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六朝古刹高明寺

朱封鳌 天台山文化 2022-05-11
原文转自《上海佛教》2001年第五期 


作者:朱封鳌
古寺新貌

高明寺位于天台县城东北的太平山麓,为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在六朝陈太建年间亲手创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后历经兴废,明万历年间,天台宗中兴之祖传灯大师(1554-1628),在这里增建寺宇,重振宗风,开创了著名的天台宗高明寺系。清代中叶以后,名声大振。至今海内外的台宗子弟都属高明寺法系。我们研究台宗历史,早就仰慕这座古刹。最近决定利用假日前去参访。

从天台县城乘车东北行十公里,穿过佛陇山坠道,来到了高明寺附近。下车步行数百米,便到寺门口。这里古木森森,翠禽唤客。寺前溪水淙淙,称幽溪,环境极为清寂,是个修持的福地。



住持热情接见我们,并向我们谈起了智者创建这座寺宇的经过。他说,据<幽溪别志)记载:陈太建七年(575),智者因感金陵闹杂,不利于修持,读孙绰《天台山赋》,慕天台之胜,决心“息缘兹岭,啄峰饮涧,展平生之愿。”便辞别陈宣帝至天台山,居佛陇山,建修禅寺,苦心修持。




当时,幽溪一带,榛茅未辟,乔木参天,樵牧罕至,时时有异相出现,因而被视为圣境。有一次,智者在修禅讲寺讲《净名经》时,听讲缁素俱见幽溪底飞架七宝虹桥,方广圣僧来集,或执手炉,或持幡盖,虹桥飞驾,直至讲堂。众人都感到惊异。又一日,智者大师讲《净名经》,忽风吹经页,翩翩不下。大师拄着锡杖,拨开荆棘,随着经页所飞的方向走去。过五里多路,经页始被风卷下地。但见这里峰峦秀发,清溪鉴心。大师既感其事灵异,又爱其地清幽,决心在此修头陀行。于是“诛茅为茨,编荆为户”,建起一座伽兰,称幽溪道场。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增建,改称智者幽溪道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净名寺。寺内建翻经堂,以怀念智者大师建寺之功。后改称高明寺(以高明山得名)。明代嘉靖年间,高明寺毁于火。至万历八年(1580),传灯大师在四众弟子资助下重建寺宇,再振宗风,人以传灯大师为智者后身。



清代,高明寺寺宇因后继乏人,已趋衰废。至民国二年(1913),济定法师重葺高明寺成,邑内士民同庆,赠“绀宇重新”匾。但实际上,当时仅修葺了寺宇的主体,未作彻底更新。高明寺由于环境清幽,名声极大。民国时期,谛闲大师、宝静大师、兴慈大师、观通和尚、静权大师等台宗龙象先后寓此,修持精进,净化圣域。使得寺院法轮常转,宗风丕振。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高明寺又遭严重破坏,僧众被迫离散,佛像被捣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明寺获得了新生。住持觉慧法师率僧众在爱国华侨和广大信众资助下重修寺宇,规模已远远超过古代。现全寺殿宇共三百余间,室内面积三千四百三十七多平方米,布置为五条轴线:中轴线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殿;东一轴线为钟楼、斋堂、禅堂、观音阁;东二轴线为东横厢、东客堂、不瞬堂;西一轴线为幽溪佛学苑、西观寮;西二轴线为放生池、西方殿及横厢。1981年10月15日,高明寺举行佛像开光典礼,觉慧方丈升座,高僧满座,四众云集,殿宇辉煌,佛像庄严,古寺面貌焕然一新。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高明寺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传灯大师在高明

凡海内外高明寺法系的台家弟子,皆缅怀传灯大师中兴高明寺的情况。据史志记载,明代万历八年(1580),传灯随师百松大师讲《童蒙止观)于天台山定慧真身塔院。

一日,经高明寺旧址,见万山耸秀,众壑幽奇,便有买山之志。万历十四年(1586),传灯独访智者遗踪,目睹幽溪环境,有终此之念。蒙当时大护法冯具区、林澄洲、王太初等为檀越主,共捐俸金,赎回寺产。后又以讲经所得,买山田及基址。他自称“高明之业,即使寸土寸石,全部用价赎回,契券盈溢箱箧”。当时虽已赎回,仍谈不上兴造殿宇。直到万历二十四年(1596),方建大殿。随之,陆续建立僧房、禅房、楞严坛、山门、两廊、钟楼、藏阁。深山穷谷,难于檀施,大都是他讲经所得,得寸做寸,得尺做尺,前后长达三十二年。

高明寺重兴,赖传灯大师横身殚力主持,辅翼者有无脱传衣、午时正时,继有文心受教诸师。寺至钟楼落成,已臻鼎盛,殿宇宏丽,僧人多至千数,俨然名山大丛林。传灯大师也深受缁素敬仰,被尊为“天台宗中兴之祖”。




