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说|离家越远就一定越孤单吗?

李巾豪 符号与传媒 2021-09-10

撰文︱李巾豪



在我读研究生之前,爸爸妈妈对科研基本毫无概念。这两年他们一直试图弄明白我到底在研究什么,在他们的认知里好像只有待在实验室穿白大褂的那种人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生。以前提到这个话题,我都以“说了你们也不懂”搪塞过去,因为确实是说了他们也听不懂。但今年由于我做的话题和“家人”相关,就一时兴起跟他们探讨起来。先是给我爸爸看了正在写的论文,他戴起老花镜艰难地对着电脑琢磨了半个小时,给我的唯一回复是“这是什么”。我十分泄气,决定从头到尾给他口头解释一番。



理想中的大家庭


中国人历来十分推崇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都希望住得越近越好,人数越多越好。


理想中的家庭生活,有餐桌上七嘴八舌的闲谈喧闹、晚饭后与父母围坐在一起看的电视节目、每逢周末亲戚间的串门闲逛、节假日期间满满当当的家庭聚会……



传播学者认为,家庭追求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是其“话语依赖”的充分体现。“我和谁是一个家庭”的身份主张能被确切感知,通常是基于内外部交往建构起来,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协商自己的认同


家庭成员通过传播实践来管理家庭边界,获得一套合法化的家庭意义系统。在家庭内部,他们拥有同样的姓氏,经常就家庭照片或家庭故事做重复性地叙述,也会不定期地举行聚会等仪式化活动。


当家庭面临外部冲击或质疑时,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团结起来抵抗外敌,捍卫自己的家庭荣誉。


这些惯例普遍到习以为常,就像每个人潜意识里误认为的,家庭情感无需经营便可长久稳定存在。当常规一旦被打破,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惯例的非同寻常。


地理分散的现代家庭


外出求学、务工、谋职成为了新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曾经紧密联系来往的家人亲属,如今在空间上都隔着十万八千里。


传统家庭的传播活动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充分在场。正如兰德尔·柯林斯所强调的,身体在场带来的节奏连带其结果是唤起高度的情感能量群体团结



流动特质的今天,很多人只有在春节或国庆长假期间才能与家人团聚。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人,都开始思索未来的家庭将走向何方。


乐观派认为,微信等即时通讯设备已经非常发达了,经常与家人视频联络感情也能达到以前的效果。


然而,绝大部分人的通讯范围仅限于父母和直系兄弟姐妹。偶尔会与姨姑叔舅等核心圈层亲属电话,也只是因为“有事情要处理”。


远距离、快节奏的生活中,传统的家庭意义系统被重新修订,“大家族”式的家庭观念淡化,家庭的空间离散化、规模小型化似乎已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血缘并非独一无二的纽带


受制于现实条件制约,家庭传播活动日益减少,亲属关系日渐疏远。但多数人依旧怀念以前的传统大家庭,便会想办法把这种追求向往投射到其他神圣物之上


最近几年,修订家谱、修缮祠堂等家族活动悄然盛行,人们想要借此来帮助维持家庭认同,延续家庭意义。


不可否认,这些人为创造的互动机会,着实能够在短期内将许久未见的家人联系在一起。热度过后,激动的心情再次恢复平静。


回到现实生活后,只有再翻看家谱或通讯录时,才会猛然想起已经许久未见这些亲戚们了。



布尔迪厄早在上个世纪就提醒过我们,由血缘所决定的亲属关系若没有持久地养护,往往就只存在于家谱中的理论关系层面,就如“旧地图上废弃的道路”


只有建立在沟通交流、家庭事件、仪式参与等传播活动上的“实践亲属”,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家庭。


异乡人对家庭的担忧


当地理距离出现之后,身体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严重缺失,明显制约了我们参与家庭意义生产的机会和能力。


法国人类学家韦伯同样认为,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属关系并不是连贯的整体,完整地覆盖了我们的一生。相反,它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连续时刻所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摧毁


离开家乡的时间愈久,会愈发感觉家庭变小了,亲戚变少了,关系变远了。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在消耗着曾经坚不可摧的家庭纽带。


符说栏目的符小哥便属于典型的第一代异乡人。独自一人从1000公里外的家乡来到成都,和兄弟姐妹的沟通联系基本以父母为核心展开,亲戚间的往来也要让妈妈作中介来传达信息。


我在上海打拼的表哥更为担心的是他的独生女,因为从小没有在老家长大,跟长辈和同辈都没有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他害怕等她长大之后,没有可以说话的亲朋好友。


在这个流动的时代,“家庭”二字所包含的意味显然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但我们对“家庭”意义的追求,依然很传统、很执着。



故事结尾,我爸取下了他的老花镜,对着即将成为异乡人的我感慨了句:“你说的这个问题还真挺重要”。


符号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帮助我们发现日常生活惯常中的不同寻常







作者画像






参考资料:

1.《实践理论大纲》,[法]布尔迪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互动仪式链》,[美]兰德尔·柯林斯著,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商务印书馆(2016).

3.Weber, F. (2005). The blood, the name, the everyday life. A practical sociology of kinship. Readings, Books.

4.Galvin K M. Diversity’s impact on defining the family[J]. The family communication sourcebook, 2006, 16: 3-19.


编辑︱陈英娴

插画︱陈茜雯

视觉︱欧阳言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你可能还想看:


符说 | 点击了解90后“装嫩”battle攻略

符说 | 新一季开学装修指南

符说 | 去成都上学的你打卡了几个网红点?

青铜艺术 | 跨越时空的无限轮回:西方衔尾蛇符号及东方文化龙纹中的“原型意象”

苏珊·佩特里利 | 维多利亚·维尔比:表意学与语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