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洛尔迦诗13首

西班牙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27年一代”的代表人物。这位“安达卢西亚之子”把他的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优美哀婉,形式多样,词句形象,想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同时又显示出超凡的诗艺。近70年来,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著名诗人勃莱谈到他的作品时说:“洛尔迦的诗歌佳作是人类智力的楷模。”
在西班牙文学史上,1927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为纪念西班牙诗人贡古拉(Luisde Gongom)逝世三百周年,洛尔加和朋友们举办一系列活动,马查多、法亚、毕加索和达里等人都热烈响应。在马德里,年轻人焚烧了贡古拉当年的敌人的书;由于西班牙文学院对贡古拉的冷落,他们半夜在文学院围墙上撒尿。高潮是在塞维利亚举办三天的纪念活动,洛尔加和其他几个年轻诗人在邀请之列。他们一行六人登上火车,一路喧闹,深夜到塞维利亚。迎接他们的是退休的斗牛士梅亚斯(Ignacio Sanchez Meiias),他是个文学鉴赏的行家,几乎能背诵贡古拉所有诗篇。他是那种极有魅力的男人,身材矫健,脸上是斗牛留下的伤疤。他把客人带到自己在郊外的农场,给他们披上阿拉伯长袍,打开香槟酒。梅亚斯和一个吉普赛朋友唱深歌,洛尔加和朋友们朗诵诗。三天正式的纪念活动,包括演讲朗诵和本地报纸的采访留影。此外是流水宴席,在塞维利亚朋友的陪伴下,他们每天都喝到天明。贡古拉三百年祭,促成西班牙诗歌“二七一代”的诞生。塞维利亚之行后,洛尔加画了一张诗歌天体图。据说,他把自己画成被卫星环绕的最大行星。

从1928年春到夏初,洛尔加忙于整理他的《吉普赛谣曲集》。7月此书问世,获意想不到的成功,人们甚至能背诵吟咏。后获诺贝尔奖的阿列桑德雷(Vicente Aleixandre)在贺信中写道:“我相信你那纯粹的无法模仿的诗歌。我相信你是卓越的。”其中《梦游人谣》,是洛尔加的代表作之一。1928年春,洛尔加有了新的男朋友,叫阿拉俊(Emilio Aladren),是马德里美术学校雕塑专业的学生。洛尔加带他出入公开场合,下饭馆泡酒吧,为他付账。阿拉俊口无遮拦,把他和洛尔加的隐私泄露出去,闹得满城风言风语。达里显然听说了传闻,和洛尔加的关系明显疏远了。1928年9月初,他写了一封七页长的信给洛尔加,严厉批评他刚出版的《吉普赛谣曲集》:“你自以为某些意象挺诱人,或者觉得其中非理性的剂量增多了,但我可以告诉你,你比那类安分守法者的图解式陈词滥调强不了多少。”达里认为洛尔加应该从现实中逃跑。信中的主要观点,出现在不久发表的文章《现实与超现实》中。在这篇文章中,他进一步强调:“超现实主义是逃避的另一层意思。”当年的伙伴伯奈尔这时和达里结成新同盟。他专程去看望达里,他们开始合作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在达里面前,伯奈尔大骂洛尔加。他们用一周的时间完成电影脚本初稿。他们创作的一条原则是,任何意象都不应得到理性的解释。伯奈尔给朋友写信说:“达里和我从来没这么近过。”阿拉俊原来是个双性恋,他突然有了女朋友,和洛尔加分道扬镳。在寂寞中,洛尔加开始寻找新朋友。他结识了智利外交官林奇(Car]os Morla Lynch)夫妇,很快成了他们家座上客。“他常来常往,留下吃午饭晚饭——或都在内——打盹,坐在钢琴前,打开琴盖,唱歌,合上,为我们读诗,去了又来。”自幼写日记的林奇写道。



清晨


就像爱情,

弓箭手

盲目。


掠过墨绿的夜,

一只箭

留下百合花

温热的痕迹。


月亮的龙骨

划开紫云

而箭筒里

溢满了露珠。


啊,就像爱情,

弓箭手

盲目。




复制


只有一只孤鸟

在唱。

空气把它繁衍。

我们通过镜子听见。




池水


角状的猫头鹰

停止冥想,

擦了擦眼镜,

叹息。

一只萤火虫

绕着山腰纺着,

而一颗星

滑落。

老猫头鹰抖了抖翅膀,

继续冥想。




全套工作


风的手

擦拭着空间的额头,

一次

又一次地。

星星半闭上

他们蓝色的眼睑,

一次

又一次地。




大熊星座


熊妈妈敞着肚皮

在喂那些星星:

