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月22日 上午 4:00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国际

这一次,中国金融真要对外敞开大门了!

言良 黑天鹅商业情报站 2024-01-20 22:53 Posted on 广东

1月16日进行了一个高级别的领导研讨班开班仪式。

仪式中有一个重要讲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这个讲话传达了一个重磅信号!

该讲话提到,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但需要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1.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规范境外投融资行为,完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

2.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3.要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而今天,《人民日报》也刊登相关评论。

评论强调:实践充分证明,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从1月16日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到今日《人民日报》的表态,充分表明中国金融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决心。

现在回看起来,16日的会议似乎更像是一次”出征仪式“?

因为三日后,中美就金融深入合作进行了探讨。

1月19日晚间,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19日在京会见中美金融工作组美方代表团。

当日晚间,央行官网公布消息,2024年1月18—19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北京举行第三次会议。

中国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会。

公开资料显示,双方就两国货币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金融市场、跨境支付和数据、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全球金融治理等议题以及其他双方重点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会议还听取了技术专家组关于银行业气候压力测试和各自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处置机制的汇报。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不难想象,16日的会议也许比我们预估的意义更为深远?

按照官方的定调,中国加强金融开放已是势在必行。

但如何在充引进国际资金之余又能避免遭受国际金融冲击?

这个问题有点像当初改革开放的议题: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蚊子苍蝇也进来了,那么是要开放还是不开放?

如今改革开放的议题大家都没什么争议了,但金融开放,该如何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16日会议上的《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总体论述: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

并提出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并具体指出,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就是:(八个“坚持”)

1.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3.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4.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5.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6.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8.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可以说,这几条明确了我们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

至于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提醒金融相关机构:

1.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

2.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

4.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

5.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

6.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也许是出于理解人们对金融开放进入深水区的担忧,今日《人民日报》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而同样是在今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强调:

一是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二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三是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

四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五是更好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支持在财富管理、养老健康、不良处置等领域具有明显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高质量金融资源集聚。

六是大力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相关部门已经为金融开放进入深水区作出里里外外的准备。

接下来,如何在一个美西方更为有经验的国际金融大环境下安全”畅游“?

这是一个大问题啊!

不过,我们得实事求是,在这个当下,我们确实需要更多国际资本流入,更好的盘活国内经济。

所以说,也许这个”大海“,我们是迟早要进入的?

拖了那么多年,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最为”安全“的办法:

摸着石头过河!

希望改革开放的奇迹再一次重现吧。






欢迎关注“黑天鹅商业情报站”微信公众号,分享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温馨提示:由于最近微信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导致文章推送时间混乱。为免对大家造成阅读不便,我们建议大家点击文章顶部蓝字“黑天鹅商业情报站”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将黑天鹅商业情报站设为星标⭐️。或者每次看完文章后,在文末右下角点一下“在看”及点“赞”,这样有利于及时接收我们推送的最新文章。谢谢支持!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一次,中国金融真要对外敞开大门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