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友圈】岁月静好┃铭记历史,关爱抗战老兵

岁月静好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抗战老兵是“活着的历史”

六一儿童节,县实验小学五(9)班的师生们在天台县红心社志愿者林华强和齐潮秋的引领下开展“铭记历史,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向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一站:慰问赤城街道新华巷抗战老兵,袁祥彬。

孩子们手里提捧着爱心礼物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脸上荡漾起幸福的笑容,让这个节日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袁老今年九十九岁,身体非常好,眼明耳清,思维清晰,精神抖擞,每天坚持练字和走路。见到这么多孩子来看他,袁老非常高兴,热情的向我们挥手打招呼。

我们为袁老送去了油、牛奶、饼干及慰问金,送上暖暖的关爱和美好的祝福。

在狭窄的走廊里,袁老坐在中间的椅子上,热情地给孩子们讲述起抗日战争故事。孩子们围在四周,认真倾听那烽火连天的抗战故事,包括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个个都全神贯注。孩子们听的入了迷,有好


几个还好奇的问这问那,俨然一个个真正的小记者。当听到央视的崔永元也曾经采访报道过他,孩子们异口同声拍手鼓掌叫好:“哇......”

袁祥彬老兵从军经历(老人自述):

我天台中学初中毕业后,一直在育青中学读高中。全国抗战爆发后,天台也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我在辛亥革命志士陈钟祺(我的舅公,即奶奶的兄弟)的家里,看到了《东南日报》上刊载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招新生的广告和陈老当年同科秀才、保定军校二期毕业生、时任五省招生办主任应西少将要求协助招生的信函。我当即要求参加应试,后来闻讯一起去的有20多位青年,这年我17岁。

我们先是乘汽车到金华,然后转火车至江西上饶,在敌机骚扰高炮射击声中完成了考试。之后,我们随着苏浙闽皖赣2000多人的队伍,开始了为期数月的长途跋涉。行军队伍避开敌我交火的南昌,取道临川、新余、分宜、萍乡、醴陵,绕道至长沙,接着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辗转贵州贵阳、重庆,最后到达成都。由于日军到处狂轰烂炸,一路上艰苦备尝,苦不堪言。

由于我当时年纪太轻,在军校复试后被分到学生队学习,后编入第17期第二大队。当时在成都的就2 个大队,一大队设在草堂寺,我们二大队设在青羊宫,二大队队长叫张建冲(东北人,黄埔14期)。

军校毕业后,我被分到重庆防空司令部(住朝天门),长官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临海人,名字记不清了。时流传“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有志青年参加中国远征军,有好多大专院校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响应参加,那时我也积极报名并参加了中国远征军。

我们从成都乘飞机经喜马拉雅山到印度丁江机场,每架飞机只能坐30来个人。到印度后,我被编入中国远征军新6军军部情报队,担任区队长,军长廖耀湘。我们情报队的任务是作战时负责侦察敌情,整训时保护军部驻军的安全。在印度作战有雨季和晴季之分,雨季时天天下雨,到处是水,还有虫子猛兽,不适宜打仗;晴季才是打仗的好时机,此时溪滩基本没水,就成了我们穿越丛林的路道,许多给养车都是沿着溪滩前进的,不过大都的给养运输,是通过美国工兵造的枕木公路运输,几十公里的路全是枕木铺成。那时部队给养实行尉兵给养制,即尉官和普通士兵的伙食一样,每天吃的是罐装的牛、羊、猪等罐头肉,蔬菜也全是罐装的干菜、白菜干、土豆干、干豆等。要想吃新鲜蔬菜,必须拿半成新的衣服、鞋子或米跟当地的野人(未开化的人,我们叫其为山头人,他们都居住在山头上)交换。说了你们可能不相信,我们都是住在树上的,每个人身上都涂满防蚊药,每个人除了一个背包外,还有一把独特的开路刀,枪是美式冲锋枪、卡宾枪或者步枪,我当时携带的是卡宾枪。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每人一件的雨衣,既可以避雨,夜里宿营时可以当帐篷,还可以吊在树上当吊床睡觉。那时前边有鬼子,身边有毒虫猛兽,有一种吸血的蝗虫特别多,在水里追人吸血,蚊子是成群成群的,野兽就更多了。如果尸体当天没能抢回来,第二天就别想见尸首了,我们战友间都互相留了遗言,如果谁能活着回去,就是骨头也要帮忙带几根回祖国去。我在印度2 年多时间,经常进行军事训练,主要训练森林战术。44年春天左右,我们部队从印度开始反攻,先后打下克老缅、孟拱等地方,再打到密支那(敌军总指挥部),我们几乎把密支那炸平,日本人退走。那时重庆告急,我们被紧急召回,从印度丁江空运到云南沾益军用机场,之后再空运到湖南芷江机场,到芷江后,我们一个营奉命接防当地一个团的驻地,该团长起先不肯交出驻地,当他看到我们将装备开进去时,都傻眼了,才将驻地交接给我们。日本人投降后,我们又空运到南京去接收南京,在南京新街口地方,举行了日本人投降签字仪式,我们部队负责警戒。在南京几个月后,部队调到上海港湾接防日本海军司令部,又几个月后,接到上级命令,说是部队要调往沈阳,那时廖耀湘被任命为沈阳集团军司令。几个战友一起商议,都认为日本人投降了,没必要再打下去。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我也不愿再打仗了,于是就请假回家。

