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佩玛·丘卓| 臣服于当下的实相,培养无依无恃的心

走在路上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人,都要尽力保持觉察。这项修持让我们以诚实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情感,而变得更能体恤别人。当我们经过路人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究竟是敞开的,还是封闭的。

我们会注意到自己被吸引,产生反感,或是毫无兴趣,但并不增添额外的自我批判。我们可能同情某个看起来很忧郁的人,或是被另一个人福至心灵的微笑所鼓舞。我们可能对某人感到恐惧和反感,却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留意自己何时敞开心胸,何时封闭——不带有抱怨或赞同——正是我们修行的基础。

修此法只消走一条街的路程,就能使你大开眼界。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此法当成共鸣与同理的基础。我们自己的恐惧或极端厌恶的感觉,都可以变成同理别人的机会。我们的友善和欢愉也使我们和路人产生了联结。任何一种可能性,都会拓展我们的心量。

当我们的心量开始扩大时,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需要更大的灾难,来考验我们是否会逃回到惯性模式里。但有趣的是,我们越是开放,就越是发现,大事会立刻唤醒我们,小事却令我们防不胜防。不论灾难的大小、色彩或形状是什么,重点都在于立刻贴近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的那个部分,了了分明地看着它,不去试图护卫自己。

在练习禅定时,我们不去企图达到某种理想,反而安住在眼前的经验之上。如果我们时而产生洞见,时而又失去洞察,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经验;如果我们时而有胆量贴近自己所恐惧的感觉,时而又完全没胆量,这也是我们的真实经验。“当下就是良师”,乃是最深奥的一则训诫。

如实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事——便是那个当下的教诲。我们可以安住于当下所发生的事,而不与之分离。在苦乐之中,在困惑与智慧之中,都可以发现觉醒之心。在我们怪异而不可解的日常生活里的每一刻,都可以发现它。

我们一旦对恐惧抱以好奇和乐于接受的态度,一种根本上的变化就发生了。与其终生浪费在紧张的反应里,我们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跟崭新的当下相连,而终于放松了下来。

方法就是以慈悲的态度探索我们的情绪和念头。慈悲地探索自己的内在反应和对治问题的策略,乃是觉醒过程里最根本的方法。老师鼓励我们对自己的神经官能症保持好奇,尤其是当我们的对抗机制瓦解时。

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不再对自己的迷思深信不疑,那时我们才终于不再和自己分裂,不再抗拒自己的情绪能量了。这就是我们安住于本善的修行方式。

这项修持是永无止境的。从踏上菩萨道的那一刻开始,到我们开始彻底相信自己那早已解脱的无条件、无偏见的心,这中间的每一个刹那,我们都要臣服于当下的实相。

怀着毅力和仁心,我们放下自己所执著的自我形象和对他人的成见,我们放下自己的掌控模式,我们放下那些障碍住我们的仁心的习惯。在不断修持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挑战,以及无数个充满着启示的岁月,最后我们终于发展出了对无依无恃状态的爱好。

  ———佩玛·丘卓《与无常共处》

相关链接:
发泄和压抑是我们惯用的逃避情绪痛楚的伎俩,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痛苦情绪
我们可以像初生婴儿一般,赤裸裸地跃入光亮的人生,将自己暴露在这个世界中


编辑/鸟湖山文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