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长大越笨?儿童的过度模仿行为

SuLab 发展与比较心理实验室 2022-03-19

一个小故事:


莫莉发现妈妈买了一条鱼,烹调前妈妈拿了把刀,把鱼头和鱼尾全部割下来,才放进锅里煎。“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些割下来呢?”莫莉问道。
“哦,这个我也不知道。你外婆就是这么做的我是学她的样儿。
等下次去外婆家,莫莉就这个问题向外婆请教。
外婆愣了愣,答道:“哦,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我记得我妈妈,也就是你的太姥姥这么做的
等莫莉和妈妈一道去探访住在医院里的太姥姥时,莫莉又一次提到这个问题,并问这么做有没有什么讲究。
太姥姥想了想说:“讲究倒是没有。关键是我们那时候家里的条件太差了,锅太小了,装不下整条鱼




什么是过度模仿?

模仿是儿童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刚出生的宝宝便能够通过观察来模仿他人的动作,而随着年龄逐渐增长,1岁左右的婴儿则发展出了选择性模仿的能力,即仅仅模仿与达成目标有关的动作,而忽视那些与完成目标无关的动作。

有趣的是,儿童的选择性模仿能力仿佛在学前期产生了倒退,他们又开始模仿那些实际上和达到目的无关的行为,即出现了过度模仿。并且,这种过度模仿倾向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成年人会表现出比儿童更多的过度模仿行为

难道是儿童在长大的过程中变笨了吗???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发展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这一现象的:他们设计了一个水果迷箱”来探究儿童的过度模仿行为(如图1)。

图1 水果迷箱任务 (摘自Horner & Whiten, 2005)


首先,一名大人向儿童展示如何得到水果。他首先做了一些显然与拿到水果无关的动作,比如敲打箱子、把上面的机关拔出来。


随后又做了一些与拿到水果有关的动作,例如开门、用木棒把水果够出来。


那么儿童会模仿大人的全部动作,还是仅仅模仿与拿到水果有关的动作呢?


结果发现,儿童模仿了大人的全部动作。


(播放视频观看完整实验)




儿童为什么会过度模仿呢?


动作的功能上来讲,过度模仿的存在实际上降低了个体的行为效率,是不利于个体生存的退化行为。因此,研究者希望寻找人类过度模仿的原因,以便解释这种看似多余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在演化过程中得以保留。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总结了两种观点来解释儿童的过度模仿行为认知观点认为,儿童之所以会模仿与目标无关的行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能确切地区分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所以采取了全部模仿的方式,以确保成功。而支持社会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儿童之所以模仿无效行为可能是出于社会动机的需要,即为了遵从社会规范或维护社会关系。


此外,儿童过度模仿的机制可能存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年幼儿童的过度模仿多是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性,儿童因为无法明确区分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而过度模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更加清晰地辨别动作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开始关注他人做出动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更多基于社会规范而过度模仿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世界各地的儿童都会有过度模仿行为吗?



不同文化下儿童的过度模仿是怎样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当今世界演变出了多种不同的文化,例如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穆斯林文化和美洲土著人的文化。由于土著居民多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因此也可将土著文化称为狩猎采集文化。目前已有的过度模仿研究多以西方儿童为研究对象,而跨文化研究发现,过度模仿不仅仅出现在西方儿童身上,也出现在狩猎采集文化和东方文化下的儿童身上。


在当今的某些土著部落中,采集和狩猎仍是保证生存的主要方式,而这也恰好与人类演化历史上的生存策略相一致。和西方国家的儿童相比,土著儿童的生存环境相对更恶劣,且在学前时期较少受到父母的直接指导和教育,孩子们多通过观察的方式学习生存之道。大部分研究发现这些土著儿童身上也存在过度模仿行为。例如,在玩水果迷箱的时候,偏远的喀拉哈里沙漠的布什曼儿童和澳大利亚北部的土著儿童都会像西方儿童一样去模仿不必需的动作,无论箱子是否透明。


而在东方文化下,我国研究者也发现孩子们会对无效行为进行模仿。此外,美籍华裔儿童的过度模仿比例和美籍高加索裔儿童也是相近的。


整体而言, 除了西方文化之外,在狩猎采集文化和东方文化下的儿童也存在过度模仿行为,过度模仿很可能是人类文明所特有的产物。




哪些可能因素影响

不同文化下儿童的过度模仿?


尽管各文化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不同文化下地区的发展程度和文化价值观仍各有差异。在教导式学习方面,狩猎采集文化下的儿童多采用观察的方式学习成人的经验而现代文化下的儿童则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家长的直接教导在社会规范方面,西方文化重视独立和自主,东方文化和某些狩猎采集文化则更强调服从。因此,尽管我们在不同文化下的儿童身上均发现了过度模仿的存在,其具体的表现和背后的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教导式学习的经验:在不同文化下,成人通过教导传递经验的倾向不同。和现代文化相比,狩猎采集文化下的成人一般较少通过教导的方式直接教授孩子经验。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融入,也有部分狩猎采集文化下的儿童开始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来自成人的教导。


研究发现,南非布什曼儿童模仿无关动作的比例显著地低于城市儿童,而澳大利亚土著儿童模仿无关动作的比例则和城市儿童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和布什曼儿童相比,澳大利亚土著儿童大多会上学前班或幼儿园。因此,很可能是教导式的学习经历提高了他们过度模仿的倾向,使其与城市儿童的倾向相近



对社会规范的强调:从社会动机的层面来看,儿童也可能是为了遵从社会规范而做出过度模仿。不同文化对社会规范的强调程度不同,个人主义文化多强调独立和自主,而集体主义文化则更重视行为规范。


和西方儿童相比,东方儿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来自社会规范的压力。当仅有一名榜样做出三次较低效的行为选择时,华裔儿童和高加索儿童选择低效行为的比例是相近的,而当有三名榜样做出一次低效的行为选择时,华裔儿童则会比高加索儿童更多地选择低效行为。此外,华裔儿童不仅仅会自己选择低效行为,还会教另一位儿童选择和榜样一样低效的行为。由此可见,当多名榜样做出同样的行为时,东方儿童可能更倾向于将榜样的行为解读成一种社会规范,而西方儿童仍较多关注工具性的目的,由此导致了两者过度模仿倾向的差异。


孩子出现了过度模仿,我要干预吗?

▲▲▲


从上述内容可知,孩子表现出过度模仿并不是笨的表现,反而可能是其高适应力(不知道哪些动作有用先全部模仿)和高情商(模仿他人有助于融入团体)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当家长观察到孩子的过度模仿行为时,可以尝试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模仿,是出于对原理的模糊理解还是对规范的顺从,进而更好地回应孩子,同时也能从源头上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王一伊, 苏彦捷. (2020). 进化还是倒退: 儿童过度模仿的文化共性与差异.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5), 624-632.

Horner, V., & Whiten, A. (2005). Causal knowledge and imitation/emulation switching in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and children (Homo sapiens). Animal Cognition, 8(3), 164-181.



作者 | 王一伊

编辑 | 王晓斐 杨心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