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气·惊蛰诗

惊蛰时节春雷萌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一片春机盎然的美好景色。农民也开始一年的繁忙农作。同时,也给了文人雅士们一些吟诗作赋的素材。
1.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6或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唐韦应物《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宋苏辙《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
2.惊蛰,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李善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惊蛰【晋】陶渊明

促春透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奉和法筵应诏诗(南北朝•庾信) 

五城邻北极,百雉壮西昆。

钩陈横复道,阊阖抵灵轩。

千柱莲花塔,由旬紫绀园。

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

星窥朱鸟牖,云宿凤凰门。

新禽解杂啭,春柳卧生根。

早雷惊蛰户,流雪长河源。

建始移交让,徽音种合昏。

风飞扇天辩,泉涌属丝言。

羁臣从散木,无以预中天。

□□遥可望,终类仰鹍弦①。

按:① ○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五。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一作去)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一作众雏既俪)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①。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按:① 一作燕感雀深恩,雀愧扬不殊

 

 

 

二十二日大风发长芦(宋•孔平仲)

张帆风尚小,出口势愈急。

扁舟已中流,前后无所及。

侧看岸旋转,白浪若山岌。

磔砉时有声,百罅水争入。

危樯听欲折,柁柄脱操执。

我有常病妻,素羸多不粒。

及兹益愦乱,卧喘气吸吸。

婢姥半北人,兹险未尝习。

苍皇面深墨,呕哕皆胆汁。

可怜儿女辈,往往相聚泣。

出门强指挥,飞沫溅衣湿。

江豚踊吾前,猵獭作人立。

意如骜吾嚱,出没相百十。

呼神掷楮泉,祈佛启经袭。

是时正月尾,于节甫惊蛰。

云气作冥晦,气候变寒涩。

日中仅得止,性命危若拾。

纷然方寸乱,魂干久不集。

官期幸未迫,安用苦汲汲。

官兵勇贪程,一震当少戢。

何如彼居民,生不出井邑。

吾田虽旷瘠,飦粥粗可给。

劳生嘿自慨,茅舍行且葺。

 

 

次韵酬昌侠见贶之句(宋•孔武仲)

读君诗句骨毛寒,直恐吟来得意难。

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锋铓剸截昆山玉,意气腾凌大海澜。

欲识词源最清处,露珠新滴水精盘。

 

 

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宋•王炎)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浄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次韵王正之惊蛰有感言归(宋•史浩)

闻说天家起阿香,揽桃催杏脸无央。

夜蟾不解照仙李,朝雨何妨梦楚王。

知买扁舟成折柳,剩哦佳句作甘棠。

故园风物虽云好,何必归程遽许忙。

 

 

答陈珽主簿(宋•刘克庄)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绮纨。

果能磨铁砚,真可歃铜盘。

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①。

家贫无宝贝,珍贶欲酬难。

按:① 自注:《太玄》云:月阙其团,不如开明于西。

 

 

城下种竹今春极有佳笋(宋•刘敞)

环城密筱旧檀栾,春笋新成几万竿。

池上龙蛇惊蛰起,军中矛戟绕营看。

乌(名贤本作鸟)啼窈窈千重碧,风过萧萧五月寒。

缓带轻裘容自暇,屦綦多向此林端。

 

阳山大雹(宋•吕本中)

建炎庚戌正月尾,阳山雨雹大如李。

疾雷先驱风御随,顷刻云屯遍千里。

初疑地轴开九渊,固阴惊蛰神龙起。

又恐帝出发震怒,下扫炎荒除疠鬼。

破窗穿牖□□横,触石摧林势难比。

疑是晓色方窥檐,惨淡复黑迷巾履。

披衣欲兴还就枕,𥔀磕崩腾喧两耳。

吾君圣德过成康,胡虏凭陵殊未已。

中原郡邑半丘墟,铁骑犹思犯南鄙。

安得天威假庙谟,恢复两河端可俟。

 

 

游玉泉 其一(宋•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顾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夜闻警(宋•吴可)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鶏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①。

按:① 以上《藏海居士集》卷上

 

 

灵岩 其二(宋•吴栻)