呼噜噜

呼噜噜。

快跑,星宝宝们,

快来,温柔的小星。




无题


松柏。

(死水。)


白杨。

(清水。)


柳树。

(深水。)


眼瞳。

(泪水。)




变奏


空气之静流

在回声的枝杈下。


水之静流

在星辰的舌头下。

你的嘴的静流

在吻的庇护下。




时钟的停顿


我坐下

在一个时间的空间。

这是沉默的

回流。

一种白色的沉默,

一个可怕的圆,

在那里面,星辰

以十二个漂浮的黑色数字

彼此冲撞。




单人纸牌游戏


越过这黄金的

最弱音……

我孤单的白杨。


没有任何应和的

鸟儿。


越过这黄金的最弱音……

河流在它脚下

黑暗而无声地涌流,

这黄金的

最弱音……


而我把傍晚的小羊

扛在我的肩上,

野狼被宰杀

被这黄金的

最弱音……




再见,太阳!


再见,太阳!


我敢肯定你就是月亮,

但我

不会告诉任何人,

太阳。


你潜行在

窗帘的后面

并用米浆

涂抹你的脸庞。


白天是农夫的吉他,

夜里是酒鬼的曼陀林。


我应当小心!


你的幻觉,把花园

变成一幅彩色的蜡笔画。

再见,太阳!


但是不要忘了谁在爱你:

小蜗牛,

阳台上的老奶奶,

还有我……

我在用你纺着

我的心!




雕带


大地——

微风的女孩们

拖着长裙经过。


天空——

空气的小伙子

跳过月亮。




相遇


太阳的花

河流的花


我:

是你吗?你的乳房如此辉煌

我快要看不清你了。


她:

我的衣裳佩着光带

是它碰到你了吗?


我:

在你的喉咙里我听到

孩子的未发出的白色声音。


她:

你的孩子漂流在我的眼里

金黄色,像是钻石。


我:

是你吗,我的爱?从哪里

你拖来你的无尽长发?


她:

从月亮上——你笑了吗?

那里环绕着水仙花。


我:

我的胸膛里有一条蛇不肯睡去

它颤抖,因为那古老的吻。


她:

我感到有一条根扎得更紧了

在我的叹息声中。


我:

一阵微风吹来了

面对面,我还是认不出你!


她:

枝芽在膨胀,从我的身上!

你和我都还没有诞生!

太阳的花

河流的花




七颗心男孩之歌


七颗心

是我所拥有的心。

但我自己的我要找寻。


在高高的山上,母亲,

我有时跑进了风,

七位女孩用修长的手

把我拉进她们的圈子。


我用七片花瓣的嘴

在世界上唱出了我的歌。

我的深红色小船启航

没有船帆没有缆绳。


我在别人的风景中旅行

度过我的生命。

在我喉咙里磨损的

未知秘密,就要公布。


在高高的山上,母亲,

我的心越过了它的回声,

而在星星的纪念册里

有时我跑进了风。


七颗心

是我所拥有的心

但我自己的我要找寻。

王 家 新 译




生 成 陌 生 化 效 果 的 创 作 技 巧

高尔基说:“必须知道创作的技巧,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说是懂得这一工作本身。”从内容和语言入手,使诗产生陌生化效果,必须通过创作技巧才有可能实现。哪些创作技巧才能使诗生成陌生化效果?我们结合具体诗例择要予以阐释。
(一)变形
诗创作离不开变形,雪莱就说过,诗使它触碰的一切变形。但欲使诗产生陌生化效果,这种变形必须是超常规的。譬如艾略特《荒原》一诗的开头几行:

四月是最残酷的一月

从死的土地孕育出丁香

渗透着回忆与欲望

用春雨激唤着迟钝的根须

冬天为我们保暖,用

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

枯干了的细管喂养微细的生命

这样的变形是危言耸听吗?

杨柳依依的四月——残酷!

充满生命的美的丁香——死!

北风肆虐的冬天——温暖!