传灯大师除了重兴寺宇外,还到处讲经说法,弘扬台教。自万历十三年(1585)冬,讲《法华经》于四明阿育王寺,至天启五年(1625)讲《妙宗钞》于四明延庆寺,时年七十二岁,才归老幽溪。自始至终,凡四十一年,“年有重席,岁无虚筵”。一生登狮子座七十期。讲经之外,勤于著述,计有解经、注疏、论说、礼仪、方志等著作二十余部,最著名的有<楞严玄义)、<圆通疏)、(净土生无生论》、《法华玄义辑略)、(性善恶论>、(天台山方外志)等。

为了弘扬天台法脉,传灯在寺内新建祖堂,祀“天台三十祖”。又以其恩师百松真觉为首,立高明寺法系,法脉偈为:“真传正受,灵岳心宗,一乘顿观,印定古今。念起寂然,修性朗照,如是智德。体本玄妙。因缘生法,理事即空,等名为有,中道圆融。清净普遍,感通应常,果慧大用,实相永芳。”共六十四辈。随后,高明寺系的灵峰派,弘扬天台教义,成绩斐然。近代谛闲大师为高明法系的第十五“古”字辈,至今港、台等地区的法裔,大多在十九、二十“寂”、“然”两辈,依此推算,高明寺法脉偈中字辈可传上千年。



我们很想瞻仰一下传灯大师当年建造的楞严坛和不瞬堂遗址。住持领我们到大殿西侧去看古碑。这是明代大文学家虞淳熙撰的<楞严海印三昧坛仪碑记),由大书法家陈继儒篆额、董其昌书丹。其碑现嵌于殿壁,世称“三绝”,为高明寺重要文物。碑文中极赞传灯大师所创的楞严坛及其仪规表法,认为:“世行楞严坛法,自无尽灯师始;世有楞严坛道场,白天台山始;有酌灌顶五部之轨,采法华圆觉缁训清规,而若灯师之抗法者,自万历乙卯始;侵假而法臣且绍法王具耳根者,慎听之如王律,将证同观音,成无上道,叶我前言,爰开后觉,亦自今日始。”因为佛经中虽有关于楞严坛的记载,而西天、东土均未曾有楞严坛建造。所以天台高明寺的楞严坛在当时是弥足珍贵的。

据<幽溪别志>记载,传灯建楞严坛是费了很大心血的:万历三十八年(1610)高明寺建成大禅堂时,传灯与僧众坐禅,耳根圆通,于蒲团上发大誓愿:“能与法门相应,则戮力慕建楞严坛,集众重修。”万历四十年(1612),传灯同法孙受教去苏州募化炉镜、幢幡、圣像等件。直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楞严坛才建成,楞严坛的造法,是十分讲究的:先在坛屋中间用高原五尺以下黄土筑成坛场,高三尺,方圆一丈六尺,成八角形。坛场上层取大雷峰五尺以下黄土,捣筛成粉,水中澄淀,取其中极细腻部分,拌和旃檀、沉水、苏合、重陆、零陵、甘松、白胶、郁金、青木、鸡舌香等十种香,作为坛场泥土。场地中央置一朵大莲花,花中置钵,钵盛八月露水。莲叶莲花之外,环绕八枚大镜,镜外置十六个香炉,香炉之外,罗列各种供养。坛上构枰棋,为大白伞盖,所悬八面大镜,与坛镜一一相对。枰棋中又悬一枚大圆镜,外挂五色花幡。坛屋后、左、右三方,均挂圣像。前方翻轩之内,为十僧礼忏之地。此系重地,只许预修者、值香者进入。其他附修者,一律在坛外,不得擅人。据<幽溪别志)记载:传灯大师端坐坛中讲(楞严经)时,“听众常闻天乐鸣空,屡感灵异”因此,“一时缁素,稽首皈依”。至于楞严坛的遗址,住持说,就是现在的方丈殿。