济南惊蛰隠新雷,底事阳关迭迭催。

不称泺源涌觱沸,只堪崧阜上崔巍。

他年发已千茎雪,今日心仍一寸灰。

文雅台边蜗有舍,瓮头归去泼春醅。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宋•张栻)  

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

香永味自真,不与余品同。

悠然泊莫留,归来隠疏钟。

念昔湘滨游,年年撷芳丛。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灯紫筠窗,香生编简中。

谁与共此乐,臭味有邻翁。

朅来七里城,日月转飞蓬。

山川岂不好,予忧日忡忡①。

酌此差自慰,思君复无穷。

按:① 原作冲冲,据康熙本、四库本改

 

 

安济桥(宋•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①。

按:① 明蔡懋昭隆庆《赵州志》卷二

 

 

奉和御制中和(宋•杨亿)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冬至日闻雷(宋•杨时)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飙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霰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杯空自疑。

 

 

游景仁东园(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幷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迭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己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光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①。

按:① 以上《栾城集》卷六

 

 

市饮(宋•陆游)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春晴泛舟(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戸①,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揺曲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按:① 自注:前一日闻雷。

 

 

山房(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着麝煤。

 

 

春日杂兴五首 其五(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天。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剩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人日惊蛰前数日大雪寄孙奇父韩叔夏(宋•胡寅)

腊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

稚春乃祁寒,号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

初疑雨翻盆,旋觉霰①洒甍。

暂止俄幷集,中宵遽开明。

衾裯起棱角,屏幌同户楹。

淅淅纸窗战,铛铛铜漏惊。

鸡寒罢晓唱,鸦冻犹晨鸣。

惊戒臧获起,吹嘘燎炉頳。

开关醉魂醒,倚杖诗思清。

便欲披鹤氅,岂思饮银铛。

空蒙势转盛,飞舞祥争呈。

月池方漫汗,潮山正峥嵘。

讵应柳皆絮,却讶梅始英。

荆璞羞自献,蓝田遣谁耕。

尘埃争受洗,粪壤叨蒙荣。

幸已陴巘崿,若为投涧坑。

分功雨露泽,绚彩冰霜精。

良足润麦麰,未能浃粱秔。

经旬苦料峭,三日观荧晶。

恍忆游汴洛,都忘在湘衡。

瑶林鄙王衍,冠玉怀陈平。

亦念袁邵公,长安门自撑。

更奇李侍中,淮蔡功先成。

渐喜云解驳,频瞻日舒晴。

昂然秀松出,倏尔危檐倾。

墙角仅委积,瓦沟那持盈。

朝暾破凝冱,淑气苏鳏茕。

断决冈陇色,斩余白蛇横。

泮流溪谷响,击碎珊瑚琤。

瓶去蚌珠餐,庭空狮子狞。

粉图记姿态,不屑供使令。

陡觉时序正,不令寒温争。

冰泥就涸涩,卉木纷勾萌。

蒨蒨弄池柳,煌煌然山樱。

了无半面妆,强学六出霙。

二老久不觌,千篇谅难评。

羔醪忍独酌,凤茗宜同烹。

或且放笔快,敢言当敌勍。

木桃得琼玖,耳属长谣赓。

按:① 原作散,据存本改

 

 

蚊雷(宋•赵时韶)

朝来伏地悄无声,入夜轰轰屋底鸣。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①。

按:① 同上书页二七四四

 

 

闻蛙(宋•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知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送陈屯田知明州(宋•郭祥正)  

屈指宛陵客,八九名世贤。

我亦驾白鹿,往往登俊筵。

昭亭自作老龙斗,迭嶂不碍明河躔。

余霞散绮入高阁,澄江似练拖晴天。

黄金买酒不论价,壮心共许青春前。

丞相初为部使者,精选邑治君尤先。

业闻上书后荐达,玉陛引对亲承宣。

付之一节使淮浒,三十二县刑无冤。

嗟予末路最流落,哭儿清泪双眸穿。

感君不弃半面雅,取之涸辙投深渊。

稍回生意渐奋发,遽复舍我摇归船。

明朝勅拜四明守,四明山水君所怜。

奈何岁旱天下歉,岂容醉卧沧溟边。

我疑帝命养头角,乘春霹雳惊蛰眠。

白苹风静湖月满,谩吊贺公怀谪仙。

 

