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辛弃疾《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南宋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祝寿词,上片赞颂寿者赵介庵,下片陈述自己的报国宏旨,除祝寿之意外也表达了词人想要争取抗金胜利的决心以及得到寿者举荐而施展自己抱负的希冀。这首词有别于一般的祝寿词,作者在其中灌注了爱国的浓情,将慷慨热烈的豪情和深隐内含的用意结合在一起,抒情效果有隐有秀,跌宕生姿,运用神话和典故来表情达意,造语新颖而自然。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此时,辛弃疾已南归七个年头,时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辛弃疾胸怀统一祖国的壮志,却无机会施展才能。辛弃疾也曾上书皇上,陈述自己的政见,希冀得到重用,也没有结果。当时驻建康的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赵介庵,是当朝皇上的宗室,是接近皇帝的人物,很有势力和名望。辛弃疾没有忘记自己的壮志,想得到漕介庵的举荐,好施展自己的才华。赵介庵做生日的时候,作者应邀参加寿筵,即席写下了此词。



水调歌头
寿赵漕介庵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 。金銮当日奏章,落笔万龙蛇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 。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 。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


译文:
你就像驰骋千里的渥洼神马,传声扬名在赵宋帝王之家。当年金銮殿上你起草奏章,落笔如万条龙蛇腾舞尽情挥洒。你把那无边的春色播洒人间,岁月流逝,待到江山衰老,看到你却仍是两鬓黑发。把那繁杂的漕运政务暂且放下,还是纵情饮酒赏菊花。
席间的歌姬舞女容貌如花,就像那仙女双成、弄玉和绿华,这杯酒祝你长寿千年,让我们倾江倒海般畅饮流霞。听说朝廷正在谋划,要挽起天河的怒涛激浪,洗净那西北边地金人的尘沙。回头望你正向日边奔去,看云端你正驾着飞车向前进发。



这是一首祝寿词,也是现存稼轩词中早期作品之一。宋代大多数祝寿词都流于应酬和恭维,但这首词不一样,流露出了稼轩满腔的爱国激情和勉励友人为抗金事业做贡献的意愿。
这首词通篇采用神话故事巧为比拟,不仅构思奇特,文采奇丽,而且在整体情调上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词的上阕,热情赞扬赵彦端的风采和才干。首一大句可谓起端不凡,生气淋漓,以神马比喻其才能,热情赞扬他是宗室里的佼佼者。这是对赵的人品才识的总体定位,全词也因此而被奠定了浪漫的基调。下一大句紧接而来,选用赵氏在金銮殿里起草奏章的往事,点出赵的非凡才干。以下由上述写其人的内美而转写其内美外现的出众风采,措辞浅白而意蕴深厚、不落俗套。既写出他把天上之春色(朝廷体恤民情的用意)带来人间(地方上)的魄力,也写出赵温厚待人、使人如接春风的风采和作者希望他青春永驻、大展宏图的用心。尤其是“带得”一句,妙想奇思,气象不凡。上阕末句,借典贴切,用意颇深:既有赞美赵作为计度转运副使在理财方面的出色政绩的用意,也不无替赵代抒三十余年为地方官而不被大用的牢骚的意思。妙在将它表达得若有若无,令人能玩味而不能指实。
下阕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大句,紧承“醉黄花”写祝寿盛况的眼前景事。作者将歌舞繁盛、美人来往的宴席场面,用节奏紧切的短句跌出,造成目不暇接的视听印象。然后写作者对寿主的劝饮敬酒,表明希望与赵氏同做神仙豪饮的心意。这样的祝酒词,自然显示出作者与寿主的融融情意;这样的豪饮,也在不经意间显示出作者的风流豪迈气度。后两大句为第二部分,也是全篇主旨所在。这个转折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上句的“江海”一词,联想到天上的“银河”而由此自然地把眼前景与想象景衔接起来。写天上的宫殿里正在筹划一场大的“清洗行动”:要以银河仙浪去清洗西北即中原大地上有腥膻味儿的胡沙。而寿主,因为他秀出于宗室诸子的非凡才干,已经被召回“日边”即“清都帝所”去了,作者只在回首时还能看见他的飞车在云间飞腾。这出自想象并运用隐语来完成的景象,十分显著地表明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早日决策北伐的心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寿主能受到皇帝大用、一展雄才的美好祝愿。在修辞效果上,因这一部分全用以天界写人间的隐喻手法,并妙用了像“清都帝所”“日边”等语词的多意性,所以不仅表意含蓄深隐,而且造境也绚烂奇特,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这首写于作者二十九岁时的词作,在寻常的寿词里灌注了爱国的浓情。将慷慨热烈的豪情和深隐内含的用意结合在一起。在抒情效果上有隐处,也有秀处,所以显得跌宕生姿而非一味豪放。在写作手法上,几乎通篇用比体。这表现为运用神话和典故来表情达意,能化用它们而不是为它们所驱使。这就使奇思丽想融化在浑然天成的运笔之中,造语显得新颖而又自然。



