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萃、王佰芳 | 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与城市创新

张 萃 王佰芳 财贸经济 2024-03-17



点击封面订阅 | 预订2024年九折包邮








作 者   张 萃  王佰芳

内容提要  现有关于创新合作网络与城市创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一国内部的城市间创新合作网络,较少关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更鲜有文献将国内创新合作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放在同一个研究框架下。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这两种创新合作网络都能够促进城市创新,但尚未形成互补性的协同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内创新合作网络对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而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国内创新合作网络通过技术领域集约边际和技术领域扩展边际两大渠道影响城市创新,而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主要通过技术领域集约边际影响城市创新。

关键词  国内创新合作网络  国际创新合作网络  城市创新  技术领域二元边际

作者简介 

张萃,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510632;王佰芳(通讯作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510632。

刊  期  《财贸经济》2023年第11期(点击可查看当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城市创新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关于城市创新的研究大都是以孤立的城市为研究视角,考察城市自身特征因素对城市创新的影响。近年来,城市创新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个城市的创新不再是封闭孤立的“岛屿”,不同城市经济主体之间的频繁交流与互动构成了一个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创新合作网络,一个高度整体关联的“创新共同体”。因此,围绕城市创新的研究范式也开始从“孤岛”向“网络化”转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关于创新合作网络与城市创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一国内部的城市间创新合作网络,却较少关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更鲜有文献将国内创新合作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放在同一个研究框架下。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鉴于上述认识,本文从一个较新的双重网络视野切入,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城市创新的影响问题。具体来讲,我们首先理论分析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与城市创新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作用机制。接着,以中国2015-2020年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提取出所有申请人大于1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根据每条专利的共同申请人地址,整理出城市间和国际间的创新合作联系,由此分别构建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合作网络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都能够提高城市创新,在通过工具变量回归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尚未对城市创新形成互补性的协同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非创新中心城市,国内创新合作网络对北京、上海的创新水平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深圳、广州的创新水平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较于其他城市群城市,国内创新合作网络能显著提高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创新水平,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国内创新合作网络通过技术领域集约边际和技术领域扩展边际提高城市创新,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主要通过技术领域集约边际对城市创新产生影响。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内外现有关于创新合作网络与城市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国内部的城市间创新合作网络层面。不同于现有研究,本文从一个较新的双重网络视野切入,将国内创新合作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放在同一个研究框架下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探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第二,现有关于创新合作网络与城市创新的研究尚未涉及作用机制分析。本文通过引入技术领域二元边际概念,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对城市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国的作用情况,由此弥补现有研究缺失。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快推进全球化的创新研发合作,尤其要促进欠发达城市与海外其他国家的创新合作联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提升城市自身国际创新合作网络融入的质量与效率,也有助于国内国际创新网络协同效应的发挥。其次,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尤其是要加强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紧密度,有序引导全国性和全球性知识技术由“枢纽”或“中转站”城市向内部非中心城市转移,实现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性。最后,持续拓宽国内城市在海外专利合作的技术领域范围,有效发挥国际创新合作网络通过技术领域扩展边际的创新赋能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大量的专利数据收集工作以及测度国内国际创新合作网络这一关键性指标。从构思到成文,期间经历反复修改、打磨,最后到投稿以及获得外审修改机会,非常不易。十分感谢两位外审专家对拙文提出的专业且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使得我们文章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非常感谢《财贸经济》编辑部老师专业负责高效的编辑工作。

欢迎关注







关于公开实证研究代码及数据等资料要求的说明点击查看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6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7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8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9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0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1期目录摘要
征订信息

微店订阅


预定2024年 九折包邮


银行汇款

户 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账 号:0200010019200365434

备注:请在汇款留言栏注明刊名、订期、数量,并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


联系方式

订阅热线:010-59366555

合作热线:010-59366565

传 真:010-59366566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