 

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宋•郭祥正)

五代迭雕丧,江南最偷安。

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

尘埃一藏晦,皴斫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

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仿佛存纤纨。

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

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

不及稽①古踪,泯默知遇难。

按:① 原作奇,据道光本改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惊蛰后雪作未已阻之湖庄(宋•曹彦约)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骡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固仍飞雪,岂有春中却冱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幷书帖一编二轴以诗还之(宋•黄庭坚)  

题注:按:《年谱》编入元丰三年太和作。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①。

二人殁后数来者②,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仿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侧厘数幅冰不及,字体攲倾墨犹湿。

明窗棐几开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声雷未闻③,何得龙蛇已惊蛰。

仲将伯英无后尘④,迩来此公下笔亲⑤。

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

枯林栖鸦满僧院⑥,秀句争传两京遍⑦。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气象今凄凉。

夜光入手爱不得,还君复入古锦囊。

此后临池无笔法,时时梦到君书堂。

按:① 原校:一作天下最数沈与杨

② 原校:一作去后文在谁

③ 原校:一作曾未闻雷声

④ 原校:一作纵横浑脱若有神

⑤ 原校:一作意匠直与真宰亲

⑥ 原校:一作书家每欲焚笔砚

⑦ 原校:一作诗就争传两都遍

 

 

燕居十六首 其一十五(宋•彭龟年)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物方全性命,如我爱吾宫。

 

 

有怀正仲还鴈峰诗(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 其二(宋•释绍昙)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惊蛰日雷(宋末元初•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幷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修石山(宋末元初•方回)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攲。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枿,拥泥护芳荑。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蚯蚓缩未动,虾䗫僵如痴。

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

复有蜈蚣蝎,壤发难迅驰。

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

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

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

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

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

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

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

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

理有不可晓,颜跖同世时。

闲居理花药,娱心聊自怡。

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

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

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骤雨(宋末元初•陆文圭)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蕃厘观感琼花(元•宋无)

后土祠南裔,坤维媲室家。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

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

月姊羞调粉,风姨罢散花。

青童回绛节,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时盛,佳名数代夸。

尘根虽下界,天意在中华。

雪让珑璁巧,冰销刻镂瑕。

人间惟独尔,地上更何加。

万蘤殊寥落,群芳避艳邪。

玫瑰诚执御,芍药等泥沙。

圣运俄惊辍,兵强忽肆拿。

舛讹难核实,真赝遂聱牙。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芽。

旁枝微旧崛,新叶漫荣荂。

尤品终芜没,珍蕤逐水涯。

两朝成草莽,九庙杂龙蛇。

古殿兰旗暗,残炉桂燎赊。

蕣颜愁想象,珠树绝骄奢。

寂寞无双誉,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宝栏遮。

 

 

阻隆曲寨(元•杨弘道)

十月雷惊蛰,黄云接地阴。

冰衔丹水细,山拥武闗深。

濡沫思灵沼,伤弓失邓林。

通途施陷穽,之子独何心。

 

 

卢知州宜兴秩满以避(一作兵)乱久寓无锡视同故乡今知昆山必有怀二州风物之美赠诗言情幷致颂祷(元末明初•谢应芳)  

题注:一作「与子叙旧言怀良有感慨作二诗贻之」。

我思阳羡茶,初生如粟粒。

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天荒地老今几年,春归又闻啼杜鹃。

山中灵草化荆棘,白蛇何处藏蜿蜒。

玉山先生一寸铁,欲刳妖蟆救明月。

丹霄路断肝肠热,还忆茶瓯饮冰雪。

我思惠山泉,长流无古今(一作泠然响鸣琴)。

瓶罂走千里,煮茗清人心。

向来劫火炎锡谷,神焦鬼烂势莫扑。

池边浦石亦灰飞,此水泠泠泻寒玉。

高(一作若)人饮泉五六年,一襟清气清于泉。

好为吴侬洗烦热,乘风归报蓬莱仙。

 

