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紫若等 | 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基于跨网络效应的比较分析

陈紫若等 财贸经济 2024-03-17



点击封面立即订购 | 2023年








作 者   陈紫若  王郑鑫  韩龙艳  刘林青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2002—2018年DESTA数据库的贸易协定数据和USPTO数据库的国际专利合作数据,借助最新发展的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基于跨网络视角实证检验了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研究表明: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和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过程中存在双向的、非对称的跨网络效应。第一,无论是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还是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拥有共同合作伙伴的两个国家都会提升在另一个网络中双方达成合作的概率。第二,国家间签订贸易协定会直接提高彼此展开创新合作的概率,而国家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并不能直接促进签订贸易协定。第三,越是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国家,越难以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与其他国家达成新合作关系,而越是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国家,越容易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与其他国家签订新贸易协定。在此基础上,本文有效区分了专利数量和质量、贸易协定数量和深度以及条款异质性,凸显了贸易协定先于创新合作的阶段特性。此外,政府治理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以上三种跨网络效应存在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发展中国家将从中受益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优化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积极融入国际创新合作网络,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  全球贸易协定网络  国际创新合作网络  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  跨网络效应  相对重要性分析

作者简介 

陈紫若,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30601;  

王郑鑫,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230601;  

韩龙艳,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30601;  

刘林青(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430072。

刊  期  《财贸经济》2023年第7期





长摘要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科学技术进步不再局限于个别国家,各国间的国际创新合作形式不断呈现多样化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现阶段,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正在吸收数量更多的、相互联系更紧密的行动者,形成创新活动的全球化网络成为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近几年全球贸易协定数量的快速增长及网络化发展趋势,意味着全球贸易协定网络正成为新一轮推动贸易自由化的主导性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研读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已有理论研究更多聚焦于讨论贸易协定对创新活动的单向影响,但是贸易协定与创新活动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内生性问题,而现有研究往往求助于寻找工具变量方法进行解决。同时,部分文献已经探讨多个网络间可能存在多重共同演化的现象。由此推断,全球贸易协定网络和国际创新合作网络间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多方互动关系,甚至存在跨网联动机制。受制于传统计量模型的限制,目前有关网络层面的共同演化机制难以得到有效识别和验证。那么,一个国家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协定网络,是否有益于激励其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寻求新合作关系?反过来,一个国家主动构建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是否有益于鼓励其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寻求新贸易关系?如何识别和测算各跨网络效应和相对重要性以及不同的政府治理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对以上跨网络效应存在调节作用?

本文借鉴国际前沿模型发展成果,基于2002—2018年贸易协定数据和专利合作数据,采用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深入剖析全球贸易协定网络和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还是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两国在一个网络中拥有的共同合作伙伴关系均能够促进双方在另一个网络中达成合作关系。(2)国家间已签订的贸易协定会直接提高后续双方展开创新合作的概率,而国家间已有的创新合作关系对未来签订贸易协定并没有显著影响。(3)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国家难以展开更多创新合作,而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国家能够较容易地签订新贸易协定。(4)通过区分专利数量和质量,贸易协定数量和深度,以及条款异质性等问题,凸显了贸易协定先于创新合作的阶段特性。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将从跨网络效应中获益更多。

本文得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首先,我国应当积极优化其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的位置,有针对性地与更多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充分发挥全球贸易协定网络对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的跨网络二元相互效应及跨网络传递闭合效应,继续深化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域网络,进而促进国际创新合作发展。其次,我国应充分利用其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获得的相对优势地位,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创新合作。更好地利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全球贸易协定网络的跨网络优先依附效应和跨网络传递闭合效应,进而助推改善我国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中的相对位置,促进与更多国家缔结贸易协定、推进合作共赢。最后,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间的跨网络效应的后发优势,提高中国贸易综合实力,深化在贸易协定网络中的开放合作,同时提升国际创新合作水平,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体现为:第一,将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纳入统一研究框架,进行双向的、非对称的跨网络效应分析,为兼顾优化中国在两个网络中的结构位置提供新思路。第二,采用国际前沿的“网络面板”分析方法SAOM,弥补了传统计量模型导致的研究结果存在潜在偏差、内生性网络指标难以得到全面检验等不足。第三,本文不仅有效区分了贸易协定数量与深度,专利数量与质量,以及条款异质性等,还综合考虑了国家间不对等的政府治理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共同演化存在的差异性。

在文章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专利数据样本量庞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整理汇总。二是在现有文献中使用SAOM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资料搜集较难和模型学习成本较高,并且模型运算的时间成本也较高,有时运行一次模型可能需要一天时间。三是针对外审专家提出为网络边赋权的宝贵意见,考虑到SAOM对网络数据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时遇到难题。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最终我们选择了既能够关注较重要网络关系又能够符合SAOM数据要求的门槛值方法。

两位外审专家审稿认真仔细,审稿效率非常高,指出了我们写作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和提出了诸多启示性修改建议,不仅对我们论文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督促我们展开更加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规范写作。在此,由衷地感谢《财贸经济》高效的审稿流程、编辑部专家给予拙文的用稿机会以及两位外审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欢迎关注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6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7期目录摘要
征订信息

微店订阅




银行汇款

户 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账 号:0200010019200365434

备注:请在汇款留言栏注明刊名、订期、数量,并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


联系方式

订阅热线:010-59366555

合作热线:010-59366565

传 真:010-59366566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