上片赞颂赵介庵,下片陈述自己的报国宏旨。首句“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作者以天马喻赵介庵人才非凡,声名惊动了朝廷。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雄心壮志受到压抑的辛弃疾,欲求得人家举荐的心情,不言自明。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说赵介庵给皇帝掌理过制诰诏书,颇有文采,落笔万言,如走龙蛇。在这里作者隐约表示希望能得到举荐之意,但不直叙,可谓苦心孤诣,措词颇费踌躇。“带得无边春下”,是说赵介庵能赐福于人民,把春天般的温暖带来人间。“等待江山都老”,指岁月流逝,照应下文:“教看鬓方鸦。”说赵介庵青春长驻,鬓发还象乌鸦羽毛一样乌黑。另方面也隐含着自己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盼望已久,江山都等老了的意思。接着,“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作者把赵介庵比作刘晏,这里是说:你像刘晏那样会理财,使江南富庶,如钱流遍地,席间且不管这些,还是痛饮赏菊吧!上片末句,借典贴切,用意颇深:既有赞美赵介庵作为计度转运副使在理财方面的出色政绩的用意,也不无替赵介庵代抒三十余年为地方官而不被大用的牢骚的意思。妙在将它表达得若有若无,能玩味而不能指实。而从结构效果上看,这两句,还有结束上片、开启下片(劝酒征歌)的功能。衔接自然而又转换如意,使上下片之间显得紧凑。
下片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五句,紧承“醉黄花”,写祝寿盛况,这是写眼前景事。作者首先将歌舞繁盛、美人来往的宴席场面,用节奏紧切的短句跌出,造出目不暇接的视听印象。然后,以此为背景,写作者对寿主的劝饮敬酒,表明作者希望与赵介庵同作神仙般豪饮的心意。这样的祝酒词,自然显示出作者与寿主的融融情意;这样的豪饮,也在不经意间显示出作者的风流豪迈气度。后五句为第二部分,先是重点落笔的三句:“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三句从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脱化而出。意谓要派壮士手挽天河,用滔滔的仙浪去冲刷西北地区的胡沙。弦外之音,皇帝要出兵北伐,驱逐金人,洗净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国难当头,志士献身,有意报效国家,是作者的真正用心。辛弃疾向这位大人物赵介庵,把自己的志愿提出来,希望漕介庵能在皇帝面前保举自己。这是作者所神往的壮丽事业,也是这首词的真正的意旨所在。“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又是一句美好的颂扬话,说赵介庵在人们“回首”之间,就能到皇帝的身边,人们会钦羡地望着漕介庵乘坐飞车消逝于天地云间。那喻意是不言自明的:你赵介庵他日到皇帝身边述职时,不要忘了替我这远离“日边”的人美言几句,把我报国的雄心壮志好好转达。这些自想像并运用隐语来完成的境象,十分显著地表明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早日决策北伐的心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寿主能受到皇帝大用、一展雄才的美好祝愿。在修辞效果上,因这一部分全用以天界写人间的隐喻手法,并妙用了像“清都帝所”“日边”等语词的多意性,所以不仅表意含蓄深隐,即造境也绚烂奇特,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这首作于作者青年时代的词作,在寻常的寿词里灌注了爱国的浓情,将慷慨热烈的豪情,和深隐内含的用意,结合在一起。在抒情效果上有隐处,也有秀处,所以显得跌宕生姿,而非是一味豪放。在写作手法上,几乎通篇用比体。这表现为运用神话和典故来表情达意,能化用它们而不是为它们所驱使,这就使造语显得新颖而又自然,奇思丽想融化在浑然天成的运笔之中。