 

春日积雨数与友人订看花之期不得果赴偶午睡闻箫声在雨中因拈韵戏赋纪事(明•伍瑞隆)

二月雨不绝,江村殊寂寥。

凄霏遇惊蛰,萧瑟过花朝。

得病春心改,贪眠午梦销。

谁家玉楼女,偷按紫鸾箫。

 

 

春日病中 其三(明•伍瑞隆)  

甲寅春夏交,一雨百二日。

我时在城市,蓑笠不能出。

自此阴阳乖,难复辨得失。

黑阴与赤旱,动或一两月。

今春气当和,霖雨乃复发。

惊蛰徂春分,霏洒殊未歇。

朝看园沼平,夕览春畦没。

草根亦已腐,况乃稻与秫。

或言此间雨,所系在风物。

宁知南北间,两者总若谲。

北风不解阴,毒烈变倏忽。

南风不解晴,满屋湿蒸郁。

天道何冥冥,下土太嵲兀。

五风十日雨,怀哉岂可必。

 

 

幕客云日为惊蛰节𢥠然有作(明•孙承宗)  

谁负旋干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乙已仲春七日听颁寛恤诏(明•朱诚泳)

彩鳯衔书出九重,圣恩如海遍寰中。

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

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

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

 

 

新笋出林为风所折(明•朱诚泳)

箨龙惊蛰出墙东,一夜寒声满地空。

造化未应偏妬物,锦䙀初脱不禁风。

 

 

题张耻独手巻(明•朱浙)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我诵古人言,应知古人心。

古人几千载,其心垂至今。

伏地雷惊蛰,闻天鹤在阴。

勿谓独不知,俨若鬼神临。

勿谓独不彰,殷若钟磬音。

所以君子人,幽独在所钦。

夫君号耻独,兹意一何深。

逝将书户牖,庶用存规箴。

性情时静观,义理日幽寻。

毋使尔茅滋,望致蓁莽侵。

童冠相追随,读书松桂林。

人事多乖违,出入昴与参。

君游碧海涯,我老青云岑。

秋山风日佳,蓬萍偶盍簪。

抚巻索我诗,引吭为君吟。

务学贵得朋,独知岂所任。

静定恒自持,狂驰谁共禁。

愿言崇令德,致重比南金。

 

 

春日同元章隐君过集伯鳞伯羽二文学结绿斋赏菊得生字二首 其一(明•李英)

惊蛰雨无晴,追欢泛菊英。

淹留酬酩酊,不必论浮生。

 

 

戊寅元夕(明•李梦阳)

春色闰冬后,元宵惊蛰边。

软尘欺月散,繁火夺星悬。

车马中原地,笙歌全盛年。

无劳验花烬,难测是皇天。

 

 

二月四日部署宴饯徐顾二子(明•李梦阳)

春日载阳官署幽,东吴二子过我游。

庭空日斜吏人散,窅然何异经林丘。

今晨惊蛰暖气达,昨夜哀鸿呼故俦。

中庭古槐苍藓溽,上有百鸟何啁啾。

仓庚交交刷其羽,君看巨细各有求。

明时冠轩几邂逅,得暇胡不攀淹留。

自从去年识徐顾,令我意气倾南州。

徐郎近买洞庭柂,顾子亦具钱唐舟。

浮生飘转若飞藿,倏忽聚散谁能谋。

风光烂熳况复尔,愿写清壶销客忧。

故人若称不好饮,举杯入唇还复休。

妙歌时时激慷慨,鄙夫何以答绸缪。

严柝沉沉静夜色,北斗倒挂城南楼。

秪恐天明驱马出,揽袪延望河之洲。

 

 

冬夜观树影(明•邵宝)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閟,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夸。

 

 

赠戴竹堂(明•陈鏊)

琅玕万个绕堂前,开卷悠然胜辋川。

金影碎笼檐外月,玉声清和石间泉。

翠禽啼处烟如锦,紫箨栽来雪尚鲜。

霹雳一声惊蛰起,龙孙高插碧云边。

按:陈慧整理

 

 

观烧(明•林光)