读此几行,一种陌生感扑面而来,它引起了读者的好奇、震惊,迫使读者在阅诗过程中一步三回头,品味其中内蕴:这是一个生命诞生时的心理活动的轨迹:掺和着生与死、希望与失望的复杂感情——生命在春天里复苏,并且让生命触景生情,勾起对往昔春天的回忆,但又清醒地意识到春天不会永驻,因此反而使人平添一层痛苦(所以是“四月是最残酷的一月”);洋溢蓬勃生机的丁香开在四月里,但她终究会连同春天,甚至回忆一起逝去的(所以是“从死的土地孕育出丁香”);唯有冬天像一个患了健忘症的老人,用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植物的根须维持万物的生命(所以是“冬天为我们送暖”)。
一次又一次的超常规的变形,形成一次又一次的陌生化效果;一次又一次的陌生化效果,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对读者鉴赏心理的冲击波,从而激起读者的新鲜感知。
(二)关系换位
所谓“关系换位”,是指诗所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象之间关系的互相交换,形成一种崭新的秩序,它必然给读者带来陌生化效果。
具体一点说,有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换位。
如洛 夫的《金龙禅寺》一诗,本是“金龙寺的晚钟响起,是游客下山的时刻了”,诗人却写成: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换位。
明明是“他的脚走在整条街上”,诗人罗 门笔下的醉成烂泥般的《流浪人》却是:
让整条街只在他的脚下走着
有人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转换。
应是“我站在岸边,我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河水涂改着我的影子”,北 岛的《界限》一诗竟写成:
河水涂改着天空的颜色
也涂改着我
我在流动
我的影子站在岸边
像一棵被雷电烧焦的树
关系换位看似悖理,但正如歌德所说:“这个包含在大而深的理性之中的‘小小悖理’,赋予诗歌以特殊的魅力。”这种特殊的魅力,当包括“陌生化效果”在内。
(三)荒诞
荒诞,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如傅 天 琳观览大海日落的《一瞬间》:
夕阳,从天空滑到海面,
像一团火,煮沸了一锅波澜。
我突然担心那水族世界的万千生命,
会不会因这巨大的热力而屏息了鳃管。
多么新奇!这真是十年浩劫的荒诞年代里的荒诞心境!由于荒诞往往以某种主观感受出发,扭曲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表现在诗中,即大量地出现违反常态、甚至光怪陆离的意象,如台湾诗人痖 弦针砭台湾现实的《深渊》一诗中,“冷血的太阳不时发着颤/在两个夜夹着的苍白的深渊之间”、“我们用铁丝网煮熟麦子”等句,它们给读者带来的必然是别一种陌生化效果:怪而后思,而后拍案叫绝!
更有一种荒诞,是象征的延伸,使象征超出极限变成了荒诞。
诗人张 小 波的《邻居》一诗,写比邻而居的一对青梅竹马,一方搬迁十五年后重归旧居,但两人却如陌路相逢,“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于是这样的意象出现了:“我像一只放大了许多倍的壁虎伏在墙头看他们移动的四肢/……/我在作极其简单的方式寻找曾经是另一只壁虎的小女孩。”人变成壁虎,荒诞之至!它与卡夫卡《变形记》中人变成甲虫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寻常的人际关系的异化现象,却因客观对应物——“壁虎”的意象的怪诞(既似象征又超出象征的负荷),一下子使读者坠入陌生化的五里云雾之中,读者在惊讶乃至目瞪口呆之时,不是深深地触摸到了诗所透露出的世态炎凉的气息吗?
(四)梦幻
林黛玉的梦是理性的梦。安娜·卡列尼娜和苔丝的梦是非理性的梦。在诗中,能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是对后者的抒写。这种在诗中凸显非理性的梦幻有两类:一类是写诗人内宇宙的,一类是写诗人外宇宙的。前者如舒 婷的《往事二三》: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枝映山红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味的梦
后者如李 钢的《在远方——梦见我的祖先》:
在远方
一群汉子卧在浓密的胡须里
他们土质的皮肤裸露着
怪舒坦地被太阳的蜂刺螫着
一群汉子卧在胡须里,在远方……
现代睡眠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每个健康的人几乎每晚睡觉都在做梦(人睡眠是由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交替出现,梦是人在“快波睡眠”时做的,而人都从“慢波睡眠”中醒来,因此难以察觉自己的梦境)。当人清醒时,思维表现出整体性与合理性;而在睡梦中,思维处于一种低级形式,对事物的分析与记忆充满缺陷,使一些无关联的片断信息凑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梦境,这是诗对梦幻描写的心理基础。但要使诗中的梦幻产生陌生化效果,它不仅要求诗中的梦幻描写拉开人和现实的距离。对于诗人来说,尽管他笔下的梦幻呈非理性状态,但它却依然是诗人在清醒时受心智调遣的产物,因此想象的出奇破格是描写梦幻并且获取陌生化效果的关键。
(五)远取譬
远取譬必须拉大比喻的喻本和喻体之间的距离。王 尔 德说:“第一个把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远取譬是赢得比喻的“第一个”的“诀窍”之一。
且以喻本“太阳”为例:其喻体有“中了酒毒的眼”(艾 青《马赛》),“圭枭的一只黄眼睛”(涅克拉索夫《严寒·通红的鼻子》),“团团转”的“红鬃毛的狮子”(聂鲁达《太阳的颂歌》),“萎缩的花环”(北岛《结局或开始》),“樱桃”、“葡萄”(江 河《袓国啊,袓国》),“红色的苹果”(芒克《十月的献诗·果实》),等等。尤以江 河的《我和太阳》,更见别出心裁:
你在黎明时分的薄雾中找我
像是刚刚醒来的渔家姑娘
在海洋一样的天空中
撒下闪闪发光的网
其中将太阳比喻成“渔家姑娘”(阴阳交换),突兀而起,其陌生化效果不同凡响。
使诗产生陌生化效果的创作技巧当然不止这五种(还有夸张、反讽、具象和抽象的暴力嵌合、寓言手法,等等),这里只是择要阐释而已。必须强调指出的是,“陌生化”决不是晦涩的同义词,它是有一定限度的,是有迹可寻的。如洛 夫《金龙禅寺》一诗的三、四、五行: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羊齿植物”因了一个“嚼”字而获得生命,被拟人化,竟沿着下山的台阶“一路嚼了下去”,看似反常,因而使人倍感陌生,实在是有“羊齿”作暗示,是不可能的可能,也是熟悉的陌生。正是这一暗示,给严冰覆盖的“陌生化”之诗,注入了解冻的淙淙春水。诗人使诗和读者“间离”,制造陌生化效果,仅仅只是第一步,其最终目的是在更高一级水平上——有待于审美主体的加入——消除这种间离,使陌生化转变为累累收获。