基 辅 罗 斯 时 期 的 文 学

古代俄罗斯文学是在多种因素推动和影响下产生的:首先,早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于公元863年正式产生的古俄罗斯文字为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其次,俄罗斯口头民间创作在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很多的文学作品正是在记录口头传唱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再者,它直接受益于邻国保加利亚文化的影响,一开始俄罗斯的文化人就有意识地译介了多种基本为宗教内容的保加利亚文本;最后,因为俄罗斯接受基督教是以拜占廷为中介的,故此在正统文化奠基之初俄罗斯也从拜占廷译介了众多的宗教文献。古代俄罗斯人主要接受的是《圣经·新约》中的《福音书》和《使徒福音》以及《圣经·旧约》中的《赞美诗》,这一切都为日后俄罗斯文学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决定了未来俄罗斯文化的特色和发展走向。
俄罗斯最早的原创性文学作品产生于11世纪中期的基辅罗斯,其中被称之为“训诲”体裁和“使徒行传”体裁是在俄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影响之下产生的,因其中的几部杰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俄罗斯文学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基辅都主教伊拉里昂的《法与恩惠说》(1037—1050)是一篇具有演说性质的布道训诲,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段文字就开门见山地阐明了其具体三个方面的内容:“论通过摩西赋予的法,论通过耶稣基督赋予的恩惠和真理……赞美使我们受洗的我们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以及我们整个国家向上帝祈祷。”作者用将近一半的篇幅讴歌了强大、独立的罗斯,讴歌了使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和他的儿子——使罗斯繁荣昌盛的雅罗斯拉夫大公,并把俄罗斯大公的行为与基督教使徒的行为进行比较,表达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和渴望罗斯统一的思想。作者把法与恩惠对立起来,并在阐述自己观点时采用了典型的演讲体的表现手法,即对照原则:“法是恩惠和真理的先驱和仆人,而真理和恩惠是不朽生命的仆人……先是法,后是恩惠;先是黑暗,后是真理……恩惠是自由,法是奴隶。……犹太人通过法证明自己无罪,但基督教徒没有通过真理和恩惠证明自己无罪,而是借此获得拯救。……因为无罪属于这个世界,而拯救属于未来世纪,犹太人为尘世喜悦,基督教徒为天国之存在而喜悦。”并且,创造奇迹的上帝“通过十字架和磨难在尘世间创造了拯救”。这个在俄罗斯文化奠基之初产生的作品,其意义是巨大的,因为从作为整体的俄罗斯文化的精神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摈弃《旧约》之法的外在约束而颂扬《新约》之恩惠赋予人的自由选择权利是其最为本质的文化特征。
承受苦难而获得永恒生命的主题在作者不详的使徒行传《鲍利斯和格列勃的传说》(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中表现得更为鲜明和形象。该作品是俄罗斯最早的原创性使徒行传之一,其形式与编年故事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与拜占廷的使徒行传区别很大:它不像后者那样循序渐进地叙述主人公的生平和功绩,而只是选取了他们生活中遭到兄长谋杀这唯一的片段。俄罗斯学者指出:兄弟两人的“功绩完全在于不抵抗暴力之死……鲍利斯和格列勃临死前的行为被理解为功绩,它证明了一个新受洗的民族对基督教义的深刻把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对死亡的自由选择,是选择死亡而舍弃抵抗邪恶,以此扯断了业已开始的暴力链条……鲍利斯完全遵照新约精神而决定牺牲自我……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这是死后获得奖赏的保证。” 〔3〕 这一在俄罗斯文化的源头出现的无辜受难的例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罗斯文化的精神。作品中处处可见的充满了抒情色彩和戏剧色彩的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具有口头民间文学特色的哭诉、作者对主人公外貌的细致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性,为俄罗斯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莫诺马赫的《家训》(约1117年)是俄罗斯有据可查的第一位世俗作者“行将就木”时留给儿女们的遗训,但尽管如此,莫诺马赫作为在与不断进犯的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度过戎马一生的军事家,作为毕生献给国家统一和独立的俄罗斯大公,他的训诫已经超出了个人遗言的局限,因其呼吁结束公国之间的内讧、团结起来一致抵抗外敌的基调而拥有了巨大的社会意义。