气烈山将碎,声刚兽欲号。

獞猺疑逞雪,刘项讶争豪。

红焰摧林去,青烟逼汉高。

百虫惊蛰近,谁为激江涛。

 

 

惊蛰夜大风雪落惊寝(明•胡俨)

急霰洒窻纸,飙风翻竹枝。

划然衾觉冷,正是梦醒时。

晓起瓦皆白,春回花不知。

老来肌骨瘦,无那被寒欺。

 

 

清溪松阴图(明•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癸丑正月风雨中偶成 其一(明•袁华)

入春弥月雨霏微,惊蛰无雷雪又飞。

抚节不愁花蘂晚,感时惟恐麦苗稀。

当歌对酒愁难遣,问舍求田志己违。

只尺相望不相见,空吟逼侧思依依。

 

 

新春写怀三首 其二(明•湛若水)  

阳气回管律,百虫已惊蛰。

彼虫尚有情,草木皆萌蘖。

君心亮匪石,坠井不复发。

三年事远游,一去无书札。

天道苟好还,君当终言旋。

 

 

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 其三 相公木(明•程敏政)

题注:射蜃湖中有巨木相传为射蜃时所立棚木也更代犹存渔者触之必有祸号曰相公木以公为开府仪同三司故云

棚木长千尺,蜿蜒距水涯。

皴皮躔荇带,老色映苹花。

雷雨春惊蛰,星河夜泛槎。

渔舠莫轻近,神物此为家。

 

 

苦雨(明•释今帾)

雷先惊蛰暗经春,野老传闻果是真。

黑雨连旬复连月,绿莓侵榻又侵人。

静煨牛火支寒骨,动借渔蓑覆病身。

最惜东溪老田父,杏花时节不成畇。

 

 

朕因去冬未雪忧怀莫释夙夜竭诚祈祷于惊蛰后二日荷蒙上天鉴佑春雪下降朝野同欢因成一律用志欣庆(淸•胤禛)

霡霂愆期忧岁俭,临轩愁咏悯农歌。

三冬望雪心如渴,此日飞英气始和。

苍昊垂慈施恺泽,黔黎有幸沐恩波。

遥思九土应同庆,积素凝华知几多?

 

 

田家即事(淸•宋书升)

春林带残照,归鸦黑似漆。

田家风味清,家人聚其室。

共为生计谋,絮语何琐悉。

今年较去年,惊蛰先五日。

明日早烧灾,种我三亩秫。

小儿方能言,牵衣还捉膝。

笑语阿爷看,屋角犁星出。

 

 

初闻镫船鼓吹歌(淸•杜浚)  