从袁老的故事中孩子们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像袁老这样的千千万万的英勇战士的贡献。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向袁老行少先队队礼,表达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最后,孩子们和老人合影留念后,在家长的带领下恋恋不舍离开。

感谢我的庞姐姐和范大才子以及各亲朋好友的的暖心转发,谢谢大家给予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感受历史,才能更好地享受当下。时不时要教育着孩子们,铭记自己脚下的这片国土曾经经历的一切,也要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第二站:慰问福溪街道大路曹抗战老兵,许尚福。

今年已九十六岁高龄的许老,我们没有提前约定直奔目的地,华强去老人协会找到他的时候,老人正在观看打麻将。我们都为眼前这位抗战老兵的眼不花耳也不聋的健康身体而深感喜悦。

孩子们拿着之前准备好的慰问品,蹦啊跳啊直达老兵的家门口,许老一脸惊喜的看着我们,眼神里流露出的是迎接我们的兴奋和由衷的感激。

许老15岁丧父,除了母亲外,还有一哥哥和两个妹妹。1943年四五月份左右,为躲避壮丁,许老远避城西镇桥上村黄塘岸外婆家阁楼上。但还是被桥上村保长章利星派人抓走,当天押送到天台城内大明宫新兵招待所。二三天后即被部队接收,编入浙保第二团第七中队第一排第一班。

他跟我们讲,当时一起抓去的有10几个新兵,还记得南山潘岙杨(解放前雷峰乡属于南山区)的杨小桂,他是在平镇替地主做长工的;平桥镇长洋村的陈远柱(抓住时40多岁);螺溪村一个姓丁的秃子,这秃子路上逃跑,被抓回来后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后叫家人抬回家养病,不知死活。

部队从城里岀发,步行到平桥镇屯桥村上波楼驻扎训练。训练6个月后,正式编入班里,他的任务就是背子弹。之后部队频繁调动,曾先后到过新昌、嵊县、绍兴、余姚、慈溪、四明山等地。部队条件非常艰苦,每天只吃两餐饭,每人定量一斤半糙米,但实际只有12两,蔬菜就只有黄豆汤,全中队当兵的都一样的,有黄豆汤还算好的。

老人讲着讲着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冬天到了,我们也没有厚衣服御寒,晚上照样得站岗放哨,冻死好几个。我因体质差,也差点冻死,幸亏有诸暨来的战友,他将自己的厚衣服送给我穿,才熬过那个冬天。那时一想到惨死的战友,我就大哭,要不是他将厚衣服送给我,冻死的肯定是我。那时生活苦啊,一条被子8个人盖,晚上轮流站岗,不时钻进钻出,被子也都被拽破的稀巴烂。

日本人投降后,部队开拨到四明山驻防。正好有个村里人在四明山脚卖豆腐干、油泡,在他的帮忙下我回归老家。许老常年孤单一人生活,住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内,自己烧饭做菜洗衣服。

战争记忆在他们心中永远鲜活,枪林弹雨的生死经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老兵虽老,但他们的精神永在。在临近离别,孩子们纷纷上去要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有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儿童节,另一方面是旨在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让孩子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和平、热爱生活。同时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关心曾经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兵。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