该作品因描述了作者个人生活的经历和实例而具有自传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比俄罗斯古代文学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传体作品《大司祭阿瓦库姆行传》更早。在整部作品中作者都在阐述大公的职责和义务,他认为,大公的首要责任是维护国家秩序,关心国家利益和祖国统一,严格遵守誓言和约定;其次,大公的重要责任是保护和关心教会利益,呼吁人们遵守宗教礼仪,认为人凭借三种功德可以摆脱敌人、战胜敌人,那就是:忏悔、仁慈和眼泪;此外,大公应当成为崇高道德的典范,应当慷慨待人,关心穷人,事必躬亲,避免懒惰、撒谎、酗酒、狡诈等恶习,在家庭中丈夫应当尊重妻子,等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人的个体价值的深刻认识:“人究竟是什么?……上帝用尘土创造了人,人的面孔形态各异,对此奇迹我们深感惊叹;若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其面容皆非一样,每个人都因上帝的智慧而各有各的面容……”虽然从字面上看,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人的外表,但从根本上说,它直指人的精神层面,这种认识直接秉承了对俄罗斯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拜占廷东方教父基督学的人本主义原则。从表现形式上看,《家训》同样具有当时文学作品共同具有的、用当代文学理论术语来表述即所谓“互文性”特点,其中包含了大量作者日记、通信、和约文本等,语言风格上既有书面性质,又有鲜明生动的口语特点。
描述历史大事件的历史故事是基辅罗斯时期主要的文学体裁,故事的第一主人公都是睿智的大公、英勇善战的英雄、虔诚的信徒等,而其对立面往往是挑起争端、制造内讧、争权夺利的各公国首领和军事统帅。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沿袭了口头民间文学的形式,由事件的目击者或参加者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进行叙述,它们常常被纳入编年史中,遵照严格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而且这些编年史中往往融会了宗教传说、使徒行传的元素以及公文文本。基辅罗斯时期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编年故事是《往年故事》。
《往年故事》(约1113年)是由基辅洞窟修道院神甫涅斯托尔编撰而成的,从其完整的标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逝去年代的故事,讲述的是俄罗斯大地从何而来,谁最先在基辅实施统治以及俄罗斯国是如何产生的。”从该书的诸多小标题中也可了解到其具体内容:《使徒安德烈造访俄罗斯大地的传说》、《基辅创立的传说》、《奥列格远征王城》、《奥列格死于自己的坐骑》、《伊戈尔远征希腊》、《伊戈尔之死》、《奥尔加为伊戈尔复仇》、《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弗拉基米尔的宴会》、《鞣皮匠的传说》,等等。从表现形式上看,这些小故事与民间传说和民间英雄叙事诗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思想内容方面,渴望俄罗斯大地强盛与统一、追求政治和宗教独立构成了该书的主旋律,其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推荐阅读:

李白诗120首

杜甫诗全集①

杜甫诗全集②

杜甫诗全集③

杜甫诗100首赏析

白居易诗全集①

白居易诗全集②

王维诗词全集

李商隐诗全集

李商隐集㈠

李商隐集㈡

鱼玄机诗全集

李煜诗词全集

李煜词品读

杜牧诗全集

杜牧集

欧阳修词全集

贾岛诗全集

陈维崧词集⑴

陈维崧词集⑵

柳宗元诗全集

谢灵运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

辛弃疾词㈠

辛弃疾词㈡

辛弃疾词㈢

柳永集㈠

柳永集㈡

柳永集㈢

苏轼词

苏轼集㈠

苏轼集㈡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

纳兰性德词全集

仓央嘉措情诗66首

苏轼诗词集

李清照诗词90首

李清照词品读

贾岛诗全集

秦观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全集

曹操诗词集

曹植诗全集

李世民诗选

红楼梦诗词全集

宋词40首赏析


记得前时行乐处 小桥水渌初平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