一声着人如梦中,双槌再下耳作聋。

三下四下管弦沸,镫船鼓声天上至。

居然列坐倚船弦,惊指遥看相诧异。

鼓声渐逼船渐近,亦解回环左右戏。

急攒冷点槌犹涩,春雷坎坎初惊蛰。

吹弹节鼓鼓倔强,中有闲声阑不入。

吁嗟此时听鼓止听鸣,谁能打掏声里情。

谁能眼底求精妙,乍许胸中见太平。

太平久远知者稀,万历年间闻而知。

九州岛富庶无旌麾,扬州之域尤稀奇。

谁致此者帝轩羲,下有江陵张太师。

江陵初年执国政,乐事无多庙谟竞。

尔时秦淮一条水,伐鼓吹笙犹未盛。

江陵此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

后来宰相皆福人,普天物力东南倾。

豪奢横溢散向水,此水不须重过秦。

王家谢家侈纨裤,湖海游人斗词赋。

广陵女儿绝可怜,新安金帛谁知数。

旧都冠盖例无事,朝与花朝暮酒暮。

水嬉不待二月半,袨服新妆桃叶渡。

高楼夹水对排窗,卷起珠帘人面素。

腾腾便有鼓音来,镫船到处游船开。

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

皇天此时亦可哀,龟年协律正奇材。

善和坊接平康街,弄儿狎客多渠魁。

船中百瓮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苏州箫管虎丘腔,太仓弦索昆山口。

镇江染红制璎珞,廿腕珠镫悬一角。

当前置鼓大如筐,黄金钉铰来淮阳。

此声一欢众声集,不独火中闻霹雳。

风雨丛中百鸟鸣,旌旗队里将军立。

熬波煮火火更然,积响沈舟舟未湿。

可怜如此已快意,未到端阳百分一。

记我来时卯与辰,其时海内久风尘。

石榴花发照溪津,友生置酒我为宾。

下船稍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镫光鼓吹河河遍,衔尾蟠旋成一串。

蔽亏果觉星河覆,演弄早使鱼龙颤。

众人汹汹我静赏,初奏此时差可辩。

须臾光响相纠结,惟闻森森沉沉直上翻云汉。

东船西舫更交加,下视何由睹寸澜。

偶然闪倏透水处,如金在熔风掣电。

楼楼堂客船船妓,近不闻声远察面。

呜呼此时镫船更难动,但坐饱食挥槌调丝按孔相凌乱。

侯家别携清商部,那得于中闻唱叹。

复有劣鼓与劣吹,就中藏拙谁能见。

爆竹声低烟雾浓,暂借香风解沾汗。

露零雨下不得退,乐极生悲真可厌。

酒醒忽迷此何地,魂销略记伊堪恋。

直至明朝亭午,船松却退人相羡。

归来沈眠须竟日,流莺啼破河阳战。

此后游人数日稀,清淮十里桃花片。

记得座中客,能说王稚登。

稚登挝鼓湘兰舞,赏音击节屠长卿。

后来好事潘景升,晚节犹数茅止生。

绝艺于今谁作主,李小大歌张卯舞。

当时惆怅说于今,忍见于今又说古。

年复年来事可叹,镫船伐鼓鼓不欢。

辛壬之际大饥疫,惟见凤陵烽火,照见秦淮白骨横青滩。

桃叶何须怨寂寞,天子孤立在长安。

吾闻是时宰相薛复周,黄金至厚封疆仇。

公卿济济咸一德,坐令战鼓逼龙楼。

甲申三月鼓遂破,断管残丝复谁和。

半间堂里起笙歌,平章舟上称朝贺。

试问当时雷海青,阶下池头还几个。

新剧惟传《燕子笺》,杀人有暇上游船。

行人何必近前听,荼毒鼓中无性命。

同时阿谁伎,畜尔惟有刘黄高左五侯耳。

君不见师延靡靡濮上水,未若《玉树后庭》美。

赏音何人丞相嚭,相对掀髯复切齿。

一拨弦中半壁亡,一棒鼓中万人死。

鼓急弦惊曲不长,两年歇绝随渔阳。

有客徒怜桥下水,无人不断渡边肠。

及此相看真分外,何许藏舟一舟在。

拂尘捍拨初光辉,奋槌扬袖蓝缕衣。

不镫漫乘夕波出,无伴知从何处归。

争新夸奇各有故,君看西风桃李枝。

西风一枝众称异,东风万树空尔为。

入耳悲欢难具说,醉里分明寸心热。

呜呼汉代金仙唐舞马,此事千年无有者。

兴亡不入心手间,然后声音如雨下。

探汤挝鼓蒺藜刺,应有心肝碍胸次。

余音漠漠搅飞絮。

镫船镫,过桥去,过桥去,伤鼓声。

长歌短歌歌当成,陇西李贺抽身死,举杯相属樊川生。

此生流落江南久,曾听当时煞尾声。

又听今朝第一声。

 

 

七七苦雨行(并引)(淸•林占梅)  