推荐阅读:

达尔维什诗11首

《恶之花》各译本之比较

特拉克尔诗62首

波德莱尔《恶之花》

R·S·托马斯诗17首

骚塞诗2首

柯勒律治诗3首

威廉·华兹华斯诗9首

布鲁姆《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布鲁姆《但丁的陌生性:尤利西斯和贝亚特丽丝》

布鲁姆:歌德《浮士德·第二部》:反经典的诗篇

卡林内斯库《波德莱尔与审美现代性的悖论》

布鲁姆|经典记忆:早期的华兹华斯与简·奥斯汀的《劝导》

布鲁姆《弥尔顿的撒旦与莎士比亚》

帕斯《诗歌与现代性》

帕斯《诗歌与世纪末》

里尔克:反叛与抒情

雨果传记

惠特曼传记

艾米·洛威尔传记

约翰·弥尔顿传记

科利·西伯传记

塞缪尔·贝克特传记

拜伦传记

威廉·布莱克传记

阿斯图里亚斯传记

艾米莉·狄金森传记

多罗茜·帕克传记

奥克塔维奥·帕斯传记

人民诗人布鲁克斯传记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传记

亚历山大·蒲柏传记

里尔克传记

济慈传记

金斯伯格传记

艾略特传记

兰斯顿·休斯传记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传记

聂鲁达传记

加里·斯奈德

英国桂冠诗人尼古拉斯·罗

卡尔·桑德堡,诗人和林肯传记作家

兰斯顿·休斯在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

惠特曼与内战

失乐园学习指南

里尔克:未被认可的女权主义者还是自恋的理想主义者

里尔克与罗丹

反调:里尔克只是气体

厄休拉·勒古恩:作家,抑或谦卑的诗人

Joan Murray and the Bats of Wisdom

西尔维娅·普拉斯:耀眼的光辉,绝望的疯狂和自杀的诗意象征

奥登:若有可能,愿成为大西洋的小歌德

聂鲁达:文学巨匠的激情人生与可疑死亡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录


采菱深处唱一曲 岂若芦茄能断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