也可以通过工作坊参与树枝的创造。

林资芬与伍淑惠在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
《见树亦见林》
来源:李依佩

“瓦集瓦籍”在本届文献展中还呈现了许多其他艺术家对于台湾及印尼两地生态的思考。贾蒂旺宜艺术工厂在印尼保留了一块土地,而李依佩则是负责组织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建筑师、研究者共同构想这块土地未来的利用情况,于文献展之后在这片土地上正式搭建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又便于艺术家进行项目创作、文化交流的空间。

“瓦集瓦籍”Art Labs建筑模型
来源:李依佩

如果把整届文献展看作是一棵大树,那么“瓦集瓦籍”或许只是其中的一片绿叶,在卡塞尔的展览空间里与其他枝叶一同共享养分,交流基于自然开展艺术活动的心得。但细观“瓦集瓦籍”就会发现其本身也包含着如树一般的结构。它是植根于特定地理环境、人文风貌的实践,而非脱离土壤、虚构想象的作品,是联合不同领域的参与者进行协作,始终在生长演化的社会活动。在不确定感与原子化极易让个体动摇的当今世界,文献展与“瓦集瓦籍”项目都选择转向人类最熟悉却最易被忽略的自然,以寻求生活的答案。我们是否可以想象一种如树木一般的未来社群生活,植根大地、向阳生长、协作包容。


树木结构多元,根在土壤中蔓延盘旋,枝与叶在目光所及之处分裂延展。

树木是一本书籍,它的年轮是书页,一圈圈沉默地记录着周围的环境演变。

树木与大地连接,并未像大多数日常的无机物一样失去了成长的活力。

树木是一种空间,它拥抱苔藓在树皮上生长,迎接飞鸟在树冠中停息,它是敞开的。



参考资料:
[1] https://documenta-fifteen.de/en/easy-lumbung/
https://documenta-fifteen.de/en/calendar/terracotta-embassy-activation-wagiwagi-meeting-art-and-ecology/
[2] http://documenta.cafa.com.cn/
[3]https://artwave.ncafroc.org.tw/news/detail?id=8a808285818b481c018193bef4560000
[4]https://suaveart.org/2019/01/28/a-tree-without-roots-rebuilding-the-memory-of-camphor-tree-and-historical-trade/
[5] 李依佩个人采访

文:阙云瑶
排版:Lilian
审核:木焱

       关于艺mo

艺mo 前身为“上海艺平台”,由木焱于2018年3月份正式创办,2022年1月正式更名为“艺mo”。艺mo 由木焱利用业余时间独自运营至今,已有15000余名社群成员,是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艺术行业者的艺术社群,成员主要是艺术领域从业者、创作者以及国外艺术留学生。


艺mo以虚拟艺术社区的模式,创新性地进行群体创造、联结、营造,曾作为国际典型艺术组织案例,登上第 44 届社会理论、政治与艺术国际会议被研究者研究和分享,也曾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进行公开展示和分享。在没有依靠任何资本和机构的情况下,艺mo与众多重要美术馆、非营利空间、画廊、工作室、书店、公益机构合作,举办了几百场艺术、展演、社会介入活动,已经形成了艺术辩论、九九谈、流动社计划、cooler计划、串门做客、留言板、艺术讲评会、艺术场馆从业者互助计划、艺术连线马拉松、艺术新赫兹艺术家养成计划等系列艺术活动、计划和社会调查研究计划,并积极孵化和扶持了众多优秀艺术创作者和从业者。

艺mo 不仅是一个以当代艺术为脉络串联起各种专业、身份的人的新型社群,更是一个真正深入浅出的、有机且开源的、可实现自我循环的社会生态实验场。每一位成员都能在艺mo中互助、学习、合作、交流、成长,并成为艺mo的参与者、更新者和共创者,一同搭建当代艺术新社区。



想与艺mo合作,请扫码加微信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mo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