题注:壬子作

台地每于未惊蛰前闻雷,必阴雨连绵至四十九日。俗名曰「四十九日乌」。如四十九日内复鸣雷,便重阴四十九日。谓之「重乌」。验之历历,童妪皆知。

大造茫茫杳无际,水国春阴真成例。

今春气暖日光辉,天宇晶明覆海圻。

忽然一夜惊霹雳,惊蛰未到人悚惕。

俗传四十九日乌,此语翁媪验历历。

漫天匝地苦淋漓,其状若何一数之。

微如丝缕骤强弩,大过倾盆小漏卮。

日比卵黄壳遮隔,尾肖鳞甲片参差。

陌上百花皆落魄,堤前万柳尽颦眉。

不履着久前后折,油伞淋多骨肉离。

处处茅檐青笠盖,家家苔壁绿蓑披。

风似剪刀利何用,云如堆墨笨难移。

吾淡由来多阴雨,困人无过今春苦。

除却深居简出入,觅食细民畏若虎。

岂系娲皇炼未精,石塌天河注下倾。

估客货湿愁贸易,农夫种烂废〔耘〕耕。

有时搔首仰问天,天何言哉惟默默。

回思旱魃□为灾,穿墟伐冢搜之急。

即今甚雨正需之,千金燕市求不得。

转辗咨嗟叹奈何,世间真个苦人多。

夜来愁□滴欲碎,挑灯作此当悲歌。

 

 

读段氏说文解字注心部𢝊字下知徐楚金系传吴中顾氏黄氏各有影钞北宋之本不禁神往(淸•苗夔)

生平私淑心,亭林多纂辑。

韵学接孔周,一语亮能执。

世无扬子云,鬼笑仓颉泣。

天未丧斯文,洨长秦灰拾。

南唐徐楚金,系传成四十。

汪刻落叶多,破碎不完葺。

影宋闻顾黄,藏之等什袭。

何当一借未,万拜与干揖。

补天同娲皇,动地笑惊蛰。

九泉谁修文,此举登几级。

神爽秋毫巅,主宾阆风立。

 

 

秋日随兰坡先生游太虚洞(淸•黄本骐)  

兹州宅荒隅,夜郎郡拓旧。

环城森峰峦,百顽罕一秀。

平生丘壑癖,症结不可炙。

探秋陪杖屦,徐行长者后。

俯涧踏危埼,梯山仰丛岫。

凌虚蹑洞天,呀然豁灵窦。

失笑足音跫,譬彼幽人遘。

螺悬一壳圆,蟾偃半月彀。

烟藤萦垂屏,云花烂列绣。

缩瑟来深窥,跌荡恣俯就。

欹仄纡盘蛇,趫捷竞飞狖。

践{景音}声彭觥,抠衣勇唧𠺕。

𧮳閜中开张,邃若敞堂廇。

无乃栖直鸾,时见扑仙鼬。

辟钥游琅嬛,访砂到句屚。

一呼狮吼林,四应牛鸣窌。

滃岩岚气蒸,穿罅日光透。

凝乳纷高低,怪石错左右。

锐折笋尖枯,突磨笔颖瘦。

如渴骥将奔,似燧象欲斗。

壮严梵王髻,肿丑齐女瘤。

卧虹忽横飞,一彴跨清溜。

喷薄流琤潺,鞺鞳叶金奏。

续竿深莫测,投块底谁究。

怕惊蛰蛟眠,绿净未敢漱。

乃知洞旷中,别有人间宙。

嵌壁三残壁,飞动类篆籀。

凤泊字消沈,螭拿趺皴皴。

画肚昧波磔,𦧈牙脱句读。

先生坐洞门,遥以手指授。

刮藓命摩钞,古芬袭衫袖。

曛钲挂岭低,暝练薄林凑。

出洞循归涂,行行步仍留。

回望郁苍苍,疏钟递灵鹫。

 

 

社日豋采石矶太白楼 其二(近现代•吴世昌)

隐隐雷惊蛰,苍苍雾掩洲。

土风恣野哭,社燕借归舟。

不向高岑望,宁知天意愁。

作歌嗟逝水,岂独供离忧。

 

 

荆园杂诗 其一(近现代•李履庵)

小园得雨藓苔滋,不觉春来物候移。

昨夜新雷又惊蛰,百虫凄抑助敲诗。

 

 

得香宋先生书却寄( 以下辛酉吟草)(近现代•庞俊)

江春尽力转蒿蓬,梦里峨眉堕眼中。

吹雪可堪逼惊蛰,厌兵只合触屏风。

更看朝士贞元几,犹听遗音正始同。

我自洗心附图派,但忧无语近涪翁①。

注:①香宋先生亟赏此首,以为字字用意也。

 

 

二月初一日雪中作(近现代•郑孝胥)  

题注:癸丑作

惊蛰昨已过,草根青欲活。

北风忽一怒,作此漫天雪。

散花塞空际,着地亦不灭。

松竹各离披,残梅亦妍绝。

楼窗明耀眼,终夜疑月出。

冻云压曙光,日气为之夺。

密林如蘸粉,淡墨妙新泼。

庭除止勿扫,独赏留皓洁。

寒雀何毰毸,聚语俄惊瞥。

欲为体物语,盐絮孰工拙?

