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

行者 严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1-09-24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
春秋战国,诸侯林立,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故圣人出焉。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烽烟再起,百姓生无所寄,故佛法传入中原进而发扬光大。
明朝末期,庙堂晦暗,倭寇横行,王阳明继往圣之绝学,并将心学发扬光大,影响后世数百年。
在每个动乱的时代,都有惊才艳绝之辈力挽狂澜,救世人于水火之间。当今新冠病毒肆虐人间,如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能否用一生医术之经验挽救感染新冠病毒的同胞于危难之间?


《伤寒论》序言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由此可见,仲景医圣家族宗亲因感染疾病(后世称为疫病,当今的大规模流行传染病),众多亲人离世,故始作《伤寒论》。由此可见《伤寒论》治疗范围原本是包含着大规模流行性感染疾病在内。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辨证论治,经方中医则以《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辩证基础使用药物,经方经常使用极峻的药物,所以立竿见影,有一剂知,二剂已的疗效。过去许多医家因为无法透彻了解《伤寒论》六经辨证法则(详见《民间经方人士抗疫再谏言书》),自然而然不敢轻易使用经方。自汉朝医圣张仲景至今,历代出现的经方名家并不多见,千百年来真正懂得《伤寒论》的医家屈指可数,所以温病医家对伤寒论误解也随之而来。温病药方使用的药物不像经方药物那样的彪悍,比较注重以温补和滋阴进行调养进补等方式来治病,所以疗效和经方完全是不同的境界。因为温病方少用峻药,即使吃错药物,也不会有太多的不良反应,所以受到大多数医师的喜爱,也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医都是温病派中医,所以导致千年之后人们对中医的误解越积越深,认为中医就是慢慢来,中药吃不死人,也治不了重症急症。
经方之于医学,如大海中一叶孤舟,未曾发扬光大,但也从未凋零。纵观经方传承之旅: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大医倪海厦等等。历代经方家无不以传承经方为终生之使命。本人始学中医之前,大学就读于医学院。对中医的认知一片空白,曾经也一直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见效慢,需长时间服用,治不了重大疾病。几年前有缘接触倪师海厦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特别是对经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知。
经方治病理论的灵魂在于行阳,温病的治病着重于滋阴。很多接触过中医的朋友大多听说过滋阴温补,但对行阳的观念可能模糊不清。本人以对经方中医的微浅认知,向有缘阅读到本篇文章的朋友分享我对经方行阳的认知和心得。




老祖宗告诉我们:医易同源。《易经》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的状态就是行阳(生生不息)。类比于人的身体,五脏六腑的代谢动能是阳,通过新陈代谢形成的纯营养以及代谢物是阴。经方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是通过药物刺激恢复人体各个器官的动能,从而达到治病的原理。举例说明,病人患胃病几年,经方的治疗思路是恢复胃自身的运行能力属于行阳;直接服用维生素、高蛋白营养品以及中药的补品等同于滋阴。胃的动能恢复了,自然能吸收食物的营养供给人体所需的动能,滋阴则不能恢复胃的动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增加胃的负担。行阳不仅是经方的灵魂,也是其他行业的灵魂。以教育行业看,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内驱力则是行阳,家长管着,老师看着,灌输式的填鸭式教育则属于滋阴。被动的等着别人教,或者套用模式不会灵活的学习,则属于中医范畴的阳不足。古人云:授人以鱼(穷其一生为孩子积攒财富属于滋阴)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和做人的品德属于行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观念的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元素,是一切脏腑动能的源泉。行气即是行阳。针灸治疗疾病的原理通过毫针以五行理论为基础辨证选取穴位,进而实现行气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人类之所以能生存在地球上,是因为有其必要的生存环境。病毒细菌在人体的生存亦然。我们可以把身体里的各种病毒比做苍蝇,苍蝇生存需要特定的环境,在湿热的夏天,垃圾堆周围的苍蝇最多。如何赶走苍蝇呢?中医的思维方式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光同尘、海纳百川。中医不以消灭苍蝇(病毒)为目的,只是把垃圾清除掉,环境改变了,苍蝇自然而然就离开了。同理,病毒生存的环境没有了,身体自然就康复了。这是中医理论的宏观角度,称之为“巨视医学”。西医去寻找疾病的源头,详细到病毒的种类和名称,称之为“微视医学”。中医以改变病毒生存环境为治疗方式,西医以消灭病毒为方式实现治疗目的。殊不知环境不变,病毒生生不息,变异无穷。中医治病如大禹治水,实则疏导、虚则补满,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身体自然康复。
中药治疗肺炎最常用最重要的药物是麻黄,配伍其他药物可治疗大多数轻中度肺炎,重症则以甘遂类药物为主。麻黄、甘遂等药物的药性原本就是以行阳为治疗原则。(辩证处方详见《中医经方人士抗疫再谏言书》)倪师曾言:古人随症以立方,非立方以待病。中医治病随症立方,取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拘泥于成法,不拘泥于成方。孙子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于九地之下。经方于兵法类比则属于善攻方,如辩证准确,即可一击即中,在短时间内治愈外感类疾病。


自古,殷忧启圣,多难而兴邦,“瘟疫”蔓延之时亦为医者挺身而出之时,行祛病救人之职,报效民族国家之义。倪师海厦尤怜世人病苦,为经方传世殚精竭虑,极尽一己之能,然命由天数,匆匆间授业、解惑,著书留世。便飘然而去......
在瘟疫肆虐的今天,尤怀念倪海厦老师,心中的念头总是在不经意中升起: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试问:
能否带领弟子逆流而上、力挽狂澜?
能否发扬经方,耀中医经方之神威?
能否以中医攻克时疫,救病患于水火?
医易同源法自然,
阴阳五行生克衍。
六经辩证效立见,
唯当行阳百病斩。
鄙人之浅见如萤火之光,不能与皓月争辉。倪师海厦,大医精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得承师恩,无以为报,唯以余生光阴,研习中医经典,坚守经方传承。愿经方能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抗疫中大放异彩。在病毒肆虐的时代,愿为抗疫贡献绵薄之力,时刻准备着!
中华自古多磨难,
经方护佑保平安。
千年古方根犹在,
誓与诸君一脉传。

作者往期文章回顾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人士   经方抗疫   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

作者微信号,如过需要交流中医,可以联系作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