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找苦吃”的川大人邓红梅

四川大学 2024-03-13


2019年6月,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边疆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邓红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殷殷嘱托,带着在学院和学校招生就业处做学生助理时的所学所感,怀着满腔热情,选择到南疆的克州(全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塔尔塔吉克民族乡工作。现为乡三级主任科员、党建办公室副主任的她,于2023年7月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初心如磐赴远方



“你可以继续读博、也可以留在成都工作,为什么要远离家人与朋友,去南疆那么远的地方?”


面对质疑,邓红梅始终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因为在校期间,学校鼓励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宣传教育吸引了她。特别是当看到在学校每年组织的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表彰活动上,数百名优秀本科生、硕士、博士放弃大城市的优渥条件,转身走进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边苦之地奉献青春,挥洒热血时,她的心里总是激动不已。


2019年,在家人与亲朋不赞成的声音中,邓红梅毅然决然奔向了广阔的新疆大地。


她主动申请分配到社情民情最复杂的阿克陶县,在塔尔乡开始了她的基层干部生活。


作为新任干部,她用最快的速度与最佳的工作状态完成了一名学生向合格基层干部的转变。


仅一年时间她的工作笔记与会议记录就写满了9本,各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时她知道,是时候接受群众们的考校了。



迎难而上谋发展



2021年伊始,她主动申请到村任职。组织考虑她作为女性又尚未成家,本打算安排她到农区村,但她不愿去条件相对较好的农区村,而是主动请命到发展滞后的牧区村—阿勒玛勒克村担任支部书记。


阿勒玛勒克村是阿克陶县最偏、远、散的牧区村,与乡政府驻地相距420公里,道路蜿蜒曲折,乘坐客车更是要10个小时左右才能抵达。


初到村里任职时,村里的干部与群众皆对她半信半疑。工作仅一周,她便迎来了第一个挑战——党员大会上,1名党员突然“发难”:为何自己家2017年未被认定成贫困户,导致他少享受许多优惠政策。


她立即反应过来这是一次“试探”,遂逐一讲解了贫困户认定程序,指出其中至少3个程序都需要农户签字同意,且也经过多次公示,当时无人有异议,并当场对所有参会人员进行了宣传。在她说出“作为共产党员,不论过去和现在,都绝不该以争当贫困户为荣!”这番话后,大家都知道了新书记“不好忽悠”。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此前阿勒玛勒克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排在全乡倒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2万余元,扣除必要开支后,再想做事,经济上已捉襟见肘。


无处“节流”,她便积极谋划“开源”: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仅西门塔尔架子牛项目每年分红收入就达18.432万元;清理村内闲置场地,租赁给在村施工的施工队,在给予租金优惠的同时,请他们为村里做一些实事好事,在完成村内改造的同时,节省近10万元支出。


截止她卸任前,村集体经济已稳步突破30万大关,2023年预计收入50万元左右,为村内公共事业开展夯实了基础。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她时刻紧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的问题。为了彻底改变农牧民的生活状态,真正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她主动联系相关行业部门与旅游协会,借助援疆省市资金补助,对“牧家乐”开展全面提升,在民宿改造、餐饮培训、服务流程、国语培训、政策解释方面下功夫。


农牧民从刚开始的“单打独斗”找游客,转变为标准化集群化的“牧家乐”民宿群,让游客“愿意来、能沟通、住得下、吃得惯”。改造户在每年旅游旺季增收3-5万元,生意好的甚至达10万元。


截止2022年底,据保守测算,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在她任期内,阿勒玛勒克村成功获评“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塔尔塔吉克民族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等称号。



披荆斩棘解民难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向前,基层治理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依斯巴依老人的难题更是跨越11个年头,其妻2011年去世,但因当时未及时办理手续,致使抚恤金等一直未落实。


她深知这件事情难度巨大,更有人劝她这不是村里能解决的,她反驳“村民是我们的村民,诉求也是向我们反映的,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就放弃帮助他,怎么对得起群众信任!


此后一年内,她多次奔走于相关部门,但都以年月久远、资料无法补办、县级财政吃紧等原因无功而返,但她始终不敢懈怠,仍不断寻求破解之法。终于,2022年年中抚恤金得以解决,老人得知这样的结果万分感激,她也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也是凭着坚韧的工作风格,她荣获塔尔乡2021年度、2022年度“先进党务工作者”,2023年因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受县委表彰“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在村两年,她常因工作繁重、在山上一待就是两三个月,甚至在疫情防控期间近半年没有下过山。因为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患上了脂肪肝、肝囊肿等疾病。对她而言,身体上的病痛尚可忍受,但远在四川家中的老人常令她牵肠挂肚。2021年9月她接到家中急电,外祖父突然摔倒,未到医院已撒手人寰,而她只能匆匆赶回家中送老人最后一程。每每思及此,她总在揪心的痛苦中责备自己。



冲云破雾得蜕变



2022年年底,因工作变动,她卸任支部书记一职,干部群众纷纷打听她哪天离开,邀请她到自己家再做一次客。为了不造成其他影响,纵然万般不舍,她还是故意说错时间准备提前离开。


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农牧民听到消息,纷纷赶来送别,拿着家里种的核桃、杏仁等等,直往车里面塞。她望着这些亲切又朴实的面孔,忍不住泪如雨下。但她最后还是托人悄悄地把东西退了回去,实在退不掉的也兑换成等额现金返了回去。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邓红梅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提到的“自找苦吃”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她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因为坚信只有脚踏实地、真心为民,才无愧于母校师长的培养教诲,才对得起自己胸前的鲜红党徽。


|| 推荐阅读 ||

校党委书记甘霖、校长汪劲松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川大学子,山中十年,微光成炬!

首站川大!大运会火炬开始在成都传递

大 川

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编辑| 顾涵玥

责编| 袁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