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民俗:“五色新丝缠角粽”之端午节

天音流韵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道教)、夏节等等,本来只是先民在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在中国已经有二千多年来的历史,随着时间与地域的变化,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但主要习俗有:悬挂菖蒲、艾草、佩香袋(包)、备牲醴、赛龙舟、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
吃粽子、吃咸蛋、挂钟馗像等,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作为五月五日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有如下记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后人
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持着端午之名。
  唐代以前“端五”、“端午”混称;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八月初五,为避讳,以后便正式将“端五”改为“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颇多,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西汉《大戴礼记》有五月五日浴兰汤,即以兰草汤沐浴的记载,可见端午节的某些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
经有了。叙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的《穆天子传》,也早已有了关于龙舟的记载。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称五月五日是春秋吴国伍子胥遇难日,伍子胥死后变成涛神,民间于是有了驾舟竞渡迎涛神的习俗。此外,东汉蔡邕《琴操》和晋代陆《邺中记》称端午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代虞预《会稽典录》称端午是为纪念浙江上虞少女曹娥。流传影响最广的,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南朝时梁朝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南朝时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实际上是后人附会于端午节的一则优美传说,但这也反映了我国历代人民对于屈原的无限怀念。
  
古人称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所以端午节又有佩香袋、沐兰汤、缠五色丝、挂菖蒲剑、饮雄黄酒等风俗。在过去,姑娘们佩香袋(包)以五色丝线编织,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雄黄等。香包的五彩丝线绝不是随便搭配的花色丝线,而是确定了的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也代表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具有神祕的“驱邪迎吉”作用。

  说到端午,所有的饮食最典型的就是粽子,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以象
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角黍,即角形的粽子。上古祭祀神灵所供奉的三牲,往往以角为贵,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这种模仿的意义就在于赋予粽子以祭祀功能。由于粽子是用作祭祀的灵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随着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崇高,自然成了纪念屈原的祭品。
  吃粽子虽是纪念屈原,但其实是人们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自行调理身体的夏令食品。古时人为防热毒,采用吃、洗、熏、闻等种种压禳的方法,《夏小正》以端午日为“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
晋周处《风土记》说过粽“以象阴阳相包裹”,吃绿豆馅粽、灰水粽确能祛暑。到大江、河海洗“龙舟水”,扒龙舟,能解暑气。熏艾草、挂菖蒲、涂雄黄,去毒避邪。《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又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后世又加菖蒲,剪作剑状,称蒲剑以却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