我们还随住持去瞻仰当年传灯大师的坐禅处——不瞬堂。不瞬堂在楞严坛的东侧,上原奉三圣像,左辅观世音。传灯大师撰有<不瞬堂记>,记述堂名的来由:“堂名不瞬者,不以一义题也。吾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晦冥,则有明月。日月二明,有所不继,则又有灯明。古佛因之而立号,吾今以此而名堂。观像得意,有会吾心,昼夜常然,古今不易。吾堂取义于斯者,一也。像设三圣,左辅观音,考之往,因名“不瞬”。太子昔为因人,眼尚不瞬,至今成佛,常在那伽,正似人之六根主之者心,心中动,则眸子瞬焉;心中不动,则其不瞬焉。大集无言,童子在襁褓而目恒不瞬,诸天之图,亦能不瞬,非以常在于定,令目不瞬乎?此又因像高设而名吾堂之不瞬也。”从堂名来看,充分体现了天台宗止观学说的醍醐之味。住持还告诉我们:传灯大师居此修持时,堂前有老松一棵。他在<不瞬堂前长松记>中说:“恒坐前轩,日与之对,复筑土台于松之右方,瓮以溪之卵石,杂植华卉于其下,复植凌霄花一本于松旁,置一藤龛于松阴之下,夏秋之间取东北莽苍之阴,坐其下以观清旦之气。冬春之间,取西南开敞之阳,坐其下以享曝背之乐。或对佳客煮茗吟诗,或聚徒众捉麈谈玄,或跏趺藤龛,冥心禅观。”他称“山中有此,信可乐也”。因此,他尊此松为友、为兄。如今,不瞬堂前虽已无此松,但杂花生树,翠竹玲珑,风景仍很清秀,确是坐禅的佳处。




不瞬堂后,有传灯大师亲手开掘的福泉井,他手书的“福泉”二字,仍镌于井壁。他还作<福泉铭)称:“酒为福水,效在于忘。形神都捐,杳杳茫茫。茶为福水,功在于记。清清静静,生我智慧。我心忘世,家在名山。洗心之余,益以洗舌。住清凉界,五内俱雪。”福泉旁尚有无还台遗迹,传灯大师对台名“无还”二字的解释是:登此高台有“得鱼忘筌,以复见性”之乐,虽闻山水种种音声,而闻性无还;嗅到花香草香等种种香气,而嗅性无还;以及法性无还、觉性无还、和性无还等等。这一切都充分表达了他对天台止观义理的修持,已臻很高境界。



文物胜迹

高明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历史文物众多。住持说,许多珍贵的古文物,如原藏有智者大师用过的铜钵(钵口直径约0.3米,黄黝色,俗称“听海钵”,称以耳附钵,可听见海潮涨落)、智者袈裟(为晋王所赐,长约3米,宽约一米,用彩色绣帛数百方联缀而成),以及梵文贝叶经(二十四幅,每幅0.3米,宽0.1米,贮于楠木函中)、智者手书《大方等陀罗尼经》(共四卷)、楞严坛铜镜(原有十六枚,每枚重12.5斤,今存一枚)等。这些文物,解放后大多保存在国清寺。至今尚留的智者遗迹,只有“幽溪”两字的摩崖。此外,不远处还有传灯“看云”两字的摩崖,以及传灯居住过的圆通洞等。

我们随住持去寺外参访这几处圣迹。过寺东的清凉桥,不远处是幽溪亭,亭下智者所书的“幽溪”两字摩崖,笔力古朴遒劲,是极为珍贵的古迹,故特为建亭保护。亭侧的楹联是:“一亭旧古梅边月,幽径新添竹外风。”参访幽溪亭后,涉幽溪,披荆棘,转东,经石关,过芙蓉峰石梯,登石龛,转折下盘陀石,一石横倚,上镌传灯的八分“看云”两字,笔法拙朴庄重。据说当年传灯常在此石上坐禅看云,修持止观。我们在石上小坐后,又随住持去瞻仰著名的圆通洞。洞在芙蓉峰顶下,三石鼎峙,上有巨石横覆,中空如庵。洞下溪声瑟瑟,洞侧松韵幽幽。传灯大师曾称:“在此跏趺,耳根圆通,时时现前。”因此,大师曾居洞中撰成《楞严圆通疏》一书。唐宋以来,国内外许多高僧,参访高明寺,都来此趺坐。近代宝静大师在天台山上方广寺受具后,曾在此洞面壁一个多月。

当晚,我们在寺内的不瞬堂结跏。月白风清,四周寂然无声,我们深深领略到了禅悦之味,心情无比舒畅。次日一早,我们告别住持时,他说:高明寺周围还有名闻遐迩的幽溪八景(狮峰松吼、象案花红、幽溪雪瀑、香谷云坪、金台远眺、丹阙清修、日窗晓色、月岭秋明)和幽溪十六景(圆通洞、般若台、补衲窝、翻经堂、行道庵、照我潭、空心泉、石斛井、龙尾流、灵响谷、巾子岩、西天竺、金银岭、白花庵、圆伊室、跨壑桥),除圆通洞外,其余还未能访。这些景点,旧史中写得非常美妙:“或叠嶂千重,溪流百折,泉落树头,流云喷雪;或溪界山出,路沿涧人,瀑布龙湫,凉风习习;或下有寒泉,藏蛰神龙,石笋高峙,砥柱虚空;或仰攀丹崖,危蹬半倚,梯去扪葛,方可探奇……”游客来此,往往流连忘返。住持的介绍,虽使我们十分神往,可是因为单位里还有许多工作等着我们,所以对这些美好景点的参访,只好留待来日了。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