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说 | 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

姚慧 符号与传媒 2021-09-10

撰文︱姚慧



 发朋友圈让你为难吗?你的发圈守则是?

一天不能超过两条

没修过的照片坚决不发

敏感内容设置分组可见

拒绝非亲非故帮转发

……





朋友圈大概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上个月在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朋友圈困难户,是指在朋友圈发动态需要思前想后,不断修改编辑,最后还是不发了或者只发一个表情就好了的人。

“朋友圈困难户”的定义


纠结背后隐藏的是技术带给我们的表达焦虑。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似乎在不同程度上,都无法幸免于难。


微信朋友圈里潜在着各种关系,亲人、同学、朋友、同事,甚至还有一些无法分类的关系。即使在一段可分类的明确关系中,我们和其中某个个体的亲近程度、交往程度也是不同的。而当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潜在而又庞大的泛化关系圈。


对联系人进行分组、屏蔽是微信给出的技术解决途径。但也有人往往由此嫌发朋友圈麻烦,也就算了,不发了。


朋友圈的“关系圈”


我朋友豆子是典型的朋友圈困难户,她发朋友圈的频率大概快赶上哈雷彗星环绕太阳的运行周期了吧。她说发朋友圈麻烦,所以基本处于间歇性退圈状态,她曾义正言辞地总结了她退圈的五大箴言!


无点赞无互动,十分尴尬

有时一不小心,就遇杠精

内容恐有不适,有损英明

想文案修照片,操碎了心

发动态要互动,着实太累


虽然她言之凿凿,但归结起来,五大箴言的核心在于发朋友圈存在巨大且潜在的被误解风险。而这股引发朋友圈表达焦虑的神秘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加大了符号过程中意义的不一致性,另一方面是朋友圈在技术加持下具有“受众参与”特征。



符号过程中的意义不一致性,是被误解风险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意义不一致性往往是我们忽略的,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三种意义”做一个区分:


“三种意义”


发朋友圈、发出去的内容、内容被朋友接受,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意过程。当一条朋友圈发出去以后,内容就作为一个独立文本存在(不被删的情况下),它具有其独立的文本意义。例如,文案加美美的照片实时透露精致的气息,但其实在圈外头懒得洗、门懒得出。而文本到达解释者那里时,各种因素的叠加又会导致不同的解释意义。


比如那些异常可爱,但是总是无法get point的妈妈们:


“我上次帮别人转发参加活动比赛的投票,我妈以为是我参加,拉了一堆七大姑八大姨帮我投票,完了还跟我说你别参加太多这些活动影响学习。”


“我看球,看到James 脖子疼,我就发了一张James 捂着脖子的图到朋友圈。我妈当晚给我打电话,说平时不要老是对着电脑,脖子疼要多活动脖子揉揉脖子,多锻炼身体等等说了一堆。”


“有天下午我喝了一杯港奶,晚上睡不着。边听音乐催眠,顺手分享歌曲到朋友圈,我妈隔天打电话问我,怎么那么晚还不睡?是不是失恋了?大晚上发那么悲伤的歌。”


但不是所有误解,都是妈妈式的爱意!



在泛关系背景下的朋友圈,潜在的解释意义会被空前放大。数量增多、亲近不一的接受者,不同时间、场景、生活状态的接受者,都会使得意图意义的有效表达面临更大危机与风险。可能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朋友圈的强关系链接会增大解释意义的相关性,由此就会给发送者较为强烈的失控感。


朋友圈的表达焦虑,是对维持三种意义一致性的努力而产生的疲惫感,要贴合自己的意图意义,就需要想文案、修图片、做预判。但这种一致性的努力往往很难,因为在一般的符号活动中,三种意义的不一致性是常态,意义的一致性不仅需要特殊的文化安排,还需要长期社会互动的时间打磨。



除开朋友圈加大意义不一致性的几率之外,朋友圈作为一种技术加持的记录演示类叙述是朋友圈困难户产生顾虑的另一大原因。



记录演示叙述是叙述文本的一种。(先别问,听我说,天资聪颖的你,必定能懂ヾ(◍°∇°◍)ノ゙)。


那什么是叙述呢?简单地来理解,叙述是指人的表意行为,叙述文本是产生的结果。按照媒介的不同,可以将不同叙述文本进行分类。记录演示类叙述是其中一种,它由媒介技术在记录性叙述和演示类叙述的基础之上,催生的一种新的叙述文本类型。

记录类叙述,面向过去,比如历史和日记,是记录已发生的事情。演示类叙述面向此刻也即现在,例如演唱会,舞台表演、需要受众的现场观看和参与才能完成的叙述。那么记录演示类叙述是指有受述者实时参与的记录性文本,同时具有二者的共同特征。显然,发出的朋友圈多数属于记录演示类,一方面是对发生事情的记录,另一方面实时互动功能使得朋友(受述者)参与。

记录演示类叙述“指向现在”的特征要求受述者参与,那么机遇与风险并存,因为受述者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简单粗暴来说就是不可控!即使是屏蔽之后的朋友圈,依然是对广大的受述者开放的,潜在的干扰潜力从发出朋友圈那一刻就存在。有人点赞,有人不点,有人表示喜欢,也有人非要抬杠。有人参与的朋友圈,是发朋友圈的乐趣所在,也是干扰所在。


那些被秒删的朋友圈,难道不是潜在的受众干扰力在作祟?


#三分钟内,无人点赞、无人互动#

“无人”形成了潜在受述者的干扰力

#发完转念一想,让别人知道这些,没必要#

“别人”也即潜在受述者的干扰力


朋友圈的表达焦虑是预防其不确定性的心理机制,但这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是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三种意义的不一致性,技术加持下的“受众参与”特征。技术行为本身的结构框架,框定了可能被误解的特征,而无关于发朋友圈的个体本身,每个人都会遇到相同的情景。所以消除这些不确定性,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的。


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许表达焦虑就和晕车一样,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现代性产生的不适。自我如何在技术发展中找到自己与技术相处的方式,也许是每个个体该思考的问题。但在想表达的时候有足够包容的空间可以表达,不想表达的时候有足够的自由不被要求表达,才能一起共建和谐美好的票圈社会!




作者画像







编辑︱喻娴婷

插画︱陈茜雯

视觉︱欧阳言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你可能还想看:


符说 | 不当季穿衣指南:解码人群中最靓的仔!

符说 | 成都到底有多少名字?

符说 | 童年的小黄鸭,现在终于游回我的表情包里

巴蜀符号 | 神秘的巴蜀文字究竟是啥?

薛雅月 汪莉 | AI技术在腾讯社交软件中运用的符号互动分析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