不须效白战,谁可假寸铁?

 

 

惊蛰(当代•何永沂)

题注:一九九零年作

循环节令复年年,闪电弧光划破天。

雷击茫茫空宇阔,人堆小小地球圆。

心泵热血何须蛰,脑转深沟有未眠①。

欲笑惊蛇倾洞出,春潮浩荡撼高巓。

按:① 西方心脏学家把心脏喩为“泵”。大脑表面有无数弯弯曲曲的沟裂,睡眠时大脑皮质各部份幷非都处于同等抑制的状态,皮质某些细胞群甚至可以保持兴奋状态,即所谓“警戒点”。

 

 

惊蛰(当代•吴金水)

久闻生气要春雷,何事阿香犹未回。

岩下龙蛇埋窈邃,城头燕雀舞崔嵬。

且招南苑秋千客,来尽西楼翡翠杯。

自是闲人多乐事,明朝还上舞雩台。

 

 

惊蛰之一(当代•崔荣江)

东风见劲破寒开,一唤蛩虫醒蛰雷。

吾待扶摇追万里,夺来椎楔更春催。

 

 

惊蛰之二(当代•崔荣江)

奔雷行处绿纷纷,百里河山共一闻。

乍醒寒眠春觉暖,更生酥雨好耕耘。




推荐阅读:

[元]元曲50首赏析

[清]曹贞吉《珂雪词》

[清]曹贞吉《珂雪词评选》

净慈寺四十七首

[明]吴讷《金奁集》

[唐]段成式《柯古词》

[清]纳兰性德词50首赏析

[南宋]曹勋《宫词三十九首》

[宋]张公庠《宫词百二首》

[明]江源《宫词百三首》

[南宋]岳珂《宫词一百首》

[元]张昱《宫词三十七首》

节气·立冬词

节气·立冬诗

节气·小雪词

节气·大雪词

节气·冬至词

节气·冬至诗

元曲30首赏析

[元]赵孟頫《松雪词》

[清]沈榛《松籁阁诗馀》

[南宋]王应麟《诗考》

[明]处囊斋主人《诗女史纂1》

[明]处囊斋主人《诗女史纂2》

[清]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

[清]纳兰性德《纳兰诗集》

[唐]司空图《表圣词》

[明]邓云霄《宫词百五首》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⑴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⑵

北窻诗百五首

[清]百寿诗录

百美新咏集咏

[清]李慈铭《白华绛跗阁诗选》

[清]颜希源《百美新咏》

[唐]易静《兵要望江南》

[清]鲍氏三姐妹诗选

[唐]释德诚《拨棹歌》

[民国]胡汉民《不匮室诗余》

[三国]曹丕《曹子桓诗集》

[三国]曹植《曹子建诗集》

词谱·花心动74首

词谱·西平乐28首

词谱·琵琶仙72首

[南朝]江淹《别赋》

[唐]王勃辞赋集

古辞赋《植物赋》21篇

[民国]王国维《录曲余谈》

[清]戈载《词林正韵》

[南宋]范成大《石湖词》

[北宋]郭思《瑶溪集》

[南宋]赵长卿词5首赏析

[南宋]张玉娘《兰雪集》

[南宋]范成大词9首赏析

[南宋]陆游《放翁词》

[明]冯梦龙《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

[宋]赵师使《坦庵词》

[清]毛先舒《鸾情集填词》

[近代]张珍怀《飞霞山民词稿》

[宋]李清照词6首赏析

元曲曲谱

[宋]吴泳《鹤林词》

[民国]汪石青《黟山新籁》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兵血愁天一片红 半夜翻营旗搅月 深秋防戍剑磨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